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细胞免疫学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祥吉 裴国献 +4 位作者 魏宽海 张旭辉 罗炳德 孙鸿涛 胡罢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为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的细胞免疫学变化 ,将 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高温高湿组、热习服组 ,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犬肢体枪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4 + 、CD8+ 、CD11a+ 、CD11b+ 亚群及中性粒细胞表面C... 为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的细胞免疫学变化 ,将 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高温高湿组、热习服组 ,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犬肢体枪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4 + 、CD8+ 、CD11a+ 、CD11b+ 亚群及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a、CD11b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高温高湿组伤后 1h淋巴细胞CD4 + 亚群表达水平短暂升高 ,随后下降 ,10h后明显降低 ;CD8+ 亚群 4h后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相应导致CD4 + /CD8+ 比值 8h后持续降低 ;CD11a+ 亚群 8h后降低 ,而CD11b+ 亚群的变化轻微 ;热习服能够增加CD4 + 的表达值 ,抑制CD8+ 大量表达。常温常湿组CD11a、CD11b在致伤后即刻以及伤后 4h显著增高 ;与常温常湿组比较 ,高温高湿组第 2峰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但下降时间提前 ;犬热习服后可以降低第 2峰的高度并且延长其平台期。提示高温高湿环境及火器伤等复合因素共同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 ,热习服则能减轻这些不利因素造成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肢体火器伤 细胞免疫学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犬肢体枪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祥吉 裴国献 +1 位作者 张旭辉 罗炳德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湿热环境下机体战创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2 4只南方杂种犬按外部环境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高温高湿组、习服组 ,并用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技术动态检测犬肢体枪伤后 ,... 目的 探讨湿热环境下机体战创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2 4只南方杂种犬按外部环境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高温高湿组、习服组 ,并用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技术动态检测犬肢体枪伤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4+ 、CD8+ 、CD11a+ 、CD11b+ 亚群表达结果。结果 复合因素作用下 ,淋巴细胞CD4+ 亚群表达水平 1h短暂升高 ,随后下降 ,10h后明显降低 ;CD8+ 亚群 4h后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相应导致CD4+ /CD8+ 比值 8h后持续降低 ;CD11a+ 亚群的降低 ( 8h后 )表明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而CD11b+ 亚群的变化轻微 ;热习服能够增加CD4+ 的表达值 ,抑制CD8+ 大量表达。结论 CD4+ 、CD8+ 、CD11a+ 亚群以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反映了复合因素长时间作用下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高温高湿环境 枪伤 肢体 外周血
下载PDF
显微外科最新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14-1216,共3页
关键词 传统皮瓣 骨瓣 手外科 异位移植 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 进展
下载PDF
手脱套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祥吉 李东柱 +3 位作者 庞晖 高学建 杨富强 范启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手脱套伤后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采用甲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足趾移植等2~3种方法组合修复手脱套伤97例。结果移植甲瓣30例和足趾55例,82例成活,3例坏死;移植皮瓣共120例,113例成活,7例部分或全部坏死;二期... 目的探讨手脱套伤后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采用甲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足趾移植等2~3种方法组合修复手脱套伤97例。结果移植甲瓣30例和足趾55例,82例成活,3例坏死;移植皮瓣共120例,113例成活,7例部分或全部坏死;二期通过换药和重新移植组织瓣创面得到修复。随访2月~5年,手功能满意。结论根据局部伤情和供区情况,审慎选择组合组织瓣移植急诊修复手脱套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外科皮瓣 脱套伤 急诊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祥吉 裴国献 +1 位作者 张旭辉 罗炳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湿热环境下犬肢体枪伤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a、CD11b的表达情况,并且对创伤区组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常温...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湿热环境下犬肢体枪伤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a、CD11b的表达情况,并且对创伤区组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常温常湿组CD11a、CD11b在致伤后即刻以及伤后4h显著增高;与常温常湿组比较,高温高湿组第2峰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但下降时间提前;犬习服后可以降低第2峰的高度,并且延长其平台期。细菌记数与两者表达在时间上有相关性。结论CD11a、CD11b表达水平及其变化能够作为疾病不同进展阶段的标志,两者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伤道外组织损害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湿 创伤 枪击 四肢 中性粒细胞 粘附分子
