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救援属具的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王春荣 施兴林 +3 位作者 赖振德 江宏奕 夏尔冬 周祖阳 《机电技术》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救援属具是震后救援的核心部件。为提高救援效率,文章设计了一款集成破碎、起缝、顶撑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救援属具。首先,对震后的救援环境进行分析调查,确定破碎、起缝、顶撑三种急需的救援功能。其次,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多... 救援属具是震后救援的核心部件。为提高救援效率,文章设计了一款集成破碎、起缝、顶撑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救援属具。首先,对震后的救援环境进行分析调查,确定破碎、起缝、顶撑三种急需的救援功能。其次,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多功能救援属具的三维模型,其主要包含破碎装置、起缝装置和顶撑装置。最后,利用SolidWorks的simulation插件对多功能救援属具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多功能救援属具能满足提出的设计要求,为震后救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属具 多功能 受力分析
下载PDF
云上黑山羊WNT11组织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2
作者 周祖阳 洪琼花 +3 位作者 江炎庭 欧阳依娜 储明星 刘玉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云上黑山羊多羔性状相关基因WNT11的分子结构特征,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云上黑山羊群体中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该基因在多羔性状中的功能。本研究采集20只云上黑山羊高产(H)/低产(L)组个体卵泡期卵巢、下丘脑、垂体... 本文旨在研究云上黑山羊多羔性状相关基因WNT11的分子结构特征,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云上黑山羊群体中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该基因在多羔性状中的功能。本研究采集20只云上黑山羊高产(H)/低产(L)组个体卵泡期卵巢、下丘脑、垂体、子宫、输卵管组织和血液,分别提取DNA和RNA,随后将RNA反转录成cDNA,设计WNT11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CDS区序列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以山羊RPL19基因作为内参,在不同组织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并在H和L组卵巢组织中对WNT1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WNT11基因CDS区全长1 176 bp,共编码391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片层延伸、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显示,云上黑山羊WNT11基因与绵羊、牛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100%、98.11%),与其他动物相似性也在92.18%~96.51%;组织表达谱显示,WNT11基因在云上黑山羊子宫中表达量最高。RT-qPCR分析表明,WNT11 mRNA在高产云上黑山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云上黑山羊。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WNT11基因在山羊繁殖性能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依据,为后期深入研究山羊多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上黑山羊 多羔性状 WNT1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谱 RT-QPCR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调控哺乳动物卵泡颗粒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祖阳 刘玉芳 储明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Wnt信号通路在多种生物和细胞中高度保守,其广泛存在于各类哺乳动物中,并参与调节卵泡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研究发现,Wnt信号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且多个信号通路与Wnt信号通路存在复杂的调控网络以调控颗粒... Wnt信号通路在多种生物和细胞中高度保守,其广泛存在于各类哺乳动物中,并参与调节卵泡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研究发现,Wnt信号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因子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且多个信号通路与Wnt信号通路存在复杂的调控网络以调控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文章综述了Wnt信号通路的组成、Wnt信号通路对颗粒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与其他信号通路共同对颗粒细胞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期为进一步阐明Wn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卵泡颗粒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颗粒细胞 生长发育 调控网络 哺乳动物
下载PDF
长牡蛎Fem-1基因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祖阳 李琪 +1 位作者 于红 孔令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4,共10页
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Fem-1b和Fem-1c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了其编码蛋白和系统进化关系。通过RT-PCR技术对采集的长牡蛎周年样品(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性腺样品,2015年夏季各组织样品以及不同胚胎幼... 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Fem-1b和Fem-1c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了其编码蛋白和系统进化关系。通过RT-PCR技术对采集的长牡蛎周年样品(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性腺样品,2015年夏季各组织样品以及不同胚胎幼虫发育时期的样品)进行了表达分析。研究显示,长牡蛎Fem-1b全长2 580bp,编码636个氨基酸;Fem-1c全长2 417bp,编码622个氨基酸。蛋白结构预测显示,两基因分别含有6和7个典型的锚定蛋白重复序列(Anyrin repeat)。RT-PCR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Fem-1b在6、7月的精巢中和Fem-1c基因在3、4月的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胚胎幼虫表达分析显示,目的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胚胎发育中后期,并在囊胚期达到最高值。我们推测Fem-1b和Fem-1c可能参与了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Fem-1b Fem-1c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7个基因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相关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5
