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调控肠道菌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春晖 李绍燕 +2 位作者 周观琳 池鑫宇 杨柯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确,随着微生物-肠-脑轴领域的研究兴起,研究人员对中药用于治疗AD的深入研究,中药调控肠道菌群在AD的发生和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确,随着微生物-肠-脑轴领域的研究兴起,研究人员对中药用于治疗AD的深入研究,中药调控肠道菌群在AD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从A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A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道菌群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基于免疫应激研究炮制对苍耳子致特异质肝损伤影响
2
作者 曾春晖 周观琳 +4 位作者 刘传梦 池鑫宇 陈泓 李绍燕 杨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I0001-I0003,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免疫应激模型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 Patr.)经炮制后对特异性体质肝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方法构建免疫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Control... 目的探讨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免疫应激模型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 Patr.)经炮制后对特异性体质肝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方法构建免疫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Control)、生品组(raw products,RP)、炒品组(pan-fried products,FP)、酒品组(wine products,WP)、LPS组、生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RPL+LPS)、生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RPH+LPS)、炒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FPL+LPS)、炒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FPH+LPS)、酒品低剂量联用LPS给药组(WPL+LPS)、酒品高剂量联用LPS给药组(WPH+LPS)。检测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 aminotransferase,AST)等肝功能指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注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血常规指标、血清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对比考察苍耳子炮制前后单用或联合LPS的毒性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苍耳子炒品、酒炙品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浆中ALT、AST等水平,减少大鼠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肝细胞的凋亡,提示苍耳子炮制品具有抑制肝损伤的作用,而通过聚类图结果分析,苍耳子生品能导致特异性肝损伤;炒品苍耳子剂量低时对肝脏损伤小,剂量增加损伤加重,而酒品苍耳子对肝脏损伤较小。此外,苍耳子炒品、酒品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数目从而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增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恢复体内的氧化平衡,达到减轻特异质肝损伤的效果。结论机体在免疫应激的基础上,苍耳子生品能导致特异性肝损伤,经炒制、酒炙后的苍耳子减轻特异质性肝损伤,相比炒法而言,酒炙法减毒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肝毒性 炮制品 特异质肝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曾春晖 曹子茵 +4 位作者 池鑫宇 段云天 周观琳 刘舒凌 杨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705-3712,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中药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获取何首乌活性成分,运用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其相关靶点进行筛选、预测,并通过GeneCards、DisG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中药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获取何首乌活性成分,运用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其相关靶点进行筛选、预测,并通过GeneCards、DisGeNET及OMIM数据库搜集AD疾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1软件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获取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和对应成分,并利用分子对接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文献检索收集到何首乌化学成分131个,经筛选后得到何首乌改善AD潜在活性成分36个,预测得到靶点494个,改善AD潜在作用靶点206个,核心靶点8个;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2471个、细胞组分165个、分子功能27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339条通路,主要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AD、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等;通过分子对接发现何首乌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结论中药何首乌改善AD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保护神经、抑制炎症、延缓衰老等途径发挥作用,可为中药何首乌改善A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何首乌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周观琳 池鑫宇 +3 位作者 陈泓 李绍燕 杨柯 曾春晖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849-856,共8页
