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周琦娜 黄尚书 +6 位作者 林小兵 何绍浪 王斌强 罗军元 徐小林 雷礼文 钟义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利用2015年设置的旱地红壤耕作方式与有机肥投入试验,选取旋耕(R)、浅翻耕(S)、深翻耕(D)3个耕作方式为主处理,单施化肥(NM)、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PM)、化肥和粉碎水稻秸秆配施(CS)、化肥和新鲜肥田萝卜配施(GS)4个有机物投入种类为副处... 利用2015年设置的旱地红壤耕作方式与有机肥投入试验,选取旋耕(R)、浅翻耕(S)、深翻耕(D)3个耕作方式为主处理,单施化肥(NM)、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PM)、化肥和粉碎水稻秸秆配施(CS)、化肥和新鲜肥田萝卜配施(GS)4个有机物投入种类为副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对旱地红壤耕层水稳性团聚体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连续5 a不同耕作与有机物投入试验结果表明:(1)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发生改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大团聚体含量(R_(0.25))显著提高,浅翻耕和肥田萝卜(SGS)措施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效果较好。(2)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协同提高了土壤SOC含量,0~15 cm土层提高了4.52%~20.80%,15~30 cm土层提高了13.05%~20.96%。(3)花生产量提高了10.91%~40.07%,以浅翻耕和肥田萝卜措施(SGS)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产量与表层土壤SOC含量、MWD极显著正相关,与R_(0.25)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红壤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作物产量
下载PDF
旱地红壤长期施肥双季玉米产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周琦娜 何绍浪 +7 位作者 黄尚书 林小兵 王斌强 徐小林 柳开楼 雷礼文 钟义军 王建平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1期34-43,共10页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种植制度下旱地红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明确产量变化驱动因素,可为该区耕地质量培育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以1986年设置的旱地红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种植制度下旱地红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明确产量变化驱动因素,可为该区耕地质量培育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以1986年设置的旱地红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新鲜猪粪(OM)、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NPKM)4个处理,探索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玉米成熟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PKM处理在春玉米和秋玉米成熟期0~40cm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土壤pH、有机碳(SOC)、速效氮(AN)、有效磷(AP)及速效钾(AK)等养分含量均显著提高,春玉米和秋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6.1倍和15.1倍。与CK处理相比,NPK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在春玉米和秋玉米成熟期分别提高了1.13%和2.49%,pH则分别降低0.22和0.48个单位。与NPK处理相比,OM和NPKM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2.5%和3.2%,MWD分别增加了20.9%和43.6%,pH分别提高了1.44和1.12个单位,SOC分别提高了22.0%和41.2%,20~40 cm土层也表现出相似规律,双季玉米产量提高了1.27~6.86倍。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0~20 cm土壤SOC含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子,20~40 cm土层AK和AP分别是影响春玉米和秋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改善旱地红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产量,是维持作物高产稳产和耕地质量培育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理化性质 种植制度 玉米产量 驱动因子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小兵 柳开楼 +4 位作者 黄尚书 何绍浪 徐小林 周琦娜 钟义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为探究南方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依托江西进贤35 a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NPKM)、单施新鲜猪粪(OM)4个处理,测定双季玉米成熟期0~20 cm,20~4... 为探究南方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玉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依托江西进贤35 a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NPKM)、单施新鲜猪粪(OM)4个处理,测定双季玉米成熟期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并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施肥(NPK、NPKM和OM)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春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67.05%~159.15%,3.33%~62.37%;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22%~79.71%,9.82%~59.51%,8.73%~82.37%,66.67%~538.89%;秋玉米时期,0~40 cm土层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36.30%~136.72%,17.09%~47.29%;过氧化氢酶、磷酸单脂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7.41%~74.55%,22.69%~57.39%,18.85%~58.98%,51.70%~216.67%,其中,以NPKM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总体上,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20~40 cm,秋玉米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高于春玉米时期。NPKM和OM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养分,长期增施有机肥后土壤磷素累积明显,而NPK处理则加速了土壤酸化。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0.05),较CK比增加了1.04~15.07倍。综上,有机无机配施(NPKM)是提升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产量的最佳培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长期施肥 旱地红壤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矿物源调理剂对南方酸性镉污染水稻农田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小兵 郭乃嘉 +7 位作者 雷礼文 陈国钧 胡秋萍 万长艳 周琦娜 肖秋云 武琳 周利军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4期439-447,共9页