下载PDF
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重建经验总结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5 位作者 王成琪 张成进 周建国 张树明 田青业 王剑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本组 16 4例 ,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 ,设计了 5种修复与重建方法。 结果 无 1例截肢 ,随访 5~ 10年 ,其优良率为 96 .3 %。 结论 本研究的 5种方法 ,基...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本组 16 4例 ,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 ,设计了 5种修复与重建方法。 结果 无 1例截肢 ,随访 5~ 10年 ,其优良率为 96 .3 %。 结论 本研究的 5种方法 ,基本能满足严重创伤后各种损伤组织的修复与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组织缺损修复 下肢创伤
下载PDF
邻指动脉供血再植手指末节27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1 位作者 魏长月 张树明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99-699,共1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 邻指动脉供血 末节断指
下载PDF
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祥吉 李东柱 +2 位作者 高学建 范启申 杨富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采用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胫骨小面积外露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28例,中段31例,下段27例。分别采用内侧、外侧、前外侧肌间隙皮动脉皮瓣修...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采用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胫骨小面积外露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28例,中段31例,下段27例。分别采用内侧、外侧、前外侧肌间隙皮动脉皮瓣修复20例、41例、25例。结果78例成活,8例尖部坏死,采用其它皮瓣二次修复成功。结论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术式简单可靠,并发症少,是修复胫前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腿损伤 胫骨骨折
下载PDF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祥吉 薛丁山 +2 位作者 杨富强 葛健健 范启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要点,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肘外侧入路修复桡骨小头骨折和肘外侧副韧带,肘前内侧或肘...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要点,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肘外侧入路修复桡骨小头骨折和肘外侧副韧带,肘前内侧或肘内侧入路修复冠突、前侧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恢复肘关节同心圆稳定性。早期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术中出血平均250(200—600)ml,手术时间平均2(1~2.5)h。本组1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7.5(4~2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曲平均125°±30°,伸展25°±15°,前臂旋转120°±35°。无感染和皮肤坏死,无骨不愈合病例,4例发生骨化性肌炎。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选择肘外侧入路联合肘前内侧或肘内侧入路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骨支持结构特别是冠状突的解剖复位是手术成功关键因素,也是软组织得以良好修复的前提;早期合理的康复方案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尺骨冠状突 桡骨头骨折 康复
下载PDF
车辆撞、轧致下肢毁损伤82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5 位作者 王成琪 张成进 周建国 潘昭勋 张树明 王剑利 《人民军医》 2001年第8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下肢损伤 车辆撞伤 轧伤 急救 治疗
下载PDF
第12届中日整形外科年会显微外科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人民军医》 2003年第3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中日整形外科年会 显微外科 整形外科 受区血管条件 皮支皮瓣 骨瓣改进 手外科 异体移植
下载PDF
致热性因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祥吉 裴国献 《前卫医药杂志》 2001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致热性因素 免疫功能 机体 高温
下载PDF
上肢严重挤压撕脱伤601例
13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2 位作者 王谦军 汉恒德 刘勇 《人民军医》 2003年第8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上肢挤压撕脱伤 外科治疗 皮肤剥脱 功能重建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第1跖骨头裸露25例
14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李忠 《人民军医》 2001年第7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 修复 第1跖骨头裸露
下载PDF
异体肢体移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祥吉 裴国献 范启申 《前卫医药杂志》 2001年第6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 肢体 免疫耐受诱导
下载PDF
