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大鼠骨髓干细胞及诱导后成骨细胞的环状RNA表达差异分析研究
1
作者 周琦琪 魏薇 +3 位作者 崔杰 韩祥祯 何惠宇 孙皓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目的:对环状RNA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及成骨分化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构建大鼠BMSCs全转组录基因数据库,获得特异性基因表达谱,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高通... 目的:对环状RNA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及成骨分化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构建大鼠BMSCs全转组录基因数据库,获得特异性基因表达谱,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B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部分的差异性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对具有差异性表达的环状RNA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在大鼠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每个样本中预测到的circRNA数量为4230个,每个样本中预测到的特异的circRNA为1820个。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大鼠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共检测到2822个circRNA;总共检测到29个具有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结论:发现许多差异表达的circRNA与细胞的成骨分化密切相关。这些差异表达circRNA为潜在调控大鼠BMSCs及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转录测序 成骨细胞 基因分析 环状RNA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
作者 周琦琪 裴培 韩祥祯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173-0176,共4页
在众多的口腔种植规范化教学模式中,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确定了种植科规培医学生后,选取一定的人数开展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60名学生,在选择所有学生时,以2022年7月-2023年10月为研究设置的时间段,种... 在众多的口腔种植规范化教学模式中,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确定了种植科规培医学生后,选取一定的人数开展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60名学生,在选择所有学生时,以2022年7月-2023年10月为研究设置的时间段,种植科的学生数量与试验组保持一致,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传统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技术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将以上两种护理模式分别作为两组所需接受的教学模式。结果 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DOPS和Mini-CEX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等进行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均优秀,P<0.05。结论 在大部分口腔种植规培教学模式中,数字化技术模式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规培教学 数字化技术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过表达miR-378a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且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3
作者 杨泉 何惠宇 +3 位作者 王思凡 吕尚毅 周琦琪 韩祥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36-2041,共6页
背景:M2型巨噬细胞具有降低炎症因子及促进组织愈合的功能,因此,如何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部分miRNAs具有此功能。目的:探讨miR-378a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极化的影响。方法:首先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协同诱导... 背景:M2型巨噬细胞具有降低炎症因子及促进组织愈合的功能,因此,如何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部分miRNAs具有此功能。目的:探讨miR-378a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极化的影响。方法:首先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协同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使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qRT-PCR检测各型细胞中内源性miR-378a的表达,验证miR-378a是否参与巨噬细胞的极化。通过慢病毒载体将miR-378a转染至巨噬细胞,筛选出miR-378a稳定表达的细胞系,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协同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使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ELISA检测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M1/M2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qRT-PCR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特征及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后,各组Raw264.7细胞中内源性miR-378a的表达量均升高;②与未转染组比较,转染miR-378a组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③与未转染组比较,转染miR-378a组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后CD206、白细胞介素10、精氨酸酶Ⅰ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CD206、白细胞介素10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过表达miR-378a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且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8a 巨噬细胞 极化 慢病毒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数字化模拟教学在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裴培 韩祥祯 周琦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143-0146,共4页
在诸多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中,本研究将对数字化模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方法 在确定教学学员时,选择一定数量实施研究分析,总人数共确定为50名,在对所有学员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将2023年7月-2023年10月为研究设定... 在诸多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中,本研究将对数字化模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方法 在确定教学学员时,选择一定数量实施研究分析,总人数共确定为50名,在对所有学员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将2023年7月-2023年10月为研究设定的选取时间,对照组患者的人数完全与试验组保持相同,为更明确的论述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模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分别将上述两种护理模式作为两组学员需要接受的教学模式。结果 对比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指标中,除两组的颊舌向宽度、颊舌向轴向、种植体深度评分无显著差异外,试验组其他各指标均显著更优,P<0.05。结论 在诸多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中,数字化模拟教学模式具有更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学 实验课教学 数字化模拟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祥祯 裴培 周琦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16-0019,共4页
