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甘宁三省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周璐红 张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6,196,共11页
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NPP数据集以及同期气象、地形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 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NPP数据集以及同期气象、地形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1—2020年陕甘宁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甘宁植被NPP整体呈增长趋势,增速为4.51 g/(m^(2)·a),其中陕西增长最为显著,甘肃和宁夏变化较为相近,植被固碳能力均不断提升。植被NPP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其中陕西汉中、安康、商洛以及甘肃陇南等地区植被资源丰富,向西北逐渐过渡到草原和荒漠草原,植被NPP开始不断减弱。2)陕甘宁植被NPP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与降水的相关性强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是引起植被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近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改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双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显著大于单因子,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研究结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可为陕甘宁植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 植被NPP 时空变化
下载PDF
2000-2020年延安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璐红 张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5,共10页
[目的]对陕西省延安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市评估生态环境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MODIS-NDVI和气象等相关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对延安市2... [目的]对陕西省延安市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市评估生态环境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MODIS-NDVI和气象等相关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对延安市2000—2020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不同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以及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①2000—2020年延安市植被NDVI总体呈上升趋势,增速为10%/10 a,快于同期三北防护林植被覆盖的平均增速。②延安市植被覆盖状况不断优化,呈现改善的面积占99.64%,其中明显改善的面积占97.85%,呈现退化趋势的范围比例极少。③受水热分布的影响,延安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植被分布格局。④延安市植被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要显著强于气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60~0.70,其中呈正相关的面积占47.52%;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23~0.91,其中呈正相关的面积占99.62%;⑤延安市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的有效实施对植被状况改善最为显著,降水作用次之,气温和自然地理因素作用较小,多影响因子对延安市植被覆盖变化的交互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结论]延安市是黄土高原腹地中心城市,植被覆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未来在生态建设背景下,要立足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人为因素合理参与,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管控和补偿措施,以期达到植被NDVI持续改善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其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延安市
下载PDF
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分析及障碍因素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璐红 杨光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0-447,共8页
[目的]探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障碍因素的识别,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法模型... [目的]探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障碍因素的识别,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状态空间法模型、耦合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算分析了合肥市2011-202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演变过程并识别了制约两者的障碍因素。[结果]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2011-2020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数值在0.48~0.50之间,类型属拮抗状态,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0.42~0.65之间,呈现上升趋势,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低水平协调再到良好协调发展的过程。从障碍因素识别来看,制约合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要素层环境容量要素,制约合肥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主要来源于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制约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结论]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及其障碍因素的准确识别,增添了合肥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关系 障碍因素 合肥市
下载PDF
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及其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佳琪 周璐红 席小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4-1662,共9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生态胁迫4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理想点法对2000、2005、2010、2015、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合Slope趋势预测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生态胁迫4方面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理想点法对2000、2005、2010、2015、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合Slope趋势预测及F显著性检验模型对2025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冷热点分析,以探究2025年流域土地生态质量发展趋势集聚区。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呈东南部、西南部整体高于东北部、西北部的分布特征。(2)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整体较低,但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好转的态势。(3)200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本底质量较差的中上游区域质量上升空间大,好转现象明显。(4)2025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的区域主要集聚在流域甘肃段东部和中部、宁夏段南部,位于黄土高原生态功能保护区;土地生态质量可能会下降的区域,部分集聚于流域青海段西南部的黄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部分集聚于流域内蒙古段西北部。黄河流域西北部要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生态基础,流域东南部在加强生态保护和监测的同时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质量 理想点法 Slope趋势预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街区经济发展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西安市莲湖区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璐红 洪增林 余永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3,共6页
研究目的:以街区经济为平台,定量评价研究区内街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状况,以期为其他区域发展街区经济、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选择的西安市莲湖区38个街... 研究目的:以街区经济为平台,定量评价研究区内街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状况,以期为其他区域发展街区经济、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选择的西安市莲湖区38个街区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较好集约利用3个,一般集约利用24个,低度利用11个,因此在发展街区经济时,应采取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商业用地在整个街区中所占的比例和提高街区商业用地的容积率等措施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西安市莲湖区街区经济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街区经济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下载PDF