作者 周祖阳 贺小云 +1 位作者 刘玉芳 储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究绵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CLSTN2、CCNB2、SRD5A2、HBEGF、FGFR1、GRIA2和FTH1在小尾寒羊性腺轴7种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为阐明绵羊高繁殖力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FecB BB型和+... [目的]探究绵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CLSTN2、CCNB2、SRD5A2、HBEGF、FGFR1、GRIA2和FTH1在小尾寒羊性腺轴7种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为阐明绵羊高繁殖力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FecB BB型和++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个基因在性腺轴相关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LSTN2基因在++型小尾寒羊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B型小尾寒羊(P<0.05),SRD5A2基因在BB型小尾寒羊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型小尾寒羊(P<0.05),FGFR1和FTH1基因在++型小尾寒羊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B型小尾寒羊(P<0.05),CCNB2、HBEGF和GRIA2基因在++型和BB型小尾寒羊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LSTN2、FGFR1和SRD5A2基因对小尾寒羊繁殖力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中SRD5A2基因对小尾寒羊的多羔性状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功能,而CLSTN2和FGFR1基因则呈现相反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多羔 候选基因 性腺轴 表达差异
下载PDF
PPP3CA·PLCB1和STK3基因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量研究
6
作者 周祖阳 刘玉芳 储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74-77,97,共5页
为揭示候选基因PPP3CA、PLCB1和STK3在绵羊多羔中的作用,以不同产羔数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P3CA、PLCB1、STK3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PP3CA... 为揭示候选基因PPP3CA、PLCB1和STK3在绵羊多羔中的作用,以不同产羔数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P3CA、PLCB1、STK3基因在小尾寒羊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PP3CA基因在小尾寒羊卵巢内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其在FecB BB型小尾寒羊下丘脑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型(P<0.05),其在FecB BB型小尾寒羊输卵管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型(P<0.01);PLCB1基因在FecB BB型小尾寒羊小脑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FecB BB型小尾寒羊垂体和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型(P<0.05);STK3基因在++型小尾寒羊大脑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其在FecB BB型小尾寒羊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型(P<0.01)。该研究结果表明PPP3CA、PLCB1、STK3基因可作为潜在候选基因,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且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多羔 组织表达 PPP3CA PLCB1 STK3
下载PDF
miR-221-3p靶向BCL2L11调控小尾寒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玉芳 陈玉林 +1 位作者 周祖阳 储明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68-1876,共9页
【目的】BCL2L11在哺乳动物中能够促进多种细胞凋亡,同时参与繁殖性状相关组织器官的发育及疾病治疗,文章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221-3p靶向调控BCL2L11对小尾寒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BCL2L11在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 【目的】BCL2L11在哺乳动物中能够促进多种细胞凋亡,同时参与繁殖性状相关组织器官的发育及疾病治疗,文章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221-3p靶向调控BCL2L11对小尾寒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BCL2L11在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闭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前期课题组卵巢组织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候选基因BCL2L11及其调控元件miR-221-3p,利用半定量和组织荧光定量(RT-qPCR)分析BCL2L11在小尾寒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RT-qPCR定量试验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和黄体期卵巢组织中鉴定了BCL2L11及miRNA-221-3p的表达情况;构建BCL2L11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共转染miR-221-3p mimic和BCL2L11野生型和突变型及阴性对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确定miR-221-3p与BCL2L11靶向性关系;在绵羊卵巢原代颗粒细胞中转染miR-221-3p mimic及阴性对照实现miR-221-3p过表达,使用RT-qPCR技术在mRNA水平上检测miR-221-3p对BCL2L11以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和Fas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221-3p过表达和阴性对照组中颗粒细胞的增殖变化。【结果】半定量和组织RT-qPCR分析均表明BCL2L11在卵巢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RT-qPCR定量结果显示miR-221-3p和BCL2L11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和黄体期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miR-221-3p在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黄体期,而BCL2L11在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低于黄体期,表现出负调控的现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分析显示,过表达miR-221-3p mimic显著抑制了BCL2L11 3’UTR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阴性对照组则没有显著影响;过表达miR-221-3p,靶基因BCL2L1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和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5);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221-3p的颗粒细胞增殖率为18.9%,极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10.43%(P<0.01)。【结论】BCL2L11和miR-221-3p是调控绵羊卵巢发育的重要基因及调控元件,BCL2L11是miR-221-3p的靶基因之一,miR-221-3p过表达可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该作用结果可能通过抑制靶基因BCL2L11的表达进而影响了绵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3p 小尾寒羊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BCL2L11
下载PDF