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其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70例口腔种植科学生。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n=35)在带教过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比组(n=35)进行传统规培带教... 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其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70例口腔种植科学生。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n=35)在带教过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比组(n=35)进行传统规培带教。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Mini-CEX成绩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35例学生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理论知识评分为(85.59土5.42)、操作技能评分为(76.68土6.37),高于对比组;医疗面谈为(7.66±0.35)、体格检查为(7.42±1.05)、沟通能力为(7.88±0.57)、临床判断为(7.81±0.44)、人文关怀为(7.94±0.36),高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2.48±2.61),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相较于传统规培带教方式,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同时学生在临床中更具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规培教学 数字化技术 方法
下载PDF
人造光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6
作者 周琦琪 高美玲 《照明工程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从人类第一次获取到人造光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光的追求。随着技术的进步,从日常照明到电子设备的使用,人们对以LED为首的人造光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过量的光尤其是其中的蓝光对视网膜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 从人类第一次获取到人造光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光的追求。随着技术的进步,从日常照明到电子设备的使用,人们对以LED为首的人造光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过量的光尤其是其中的蓝光对视网膜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多因素诱导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提高,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本文就人造光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讨论了人造光源的发展、AMD的发生发展和人造光源引起视网膜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光源 LE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3D打印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琦琪 韩祥祯 +3 位作者 宋艳艳 吕明凡 胡杨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7851-7857,共7页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推广,3D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成为颌骨缺损修复的新方向。目的:对比3D打印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的理化与生物性能。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打印出羊...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推广,3D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成为颌骨缺损修复的新方向。目的:对比3D打印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的理化与生物性能。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打印出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进行孔隙率、扫描电镜、吸水率及压缩力学性能测定;将3种支架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1,4,7 d,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孔隙规则,网状结构清晰,孔隙间存在广泛交通,连续性好;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没有明显孔隙,但表面有大小不一微孔,材料致密,分布均匀;(2)孔隙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孔隙率低于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P<0.05);(3)吸水率:在不同时间点,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P<0.05);(4)压缩力学性能: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的韧性高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低于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无孔骨板;(5)细胞毒性: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6)结果表明:3D打印羊椎骨粉/聚乙烯醇支架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细胞毒性试验 免疫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 3D打印 羟基磷灰石 羊椎骨粉 聚乙烯醇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表达对信号通路中破骨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佳 张文静 +2 位作者 韩祥祯 周琦琪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对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在信号通路中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质...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对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在信号通路中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质粒载体上调M-CSF基因表达,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确定最佳转染剂量,并将质粒转染至BMS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破骨分化特异标志物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鉴定BMSCs表面标记物CD29、CD44阳性率为91.4%、85.7%;CD45阳性率为2%;每孔5μL LTX为最佳转染效率;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BMSCs中M-CS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BMSCs破骨分化特异标志物RANKL、TNF-α、IL-1、IL-24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IL-6 mRNA表达降低(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SF过表达增强BMSC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对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早中晚期均存在影响。