西安市大兴新区旧城改造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璐红 洪增林 +2 位作者 薛旭平 张步 王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1,57,共4页
研究目的:分析西安市大兴新区旧城改造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集约度模型和总分值—极限修正模型的综合模型。研究结果:大兴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指数为0.852,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度只有14.8%,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严重。... 研究目的:分析西安市大兴新区旧城改造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集约度模型和总分值—极限修正模型的综合模型。研究结果:大兴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指数为0.852,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度只有14.8%,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严重。研究结论:大兴新区应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引导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改造区 土地集约利用 潜力 评价
下载PDF
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璐红 马卫鹏 +1 位作者 王晓峰 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151-13152,13155,共3页
依据统计数据资料,阐述了江苏省财产性收入现状: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二是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波动;三是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四是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 依据统计数据资料,阐述了江苏省财产性收入现状: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二是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波动;三是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四是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三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四是农村住房制度不健全;五是农村社保制度不完善。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一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财产性收入基础;二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探索土地流转形势;三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居住点住房的流转,完善农村住房租赁市场;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农民 土地 金融 宅基地
下载PDF
2000-2020年延安市土壤侵蚀驱动因素分析及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璐红 王盼婷 曹瑞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1-520,共10页
作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采用遥感影像、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模拟20 a来延安市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 作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采用遥感影像、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模拟20 a来延安市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探究土壤侵蚀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因子间耦合作用程度。同时从生态服务能力、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组织结构3个方面构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和2020年平均侵蚀量模数分别为9790.40和4249.82 t·km^(-2)·a^(-1),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近20 a间退耕还林已显现成效,但子长县、延川县和延长县等东部地区还存在剧烈侵蚀,所以沿黄河流域的区县是目前防范治理的优先区域。(2)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仅次于主控因素,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因子的交互协同作用大于各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因此,土壤侵蚀区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和防范。(3)相较于延安市2000年较不安全状态,2020年生态安全水平已经上升至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呈现“总体改善,局部好转”的向好趋势,但并没有达到很安全的理想状态,生态安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基于上述研究,将延安市分为北部水土流失控制区、南部的水源涵养区和黄河沿岸土壤侵蚀敏感区进行分区防治,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退耕还林 生态安全评价 延安市
下载PDF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璐红 曹瑞超 王盼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5-130,共6页
土地资源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作为最终目标,从土地资源的承载强度、承载效益、承载潜力三个维度测算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耦合协调度,采用层次分... 土地资源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作为最终目标,从土地资源的承载强度、承载效益、承载潜力三个维度测算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耦合协调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耕作、供水、气候、生产环境、气象灾害和盐碱化敏感性6个方面18个评价因子,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资源承载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包括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四个阶段,西安和榆林两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最高,渭南市最低;陕西省农业生产适宜性程度整体上呈现关中平原最高、陕南地区次之、陕北黄土高原最低的分布情况。结合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高低和面积大小,去充分协调农业生产用地与其他类型用地之间的关系,可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适宜性评价 农业生产 陕西省
原文传递
商业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编制中平均深度百分率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璐红 李剑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29,共5页
商业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的编制一直以来就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使编制出的修正系数表与实际相差很大,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实用性.本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一点经验,提出在商业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编制中运用平均深度百分率法,以... 商业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的编制一直以来就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使编制出的修正系数表与实际相差很大,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实用性.本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一点经验,提出在商业路线价深度修正系数表编制中运用平均深度百分率法,以期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修正系数表 商业路线价 平均深度百分率法 城市基准地价估算 编制方法 宗地地价 线路价法
下载PDF
灌区土地利用优势度分析——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璐红 李亚妮 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300-14302,共3页
根据研究区遥感解译资料、统计资料和陕西省农用地分等资料,以土地利用优势度为基础,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和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法对灌区各类土地利用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耕地的效益-成本比值为1.5,比值... 根据研究区遥感解译资料、统计资料和陕西省农用地分等资料,以土地利用优势度为基础,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和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法对灌区各类土地利用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耕地的效益-成本比值为1.5,比值较大,说明耕地是泾惠渠灌区的优势土地资源;研究区内土地资源丰度为0.73,土地资源组合指数为2.3,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为0.32,说明研究区土地资源组合指数较大,而土地资源人均优势度较小,说明研究区内各类土地资源组合状况较差,配套能力较弱。针对"泾惠渠灌区内各类土地资源组合状况较差,配套能力较弱"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一是严格执行中央政策,保护耕地资源;二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努力提高效益;三是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以灌区为单位,建立灌区土地利用等级及价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优势度 效益-成本 人均土地资源优势度 泾惠渠灌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璐红 曹瑞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3-350,共8页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InVEST模型评价了黄土高原生境质量,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生境质量时空关联性,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影响生境质...