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钉螺的亚种分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袁鸿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指名亚种 湖北钉螺 中国大陆 分化 长江流域 形态变异 孳生环境 湖北省
下载PDF
洞庭湖区5个村洪涝灾害后钉螺扩散调查报告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艺彪 刘启立 +1 位作者 赵正元 陈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钉螺扩散 洪涝灾 流行病学 洞庭湖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遗传变异的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2 位作者 彭文祥 韦建国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的空间遗传结构。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0省或自治区(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25个钉螺种群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的空间遗传结构。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0省或自治区(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25个钉螺种群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5个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和Nei无偏遗传距离,都与其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4和0.5622;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也存在正相关(P<0.001),遗传距离D的相关系数为0.5276,Nei无偏遗传距离的为0.5770;无论是肋壳钉螺还是光壳钉螺,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都与地理距离存在正相关(P<0.001),肋壳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和Nei无偏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12和0.3916,光壳钉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5和0.7500。结论在我国大陆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间具有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变异 遗传结构 空间相关
下载PDF
中国大陆钉螺螺壳形态性状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韦建国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1-447,共7页
采用数量分类法对21个湖北钉螺种群的11个螺壳形态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以来自安徽贵池和枞阳两地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最少为0·59,以四川丹棱和湖南华容两地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最大为9·83,平均为4·13... 采用数量分类法对21个湖北钉螺种群的11个螺壳形态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以来自安徽贵池和枞阳两地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最少为0·59,以四川丹棱和湖南华容两地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最大为9·83,平均为4·13。从钉螺螺壳形态数量性状上可以将21个钉螺种群划分为3类:1)包括四川的广汉、蒲江、丹棱和西昌,云南大理和江苏宜兴的钉螺;2)包括湖南省洞庭湖区的君山、南县和华容,江西省鄱阳湖区的南昌、星子和都昌,湖北阳新、汉川和蔡甸的钉螺;3)包括江苏的江宁和丹徒,安徽的枞阳、贵池和铜陵,湖北江陵的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形态数量性状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Ⅰ.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韦建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V以外唇缘厚度变异最大,肋壳钉螺达到了2 0 .5 7% ,光壳钉螺为14 .14 % ,其次是次螺层长度,分别12 .98%和11.4 9% ;肋壳钉螺有近四分之三的性状指标CV大于光壳钉螺的,且平均CV9.35 %也大于光壳钉螺的7.83% ;肋壳钉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 4 1,高于光壳钉螺的1.2 2 0 ;当样本量<30 ,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极不可靠,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也增加,当样本量>5 5时,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趋于稳定。结论 在湖北钉螺形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中,每个钉螺种群以分析不少于5 5个钉螺标本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样本量
下载PDF
调查研究中数据缺失的机制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赵根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8-321,共4页
关键词 数据缺失 处理方 收集方法 缺失数据 调查项目 查对 无应答 放弃
下载PDF
钉螺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韦建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从现场采集的钉螺中筛选出40只阴性钉螺,随机分为两组,用于基因组DNA模板的制备。再用Glyko BandScan软件将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从现场采集的钉螺中筛选出40只阴性钉螺,随机分为两组,用于基因组DNA模板的制备。再用Glyko BandScan软件将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使用不同的读带标准读带,得到相应的数据集,然后对这些数据集进行遗传学统计分析与描述性总结。结果不同的标准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结果均有所差别,但随着读带标准值的增加,反映钉螺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如:Shannons′信息指数)也增加,当其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又开始下降,而基因流和基因一致度则相反。不同读带标准所得的遗传变异结果均呈明显的正态分布(P>0.05)。以总灰度或以总灰度百分比划分读带标准,所得遗传变异结果的平均值均十分接近。两组钉螺平均基因一致度在总灰度百分比数据中为0.956,在总灰度数据中为0.958;两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总灰度百分比数据中为0.045,在总灰度数据中为0.043。结论将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再以不同的读带标准去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模式,是一种较为合理且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电泳图谱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湖北钉螺种群内AFLP分子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1 位作者 韦建国 姜庆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 ...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 湖北钉螺13种群AFLP扩增片段位点数为403-472,江西星子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93.2%、0.345和0.510,而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以上3指标分别为55.8%、0.191和0.287;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大,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904,而江苏丹徒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748;1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差异显著(P〈0.01)。结论 我国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不同地区湖北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程度不同,有的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赵根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1-396,共6页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分子系统学 遗传多样性 日本血吸虫 亚洲国家 马来西亚 中间宿主 血吸虫病 钉螺面积
