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皎琳 吴斌 +8 位作者 邱辉忠 王琦璞 肖毅 林国乐 陆君阳 孙曦羽 牛备战 张冠南 徐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9月~2015年9月我科行腹腔镜(腹腔镜组,n=32)或经骶尾部入路(经骶尾入路组,n=36)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对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9月~2015年9月我科行腹腔镜(腹腔镜组,n=32)或经骶尾部入路(经骶尾入路组,n=36)手术治疗良性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对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骶尾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4±54)、(105±45)min,无统计学差异(t=-1.582,P=0.118);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0 ml(5~200 ml)、50 ml(10~800 ml),无统计学差异(Z=-1.575,P=0.115);迟发性直肠穿孔发生率分别为6.3%(2/32)、0(0/36),无统计学差异(P=0.218)。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0(0/32),明显低于骶尾入路组16.7%(6/36)(P=0.026);术后住院时间(6±3)d,明显短于骶尾入路组(9±5)d(t=2.953,P=0.004)。2组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率分别为9.4%(3/32)、5.6%(2/36),无统计学差异(χ~2=0.019,P=0.891)。结论对于经过筛选的良性直肠后肿瘤,腹腔镜手术为传统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术式,具有肿瘤头侧显露好、解剖更精细、切口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后肿瘤 骶前肿瘤 腹腔镜 经骶尾部入路
下载PDF
结直肠吻合的预防性造口术——袢式横结肠造口与袢式回肠造口的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皎琳 邱辉忠 林国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作为结直肠吻合口的预防性造口,袢式回肠造口与横结肠造口均可有效地转流粪便,减少吻合口漏所带来的危害,适用于具有高吻合口漏风险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特别是接受新辅助治疗者。两种造口各有利弊。本文总结了关于这两种造口... 作为结直肠吻合口的预防性造口,袢式回肠造口与横结肠造口均可有效地转流粪便,减少吻合口漏所带来的危害,适用于具有高吻合口漏风险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特别是接受新辅助治疗者。两种造口各有利弊。本文总结了关于这两种造口的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袢式横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造口脱垂、旁疝、伤口感染、还纳术后切口疝等。袢式回肠造口的主要缺点是造口高排便量、脱水以及术后肠梗阻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部位等原因,袢式横结肠造口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结直肠减压,更适用于无法进行肠道准备如急诊手术等情况。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或可有效地减少造口脱垂等并发症,充分发挥袢式横结肠造口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口术 回肠造口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皎琳 邱辉忠 《癌症进展》 200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肝切除术彻底清除转移病灶被认为是目前的首选疗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的适应证得到了很大拓展,主要决定于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化疗、消融治疗作为传统的辅助疗法,近年亦得到不断完善。而新出现的许多分子生物...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肝切除术彻底清除转移病灶被认为是目前的首选疗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的适应证得到了很大拓展,主要决定于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化疗、消融治疗作为传统的辅助疗法,近年亦得到不断完善。而新出现的许多分子生物学疗法正得到迅速发展,部分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并在部分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联合应用这些疗法以获得更佳的疗效,有着远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长期疗效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皎琳 邱辉忠 《癌症进展》 2005年第6期571-574,共4页
腹腔镜技术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已有十余年历史,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已被明确证实。在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腹腔镜能否达到与开腹术相同的肿瘤学结局,曾存在争议。本文对近期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 腹腔镜技术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已有十余年历史,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已被明确证实。在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腹腔镜能否达到与开腹术相同的肿瘤学结局,曾存在争议。本文对近期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切除的可靠性、切口复发及长期疗效等方面,均可获得至少与开腹术等同的肿瘤学结局。从而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具有与开腹术至少相当的肿瘤学疗效,同时又有微创手术诸多优点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切除术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4 位作者 周皎琳 牛备战 孙曦羽 陆君阳 张冠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35例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病变治疗中的手术情况(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并总结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35例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病变治疗中的手术情况(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术后疗效(术后住院时间和肿瘤复发率)。结果患者均成功实施TEM,其中病变行直肠壁全层切除115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20例。平均手术时间(66.5±25.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5±5.5)ml。术中3例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即刻行腔内缝合修补成功,未并发腹膜炎或盆腔感染;术后继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8/135)。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直肠腺瘤60例(44.4%)、直肠类癌或类癌内镜电切后残留灶24例(17.8%)、早期直肠癌(pT_1期)11例(8.1%)、进展期直肠癌(pT_2期)10例(7.4%),直肠腺瘤局灶癌变(pTis期)10例(7.4%)、非肿瘤性息肉10例(7.4%)、直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5例(3.7%)、直肠癌经术前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ypT_0期)2例(1.5%)、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1.5%)、直肠平滑肌瘤1例(0.8%)。标本切缘均阴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5±1.2)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5±8.5)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局限性肿瘤是TEM的主要适应证,严格选择没有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直肠癌行TEM是安全、有效的。TEM微创、并发症少,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2
6
