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立鹏 傅江涛 郑国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3期65-67,70,共4页
作为一种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新型通信网络,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在军事和民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MAC协议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无线... 作为一种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新型通信网络,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在军事和民用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MAC协议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特点与MAC协议设计面临的挑战,然后对现有的协议进行了分类,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协议和算法,最后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感知 MAC协议 QOS
下载PDF
低能强流氘束脉冲系统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立鹏 关遐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62-266,共5页
为在靶上形成重复频率为4 MHz、脉冲半高宽为2 ns、平均流强为60μA、能量为1^100 keV的氘束脉冲束,研制了1台低能氘束的脉冲化系统。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对脉冲化系统进行束流光学计算,得到了最合理的布局。通过对单漂移聚... 为在靶上形成重复频率为4 MHz、脉冲半高宽为2 ns、平均流强为60μA、能量为1^100 keV的氘束脉冲束,研制了1台低能氘束的脉冲化系统。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对脉冲化系统进行束流光学计算,得到了最合理的布局。通过对单漂移聚束器和切割器的计算,获得了最佳参数。针对运行于40 kV的高压平台上的特点,设计了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就位后,进行了安装与调试,各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指标,控制系统能够方便、可靠地控制并检测高压平台上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系统 切割器 单漂移聚束器
下载PDF
顾及InSAR形变特征的斜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遥感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斌 周立鹏 李琴 《华南地震》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广东省2020年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4744处,威胁24.95万人,但近年发生多起重大地质灾害并不在已发现的隐患点库内,全面识别排查潜在隐患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灾减灾重要任务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区域范围大、形变反演灵敏度高,... 广东省2020年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4744处,威胁24.95万人,但近年发生多起重大地质灾害并不在已发现的隐患点库内,全面识别排查潜在隐患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灾减灾重要任务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区域范围大、形变反演灵敏度高,可以弥补传统地面调查及光学遥感技术不足。研究以广州黄埔区为例,采用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Sentinel-1A长时序雷达数据,综合利用SBAS-InSAR时序形变信息结合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解译风险斜坡,识别出研究区崩滑流斜坡变形潜在隐患风险84处,抽取15%比例开展外业调查5处具有显著形变的滑坡崩塌风险,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对综合遥感识别地质灾害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质灾害 光学遥感 干涉测量
下载PDF
小型斜坡隐患识别“空天地”图谱几何遥感方法
4
作者 王斌 徐佳沅 +1 位作者 唐力明 周立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1,共6页
“空天地”一体化三查技术体系在西南地区大中型滑坡等灾害早期识别中得到验证和应用,但该方法对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小型灾变体查全率较低。快速准确识别小型隐患点位置极为迫切。本文以广东省龙川县为例,针对点小面广、多发隐蔽的小型... “空天地”一体化三查技术体系在西南地区大中型滑坡等灾害早期识别中得到验证和应用,但该方法对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小型灾变体查全率较低。快速准确识别小型隐患点位置极为迫切。本文以广东省龙川县为例,针对点小面广、多发隐蔽的小型斜坡变形和人工切坡建房诱发的崩滑流灾害,研究试验“全查-带扫-点筛-面核-群防-联审”模式的早期识别图谱几何遥感方法,利用2019年1月8日至2022年6月29日94期Sentinel-1雷达影像SBAS-InSAR时序反演、提取异常形变区,综合激光雷达扫描和地质孕灾背景资料从异常形变区图斑中筛查标识出疑似隐患风险点,并开展现场外业核查界定隐患风险类型。结果表明:时序InSAR反演初查发现323处异常形变区,筛查标识出疑似隐患图斑82处,对55处图斑现场外业验证,7处界定为隐患点。证明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能够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点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变形 三查体系 光学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 激光点云
原文传递
固态微波放大器的开发
5