下载PDF
AFLP标记技术在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赵根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技术在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钉螺各1只,用异硫氰酸胍和树脂等抽取DNA,然后用64对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AFLP扩增,扩增产物用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技术在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钉螺各1只,用异硫氰酸胍和树脂等抽取DNA,然后用64对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AFLP扩增,扩增产物用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荧光检测扩增产物。结果每对引物扩增的AFLP标记数在5~55之间,云南钉螺平均每对引物出现38.30(95%CI36.03~40.57)个标记,湖南钉螺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14(95%CI36.71~41.57)个标记;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标记数和多态性频率分别在3~37个和28.6%~76.2%之间,分别平均为23.67(95%CI22.12~25.22)和47.36%(95%CI45.22%~49.50%);两地钉螺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69(95%CI0.67~0.70)。结论AFLP标记技术可用于湖北钉螺的分类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艺彪 陈更新 +7 位作者 彭文祥 张志杰 庄建林 崔道永 倪映 赵根明 韦建国 姜庆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4月及11~12月,随机选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设框查螺,分别计算钉螺的平均拥挤度(m*)、平均密度(m)、聚集指标[包括: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和... 目的探讨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4月及11~12月,随机选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设框查螺,分别计算钉螺的平均拥挤度(m*)、平均密度(m)、聚集指标[包括: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δ)和聚集度指数(m*/m)]、Taylor的(lgS2-lgm)回归指数以及Iwao的m*-m回归指数。结果不同时间4块滩地钉螺的C、Iδ和m*/m指数均>1;Taylor的lgS2-lgm回归指数中的lgm与lgS2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972,P<0.01),lga=0.602,b=1.427;Iwao的m*-m回归指数中的m*与m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0.984,P<0.01),α=2.367,β=1.617。结论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种群生态学 空间格局 湖沼型
下载PDF
湖北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形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韦建国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3,共7页
在中国大陆血吸虫病流行的7个省中,采集不同环境类型的21个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种群,每个种群各测量60只湖北钉螺的11个形态性状。采用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与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分析不... 在中国大陆血吸虫病流行的7个省中,采集不同环境类型的21个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种群,每个种群各测量60只湖北钉螺的11个形态性状。采用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与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分析不同湖北钉螺种群内形态性状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在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和形态性状多样性方面,都以江西都昌的变异最大,平均欧氏距离为2.88,方差为2.33,极差为9.05,多样性指数为1.56,个体间平均距离以四川西昌湖北钉螺种群的最小,仅为1.37,而多样性指数以四川丹棱湖北钉螺种群的最小,为0.91。在不同光壳湖北钉螺种群中,以云南大理湖北钉螺个体间的平均距离最大,为1.90,但方差和极差以江苏宜兴的最大,分别为0.55和4.46。不同湖北钉螺种群内形态性状变异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肋壳湖北钉螺种群内的形态性状变异程度普遍高于光壳湖北钉螺种群内的变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形态性状 变异
下载PDF
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Ⅲ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2 位作者 彭文祥 韦建国 姜庆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采集10个省的27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别测量螺壳的形态学指标及钉螺采集点之间的地理距离,分析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0个指名亚种(包...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采集10个省的27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别测量螺壳的形态学指标及钉螺采集点之间的地理距离,分析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0个指名亚种(包括1个广西钉螺种群)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3.24(95%CI:2.88~3.81);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中位数为3.15(95%CI:2.86~3.76)。6个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1.69(95%CI:1.33~2.27)。无论指名亚种是否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均明显低于指名亚种种群(P〈0.05)。16个肋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86(95%CI:2.56~3.23);11个光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24(95%CI:2.00~2.43),明显低于肋壳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P〈0.05)。27个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与其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为0.2791;这种显著的相关性在指名亚种和肋壳钉螺种群中仍然存在(P〈0.01),但在滇川亚种和光壳钉螺种群中却未发现(P〉0.05)。指名亚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r为0.2655(P〈0.01),不包括时r为0.2567(P〈0.01),肋壳钉螺种群的r为0.3121(P〈0.01)。