为验证土壤调理剂在江西新余酸性镉(Cd)污染稻田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以牡蛎壳、石灰石等为原料的5种矿物源调理剂对土壤Cd、水稻产量及各部位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矿物源调理剂使土壤pH上升了1.17... 为验证土壤调理剂在江西新余酸性镉(Cd)污染稻田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以牡蛎壳、石灰石等为原料的5种矿物源调理剂对土壤Cd、水稻产量及各部位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矿物源调理剂使土壤pH上升了1.17~1.69个单位,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13.1%~41.2%;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0.25%~18.8%;水稻根系、茎秆、叶片、谷壳和糙米中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81%~48.0%、44.7%~84.9%、38.5%~76.9%、45.8%~79.2%和43.4%~75.5%,水稻产量增加了0.81%~17.9%。水稻不同部位中Cd富集系数表现为:根系>茎杆>叶片>糙米>谷壳,进入水稻体内的Cd主要富集在根系、茎杆和叶片部位。水稻各部位中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1)。矿物源调理剂通过降低土壤Cd活性,可阻控Cd进入水稻迁移与富集,且能增加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矿物源 土壤调理剂 异地验证 富集系数
下载PDF
油菜缓释配方肥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馨悦 欧阳凤仔 +7 位作者 蔡辉 陈明 周莺 罗文辉 周琦娜 高彦妮 杨红兰 许煜峰 《作物研究》 2023年第1期5-9,48,共6页
为探究缓释配方肥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2021—2022年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以常规肥、缓释配方肥和6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肥料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当地油菜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缓释配方肥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2021—2022年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以常规肥、缓释配方肥和6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肥料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当地油菜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配方肥可延长油菜生育期,提高菌核病抗性与肥料利用率,增加单株角果数与千粒质量,从而获得更高产量。与常规肥处理相比,施用缓释配方肥的油菜生育期延长1~2 d,菌核病发病率降低14.95%,肥料偏生产力提高22.73%,株高增加2.64%,单株角果数增加3.37%,千粒质量增加3.87%,产量为1893.63 kg/hm^(2),增产6.68%。缓释配方肥处理比常规肥处理增收1722.56元/hm^(2),增幅为31.42%。缓释配方肥在实现肥料一次性施用的同时,保证了丰产,节省了肥料、人工成本,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了油菜生产节本、增产、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 缓释配方肥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花生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尚书 武琳 +7 位作者 叶川 黄欠如 成艳红 张昆 吴昌强 周琦娜 杨小华 钟义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9-12,共4页
依托2015年设置的红壤坡耕地耕作深度试验,选取免耕(NT)和梯度耕作深度处理(P10:翻耕10 cm; P20:翻耕20 cm; P30:翻耕30 cm),研究了耕作深度对花生根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处理在促进根系生长方面明显优于NT处理,尤其以... 依托2015年设置的红壤坡耕地耕作深度试验,选取免耕(NT)和梯度耕作深度处理(P10:翻耕10 cm; P20:翻耕20 cm; P30:翻耕30 cm),研究了耕作深度对花生根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处理在促进根系生长方面明显优于NT处理,尤其以P20、P30处理的效果更佳,但根系增长潜力以NT处理最大;(2)与NT处理相比,P10、P20处理有利于提高花生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缓解花生根系衰老效果以P20处理最佳;(3)不同耕作深度通过影响花生根系生长及其关键生育期根系活力,进而影响花生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耕作深度 根系生长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江西现代生态村落建设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淑珍 周琦娜 段婉君 《老区建设》 2015年第10期17-19,共3页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西省乡村建设也在加快发展步伐。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思考如何将生态建设和村落建设相结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村落建设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与分析,从前沿问题入手...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西省乡村建设也在加快发展步伐。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思考如何将生态建设和村落建设相结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村落建设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与分析,从前沿问题入手,探讨现江西现代生态村落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助推我国农村建筑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生态村落 农村自建房、民居、绿色新农村
下载PDF
不同冬耕模式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8
作者 黄尚书 何绍浪 +3 位作者 王斌强 王馨悦 周琦娜 钟义军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4期398-405,共8页
为评价不同冬耕模式在红壤坡耕地的适宜性,研究了连年冬耕(CK)、隔年冬耕(T1)及不冬耕(T2)等3种冬耕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2处理或T1处理冬耕间隔期显著增加了花生播种旋耕前0~20 cm土... 为评价不同冬耕模式在红壤坡耕地的适宜性,研究了连年冬耕(CK)、隔年冬耕(T1)及不冬耕(T2)等3种冬耕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2处理或T1处理冬耕间隔期显著增加了花生播种旋耕前0~20 cm土层土壤容重(P<0.05),并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P<0.05);(2)与CK相比,T1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仅显著降低了10~2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而T2处理则显著降低了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P<0.05);(3)不同冬耕模式通过影响花生播种旋耕前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水分含量可影响花生出苗率和产量,不同冬耕模式通过增加或降低1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也会造成花生增产或减产;(4)不同冬耕模式3年(2018~2020年)经济效益以CK最高,T1处理降低6.90%,T2处理经济效益降幅较大为43.5%。从维持红壤坡耕地土壤质量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连年冬耕是红壤坡耕地优良的冬耕模式,部分红壤坡耕地可适当进行冬季轮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耕模式 红壤坡耕地 土壤理化性质 花生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南昌象湖新城小区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
作者 周琦娜 邹淑珍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3期65-66,共2页
近些年,南昌象湖新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庞大的居住密集区使其绿地景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象湖新城小区绿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象湖新城的楼盘小区绿地建设的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粗略地提出了... 近些年,南昌象湖新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庞大的居住密集区使其绿地景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象湖新城小区绿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象湖新城的楼盘小区绿地建设的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粗略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绿地建设 生态环境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