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_2/SiO_2/K_9薄膜元件温升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维军 袁永华 +1 位作者 桂元珍 沈志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
利用1.06μm连续激光在不同强度下辐照TiO2/SiO2/K9薄膜元件,实验中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激光辐照在TiO2/SiO2/K9元件表面引起的温升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激光辐照区域最高温度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给出材料温升随材料... 利用1.06μm连续激光在不同强度下辐照TiO2/SiO2/K9薄膜元件,实验中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激光辐照在TiO2/SiO2/K9元件表面引起的温升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激光辐照区域最高温度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给出材料温升随材料发射率的变化关系。并用程序模拟不同激光强度下薄膜温度场的分布,通过实验测量数据校正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给出TiO2/SiO2/K9薄膜元件温度随激光辐照强度和辐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且获得在薄膜厚度方向:薄膜表面温度最高,基底与薄膜接触处温度最低;沿径向:激光辐照中心温度最高,边沿温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薄膜元件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元件的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维军 袁永华 +2 位作者 张大勇 桂元珍 江继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7,81,共3页
用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在不同强度下测量了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引起反射信号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到薄膜从基体材料表面起泡、膜层脱落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TiO2/S iO2薄膜的反射光信号变化是连续激光辐... 用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在不同强度下测量了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引起反射信号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到薄膜从基体材料表面起泡、膜层脱落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TiO2/S iO2薄膜的反射光信号变化是连续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热效应引起的;在激光辐照过程中,薄膜元件基体材料产生的热变形差别是基体起泡、脱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薄膜 热效应 损伤效应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风味轮的建立及其对感官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周维军 左文霞 +3 位作者 吴建峰 季方 徐岩 范文来 《酿酒》 CAS 2013年第6期31-36,共6页
通过对国外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风味轮建立方法的学习,结合中国白酒的特色及国内对白酒风味成分的鉴定成果,构建浓香型白酒风味轮术语体系。并提供了其中50个感官描述语参比样的配制方法,定义了19个风味描述语,统一了白酒感... 通过对国外啤酒、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风味轮建立方法的学习,结合中国白酒的特色及国内对白酒风味成分的鉴定成果,构建浓香型白酒风味轮术语体系。并提供了其中50个感官描述语参比样的配制方法,定义了19个风味描述语,统一了白酒感官描述标准。同时利用多元统计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的感官评价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轮 参比样 描述语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维军 王荣波 李泽仁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76,共4页
为了对后向抽运分布式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多波长1426nm,1440nm,1460nm,1475nm和1495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实现了C+L波段近80nm带宽的信号光放大,获得了比较好的平坦增益、偏振相关增益,系统平均开关增益... 为了对后向抽运分布式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多波长1426nm,1440nm,1460nm,1475nm和1495nm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实现了C+L波段近80nm带宽的信号光放大,获得了比较好的平坦增益、偏振相关增益,系统平均开关增益为10.7dB,增益平坦度为1.5dB,最大噪声指数为-1.96dB,偏振相关增益小于0.4dB。结果表明,光纤喇曼放大器的抽运源波长、功率选择比较合理,系统所有技术指标均满足光纤通信使用要求。这一结果将对通信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喇曼放大器 后向抽运 开关增益 增益平坦度 噪声指数
下载PDF
脉冲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维军 袁永华 +1 位作者 桂元珍 刘海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采用1.06μm单脉冲激光在不同能量密度下辐照特殊光电系统中典型薄膜光学元件,理论分析了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激光辐照多层薄膜的物理模型,计算软件使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模块对激光辐照薄膜元件... 采用1.06μm单脉冲激光在不同能量密度下辐照特殊光电系统中典型薄膜光学元件,理论分析了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激光辐照多层薄膜的物理模型,计算软件使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模块对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别给出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薄膜表面光斑中心的温度场、径向温度场和轴向温度场分布;同时给出不同能量密度下薄膜的轴向、径向和环向热应力分布。并对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热应力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薄膜 温度场 热应力