此外,M-CSF高表达质粒将外源基因导入BMSCs,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再生的基因治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破骨细胞相关因子 破骨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成骨及成血管分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琦琪 韩祥祯 +2 位作者 张文静 左新慧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背景: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现阶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 背景: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现阶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成骨分化过程中成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维生素C连续诱导法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然后分组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对照组加入成骨诱导液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骨诱导分化7,14 d进行茜素红染色,成骨诱导分化10 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与对照组相比钙化结节明显,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血小板衍生因子B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表现出较高的成骨分化潜能,并在成骨晚期可提高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化 骨改建 细胞膜片技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3D打印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体内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蕾 刘小元 +3 位作者 张凯 韩祥祯 周琦琪 何惠宇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966-971,共6页
目的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SF/PVA/n-HA)支架与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HA)支架并用细胞膜片包裹后回植到动物体内,研究并探讨SF/PVA/n-HA与PVA/n-HA支架的降解性能。方法将SF/PVA/n-HA支架与PV... 目的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SF/PVA/n-HA)支架与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HA)支架并用细胞膜片包裹后回植到动物体内,研究并探讨SF/PVA/n-HA与PVA/n-HA支架的降解性能。方法将SF/PVA/n-HA支架与PVA/n-HA支架分别植入羊下颌骨内,在术后1、2、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取出支架所在部位下颌骨,行影像学观察、HE染色观察、实时定量PCR(RT-PCR),探讨两种支架在体内降解情况的区别以及降解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影像学结果:SF/PVA/n-HA支架组与PVA/n-HA支架组可见骨缺损处低密度影均减小,而二者相比,SF/PVA/n-HA支架组低密度影范围较小,高密度影部位也较PVA/n-HA支架明显。(2)HE染色结果:SF/PVA/n-HA支架组在前两个月仍可见部分支架残余,支架周围前两个月可见炎性细胞,3个月末炎性逐渐消退,可见明显骨陷窝。(3)RT-PCR:同一时间不同材料比较,SF/PVA/n-HA支架组与PVA/n-HA支架组相比,IL-1、IL-6、M-CSF、NFATc1四种因子表达趋势相近。在术后1、2个月,SF/PVA/n-HA支架组四种因子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PVA/n-HA支架组;术后3个月,四种因子mRNA表达量SF/PVA/n-HA支架组均低于PVA/n-HA支架组(P<0.05)。结论SF/PVA/n-HA支架具有一定的降解性能,且在降解过程中,能促进破骨相关因子IL-1、IL-6、M-CSF、NFAT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体内降解 破骨 极限骨缺损
下载PDF
全唾液法分析糖尿病及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行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琦琪 韩祥祯 +1 位作者 张文静 崔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及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治疗的预后疗效,以此作为该类患者种植治疗术前评估,为提高种植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种植前和种植后4周、12周与24周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组、牙周炎患者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唾液,记录... 目的:探究糖尿病及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治疗的预后疗效,以此作为该类患者种植治疗术前评估,为提高种植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种植前和种植后4周、12周与24周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组、牙周炎患者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唾液,记录探诊深度、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实验ELISA法检测唾液中的IL-1β与TNF-α,荧光定量PCR测量TF、Pg、Td、Fn的相对SQ值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组、牙周炎患者组的ISQ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显示对比ISQ值在12周时明显高于术中,提示稳定性呈增加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的唾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随时间推移,唾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Pg、Fn的相对SQ值四次检查结果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相对SQ值四次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菌斑控制良好的牙周炎患者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均可取得与正常患者一致的种植初期稳定性,且炎性因子和细菌水平持续降低,提示两者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唾液 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种植术 种植体稳定性
下载PDF
超短波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宋艳艳 刘玲 +4 位作者 周琦琪 韩祥祯 赵小琦 葛树鹏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BMSCs,取第2~4代rBMSCs置于超短波理疗仪上进行处理,1次/d,15min/次,于1、4、7d检测细胞增殖能力,3... 目的:探讨超短波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BMSCs,取第2~4代rBMSCs置于超短波理疗仪上进行处理,1次/d,15min/次,于1、4、7d检测细胞增殖能力,3d后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泌量,7d后检测成骨基因Runx2表达量。结果:每日给予超短波处理的实验组细胞经连续培养7d后,与不经超短波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其增殖能力明显提升(P<0.05),Runx2表达明显上调(P<0.05),ALP分泌量增多;结论:超短波能促进SD大鼠r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蚕丝蛋白液与聚乙烯醇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性能比较