目的 了解何首乌的研究现状,追踪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已收录的关于何首乌的中英文献,使用CiteSpace 6.2.R4对文献内作者、机构、期... 目的 了解何首乌的研究现状,追踪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已收录的关于何首乌的中英文献,使用CiteSpace 6.2.R4对文献内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对纳入有效的3 468篇中文文献、584篇外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发文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国外的发文量起步缓慢但近几年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国内发文形成了以马双成和肖小河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国外发文以Niu Ming、Wei Feng、Huang Zhihai为主的核心团队。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各研究所和中医药院校,其中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为中文和外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且发表于特色期刊居多。中文文献以何首乌的生物活性成分测定、炮制工艺优化和制定质量标准为主要研究方向,外文文献则侧重于其药理特性和应用、毒性分析和成分研究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综合中外文献,针对何首乌的炮制工艺、成分变化、肝毒性以及在神经保护、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等领域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进一步对何首乌作用机制、代谢组学和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药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动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研究不同炮制程度制首乌长期用药对肝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池鑫宇 杨柯 +4 位作者 段云天 曹子茵 周观琳 李绍燕 曾春晖 《广西中医药》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研究不同炮制程度制首乌长期用药对肝肾的影响,为何首乌的炮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九蒸九晒”法炮制何首乌生品(Raw-0,R0),分别制得“三蒸三晒”品(Processed-3,P3)、“六蒸六晒”品(Processed-6,P6)... 目的: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研究不同炮制程度制首乌长期用药对肝肾的影响,为何首乌的炮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九蒸九晒”法炮制何首乌生品(Raw-0,R0),分别制得“三蒸三晒”品(Processed-3,P3)、“六蒸六晒”品(Processed-6,P6)和“九蒸九晒”品(Processed-9,P9)。取野生型小鼠8只作为野生型组(WT),再将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9组:转基因对照组(Transgenic,TG),何首乌生品高、低剂量组(R0-H、R0-L)“,三蒸三晒”制何首乌高、低剂量组(P3-H、P3-L)“,六蒸六晒”制何首乌高、低剂量组(P6-H、P6-L)“,九蒸九晒”制何首乌高、低剂量组(P9-H、P9-L),每组8只。WT组和TG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R0-H、R0-L、P3-H、P3-L、P6-H、P6-L、P9-H、P9-L组分别灌胃给予生品及不同炮制程度的何首乌水煎液,高剂量均为10 g(生药)/kg,低剂量均为5 g(生药)/kg,1次/天,连续180 d。观察给药期间小鼠毒性反应、体态特征、体重变化等。在实验终点取材,计算体脂率、脏器系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行HE染色检查,统计肝脏病变率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给药期间无小鼠死亡,各组小鼠无明显毒性反应;解剖发现R0-H和R0-L组各有5只小鼠肝脏出现瘀血;生化指标检测发现,与转基因对照组相比,R0-H组小鼠AST、ALT、LDH等水平显著升高(P<0.05),P3、P6和P9组小鼠AST、ALT、LDH等水平有所降低;病理检查发现,R0组多只小鼠肝脏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坏死等,制何首乌各组小鼠病变率及病理评分随炮制程度的加深有改善趋势。结论:生品何首乌对APP/PS1肝细胞转基因模型小鼠具有一定毒性,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何首乌毒性,其中P6与P9无明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何首乌 肝毒性 APP/PS1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粪便代谢组学的不同蒸晒程度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周观琳 李绍燕 +5 位作者 罗喜 陈泓 池鑫宇 刘舒凌 杨柯 曾春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2147-2157,共11页
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不同蒸晒程度何首乌在改善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上的作用差异,探讨其炮制原理。选取48只5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 通过粪便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何首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不同蒸晒程度何首乌在改善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上的作用差异,探讨其炮制原理。选取48只5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生品组、三蒸三晒组、六蒸六晒组、九蒸九晒组,另取7只同窝阴性对照小鼠作为空白组。灌胃给药150 d后,采用巴恩斯迷宫和避暗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小鼠粪便中的代谢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模型组和不同炮制品组的行为学结果显示,六蒸六晒组在巴恩斯迷宫定位航行测试中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避暗实验中第一次进入暗箱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其综合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佳。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筛选出其他各组差异代谢物的数量排列顺序:六蒸六晒组>九蒸九晒组>生品组>三蒸三晒组,分别包含146、120、95和8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与AD疾病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共有16种。基于炮制程度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六蒸六晒何首乌组在总代谢通路的调节数量最多,主要回调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和调节氨基酸合成代谢等途径。综上,何首乌经炮制后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氨基酸代谢以及提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有关,以六蒸六晒炮制程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蒸晒炮制 粪便代谢组学 阿尔茨海默病 氨基酸代谢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