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盛源 陈雄生 +3 位作者 贾连顺 朱巍 黄剑侯 房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将80例临床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随机均分为A、B、C、D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将80例临床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随机均分为A、B、C、D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减压前30min开始静脉滴注MP,A组1000mg、B组500mg、C组200mg;三组术后第1、2天静脉滴注MP120mg,1次/日,术后第3、4天静脉滴注MP80mg,1次/日,术后第5、6天静脉滴注MP40mg,1次/日。D组不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组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进行JOA评分,观察各组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术后1周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D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每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及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各组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3个月A组、B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及A组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10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合并精神症状,2例出现单纯精神症状;B组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合并精神症状;C组3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合并精神症状1例;D组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A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125),B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25)。结论:CSM患者围手术期采用MP首剂500mg方案与1000mg方案均可促进术后3个月内的神经功能恢复,但首剂500mg方案的并发症较1000mg方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甲基强的松龙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颈前路钛板加钛网固定术后早期稳定性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盛源 张立岩 +3 位作者 王济纬 魏尧森 陈日勇 徐建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的稳定性。方法对52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均用半限制型钛板(CSLP-VA或ZEPH IR颈前路钢板)固定,其中22例行钛网植骨,30例行自体髂骨块植骨。... 目的观察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的稳定性。方法对52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均用半限制型钛板(CSLP-VA或ZEPH IR颈前路钢板)固定,其中22例行钛网植骨,30例行自体髂骨块植骨。术前、术后分别摄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观察钛网、植骨块、锁定钢板系统有无塌陷、松动等不稳定情况。对术后2个月以内二者稳定的差异行2χ检验。结果术后2个月以内,22例行钛网植骨融合病例中出现不稳定的有6例,30例行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病例中出现不稳定的有1例。用χ2值进行连续校正检验,说明髂骨植骨块和钛网治疗在术后2个月内稳定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以后未见新增不稳定病例,经6-18个月(平均9.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得融合。结论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内固定治疗颈椎病,在术后早期较易发生钛网塌陷和半限制型钛板固定系统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钛板 钛网 稳定性
下载PDF
正常人体C_0-T_1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伟聪 陈雄生 +2 位作者 周盛源 陈博 许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7-1712,共6页
背景:颈椎的脊柱结构单元是退变和创伤的常见发生部位。建立良好的颈椎模型,对研究颈椎在各种条件下的生物力学变化,达到防治颈椎伤病,改善颈治疗方法和疗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建立正常人体全颈椎(C_0-T_1)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 背景:颈椎的脊柱结构单元是退变和创伤的常见发生部位。建立良好的颈椎模型,对研究颈椎在各种条件下的生物力学变化,达到防治颈椎伤病,改善颈治疗方法和疗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建立正常人体全颈椎(C_0-T_1)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应用基础。方法:选择1位正常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实验研究原始数据来源的对象,将通过256排CT薄层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导入硬盘,使用软件将像素提取并编辑,实施逆向重建,通过模拟计算建立C_0-T_1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各方向活动度及力学特征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包含韧带的全颈椎三维模型,包括208 631个节点和660 876个单元,各方向活动度良好,除了C_0-C_1活动度稍大之外,其余节段所有的活动度均落在上述文献资料范围内。该全颈椎(C_0-T_1)三维有限元模型局部受力及各方向活动度拟真程度高,具有很好的几何相似性,模型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数字模型 生物力学 有限元 韧带 活动度 逆向重建 力学载荷 三维 终板应力 颈椎 生物力学 生物工程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日勇 张立岩 +5 位作者 王济纬 刘斌 魏尧森 兰淑华 徐建军 周盛源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肿瘤 微创技术 椎体血管瘤 骨水泥 发展 减轻 法国
下载PDF