下载PDF
前、后向多抽运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维军 李泽仁 王荣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6-408,432,共4页
为了研究前向、后向多抽运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在受激喇曼散射功率耦合方程组的基础上,采用龙格-库塔法结合打靶法分别计算了前、后向抽运功率、信号功率沿光纤的演化过程,并给出了抽运功率和信号功率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前向... 为了研究前向、后向多抽运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在受激喇曼散射功率耦合方程组的基础上,采用龙格-库塔法结合打靶法分别计算了前、后向抽运功率、信号功率沿光纤的演化过程,并给出了抽运功率和信号功率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前向抽运系统中信号开始被放大,在最大处开始快速减小。低频抽运光的功率开始被放大的原因是由于抽运光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后向抽运时信号开始被缓慢减小,然后在距离光纤末端处快速增加。这为以后喇曼光纤放大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光纤喇曼放大器 抽运激光 受激喇曼散射 增益特性
下载PDF
分布式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维军 王荣波 李泽仁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1,458,共4页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研制过程关键技术,采用数值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受激喇曼散射耦合方程组,并对抽运光、信号光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择了满足增益要求的抽运源数目、波长和功率参量。实验上通...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研制过程关键技术,采用数值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受激喇曼散射耦合方程组,并对抽运光、信号光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选择了满足增益要求的抽运源数目、波长和功率参量。实验上通过调节抽运功率配置,得到了C+L波段信号净开关增益大于10dB,平坦度小于1.6dB,偏振相关增益小于0.4dB,偏振模色散小于0.16ps。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选择的抽运源参量完全满足喇曼增益设计要求,系统技术指标达到通信使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抽运激光器 开关增益 增益平坦度
下载PDF
多波长抽运C+L波段喇曼放大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维军 李泽仁 王荣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780,853,共4页
为了合理地设计出宽带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系统,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前向抽运方式的喇曼耦合方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合适的抽运源波长,从而实现了分布式喇曼光纤放大器的带宽为80nm(1530nm~1610nm)。在抽运功率均... 为了合理地设计出宽带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系统,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前向抽运方式的喇曼耦合方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合适的抽运源波长,从而实现了分布式喇曼光纤放大器的带宽为80nm(1530nm~1610nm)。在抽运功率均匀分配的情况下,对80个信道的信号进行分布式放大,分析了不同信号、抽运功率沿光纤的分布,以及输出端不同信道信号功率、增益分布特性。为了改善信号、增益平坦度,通过调整抽运功率获得了较好的增益平坦,信号经50km的G652单模光纤传输后,平均增益约为10dB,增益平坦度为1dB。该结果对于分布式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放大器 喇曼增益 平坦度
下载PDF
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损伤时间简捷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维军 袁永华 桂元珍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为了测量激光辐照薄膜的起始时间,采用了一种简洁易行的测量方法,利用波长1.06μm和1.315μm连续激光以及1.06μm单脉冲激光辐照典型薄膜光学元件,通过探测器接收激光脉冲信号和薄膜表面的激光反射信号,薄膜表面反射信号在激光辐照过程... 为了测量激光辐照薄膜的起始时间,采用了一种简洁易行的测量方法,利用波长1.06μm和1.315μm连续激光以及1.06μm单脉冲激光辐照典型薄膜光学元件,通过探测器接收激光脉冲信号和薄膜表面的激光反射信号,薄膜表面反射信号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发生突变,发生突变的时间对应着薄膜发生损伤的时间。得到1.06μm连续激光强度为7133W/cm2时,反射信号在0.8 s发生突变,强度为11776W/cm2时,反射信号在0.4 s发生变化;1.06μm单脉冲激光能量为48.725m J,97.45m J,194.9m J时,薄膜损伤时间为3.63ns,2.727ns和1.09ns;1.315μm连续激光强度为2743W/cm2时,反射光信号在辐照时间t=3.44 s发生突变;强度为4128W/cm2时,薄膜表面反射光信号在辐照时间t=1.44 s发生突变。结果表明,通过测量薄膜表面反射信号的突变来确定薄膜损伤的起始时间,对于薄膜抗激光加固,以及提高光电系统的抗激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激光 时间测量 损伤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咽拭子与血液标本EB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维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IM)咽拭子和血液标本EB病毒(EBV)核酸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1例IM患儿血液及咽拭子标本的EBV核酸,比较两种标本EBV阳性检出率。结果患儿咽拭子标本EBV阳性率为87.8%(36/41),高于血... 目的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IM)咽拭子和血液标本EB病毒(EBV)核酸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1例IM患儿血液及咽拭子标本的EBV核酸,比较两种标本EBV阳性检出率。结果患儿咽拭子标本EBV阳性率为87.8%(36/41),高于血液标本的48.78%(20/41)(P<0.05)。结论相对于血液标本,IM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EBV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通过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EBV对IM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咽拭子 血液 核酸检测 儿童