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雪涛 张成进 +3 位作者 李忠 周祥吉 范启申 王成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2月,对2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患者采用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男18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砸伤6例,爆炸... 目的探讨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2月,对2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患者采用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男18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砸伤6例,爆炸伤5例,机器伤4例,坠落伤2例。伤后均行2~6次手术。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为1~6个月。损伤部位:小腿中上段13例,小腿下段15例。术中取髂骨0.5~6.0cm,皮瓣范围4.5cm×3.5cm^28.0cm×16.0cm。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18例,钢板固定10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26例期愈合,2例期愈合。供区伤口均期愈合。28例患者获随访6~56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近。X线片检查,移植髂骨于术后2~14个月愈合,平均4.6个月。术前20例骨折未愈合的患者于术后2~6个月愈合,平均3.2个月。2例术后12个月骨髓炎复发,经2次病灶清除后愈合。结论带血运髂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一次性修复组织缺损,增强控制感染能力,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缺损 骨髓炎 髂骨皮瓣 移植 修复
下载PDF
趾腓侧皮瓣修饰性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雪涛 张成进 +3 位作者 李忠 周祥吉 范启申 王成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2,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采用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4~46岁。挤压伤11例,冲床伤7例,刀具割伤3例,火器伤3例,咬伤2例,慢性溃疡...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采用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4~46岁。挤压伤11例,冲床伤7例,刀具割伤3例,火器伤3例,咬伤2例,慢性溃疡2例。拇指4例,示指7例,中指7例,环指6例,小指4例。皮肤缺损2.0cm×1.5cm~4.0cm×2.5cm。病程3h~7d。皮瓣切取范围2.5cm×1.5cm~4.5cm×2.5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8例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8例获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逼真,有罗纹,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6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5例,良3例。供足行走、跑、跳功能正常。结论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掌侧皮肤缺损,供区损伤小,对受区周围组织破坏小,修复后效果佳,能达到修饰性修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损伤 拇趾腓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联合皮瓣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启申 周祥吉 +1 位作者 李庆喜 郭德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6例均为车祸伤,损伤部位在膝小腿或小腿踝足部。均为晚期修复, 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慢性感染, 创面巨大。创面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移植修复, 皮瓣最长为 70cm, 皮瓣... 目的: 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26例均为车祸伤,损伤部位在膝小腿或小腿踝足部。均为晚期修复, 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慢性感染, 创面巨大。创面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移植修复, 皮瓣最长为 70cm, 皮瓣面积最大为 42cm×24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全部得到覆盖, 骨折愈合, 保住了肢体, 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结论: 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能代替吻合多组血管的组合皮瓣临床应用, 节时、节事, 成功率高, 易于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移植 血管吻合 皮瓣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TNF-α与HSP70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旭辉 裴国献 +1 位作者 魏宽海 周祥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2-444,共3页
为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含量变化的规律 ,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适应组、高温高湿组 ,分别在致伤前和火器伤后 1、3、4、6、8、10、14、18、2 4h检测TNF α与HSP70含量... 为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含量变化的规律 ,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适应组、高温高湿组 ,分别在致伤前和火器伤后 1、3、4、6、8、10、14、18、2 4h检测TNF α与HSP70含量。结果发现 ,①伤道骨骼肌中TNF α较血浆中升高明显。常温常湿组 4h开始升高 ,14h达高峰 ;高温高湿组 1h升高 ,10h达到高峰 ,其峰值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组(P <0 0 5 ) ;热适应组变化基本和高温高湿组一致 ,只是升高幅度较低 (P<0 0 5 )。②淋巴细胞中HSP70含量在高温高湿组有两个高峰 ,分别为伤后 4h和 14~ 18h ;热适应组 3h达到高峰 ,持续高峰至 6h ;常温常湿组 6h达到高峰 ,且其伤道骨骼肌HSP70含量在伤后 14~ 18h也出现一个增幅不明显的高峰期。说明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TNF α与HSP70含量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创伤 肿瘤坏死因子 热休克蛋白质类70 火器伤 动物实验 下肢损伤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旭辉 裴国献 +1 位作者 魏宽海 周祥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每组SOD、MDA的含量在伤后14h内呈正相趋势;(2)高温高湿组中MDA含量开始升高和其峰值的时间点提前,分别为3h和6h,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OD的含量则相反;(3)热习服组SOD含量较高温高湿组升高;(4)三组14h后SOD、18h后MDA含量无差异。结论高温高湿火器伤可使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热习服则明显减低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火器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