骨桥蛋白及其受体在黄韧带骨化症黄韧带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政 周盛源 +3 位作者 李学斌 刘晓东 陈雄生 王智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背景:黄韧带骨化症的机制尚不明确,骨桥蛋白可能是其骨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目的:观察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β3在人黄韧带细胞及人骨化黄韧带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胸/腰椎后路减压术中取人骨化节段黄韧带组织和非黄... 背景:黄韧带骨化症的机制尚不明确,骨桥蛋白可能是其骨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目的:观察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β3在人黄韧带细胞及人骨化黄韧带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胸/腰椎后路减压术中取人骨化节段黄韧带组织和非黄韧带骨化黄韧带组织各8例,均来自成人,两组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分别行骨桥蛋白、CD44、整合素β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提取总RNA行半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黄韧带组织组中骨化节段黄韧带细胞骨桥蛋白、CD44、整合素β3表达强度均大于非黄韧带骨化组(P<0.01)。PCR检测结果显示,黄韧带组织组中骨化节段黄韧带细胞骨桥蛋白、CD44、整合素β3 m RNA表达强度明显强于非黄韧带骨化组(P<0.05)。结果表明,黄韧带骨化时黄韧带细胞中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β3基因表达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桥蛋白 黄韧带 组织构建 肌肉肌腱韧带 CD44 整合素Β3 黄韧带细胞 黄韧带骨化症 原代培养 细胞鉴定 免疫荧光染色 PC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腰椎黄韧带增生肥厚中氧自由基H_2O_2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智清 陈雄生 +1 位作者 周盛源 许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7-1871,共5页
背景:目前腰椎黄韧带肥厚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肥厚黄韧带中表达明显增加。研究表明体内氧自由基堆积与组织器官退变密切相关,氧自由基可能通过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参与腰椎黄韧带肥厚的进展。目的:观察氧自由基H_2... 背景:目前腰椎黄韧带肥厚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肥厚黄韧带中表达明显增加。研究表明体内氧自由基堆积与组织器官退变密切相关,氧自由基可能通过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参与腰椎黄韧带肥厚的进展。目的:观察氧自由基H_2O_2介导的人黄韧带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表达增加在腰椎黄韧带肥厚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腰椎后路减压术中取影像学上无黄韧带肥厚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黄韧带标本1例,进行体外细胞分离、培养,采用经培养的第4-6代细胞,应用H_2O_2对其进行干预,建立低氧诱导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H_2O_2浓度50μmol/L组、100μmol/L组、150μmol/L组、200μmol/L组,干预72 h,通过实时定量PCR(RT-qP 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的mR 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RT-qP CR检测结果显示:H_2O_2浓度150μmol/L组、200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Ⅰ型胶原mR 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00μmol/L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H_2O_2浓度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增加(P<0.05);(3)结果表明,氧自由基H_2O_2通过刺激人腰椎黄韧带细胞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上调Ⅰ型胶原表达,进而促进腰椎黄韧带增生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肌肉肌腱韧带 黄韧带细胞 腰椎黄韧带肥厚 原代细胞培养 氧自由基 H2O2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骨桥蛋白介导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学斌 许政 +4 位作者 周盛源 刘晓东 王智清 许国峰 陈雄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469-4474,共6页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课题组前期动物实验提示骨桥蛋白可介导黄韧带骨化的发生。目的:观察MAPK信号通路在骨桥蛋白介导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方法:将16例患者后路椎板切除手术中取... 背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课题组前期动物实验提示骨桥蛋白可介导黄韧带骨化的发生。目的:观察MAPK信号通路在骨桥蛋白介导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方法:将16例患者后路椎板切除手术中取得黄韧带标本分为黄韧带骨化以及非骨化两组,每组8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的表达;利用骨桥蛋白对黄韧带细胞进行诱导,并利用蛋白印记方法检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激活情况,随后再利用SB203580和U0126阻滞剂分别阻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相应信号通路观察骨桥蛋白的诱导情况。结果与结论:(1)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及整合素的表达:骨化组的标本中均检测到骨桥蛋白及其受体CD44的表达,但未检测到整合素的表达,非骨化组中则未见到骨桥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2)MAPK信号通路变化:在骨桥蛋白的诱导作用下黄韧带细胞中骨化指标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表达增加(P<0.05),同时骨桥蛋白能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的p38及ERK1/2信号分子的磷酸化(P<0.05),但JNK氨基末端激酶的磷酸化激活并不明显。利用SB203580阻滞剂阻断p38的磷酸化可明显阻断骨桥蛋白诱导的黄韧带细胞的骨向分化(P<0.05),而U0126阻滞剂阻断效果不明显;(3)结果证实,MAPK信号通路在骨桥蛋白介导黄韧带骨化中其重要作用,p38是诱导黄韧带细胞骨向分化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黄韧带骨化症 骨桥蛋白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黄韧带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伟聪 陈雄生 +2 位作者 周盛源 苑博 贾连顺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观察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TDR)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随访>4年的81例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CTDR组(n=41)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 目的观察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TDR)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随访>4年的81例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CTDR组(n=41)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组(n=40)。