下载PDF
血D-二聚体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维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3期3683-368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该科确诊的24例HSP患儿按D-D水平是否升高将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患儿治疗方案相同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目的分析血液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该科确诊的24例HSP患儿按D-D水平是否升高将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患儿治疗方案相同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以观察是否发生紫癜性肾炎(HSPN)。结果两组患儿分别有1例患儿发生HSPN,相对危险度值为0.714,95%置信区间为(0.050,10.114)。结论 D-D升高与HSPN发生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肾疾病 紫癜性肾炎 儿童
下载PDF
前向泵浦拉曼放大器增益特性理论分析
12
作者 周维军 李泽仁 王荣波 《高能量密度物理》 2008年第3期122-124,121,共4页
为了研究受激拉曼散射中信号功率和泵浦功率在传输途中的变化过程,以及引起该变化的各种因素,为拉曼光纤放大器的设计提供参考,文中从受激拉曼散射理论出发,对前向拉曼放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受激拉曼散射中信号功率... 为了研究受激拉曼散射中信号功率和泵浦功率在传输途中的变化过程,以及引起该变化的各种因素,为拉曼光纤放大器的设计提供参考,文中从受激拉曼散射理论出发,对前向拉曼放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受激拉曼散射中信号功率和泵浦功率在光纤中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前向信号功率在距光纤输入端20km处达到最大,信号增益也在此处达到最大,泵浦功率在距光纤输入端20km内衰减缓慢,之后快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前向泵浦 拉曼放大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激光照明水下目标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荣波 钟森城 +5 位作者 李泽仁 周维军 吴廷烈 罗振雄 田建华 何莉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6-1670,共5页
基于水下目标探测的应用需求,研制开发了一套激光水下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系统采用波长532nm、最大单脉冲能量400mJ的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照明光源,采用最小选通门宽3ns、像元1024×1024的ICCD相机作为门选通器件和图像记录器件,利... 基于水下目标探测的应用需求,研制开发了一套激光水下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系统采用波长532nm、最大单脉冲能量400mJ的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照明光源,采用最小选通门宽3ns、像元1024×1024的ICCD相机作为门选通器件和图像记录器件,利用DG535型数字脉冲发生器作为精确延时和同步控制器件实现激光脉冲和ICCD相机选通门的同步以实现距离选通功能。利用该系统在某水库进行了水下目标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6.5倍的衰减长度上识别目标,在8倍衰减长度上发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选通 水下目标 ICCD 水下探测 激光照明
下载PDF
基于外差法的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德田 周维军 +4 位作者 温伟峰 彭其先 李泽仁 胡文华 李忠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5-1128,共4页
采用波长1064nm,功率为1W的种子激光实现了两路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采用了两只保偏光纤准直器接收两路光干涉信号,与利用透镜直接把干涉信号会聚在探测器上相比,这种耦合方式得到的光干涉信号的条纹对比度更高。对相位噪声以及相位噪声... 采用波长1064nm,功率为1W的种子激光实现了两路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采用了两只保偏光纤准直器接收两路光干涉信号,与利用透镜直接把干涉信号会聚在探测器上相比,这种耦合方式得到的光干涉信号的条纹对比度更高。对相位噪声以及相位噪声的带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位噪声由电信号串扰以及环境扰动产生。通过人为拨动光纤来增加相位噪声带宽,当相位噪声带宽增加时,相位控制精度下降。提出了提高相位控制精度的方法,实验获得了桶中功率为21.3%、斯特列尔比为79%、相位控制精度为0.008λ的相干合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相干合成 外差法 相位检测与控制
下载PDF
基于光网靶的弹丸速度精确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荣波 温伟峰 +1 位作者 周维军 何莉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07,共4页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网靶的高精度弹丸速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3站式设计,可以测量出弹丸飞行速度的变化。信号处理单元采用了最新的CPLD模块,集信号放大、脉冲触发、触发计时和脉冲合成于一体。系统有效测试截面为100mm×100mm...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网靶的高精度弹丸速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3站式设计,可以测量出弹丸飞行速度的变化。信号处理单元采用了最新的CPLD模块,集信号放大、脉冲触发、触发计时和脉冲合成于一体。系统有效测试截面为100mm×100mm,设计测速范围50~4000m/s,测量误差小于0.1%,可以对直径15~100mm的弹丸速度进行测量。利用该系统成功测量了电磁轨道炮发射的弹丸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光网靶 弹丸速度 测量
下载PDF
PLC集散控制系统中网络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凌东雄 陈项 +3 位作者 蔡林峰 张敏 周维军 李著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提出PLC下位网络与上位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 (DCS)构架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在上位网络中运行的PLC下位网络监控软件 .