作者 邱辉忠 林国乐 +2 位作者 吴斌 肖毅 周皎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切除结肠癌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余笔者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治疗5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肿瘤侵及十二指肠,1例因瘤体巨大,另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而中转开腹手术。结果全组手术...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HALS)在切除结肠癌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余笔者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治疗5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肿瘤侵及十二指肠,1例因瘤体巨大,另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而中转开腹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时间为(163.8±15.1)min,术中出血量(89.9±52.3)mL,清除淋巴结(18.1±7.9)枚,标本长度(30.1±6.1)cm,术后住院日(8.1±1.9)d。中转开腹手术率8.0%(4/50)。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诊18个月,未发现辅助切口和戳口处肿瘤复发。结论HALS用于治疗结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方法
下载PDF
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健 周皎琳 +1 位作者 陈杰 卢朝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总结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整理4例累及胃肠道的ALCL病例标本,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4例病例... 目的总结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整理4例累及胃肠道的ALCL病例标本,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4例病例中,肿瘤细胞均以多形性大细胞为主,归为普通型ALCL;均表现为弥漫、较强地表达CD30,且至少表达1种细胞毒性抗原;2例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ALCL;4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且均存在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累及胃肠道的ALC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保护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价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5 位作者 肖毅 吴斌 牛备战 周皎琳 孙曦羽 陆君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保护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择期开腹根治性低位前切除术,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3例在完成结直肠吻合后行经升结肠回肠置... 目的前瞻性评价保护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择期开腹根治性低位前切除术,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3例在完成结直肠吻合后行经升结肠回肠置管造口术;B组35例行横结肠或末段回肠袢式造口术;C组32例不行保护性造口术。观察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以及造口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总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0%。A、B、C组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6.1%(2/33)、5.7%(2/35)和3.1%(1/3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8,P>0.05)。68例行保护性造口患者(A+B组)和32例不行保护性造口患者(C组)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5.9%(4/68)和3.1%(1/32),无统计学差异(P=0.922,P>0.05)。4例(A、B组)有保护性造口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症状较轻,而1例(C组)无保护性造口发生吻合口漏患者的症状较重。A组中仅2例在拔除回肠置管后发生腹壁瘘口短暂的溢肠内容物现象,经换药后很快愈合。而B组中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9/35),后期造口还纳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9%(8/35)。结论保护性造口不能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但能减轻吻合口漏发生后的症状。传统的保护性横结肠或末段回肠袢式造口术造口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具有吻合口漏高危因素患者,经升结肠回肠置管造口术是一种理想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回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
下载PDF
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后高热和呼吸衰竭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欣 马志强 +4 位作者 于健春 康维明 周皎琳 孙昊 王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通过回顾1例接受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后早期出现高热和呼吸衰竭的病态肥胖症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阐述肥胖症患者体内的异常炎性反应,包括术前即存在的慢性系统性低度炎性反应,以及术后应激情况下异常增高的炎性反应,进而揭示... 通过回顾1例接受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后早期出现高热和呼吸衰竭的病态肥胖症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阐述肥胖症患者体内的异常炎性反应,包括术前即存在的慢性系统性低度炎性反应,以及术后应激情况下异常增高的炎性反应,进而揭示肥胖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并发症率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邱辉忠 周皎琳 《癌症进展》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一度被作为国际公认的Ⅱ及Ⅲ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近年,新辅助放化疗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根治性手术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在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延长生... 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一度被作为国际公认的Ⅱ及Ⅲ期直肠癌的标准疗法。近年,新辅助放化疗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与术后放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结合根治性手术的多模式联合治疗在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提高保肛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目前认为,新辅助放化疗适用于局部进展期(T3-4)或有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Ⅱ~Ⅲ期)。随着先进的诊断技术、更优化的放疗模式,以及更多有效的药物及新配伍方案的引入,对直肠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将使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辉忠 周皎琳 《癌症进展》 2009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时总是要面临终生性肠造口的可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多数直肠癌患者已不能满足于既往那种切除器官以保全生命的传统理念,而是要求在切除病灶后尽量保全该... 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时总是要面临终生性肠造口的可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多数直肠癌患者已不能满足于既往那种切除器官以保全生命的传统理念,而是要求在切除病灶后尽量保全该器官的生理功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外科治疗中的多种保功能手术应运而生。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术式。