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进行功能评价,采用Mc Afee分级评定异位骨化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通过MRI进行影像学评估,比较2组手术节段、邻近节段活动度(ROM)和C_(2~7) 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DI和JOA评分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CTDR组NDI明显高于ACDF组,在工作、驾车和娱乐3个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JOA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下邻近节段ROM和C_(2~7) Cobb角方面,CTDR组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ACDF组上位邻近节段ROM术后明显增加,C_(2~7) Cobb角术后明显减小,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R组与ACDF组相比,术后上位邻近节段ROM及C_(2~7) 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R组在末次随访时共有15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2例假体下沉,1例椎体前缘骨赘吸收。ACDF组无椎间融合器下沉、植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DR在早期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方面优势明显,中期随访可较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置换节段ROM,减少相邻节段的异常活动,保护邻近椎间盘,但中期随访发现有异位骨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 假体植入
下载PDF
组织工程韧带支架材料在体内的转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辉 陈雄生 +4 位作者 周盛源 黄俊俊 房雷 孙延卿 蔡弢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6381-6384,共4页
背景:组织工程韧带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改建能力,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从而克服了现有人造韧带的不足,有望成为理想的韧带替代物,且已成为目前韧带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1998年以来采用复合培养支架移植修复损伤... 背景:组织工程韧带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改建能力,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从而克服了现有人造韧带的不足,有望成为理想的韧带替代物,且已成为目前韧带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1998年以来采用复合培养支架移植修复损伤韧带的研究,以寻求适合组织工程韧带的新型支架材料及适用标准。方法:分别以"韧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外基质","Ligament、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 material、ECM"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有关组织工程韧带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1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韧带和肌腱损伤的治疗已研究较多,但对其修复重建以至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迄今尚未实现。组织工程韧带的出现可能给韧带和肌腱损伤提供理想的治疗途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结果报道越来越多,然而均各有利弊,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仍在寻找一种完全合适的支架材料来治疗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细胞外基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单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凯 周盛源 唐宇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例单节段颈椎OPLL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2组,前路手术(A组)10例,行前路骨化节...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例单节段颈椎OPLL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2组,前路手术(A组)10例,行前路骨化节段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切除,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手术(B组)14例,行后路减压,以骨化节段椎板为中心,切除3节段全椎板,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及脊髓功能下降各1例;B组术后并发C5神经综合征及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结论单节段颈椎OPLL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近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后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前路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组织工程韧带/肌腱构建中相关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弢艺 陈雄生 +3 位作者 周盛源 王辉 孙延卿 董兴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韧带/肌腱构建已成为目前韧带修复重建外科基础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体外构建与体内重塑都与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目的:分析2001年以来部分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总结并列举了适合组织工程韧带/肌腱构建的生长因子... 背景:组织工程韧带/肌腱构建已成为目前韧带修复重建外科基础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体外构建与体内重塑都与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目的:分析2001年以来部分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总结并列举了适合组织工程韧带/肌腱构建的生长因子,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分别以"韧带、肌腱、组织工程、生长因子","Ligament、tendon、TissueEngineering、growthfactor"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有关文章。纳入组织工程韧带和生长因子相关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3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较多,多数生长因子都能在促进种子细胞增殖并向腱细胞方向分化、强化组织工程肌腱的生物力学活性、减少瘢痕形成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通过局部注射或转基因方式能使细胞有效的表达目标蛋白,应用细胞生长因子对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韧带 肌腱 组织工程 生长因子 瘢痕 863项目
下载PDF
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雷 陈雄生 +5 位作者 黄凯 周盛源 朱巍 王辉 邵将 贾连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8期6701-6708,共8页
