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人参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欢 周谣 +5 位作者 张灿 刘青 李金玉 娄华勇 潘卫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为深入探究血人参中的活性物质成分,该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血人参石油醚部位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血人... 为深入探究血人参中的活性物质成分,该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血人参石油醚部位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血人参石油醚部位共分离得到2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酮(1)、豆甾烷3,6-二酮(2)、6β-羟基-豆甾-4-烯-3-酮(3)、(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美迪紫檀素(5)、sativan(6)、2′,4′-二羟基查尔酮(7)、6,7-dimethoxy-4-hydroxy-1-naphthoic acid(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0)、(9E,11E)-13-oxo-9,11-ocatadecadienoic acid(11)、(9E,11E)-13-oxo-9,11-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12)、9-oxo-10E,12E-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13)、9-hydroxy-10E,12Z-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14)、pinellic acid(15)、9-oxo-10E,12E-octadecadienoic acid-(2S)-2,3-dihydroxypropyl ester(16)、β-谷甾醇(17)、白桦脂酸(18)、3β-hydroxyolean-12-en-11-one(19)、高丽槐素(20)、珊瑚菜素(21)、棕榈酸(22)。其中,化合物1-3、7、11-16均为首次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木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6、18、19、21均为首次从血人参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木蓝属植物血人参的化学结构类型,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人参 木蓝属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贵州鼠尾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玉敏 周谣 +3 位作者 刘翰飞 李金玉 娄华勇 潘卫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5-601,共7页
为了解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的化学成分,运用色谱分离技术,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β-倍半水芹烯(1)、6R-(7R,11-二甲基-10-乙烯亚基)-环己烯酮(2)、β-没药烯(3)、α-姜黄烯(4)、3... 为了解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的化学成分,运用色谱分离技术,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β-倍半水芹烯(1)、6R-(7R,11-二甲基-10-乙烯亚基)-环己烯酮(2)、β-没药烯(3)、α-姜黄烯(4)、3,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5)、香草醛(6)、姜油酮(7)、6-姜烯酚(8)、阿魏酸十八烷酯(9)、维生素E醌(10)、5-羟甲基-2-糠醛(11)、硫代乙酸酐(12)、吲唑(13)、棕榈酸(14)、角鲨烯(15)和二十六烷(16)。其中,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除化合物3、4和6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贵州鼠尾草中分离得到,此外,化合物2、5、9和12为首次从唇形科(Lamiaceae)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5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鼠尾草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谈微机在农机监理系统管理中的作用
3
作者 周谣 凌昌贵 《河北农机》 2002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农机监理 系统管理 电子计算机 文档处理 业务档案
下载PDF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周谣 《好日子》 2021年第17期0040-0040,共1页
现今社会逐渐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教学水平也逐年提升,但现今教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情景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物理... 现今社会逐渐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教学水平也逐年提升,但现今教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情景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得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为积极参与学习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进而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 兴趣 激发 运用
下载PDF
红花龙胆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5
作者 周谣 王苗苗 +6 位作者 刘翰飞 王欢 赵兴 林开琴 李金玉 娄华勇 潘卫东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40-1546,共7页
目的研究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十八烷基硅烷(ODS)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红花龙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借助质谱法(MS)、一维和二... 目的研究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十八烷基硅烷(ODS)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红花龙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借助质谱法(MS)、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法测定所分离的化合物对青枯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红花龙胆中分离得到15个萜类化合物[1~15,包括3个单萜(1~3)和12个三萜(4~15)]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6Z)-2,6-dimethyl-2,6-octadiene-1,8-dioic acid(1),(2E,6E)-2,6-dimethyl-2,6-octadiene-1,8-dioic acid(2),(3S,6R)-dimethyloct-7-ene-2,3,6-triol(3),19-hydroxy-2,3-secours-12-ene-2,3,28-trioic acid 3-methyl ester(4),坡模酸(5),2α,19α-dihydroxy-3-oxo-urs-12-en-28-oic acid(6),乌苏酸内酯(7),熊果醇(8),ilelatifol D(9),常春藤皂苷元(10),2α,3β,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1),2α,3β,23-trihydroxyoleana-11,13(18)-dien-28-oic acid(12),齐墩果酸(13),熊果醛(14),2α,3β,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5)。结论化合物1~5和7~10为首次从红花龙胆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5和9为首次从龙胆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对其1H-NMR和13C-NMR数据进行了归属。抗菌活性测试结果发现,3个化合物(4、5和6)对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化合物5还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萜类 乌苏酸内酯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