然而,直肠癌保肛手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应用不当,如手术指证掌握错误,手术技术应用不正确等,均会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下段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按照肿瘤学原则进行治疗,运用正确的手术技术以保证术后肛门功能的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留肛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辉忠 周皎琳 《癌症进展》 2009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同经腹部的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风险低、手术创伤小、术后无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等多项优点,并能最大程度上予以保留肛门。但由于手术指征掌握不同、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各异,导致最终手术疗效上的差别悬殊。因... 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同经腹部的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风险低、手术创伤小、术后无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等多项优点,并能最大程度上予以保留肛门。但由于手术指征掌握不同、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各异,导致最终手术疗效上的差别悬殊。因此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当的手术路径和技术,保证局部切除的根治性是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取得优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局部切除 经肛门内镜手术
下载PDF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蕊 林国乐 +7 位作者 陆君阳 徐徕 牛备战 孙曦羽 周皎琳 吴斌 邱辉忠 肖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08-413,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ia,NEN)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结直肠NEN前瞻性数据库中确诊为直肠NEN并在基本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方...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ia,NEN)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结直肠NEN前瞻性数据库中确诊为直肠NEN并在基本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方式、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患者临床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13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71例(54.6%),女性59例(45.4%)。102例术后病理有明确世界卫生组织分级,G1、G2、G3级患者分别为82例、18例、2例。122例行局部切除手术,9例行根治性手术(其中1例先行局部切除手术后行根治性手术)。7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均为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116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死于NEN转移。Kaplan-Meier分析显示,接受根治性手术较局部切除手术、出现淋巴结转移较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病灶≥2 cm较病灶1~<2 cm或<1 cm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更低(P均<0.05)。结论病灶≥2 cm、淋巴结转移是直肠NE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除外远处转移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邱小原 孙丽婷 +8 位作者 王晨童 姚宏伟 王权 周爱萍 吴小剑 张卫 周雷 周皎琳 林国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7-792,共6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情况,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全国7家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发生irAEs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收... 目的分析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情况,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全国7家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发生irAEs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基线资料、新辅助治疗方案、irAEs诊断及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新辅助治疗期间,irAEs的总发作次数为141次,32例(32%)病人发生irAEs次数>1次。irAEs主要发生在内分泌系统、肝脏、皮肤、胃肠道和骨关节与肌肉,分别为41次、33次、29次、17次和7次,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31、18、12、32.5、29 d。Ⅰ、Ⅱ级irAEs发生131次(92.9%),经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Ⅲ级的irAEs发生10次(7.1%),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评估后,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好转,其中7例病人永久停止ICIs治疗,3例病人继续ICIs治疗。irAEs严重程度与是否联合放疗无关(P=0.858)。5例(5%)病人出现延迟性irAEs。新辅助治疗后3例(3%)临床完全缓解病人行等待观察策略,97例(97%)病人行手术治疗。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1例(11.3%)。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97例(97%)病人无病生存,1例(1%)病人出现肿瘤复发,2例(2%)病人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中存在发生1次或多次irAEs的可能,且内分泌系统、肝脏和皮肤是最常受累的系统或器官。多数irAEs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对于发生≥Ⅲ级irAEs的病人,应通过MDT讨论制定诊疗计划,且多数病人需永久停用ICIs。另外,irAEs严重程度与是否联合放疗无关,经过治疗后的irAEs并不影响病人手术安全,但须警惕irAEs延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新辅助治疗后男性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模块化解剖的应用
15
作者 陈伟杰 张潇 +6 位作者 刘雨馨 邱小原 张宁 张冠南 陆君阳 周皎琳 林国乐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直肠模块化解剖(rectum modular dissection,RMD)在新辅助治疗后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RMD组和传统直肠解剖组(TRD)。比较入组患者... 目的探讨直肠模块化解剖(rectum modular dissection,RMD)在新辅助治疗后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RMD组和传统直肠解剖组(TRD)。比较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肿瘤分期数据、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和标本病理结果,并对患者泌尿生殖功能和排便功能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本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2100052094)注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的176例患者,RMD组81例,TRD组80例。两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病和肿瘤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RMD组的失血量(P<0.01)、手术持续时间(P<0.01)和住院时间(P=0.04)均显著少于TRD组。两组患者标本切缘阳性率(P=0.10)和系膜完整性(P=0.62)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1年无病生存率保持相似(96.3%vs.93.8%,P=0.49)。没有患者死亡或发生远处转移。RMD组在术后1年勃起功能评估(IIEF-5评分,P<0.01)和排便功能评估(LARS评分,P<0.01)方面较好。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男性患者,RMD是一种可靠的游离直肠的方法,能够提高手术质量,更标准地实现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改善肿瘤学预后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模块化解剖 新辅助治疗 直肠全系膜切除