关键词 PLC 网络连接 集散控制系统 PLC下位网络 上位计算机网络 API函数 可编程控制器
下载PDF
主振荡功率放大相干合成系统的相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德田 周维军 +4 位作者 温伟峰 王荣波 陈光华 彭其先 李泽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40-2944,共5页
在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和外差方法实现激光器的相干合成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保证各支路激光的相位完全一致。建立了反馈控制的相位误差分析模型,并对引起相位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电路延迟、电路输出的电压噪声、... 在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和外差方法实现激光器的相干合成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保证各支路激光的相位完全一致。建立了反馈控制的相位误差分析模型,并对引起相位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电路延迟、电路输出的电压噪声、电路输出电压和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不匹配、以及空间光路的扰动等,其中空间光路的扰动影响较大。进行了相干合成实验,当敲击分光镜时,空间光路发生变化,造成相位控制精度下降和相干合成的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合成 主振荡功率放大 外差法 相位误差
原文传递
轫致辐射转换靶破坏过程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禹海军 周维军 +4 位作者 朱隽 王荣波 吴廷列 陈楠 戴文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9-1131,共3页
直线感应加速器能够产生一个高功率、强流脉冲电子束,该电子束与轫致辐射转换靶作用可以产生一个脉冲的、强剂量的X光,同时会对轫致辐射靶本身也造成烧蚀破坏,甚至洞穿。设计研制了一套激光探测系统,对神龙一号加速器上的轫致辐射靶进... 直线感应加速器能够产生一个高功率、强流脉冲电子束,该电子束与轫致辐射转换靶作用可以产生一个脉冲的、强剂量的X光,同时会对轫致辐射靶本身也造成烧蚀破坏,甚至洞穿。设计研制了一套激光探测系统,对神龙一号加速器上的轫致辐射靶进行了诊断,得到了0.4 mm钽靶的破坏穿孔开始时刻在电子束打靶后约240μs处,整个靶穿孔过程持续时间可达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轫致辐射 激光 光电转换 透射
下载PDF
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2株大曲菌种的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莹 季方 +7 位作者 周维军 金绍武 张晓建 刘常波 陈兆富 邵春生 吴利民 吴建峰 《酿酒》 CAS 2013年第3期69-71,共3页
研究从大曲培养过程中分离纯化出1株酵母Y1和1株霉菌M1,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确定其分别是Hyphopichia burtonii A和Rhizopus oryzae。
关键词 大曲 酵母菌 霉菌 Biolog鉴定系统
下载PDF
强流电子束加载下Ta,Al,Cu的温度测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荣波 朱隽 +3 位作者 周维军 吴廷烈 田建华 何莉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利用六波长瞬态光学高温计测量了“神龙一号”加速器发射的高能电子束与靶材作用后靶受作用区的温度变化过程.获得了厚度为0.1~0.25 mm的Ta,Al和Cu片靶与强流电子束作用后的温度变化过程,最高温度接近9000 K,达到了温密物质区域.实验... 利用六波长瞬态光学高温计测量了“神龙一号”加速器发射的高能电子束与靶材作用后靶受作用区的温度变化过程.获得了厚度为0.1~0.25 mm的Ta,Al和Cu片靶与强流电子束作用后的温度变化过程,最高温度接近9000 K,达到了温密物质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神龙一号”加速器发射的强流电子束与特定靶材作用可以获得可供观测的温密物质,而多波长瞬态光学高温计是测量这种温密物质的温度变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靶作用 瞬态光学高温计 温密物质 温度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