作者 周立鹏 A.Facco F.Scarpa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2.5kW/352MHz无条件稳定的微波固态放大器在意大利Legnaro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并通过测试。该放大器由9个350W推挽工作方式的功率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采用1个环形器和1个终端电阻作为保护装置。该放大器为独立相位超导直线加速器的中β超... 2.5kW/352MHz无条件稳定的微波固态放大器在意大利Legnaro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并通过测试。该放大器由9个350W推挽工作方式的功率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采用1个环形器和1个终端电阻作为保护装置。该放大器为独立相位超导直线加速器的中β超导腔提供微波功率而开发,具有高效率、线性度好、可靠性高以及低成本的特点。文章介绍了该放大器的技术特点和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微波放大器 可靠性 直线加速器 β超导腔 稳定性
下载PDF
移动登机桥举升机构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立鹏 张晓丽 邢志伟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移动登机桥举升叉架受力分析计算,突破叉架结构的传统手工计算。借助于现代设计方法,在初步确定该结构的参数基础上,采用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通过COSMOSMotion插件对其工作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在COSMOSworks模块中,按照实际工况对... 移动登机桥举升叉架受力分析计算,突破叉架结构的传统手工计算。借助于现代设计方法,在初步确定该结构的参数基础上,采用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通过COSMOSMotion插件对其工作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在COSMOSworks模块中,按照实际工况对模型进行约束及加载、划分网格等操作,进行机构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校核该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了举升叉架的设计效率和安全可靠性。通过实地试验,验证该机构参数的合理性及该方法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登机桥 SOLIDWORKS 叉架 有限元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TA15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卢凯凯 周立鹏 +3 位作者 段启辉 李敏娜 肖松涛 田园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普通退火、β退火的单重热处理制度和强韧化的双重热处理制度对TA15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普通退火温度范围内,合金组织形貌变化不大,均为等轴组织,合金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塑性基本... 研究了普通退火、β退火的单重热处理制度和强韧化的双重热处理制度对TA15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普通退火温度范围内,合金组织形貌变化不大,均为等轴组织,合金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塑性基本保持不变;β退火得到粗大的魏氏体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最差;在双重热处理过程中,第二重热处理温度主要影响片层α相的厚度,随着第二重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片层α相厚度增加,合金的强度降低,冲击韧性增加。当热处理制度为975℃×1 h/WQ+850℃×2h/AC时,合金组织由约24%的初生等轴α相、55%左右的网篮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此时合金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双重热处理 强韧性
下载PDF
薄壁、高强度TC4管坯锻造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婷 周立鹏 +4 位作者 朱峰 倪沛彤 韩明臣 王成长 薛少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3,共5页
采用DEFORM软件对薄壁、高强度TC4管材挤压管坯锻造过程中的温度场、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工件外表面和上下端面边缘处在锻造过程中温度下降幅度大,工件心部升温较明显,生产中应防止工件心部出现过热现象;流... 采用DEFORM软件对薄壁、高强度TC4管材挤压管坯锻造过程中的温度场、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工件外表面和上下端面边缘处在锻造过程中温度下降幅度大,工件心部升温较明显,生产中应防止工件心部出现过热现象;流变应力随应变的增大或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应防止工件表面出现裂纹。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此模拟过程制备出的薄壁、高强度TC4管材组织均匀性好,力学性能较高,且一致性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管坯 锻造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丙凡 关遐令 +9 位作者 曹小平 张天爵 李振国 储诚节 崔保群 周立鹏 彭朝华 包轶文 唐洪庆 吴海诚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是在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前端新建一台100 MeV、200μA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和质量分辨为20000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器(ISOL),后端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2 M...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是在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前端新建一台100 MeV、200μA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CYCIAE-100)和质量分辨为20000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器(ISOL),后端新建一台能量增益为2 MeV/q的超导直线增能器(SCB),形成一加速器组合装置。各加速器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回旋加速器单独使用时主要用于中子物理、辐射物理、生物医学的研究及同位素研发。