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InVEST模型评价了黄土高原生境质量,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生境质量时空关联性,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影响生境质量的驱动因子并进行单因子探测及交互探测。[结果]①2000—2020年,黄土高原20.5%的区域生境质量上升,7.18%的区域生境质量下降,区域生境质量呈稳定提升的趋势。②2000,2010和2020年黄土高原全局Moran’s I分别为0.714,0.706和0.694,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现象并具有较高的空间正相关性,Moran’s I指数值降低说明空间集聚性小幅度下降,空间分布差异性渐趋均衡。③黄土高原生境质量因子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NDVI>降水>GDP>坡度>高程>人口>气温,研究期内各驱动因子对生境质量的决定力变化幅度不大且影响顺序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各因子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较稳定。[结论]应充分考虑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兼顾生态与经济两方面协同发展的目标,未来黄土高原可根据各生态区块的生境质量状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以其为基础寻求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璐红 李亚妮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0,共2页
集体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本文针对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集体土... 集体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本文针对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内容,提出了完善集体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流转 服务体系
下载PDF
副省级城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璐红 李亚妮 徐建益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1-252,共2页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作为研究因素,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计算15个副省级城市的各产业承载力及其综合富余率,比较各城市的承载力状况:其中有8个城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城市中第二产业除西安和哈...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作为研究因素,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计算15个副省级城市的各产业承载力及其综合富余率,比较各城市的承载力状况:其中有8个城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城市中第二产业除西安和哈尔滨的富余率小于零外,其他城市的第二产业资源承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富余;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产业富余率都大于零,第三产业的发展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客观地评价了15个副省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副省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省级城市 相对资源承载力 社会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西咸新区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璐红 李欣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2,共6页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缓解人地矛盾.本研究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按正反规划和定性定量两种思路进行了分类,并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首先从反向思路出发,确定刚性指标因素因子,明确不宜建设区,从而...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缓解人地矛盾.本研究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按正反规划和定性定量两种思路进行了分类,并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首先从反向思路出发,确定刚性指标因素因子,明确不宜建设区,从而划定研究区的刚性增长边界;再从正向思路出发,预测2020年和2030年研究区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规模,结合其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空间扩展结构,分别划定2020年和2030年的弹性增长边界;将刚性和弹性边界划定结果相叠加,得到西咸新区最终城市增长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增长边界 划定方法 西咸新区
下载PDF
基于Zipf定则的灌区土地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
16
作者 周璐红 李亚妮 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232-16233,共2页
利用Zipf定则对泾惠渠灌区2005年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潜力为7.7485万hm2,土地利用潜力较大。通过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地开发潜力货币价值为28 455万元,土地开发潜力很大。
关键词 Zipf定则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泾惠渠灌区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新时期陕西省地位浅析
17
作者 周璐红 强国庆 《世界地理研究》 200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论述陕西省成为西部经济开发“桥头堡”的优势,以及陕西省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提出陕西经济提高的构想,以及成为西部发展“桥头堡”的战略思想。
关键词 陕西省 经济腾飞 西部大开发 交通优势 自然资源 经济体制
下载PDF
地质灾害土地资源易损性评价定量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艳 刘丹强 周璐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6,132,共6页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对土地资源易损性考虑较少,作为自然资源的主要承灾体,土地资源应和人口和物质财富一样进行定量化研究。在地质灾害评价理论和土地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土地资源易损性评估的技术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对土地资源易损性考虑较少,作为自然资源的主要承灾体,土地资源应和人口和物质财富一样进行定量化研究。在地质灾害评价理论和土地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土地资源易损性评估的技术方法。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是灾害强度和土地资源承灾能力,承灾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等,基于此,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易损性计算,核算了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进行了综合易损性计算和土地资源易损性区划,并在西乡县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土地资源价值 易损性 定量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凤英 周璐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689-15691,共3页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受当前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帮扶措施不到位和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面临身份不明、不适应农村生活、实践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就业态度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受当前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帮扶措施不到位和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面临身份不明、不适应农村生活、实践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就业态度不积极以及发展问题等。需要通过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素养,构建待遇、环境、事业、绩效等多元化激励体系,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培养作用,并妥善安排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出路,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实现他们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回观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榜晏 周璐红 +1 位作者 刘愿英 万亮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在回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施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机制、补偿... 在回观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施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界定了“山川秀美”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涵义与基本内容,提出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机制、补偿机制、后续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创新机制和舆情机制等方面入手,设计构建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运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山川秀美工程 可持续发展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