太行鸡MC1R基因的克隆测序、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范业锴 王鹏 +2 位作者 周祖阳 韩海银 刘玉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为研究影响太行鸡不同羽色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MC1R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特性,试验以太行鸡麻、白两种羽色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探讨。测序结果显示:太行鸡MC1R基因CDS序列为945 bp,编码蛋白为... 为研究影响太行鸡不同羽色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MC1R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特性,试验以太行鸡麻、白两种羽色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探讨。测序结果显示:太行鸡MC1R基因CDS序列为945 bp,编码蛋白为314个氨基酸;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发现,MC1R蛋白存在7个跨膜区,为跨膜受体;CDS区序列比对发现,太行鸡MC1R基因存在c.637C>T的突变,突变造成编码氨基酸mRNA二级结构和编码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太行鸡麻羽品系毛囊中MC1R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羽品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MC1R基因的c.637C>T突变显著影响太行鸡的羽色,可以作为太行鸡羽色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MC1R基因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羽色
原文传递
添加IGF-1对体外培养不同直径猪卵泡中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子嶷 李凯扬 +4 位作者 王鹏 李文韬 周祖阳 孙小勇 刘玉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9-19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猪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影响,采用抽吸法从母猪卵巢中获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添加IGF-1和未添加IGF-1成熟工作液进行体外培养,再根据卵泡直径将COCs...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猪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影响,采用抽吸法从母猪卵巢中获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添加IGF-1和未添加IGF-1成熟工作液进行体外培养,再根据卵泡直径将COCs各分为3组(2~3、3~5 mm和5~8 mm),检测卵丘扩展率、第一极体排出率、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含量判断卵母细胞成熟情况。结果显示:添加IGF-1组(30 ng/mL)的卵丘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高(P<0.05);添加IGF-1组的GSH含量高于未添加组(P<0.05)。随后分离不同直径卵泡中COCs发现,添加IGF-1的3~5 mm组卵丘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最高;而GSH和ROS含量测定显示,添加IGF-1的5~8 mm组GSH含量最高,而ROS荧光强度最低,其次是3~5 mm组,上述2组与2~3 mm组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添加IGF-1可以显著影响3~5 mm卵泡卵丘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同时改善了猪3~5 mm和5~8 mm卵泡中卵母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直径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效率 IGF-1
下载PDF
太行鸡VIPR-1基因表达特点及其功能分析
10
作者 周祖阳 张辉 +5 位作者 张清阳 白莹 杨俊琦 刘荐男 李凯扬 刘玉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9,共6页
旨在研究太行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并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蛋群体中的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其功能。采集260日龄太行鸡高产(H)/低产(L)组个体血液、卵巢组织和内脏组织,分别提取DNA和RNA,随后将RNA... 旨在研究太行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并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蛋群体中的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其功能。采集260日龄太行鸡高产(H)/低产(L)组个体血液、卵巢组织和内脏组织,分别提取DNA和RNA,随后将RNA反转录,设计VIPR-1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CDS区序列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以鸡GAPDH基因作为内参,在不同组织中使用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在H和L组卵巢组织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VIPR-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VIPR-1基因CDS区全长1341 bp,共编码446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β-旋折叠及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显示,太行鸡VIPR-1基因与鸭、火鸡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24%、90.11%),与其他动物一致性也在64.51%~67.18%之间。组织表达谱显示,VIPR-1基因在太行鸡卵巢中表达量最高;qRT-PCR分析表明,VIPR-1 mRNA在高产太行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太行鸡(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VIPR-1基因在家禽产蛋性能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依据,为后期深入研究蛋鸡产蛋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产蛋性能 VIPR-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谱 qPCR定量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
11
作者 周祖阳 《产城(上半月)》 2019年第2期0288-0288,共1页
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工智能扩展了人类自身 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类生物极限。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应用主要 涉及深度学习、视觉感知和识别、语音感知和识别、生物特征感知和识 别、语义分析、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及虚拟... 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工智能扩展了人类自身 能力,甚至超越了人类生物极限。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应用主要 涉及深度学习、视觉感知和识别、语音感知和识别、生物特征感知和识 别、语义分析、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及虚拟现实等。其在为人类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增添新工具新手段新方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经济、 隐私、伦理及安全带来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发展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