原文传递
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珂璇 吴斌 +7 位作者 邱辉忠 林国乐 丛林 周皎琳 牛备战 陆君阳 孙曦羽 肖毅 《腹部外科》 202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以Clavien-Dindo分级系统为标准,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Clavien-DindoⅠ级及... 目的以Clavien-Dindo分级系统为标准,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Clavien-DindoⅠ级及以上病人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于严重并发症、腹腔感染、吻合口漏采取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法或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有肠梗阻(11.1%,9/81)、腹腔感染(7.4%,6/81)和吻合口漏(6.2%,5/81)。较高的术前血尿素氮(BUN)水平[OR=1.905,95%CI(1.204,3.015),P=0.006]为术后Clavien-DindoⅠ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100 mL(P=0.037)、BUN水平(P=0.005)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相关。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谱以感染类并发症为主,较高的术前BUN水平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 Clavien-Dindo分级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节段性大网膜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皎琳 邱辉忠 +2 位作者 肖毅 吴斌 林国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急腹症 大网膜 梗死
原文传递
29例直肠乙状结肠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皎琳 赵心怡 +7 位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肖毅 吴斌 陆君阳 牛备战 孙曦羽 仲光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7-902,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印戒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29例直肠乙状结肠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效果和预后。结果29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48.7... 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印戒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29例直肠乙状结肠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效果和预后。结果29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48.7±14.3)岁。29例行术前结肠镜检查,其中20例(69.0%)呈肠壁环腔增厚表现,9例(31.0%)病变活检曾呈假阴性。在直肠超声和直肠磁共振检查中,误诊为炎性病变分别占25.0%(4/16)和17.6%(3/17)。29例患者中,13例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27例行根治性手术,8例行术后放疗。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0%和43.0%。未行NCRT(non-NCRT)组和NCRT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2%和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NCRT组和NCRT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9.2%和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肿瘤纵径>5 cm为患者总生存时间缩短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直肠乙状结肠SRCC是罕见而具特殊临床表现的结直肠癌,其发病年龄轻、恶性度高、预后差。应加深对直肠乙状结肠SRCC的认识,关注分子肿瘤学进展,以期改善其诊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乙状结肠肿瘤 印戒细胞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骶前发育性囊肿22例诊治经验总结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皎琳 邱辉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总结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确诊时年龄18~72岁,中... 目的总结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例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4例,确诊时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29.5岁。根据术中测量,囊肿直径(8.3±2.7)cm。包括表皮样囊肿6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12例(2例伴恶变)。手术方式为经骶尾部入路18例,经腹手术3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手术1例。各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分别为:改良Kraske术(142±43)min/(192±149)ml,Mason术(102±27)min/(54±37)ml,经腹手术(147±25)min/(117±76)ml,1例联合入路手术为360min/1000m1。并发症为:骶尾部入路组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6.3%),术后伤口感染1例(6.3%);联合入路组术后骶尾部伤口感染1例;经腹手术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0个月(9~92个月)。20例良性病例中复发2例,其中经骶尾部入路1例(复发率5.9%),经腹手术1例。结论骶前发育性囊肿虽生长缓慢,但有一定恶变风险,延迟治疗可增加日后手术切除的难度,故一经发现,应以积极、彻底的手术切除为原则。经骶尾部入路直达肿瘤部位,创伤小,并发症少,必要时可与经腹手术联合应用,是治疗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发育性囊肿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疝环填充式与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皎琳 林国乐 +1 位作者 肖毅 张立阳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疝环填充式(Perfix Plug-mesh)与普理灵疝装置(PHS)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所进行的20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疝环...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疝环填充式(Perfix Plug-mesh)与普理灵疝装置(PHS)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所进行的20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156例,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修补术52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短期疼痛、下地时间、并发症及远期不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随访20.3个月,疝环填充组复发率为1.3%;PHS组未见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与PHS修补均为理想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具有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特点。相较而言,两种术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对每位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与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疝修补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外科手术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