背景:脱钙骨基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但有关纳米脱钙骨基质的研究较少,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在前期实验制备人纳米脱钙骨基质的基础上加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分析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 背景:脱钙骨基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但有关纳米脱钙骨基质的研究较少,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在前期实验制备人纳米脱钙骨基质的基础上加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分析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Urist法制备人脱钙骨基质,并进行纳米化处理,再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其按特定比例混合,冻干塑型行以下实验:①热源实验:将材料浸提液经耳静脉注入兔体内。②毒性实验:将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分别经尾静脉注入小白鼠体内。③植入实验:在兔两侧后肢肌肉内分别植入实验材料和β-磷酸三钙。结果与结论:冻干塑型后,纳米人脱钙骨基质材料表面致密,孔隙直径100-400μm,孔隙分布欠均匀,孔隙率小于30%,以碳、氧和氮为主要元素组成。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无热源效应,注射后未见兔体温有明显波动。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注射后未见小鼠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材料植入兔体内的炎症反应明显轻于β-磷酸三钙植入后的反应。结果表明人纳米脱钙骨基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一种无毒、组织相容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炎症反应轻的纳米同种异体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纳米 脱钙骨基质 异体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磷酸三钙 组织相容性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人黄韧带细胞骨化发生过程中的自噬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国峰 李学斌 +4 位作者 唐一钒 赵寅 周盛源 陈雄生 贾连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4-1181,共8页
背景:黄韧带骨化发生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目前研究发现,骨 桥蛋白与自噬在成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对骨桥蛋白和自噬在黄韧带骨化发生机制的研究... 背景:黄韧带骨化发生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目前研究发现,骨 桥蛋白与自噬在成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对骨桥蛋白和自噬在黄韧带骨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尝试找出药物治疗的潜在作用靶点。 方法:①黄韧带骨化病、胸椎骨折或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获取黄韧带,将标本分 为骨化组和非骨化组,每组各取 8 例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桥蛋白、骨钙素及自噬指标 Beclin-1、 LC3、P62 的表达;②通过组织块贴壁法进行黄韧带细胞的分离培养,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桥蛋白干预不 同时间来构建体外黄韧带细胞骨化模型;③非骨化组黄韧带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自噬抑制剂 3-甲基腺嘌呤干 预后,再用 100 μg/L 骨桥蛋白诱导,应用 Western blot 检测骨化指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变化;④ 用 100 μg/L 骨桥蛋白干预非骨化黄韧带细胞,并在 0,15,30,60,120 min 终止骨化诱导过程,应用 Western blot 检测 MAPK 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 ERK1/2、JNK、P38 的磷酸化情况;⑤非骨化组黄韧带细胞 用 ERK1/2 特异的磷酸化阻滞剂 U0126 阻断 ERK1/2 通路磷酸化后,再用 100 μg/L 骨桥蛋白诱导,应用 Western blot 检测碱性磷酸酶以及骨钙素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骨化黄韧带和非骨化黄韧带组织骨钙素、骨桥蛋白的免疫组化均呈阳性表达;骨化黄韧带组织 中 Beclin-1 呈阳性表达,而 LC3 及 P62 未见明显阳性结果;非黄韧带骨化组织中 Beclin-1、LC3、P62 均呈 阳性表达;②与非骨化组比较,骨化组黄韧带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增加;骨桥蛋白可诱导黄韧带 骨化,骨桥蛋白的作用具有浓度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③自噬强弱与骨化程度呈负相关,即自噬越明显,骨化 作用越弱;④骨桥蛋白能使 MAPK 信号通路磷酸化,并具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抑制 MAPK 磷酸化过程后, 骨桥蛋白仍然能够诱导黄韧带细胞的骨化;⑤结果表明,黄韧带骨化发生过程中,信号通路上 ERK1/2、骨桥 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分子的上下游关系为:ERK1/2→骨桥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黄韧带骨化 骨桥蛋白 自噬 信号通路 黄韧带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辉 陈雄生 +2 位作者 周盛源 黄俊俊 蔡弢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5334-5338,共5页
背景:韧带脱细胞基质是通过各种脱细胞方法将韧带组织内的细胞成分清除,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对纤维支架结构破坏轻微,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机械性能。目的:评价冻干兔髌韧带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方法:取兔髌韧带,利用1%脱氧胆酸... 背景:韧带脱细胞基质是通过各种脱细胞方法将韧带组织内的细胞成分清除,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对纤维支架结构破坏轻微,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机械性能。目的:评价冻干兔髌韧带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方法:取兔髌韧带,利用1%脱氧胆酸钠行脱细胞处理,制备冻干和未冻干脱细胞韧带支架。结果与结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保持了冻干前的胶原结构与力学特征,无细胞残留,其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无热原存在,且原发刺激指数为0分,皮内刺激实验阴性。体内埋植实验显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表现为免疫原性小,炎症反应轻的特点。说明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制作简单,便于消毒、包装、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韧带脱细胞支架 韧带 脱细胞 冻干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牛肌腱冻干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闯 陈雄生 +1 位作者 周盛源 朱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865-4869,共5页