13
作者 周琦琪 葛树鹏 +4 位作者 宋艳艳 韩祥祯 胡杨 赵小琦 何惠宇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材料与丝素蛋白液(SP)及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混合后制成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方法取羊椎骨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别与丝素蛋白溶液、PVA水凝胶以及丝素蛋白复合PVA溶液混合,通过抗溶解性、圧缩力、剪切力及材料细胞毒... 目的探索不同材料与丝素蛋白液(SP)及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混合后制成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方法取羊椎骨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别与丝素蛋白溶液、PVA水凝胶以及丝素蛋白复合PVA溶液混合,通过抗溶解性、圧缩力、剪切力及材料细胞毒性的检测,分析比较各组材料的机械生物性能。结果 (1)抗溶解性检测:丝素蛋白溶液混合材料72 h后均达到Ⅲ级溶解,丝素蛋白复合PVA溶液混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单纯丝素蛋白组;(2)力学性能检测:丝素蛋白溶液的力学性能较弱,PVA力学性能优良,丝素蛋白溶液混合PVA后力学性能可增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压缩力F=333.667,P<0.05,抗剪切力F=59.997,P<0.05;(3)材料体外细胞毒性检测:各组毒性均为0级或1级,丝素蛋白溶液/骨粉组、PVA/骨粉组、丝素蛋白复合PVA溶液/骨粉组、丝素蛋白溶液/NHA组、PVA/NHA组、丝素蛋白复合PVA溶液/NHA组均无细胞毒性,单纯丝素蛋白溶液混合粉剂材料细胞相容性更好。结论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力学性能欠佳,可以将蚕丝蛋白混合其他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丝素蛋白 羟基磷灰石 羊椎骨 PVA
下载PDF
3D打印鹿角粉/聚乙烯醇支架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小琦 丁刘闯 +4 位作者 韩祥祯 李俊杰 周琦琪 宋艳艳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支架材料(鹿角粉/PVA支架),并与n-HA/PVA支架对比,通过检测其理化、生物性能,评价并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出鹿角粉/PVA支架、n-HA/PVA支架,进行孔隙率、孔径、吸水率、压...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支架材料(鹿角粉/PVA支架),并与n-HA/PVA支架对比,通过检测其理化、生物性能,评价并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出鹿角粉/PVA支架、n-HA/PVA支架,进行孔隙率、孔径、吸水率、压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检测。结果:两组支架孔隙率比较无差别,鹿角粉/PVA孔径大于n-HA/PVA支架(P=0.004);在不同时间点上,n-HA/PVA支架的吸水率大于鹿角粉/PVA支架,但鹿角粉/PVA支架持续吸水的时间较长;两组支架的抗压缩性能无差别(P=0.243),但韧性较n-HA/PVA支架好;鹿角粉/PVA支架细胞相容性优于n-HA/PVA支架。结论:鹿角粉/PVA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可作为异种骨支架材料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鹿角粉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聚乙烯醇 支架材料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静 王佳 +3 位作者 田梦婷 韩祥祯 周琦琪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 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μg/L(P<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μg/L(P<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细胞膜片技术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3D打印PVA/nHA支架与SF/PVA/nHA支架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刘闯 赵小琦 +4 位作者 韩祥祯 周琦琪 宋艳艳 张梦雪 何惠宇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598-602,共5页
目的制备3D打印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 HA)支架与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SF/PVA/n HA)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PVA/n HA支架以及SF/PVA/n HA支架。进行孔隙率、扫描电镜、压缩力学性能及细胞毒... 目的制备3D打印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 HA)支架与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SF/PVA/n HA)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PVA/n HA支架以及SF/PVA/n HA支架。进行孔隙率、扫描电镜、压缩力学性能及细胞毒性检测。结果 (1)扫描电镜观察:SF/PVA/n HA支架结构规则,网状结构清晰,交通支连续,层层之间搭接良好,支架空隙均一。相同倍数下,PVA/n HA支架网状结构连续性较差。(2)压缩力学性能:相同应力情况下(10 MPa),3D打印SF/PVA/n HA支架的应变大于3D打印PVA/n HA支架。(3)孔隙率:3D打印SF/PVA/n HA支架的孔隙率大于3D打印PVA/n HA支架。(4)细胞毒性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组支架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3D打印PVA/n HA支架与SF/PVA/n HA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此外3D打印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有更加优良的孔隙率以及规则连续的支架结构,为丝素蛋白应用于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3D打印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血管化及增殖能力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安 毕翔宇 +2 位作者 韩祥祯 周琦琪 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骨为修复极限骨缺损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只有先形成完善的功能性血管网,保证稳定的成骨和骨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血管化可以说是组织工程骨面临的最大挑战与难题。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 背景:组织工程骨为修复极限骨缺损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只有先形成完善的功能性血管网,保证稳定的成骨和骨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血管化可以说是组织工程骨面临的最大挑战与难题。