联合使用时,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束将用于轰击靶源,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束,经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后注人串列加速器加速,为用户提供放射性核素束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 超导增能器 放射性核束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十年运行、维修与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丙凡 秦久昌 +23 位作者 张灿哲 胡跃明 姜永良 张桂莲 杨为民 关遐令 侯德义 苏胜勇 杨志仁 阚朝新 刘德忠 王立勇 包轶文 游曲波 杨涛 张焱 柴世琴 连莉 崔心炜 周立鹏 杨宝君 张秋红 刘贵明 朱佳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对HI-13串列加速器十年来的运行、维修与改进工作进行简要总结,给出了有关统计数据,并重点概述了在重大设备国产化和加速器及其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输电梯 分压电阻 剥离器 运行 维修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丙凡 秦久昌 +22 位作者 张桂莲 苏胜勇 黄青华 胡跃明 关遐令 杨志仁 杨涛 阚朝新 范宏盛 彭朝华 隗永学 张秋红 方玉庆 夏清良 刘德中 杨宝君 侯德义 孟波 陈楠 金春生 刘春江 任印 周立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3-518,共6页
HI 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 8cm和7根223 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 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 HI 13串列加速器加速管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用1根243 8cm和7根223 5cm的加速管替代了已使用16年之久的8根182 9cm加速管。为配合新加速管的安装,对加速器的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对加速器的死区结构、充电系统、电阻分压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制作了加速管入口栅网透镜及供电和控制系统,研制了新的输电梯死区惰轮。改造后的加速器头部电压达15 07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加速管 技术改造 传输效率
下载PDF
碳微集团束的产生及其在CR-39中径迹的AFM观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葵 吴秀坤 +6 位作者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梅俊平 包轶文 游曲波 周立鹏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8-580,共3页
在HI- 13串列加速器上实现了对碳微集团的加速 ,得到了MeV级的碳微集团束。对产生的碳的微集团束进行了测量并用它对CR - 39塑料核径迹探测器进行了辐照。利用先进的原子力显微镜对C1和C2 在CR -
关键词 碳集团束 核径迹探测器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HINEG强流氘氚中子发生器方案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逢泉 崔保群 +14 位作者 宋钢 马鹰俊 祝庆军 周立鹏 廖燕飞 唐兵 王文 马瑞刚 刘超 陈立华 曾勤 黄青华 蒋渭生 吴宜灿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HINEG(High Intensity Neutron Generator)中子发生器是正在设计建造的直流/脉冲两用型强流氘氚聚变中子发生装置。本文给出装置的总体方案,并对其主要设计特点进行分析。HINEG直流中子强度的最高设计指标为3×1013 n/s,脉冲中子脉... HINEG(High Intensity Neutron Generator)中子发生器是正在设计建造的直流/脉冲两用型强流氘氚聚变中子发生装置。本文给出装置的总体方案,并对其主要设计特点进行分析。HINEG直流中子强度的最高设计指标为3×1013 n/s,脉冲中子脉冲宽度的设计指标小于1.5ns,束流光学计算结果表明,总体方案设计可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螺线管透镜选束聚焦、高梯度均匀场加速管加速和高能段切割的脉冲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NEG 中子发生器 氘氚聚变
下载PDF
网架斜拉桥模型静载试验及分析
14
作者 周立鹏 徐国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2期476-480,共5页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个长5.0米,宽1.0米,塔高2.5米的独塔网架斜拉桥试验模型。进行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两部分:1.索处于自然状态;2.全部索按比例施加预应力。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良好。
关键词 网架 斜拉桥 模型 静载试验
下载PDF
串列加速器超导增能器能量测量系统设计
15
作者 李爱玲 郑健 +4 位作者 彭朝华 周立鹏 陆泽 刘云琛 韩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设计了一套用于测量超导增能器束流能量的系统,并专门加工了测量装置,束流经准直后轰击金靶,通过测量散射粒子确定束流能量。探测器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其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进入多道分析器测量散射粒子能谱。另外基于LabVEWI开... 设计了一套用于测量超导增能器束流能量的系统,并专门加工了测量装置,束流经准直后轰击金靶,通过测量散射粒子确定束流能量。探测器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其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进入多道分析器测量散射粒子能谱。另外基于LabVEWI开发平台,编写了测控软件,完成了束流能量刻度、能量测量和工作相位设置,并采用CA Lab方式与EPICS数据实现共享。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可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探测器 能量测量 LabVEWI 工作相位
下载PDF
QWR铜铌溅射超导腔铜基频率的机械修正
16
作者 郑健 彭朝华 +2 位作者 周立鹏 孟波 夏清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0-1122,共3页