结论 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滇川亚种,肋壳钉螺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光壳钉螺。我国大陆分布的肋壳钉螺种群间的表型变异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形态数量性状 形态变异 空间相关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快速筛检敏感询检指标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2 位作者 姜庆五 李晓杰 夏柱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探讨快速筛检日本血吸虫病的敏感询检指标。方法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用L ogistic回归分析法 (后退法 ,Wald检验 )筛选敏感询检指标 ,并进一步分析其筛检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 5个指标与血吸虫病现症感染... 目的 探讨快速筛检日本血吸虫病的敏感询检指标。方法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用L ogistic回归分析法 (后退法 ,Wald检验 )筛选敏感询检指标 ,并进一步分析其筛检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 5个指标与血吸虫病现症感染有明显联系 ,分别是过去 1周腹痛史、过去1周脓血便史、既往血吸虫感染史、职业、年龄。经 L ogistic回归分析 ,只有过去 1周腹痛史和职业两个指标进入模型 ,2指标单独筛检血吸虫病的特异度分别为 91.9% (95 % C.I.89.7% - 94 .1% )和38.3% (95 % C.I.34.4 % - 4 2 .2 % ) ,灵敏度分别为 32 .5 % (95 % C.I.18.0 % - 4 7.0 % )和 87.5 %(95 % C.I.77.3% - 97.7% )。综合筛选的灵敏度为 92 .5 % (95 % C.I.84 .3% - 10 0 .0 % ) ,特异度为36 .8% (95 % C.I.32 .9% - 4 0 .7% ) ,ROC曲线下的面积为 0 .712 (95 % C.I.0 .6 33- 0 .791)。结论 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检 询检指标 日本血吸虫病
下载PDF
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腹部超声显像指标典型相关及冗余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4 位作者 姜庆五 宁安 韦建国 高祖禄 吴启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脾B超指标间以及与感染次数、感染时间和每克粪便平均虫卵数 (EPG )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肝、脾B超指标间及其与感染次数、感染时间和EPG的相关性 ,用冗余度分析方法分析肝、脾变异中有多...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脾B超指标间以及与感染次数、感染时间和每克粪便平均虫卵数 (EPG )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肝、脾B超指标间及其与感染次数、感染时间和EPG的相关性 ,用冗余度分析方法分析肝、脾变异中有多少比例互为相关。 结果 男、女无既往感染组和既往感染组的第 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 7842、0 5 483和 0 5 80 0、0 42 2 0 (P值均 <0 0 1) ;男、女粪检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第 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0 63、0 5 2 15和 0 65 95、0 3 849(P值均 <0 0 1) ;男、女无既往感染组肝B超指标变异分别有 43 5 %和 17 5 %与脾B超指标变异有关 ,而既往感染组分别为 2 2 1%和 11 4%。而在男、女粪检阴性组分别为 2 6 8%和 16 8% ,粪检阳性组分别为 2 7 6%和 10 7% ;既往感染组 ,感染次数、调查时距首次感染时间和粪检阳性者的EPG与肝、脾B超指标的典型变量均无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日本血吸虫病肝、脾B超指标间具有典型相关关系 ,且男性的相关性大于女性 ;在既往感染者中感染次数、调查时距首次感染时间和粪检阳性者EPG与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流行区 腹部超声显像 冗余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1 位作者 赵根明 韦建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形态数量性状 形态变异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多重填充方法评估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率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姜庆五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 对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粪检感染率进行评估。方法 从全国 12个先经血检过筛后再用粪检进行确诊的监测点中随机抽取一个。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居民与血吸虫病感染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采用多重填充方法对血吸虫病粪检感染率进行估计。... 目的 对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粪检感染率进行评估。方法 从全国 12个先经血检过筛后再用粪检进行确诊的监测点中随机抽取一个。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居民与血吸虫病感染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采用多重填充方法对血吸虫病粪检感染率进行估计。结果 监测点居民粪检感染率约为 2 0 % ,间接血凝试验 (IHA)检测阴性者 415人中有 8%左右的居民被漏检。结论 居民血吸虫病粪检感染率被低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多重填充 感染率
下载PDF
腹部超声显像指标诊断血吸虫病患病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1 位作者 欧阳善文 姜庆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B超指标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患病的一致性程度和最佳指标组合。方法选取6个B超指标对湖南省汉寿县全兴村居民血吸虫病病情进行调查,计算不同B超指标之间的诊断一致性系数Kappa值和不同B超指标组合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哈α系数... 目的探讨不同B超指标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患病的一致性程度和最佳指标组合。方法选取6个B超指标对湖南省汉寿县全兴村居民血吸虫病病情进行调查,计算不同B超指标之间的诊断一致性系数Kappa值和不同B超指标组合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哈α系数。结果以“肝实质Ⅱ级以上”与“肝锁骨中线肋下”和“肝门脉内径”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较高,分别为0.4131和0.4655,仅为中等程度的一致性,其余为弱一致性或无明显一致性。在不同B超指标的组合中,以“肝实质Ⅱ级以上”、“肝锁骨中线肋下”和“肝门脉内径”3个指标组合的克朗巴哈α系数最大,为0.6566,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结论6个B超指标不应该互相替代评估血吸虫病患病,在广泛应用B超评估血吸虫病患病之前,有必要对这些B超指标间的诊断一致性及其最佳组合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腹部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湖南省1992~1997年日本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艺彪 刘启立 +2 位作者 谢木生 李以义 易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疫情监测 湖南
下载PDF
问卷筛检血吸虫病高危人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艺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关键词 问卷筛查 血吸虫病 高危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