背景:目前的脱细胞方法在去除细胞的同时对细胞外基质存在一定的损伤,降低了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目的:分析冻干牛肌腱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小牛趾伸屈肌腱,去除小牛肌腱表面的滑膜、腱膜及软组织,双蒸水冲洗干... 背景:目前的脱细胞方法在去除细胞的同时对细胞外基质存在一定的损伤,降低了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目的:分析冻干牛肌腱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小牛趾伸屈肌腱,去除小牛肌腱表面的滑膜、腱膜及软组织,双蒸水冲洗干净后低压冻干,通过物理方法制备肌腱纤维束60个,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无菌操作下置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室温下持续24 h,无菌PBS冲洗后,再移入低浓度胰酶+乙醇混合溶液中,在不破坏细胞外基质的情况下去除细胞壁,室温下持续5 h,再将纤维束移入脱氧核糖核酸酶溶液中持续5 h,最后将已完成脱细胞步骤的支架使用PBS冲洗48 h,无菌室内室温下干燥;对照组不做处置。检测两组材料的弹性模量、耐久性及最大应力。结果与结论:两组耐久性相似,但实验组在相同位移处的应力小于对照组;两组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实验组最大应力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冻干脱细胞支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牛肌腱的生物力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脱细胞支架 韧带 冻干 生物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日勇 张立岩 +5 位作者 王济纬 魏尧森 兰淑华 徐建军 刘斌 周盛源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改良低温机械物理研磨法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智巍 苑博 +2 位作者 陈雄生 周盛源 贾连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775-4779,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纳米脱钙骨基质为一种无毒、组织相容性良好、生物利用度高、炎症反应轻、成骨能力强的骨移植替代物,但其制备耗时较长,需多次间断取样行粒度分析,研磨效率低。目的:采用低温物理研磨法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分析纳米脱...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纳米脱钙骨基质为一种无毒、组织相容性良好、生物利用度高、炎症反应轻、成骨能力强的骨移植替代物,但其制备耗时较长,需多次间断取样行粒度分析,研磨效率低。目的:采用低温物理研磨法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分析纳米脱钙骨基质的结构特征及制备效率。方法:采用改良Urist法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通过二次低温物理研磨法,应用CryoMill全自动冷冻研磨仪先将脱钙骨基质初步研磨至微米级别颗粒,再通过E-Max高能水冷球磨仪进行纳米尺度研磨,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测研磨效果及材料形貌。结果与结论:采用二次低温物理研磨法制备的纳米脱钙骨基质底层致密,表面充满不规则纳米颗粒,颗粒直径20-50nm,纳米颗粒相互团聚,表面密布纳米级别凹槽,纳米纤维结构间相互连接,内部形成大量相互连通的微米级别孔隙,其微观结构符合纳米生物材料范畴;二次低温物理研磨法仅需25min,提高了研磨效率;结果说明,二次低温物理研磨法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的研磨结果更确切、材料粒度分布均匀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脱钙骨基质 脱钙骨基质 纳米化 低温物理研磨 显微特征 研磨
下载PDF
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兴成 陈雄生 周盛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936-3940,共5页
背景:组织工程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目的:综述了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支架的种类及构建纤维环支架的不同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8/2011关于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 背景:组织工程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目的:综述了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支架的种类及构建纤维环支架的不同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8/2011关于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椎间盘;支架;纤维环;构建;综述"或"tissue engineering,intervertebral disc,scaffold,annulus fibrosus,constru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纤维环支架是椎间盘组织工程构建的关键,其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纤维环支架材料有两大类:蚕丝、藻酸盐等天然生物材料;聚氨酯、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及纳米纤维等人工合成材料;支架材料种类繁多,各有利弊。目前用于纤维环支架的构建的方法有致孔剂法、湿纺技术及静电纺丝法。构建的纤维环支架结构与椎间盘纤维环自然结构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的方法制作单纤维层比较容易实现,复层纤维环的构建还存在技术的问题,单纤维层的抗拉强度仍然达不到自然结构的标准。因此优化纤维环支架构建方法、固定纤维环支架等方面还需要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组织工程 支架 纤维环 构建 综述
下载PDF
Gall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 被引量:2
19
作者 苑博 陈雄生 +5 位作者 周盛源 朱巍 贾连顺 刘伟聪 王智巍 杨立利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GaU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明确其手术适应证。方法2008年2 月年一2013年6月,本院采用GaU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患者2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美国脊髓... 目的探讨GaU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明确其手术适应证。方法2008年2 月年一2013年6月,本院采用GaU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患者2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SIA )分级对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寰枢椎的稳定性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67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枕颈部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3.48± 1.04)分,末次随访时降低到(0.52±0.60)分;NDI术前5.83± 1.40,末次随访时降低到0.78±0.80。ASIA分级术前E级15例,D级9例,C级1例;术后1例C级患者改善至D级;9例D级患者,8例改善至E 级,1例无明显改善仍为D级。21例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2例延迟融合,2 例不融合改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论GaJlie技术治疗寰枢关节矢状位不稳安全、有效,但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前路松解复位后采取后路固定融合时须慎用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骨固定钢丝
下载PDF
胫骨远端外侧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多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日勇 张立岩 +5 位作者 王济纬 魏尧森 刘斌 徐建军 周盛源 李明亮 《中医正骨》 2008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