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VEGF(20,40,60,80,100,120μg/L)、PDGF-BB(20,40,60,80,100,120μg/L)联合干预以及100μg/L VEGF单独干预、100μg/L PDGF-BB单独干预,CCK-8实验检测2种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质量浓度,然后在第7天和第14天通过RT-PCR方法检测血管生成素1、缺氧诱导因子1α、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相关成血管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加入生长因子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联合作用效果更优,最佳组合为80μg/L VEGF+80μg/L PDGF-BB;②VEGF、PDGF-BB都可以促进血管生成素1、缺氧诱导因子1α、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联合应用时效果最佳;③缺氧诱导因子1α、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管生成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随时间延长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体外实验结果证明,当VEGF和PDGF-BB质量浓度均为80μg/L时,能够持续稳定促进整个血管形成过程,且促进作用优于单独一种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组织工程骨 血管化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体内回植的GFP标记的3D打印组织工程颌骨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祥祯 周琦琪 +2 位作者 胡杨 宋艳艳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ins,GFP)标记的3D打印组织工程颌骨回植后体内移植情况,为筛选组织工程颌骨并为其后续功能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羊椎骨煅烧制备陶瓷化骨粉,结合聚乙烯醇制备组织... 目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ins,GFP)标记的3D打印组织工程颌骨回植后体内移植情况,为筛选组织工程颌骨并为其后续功能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采用羊椎骨煅烧制备陶瓷化骨粉,结合聚乙烯醇制备组织工程颌骨支架,复合GFP慢病毒转染的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回植羊颌骨缺损动物模型,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其体内分布及存活情况。结果:GFP慢病毒转染的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为95.4%,基因测序结果与GFP基因一致。回植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观察到GFP标记的BMSCs在组织工程骨支架上存活3个月以上。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很好地观察GFP标记的3D打印组织工程颌骨支架上的细胞移植情况,为组织工程骨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观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 组织工程颌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环状RNA CDR1as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玮哲 韩祥祯 +2 位作者 郑美洁 周琦琪 何惠宇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6期390-397,共8页
目的 探讨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的反义转录物(antisense to th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1 transcript,CDR1as)在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与低表达后对其... 目的 探讨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的反义转录物(antisense to th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1 transcript,CDR1as)在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与低表达后对其成骨和成血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及鉴定BMSCs,将含过表达与沉默circRNA CDR1as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es,LV)载体及对照组慢病毒分别转染至小鼠BMSCs并筛选稳定的细胞株,分为circRNA CDR1as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circRNA CDR1as低表达组和低表达对照组。各组成骨诱导14、21 d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qRT-PCR检测目的基因circRNA CDR1as、成骨分化特异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t相关基因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素(osteopontin,OPN)、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terix,OSX)、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I,COL-1),以及成血管特异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n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茜素红和ALP染色均显示:过表达实验组钙沉淀和ALP染色区域多于过表达对照组;而低表达实验组钙沉淀和ALP染色区域少于低表达对照组,随着成骨诱导天数的增加,各组的钙沉淀和ALP染色面积也增大。q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实验组BMSCs中circRNA CDR1as、ALP、RUNX2、OCN、OPN、OSX、COL-1、VEGF和Ang-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低表达实验组BMSCs中circRNA CDR1as、ALP、RUNX2、OCN、OPN、OSX、COL-1、VEGF和Ang-1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过表达circRNA CDR1as基因可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及血管生成的能力;低表达circRNA CDR1as基因可抑制BMSCs的成骨分化及血管生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DR1as 基因沉默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unt相关基因2 Ⅰ型胶原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骨分化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鹿角粉复合支架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小琦 周琦琪 +3 位作者 韩祥祯 宋艳艳 向晓松 何惠宇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胶体材料结合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支架的理化、生物性能。方法取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别与15%聚乙烯醇(PVA)、5%丝素蛋白液(SF)、15%PVA和5%丝素蛋白液(4∶1)混合,制备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SF支架、... 目的探索不同胶体材料结合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支架的理化、生物性能。方法取鹿角粉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别与15%聚乙烯醇(PVA)、5%丝素蛋白液(SF)、15%PVA和5%丝素蛋白液(4∶1)混合,制备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SF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n-HA/PVA支架、n-HA/SF支架、n-HA/PVA/SF支架,检测其抗溶解性能、抗压缩力、抗剪切力及支架细胞毒性。结果鹿角粉/SF支架、n-HA/SF支架溶解变形程度为Ⅲ级,其余4组为Ⅱ级。鹿角粉/SF支架、n-HA/SF支架抗剪切力、抗压缩力均较差,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分别与n-HA/PVA支架、nHA/PVA/SF支架抗剪切性能相似,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抗压缩性能分别优于n-HA/PVA支架、n-HA/PVA/SF支架。鹿角粉/PVA支架、鹿角粉/SF支架、鹿角粉/PVA/SF支架细胞相容性优于n-HA/PVA支架、n-HA/SF支架、n HA/PVA/SF支架。结论鹿角粉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异种骨支架材料研究的新方向。单纯丝素作为水凝胶复合支架抗溶解性不佳,机械性能差,无法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粉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支架材料 聚乙烯醇 丝素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