对QWR铜铌溅射超导腔铜基进行频率修正时,需考虑温度导致的频率变化。本工作研究了铜基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并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铜基频率的修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50MHz的QWR铜铌溅射超导腔修正后的频率与预期... 对QWR铜铌溅射超导腔铜基进行频率修正时,需考虑温度导致的频率变化。本工作研究了铜基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并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铜基频率的修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50MHz的QWR铜铌溅射超导腔修正后的频率与预期频率误差在2kHz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WR铜铌溅射超导腔 机械修正 频率
下载PDF
超导直线增能器低温恒温柜的研制
17
作者 章学华 姜春 +7 位作者 滕健 黄倩 何智 刘保清 周立鹏 彭朝华 郑健 吕钊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8,共6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超导直线增能器用低温恒温柜的研制过程。采用液氮冷屏保护,液氦作冷源,冷却四只QWR超导腔;静态热损耗小于10W,高频功率负载条件下总热损耗小于50W。该装置还具有机械调谐和功率调谐功能,设备的测量、控制和数据采集采用... 文中详细介绍了超导直线增能器用低温恒温柜的研制过程。采用液氮冷屏保护,液氦作冷源,冷却四只QWR超导腔;静态热损耗小于10W,高频功率负载条件下总热损耗小于50W。该装置还具有机械调谐和功率调谐功能,设备的测量、控制和数据采集采用壹套PLC和工控机来完成,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腔 液氦 恒温柜
下载PDF
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李爱玲 郑健 +2 位作者 周立鹏 彭朝华 陆泽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第11期54-57,共4页
射频超导腔的无载品质因数Q 0和加速梯度E a是评价腔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得到铌溅射超导腔的性能参数,研制了一套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实现Q 0和E a的测量;测量平台由单腔低温柜和超导腔性能测量设备:信号源、功率计和数据采集卡组成... 射频超导腔的无载品质因数Q 0和加速梯度E a是评价腔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得到铌溅射超导腔的性能参数,研制了一套射频超导腔性能测量平台,实现Q 0和E a的测量;测量平台由单腔低温柜和超导腔性能测量设备:信号源、功率计和数据采集卡组成;PLC控制真空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等设备监测、控制单腔低温柜内的4.2 K低温环境和超导腔的调谐与功率耦合;超导腔性能测试程序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由计算机远程操作测试过程;通过接受信号源和功率计的USB通讯接口传送的数据以及采集PCI总线上数据采集卡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实时显示测量值和Q 0和E a的测试结果,并存入数据库随时调用;测量结果表明,测量平台实现了对铌溅射射频超导腔的性能评价,性能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超导腔 无载品质因数 加速梯度 LABVIEW
下载PDF
超导镀膜测量装置远控系统研究
19
作者 李爱玲 赵伟华 +2 位作者 郑健 彭朝华 周立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了测量镀铅样品腔在液氦低温环境下的超导性能,建立了一套超导镀膜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氦气制冷机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和网络分析仪等设备;其远控系统基于EPICS分布式设计,设备控制器采用SIMENS 1500系列PLC... 为了测量镀铅样品腔在液氦低温环境下的超导性能,建立了一套超导镀膜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氦气制冷机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和网络分析仪等设备;其远控系统基于EPICS分布式设计,设备控制器采用SIMENS 1500系列PLC控制模块,开发环境选择PORTAl V14 SP1,梯形图编写设备控制流程;在IOC控制器上配置PLC设备驱动程序和实时数据库Database,对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交互;由CSS生成操作界面供操作人员设置参数和回读状态;历史数据存储采用Archiver Appliance实现,使用CSS的data browser显示趋势和数据查询;通过实验,该控制系统实现了真空低温环境,测量了镀铅膜的超导性能,确定了镀铅溶液配比,较好地满足了工程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膜 EPICS 数据库 IOC控制器 通讯接口
下载PDF
β晶粒尺寸及双时效炉冷速率对TB3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马保飞 任璐 +1 位作者 高婷 周立鹏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4,共4页
研究了晶粒尺寸以及双时效过程中预时效炉冷速率对TB3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溶处理TB3钛合金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β晶粒尺寸逐渐长大,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变化不大。β晶粒尺寸对单时效后合金... 研究了晶粒尺寸以及双时效过程中预时效炉冷速率对TB3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溶处理TB3钛合金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β晶粒尺寸逐渐长大,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变化不大。β晶粒尺寸对单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影响不大,而延伸率与断面收缩率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双时效过程中预时效炉冷速率越慢,合金的抗拉强度越低,延伸率与断面收缩率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钛合金 双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