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技术学》课程建设研究
1
作者 曹宇 周达岸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专门培养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技术人才。《运动疗法技术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临床康复治疗中用来促进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技术。以往《运动疗法技术学》教...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专门培养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技术人才。《运动疗法技术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临床康复治疗中用来促进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技术。以往《运动疗法技术学》教学方法可能多是线下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进行课前复习和预习,教师在讲课阶段以案例为先导启发学生思考,课后布置思考题的三步教学方法,并且在实验课中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临床工作的氛围,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借此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以及应用型的康复专业人才。文章以《运动疗法技术学》这门课程为切入点介绍了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建设、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后续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运动疗法技术学 课程建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OBE理念下“三合一”教学在康复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
2
作者 吕欣 周达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更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效教学的模式,以研究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视频+讲义的“三合一”教... 为提高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更适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效教学的模式,以研究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视频+讲义的“三合一”教学模式,选取3类(18个)疾病案例,通过制定诊疗流程、撰写同步讲义及制定实践考核体系,贯穿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前、课中及课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逻辑建立及实践技能的扎实掌握。文章通过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学情的分析,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为导向,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提出一种注重康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及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相似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三合一”模式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硕士研究生 教学改革 规范化培训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达岸 郑洪新 李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51,F0003,共3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3月龄SD大鼠MSC,利用差速贴壁原理纯化MSC,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多细胞系诱导分化对其进行鉴定。结果P3代不表达抗原CD34和CD45...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3月龄SD大鼠MSC,利用差速贴壁原理纯化MSC,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多细胞系诱导分化对其进行鉴定。结果P3代不表达抗原CD34和CD45,表达抗原CD29和CD44,符合MSC表面标志物特征。P3代MSC定向诱导后经ALP染色、矿化结节染色、油红O染色、Ⅱ型胶原荧光染色后鉴定具有骨向分化、脂向分化及软骨分化能力。结论全骨髓贴壁法能够建立稳定的MSC体外分离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流式细胞术 细胞分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达岸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外骨骼作为辅助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一项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外骨骼和矫形器的分类及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其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
关键词 外骨骼 功能 分类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骨痹消对兔骨性膝关节炎软骨细胞p53、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达岸 郑洪新 李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作用。方法参照文献[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复制KOA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痹消组(C组),治疗6周、10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各组软骨细胞p53、Bcl-2表达...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作用。方法参照文献[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复制KOA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痹消组(C组),治疗6周、10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各组软骨细胞p53、Bcl-2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cl-2、p53表达增高,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程(6w、10w)呈正相关,骨痹消组用药6w及10w时Bcl-2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强的趋势,较模型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p53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均呈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抑凋亡(APO)基因Bcl-2和促APO基因p53共同参与了软骨细胞APO的调节,骨痹消可通过上调Bcl-2、下调p53表达,以保护软骨细胞,防止发生A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痹消基因表达 凋亡 EFFECTS of gubixiao on EXPRESSION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达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56-757,共2页
目的:阐述骨性关节炎(OA)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骨性关节炎(OA)的定义、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中外研究进展的探讨,从而从根本上指导进行预防和治疗OA的最佳方案,指导临床。结果:中医治疗扶正祛邪... 目的:阐述骨性关节炎(OA)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骨性关节炎(OA)的定义、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中外研究进展的探讨,从而从根本上指导进行预防和治疗OA的最佳方案,指导临床。结果:中医治疗扶正祛邪,补肝肾、强筋骨,协调脏腑功能。尤其是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因此,主张早、中期应以中医治疗为主,晚期可施手术治疗。西药目前疗效不佳。结论:目前中西医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随着中医药治疗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发挥中医各家所长,施以综合疗法将是未来OA治疗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达岸 郑洪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早期治疗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kazaki等[1]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痹消组(C组),于治疗6周、10周后测各组兔血清NO水平变化;软骨电镜结构... 目的探讨中药早期治疗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kazaki等[1]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痹消组(C组),于治疗6周、10周后测各组兔血清NO水平变化;软骨电镜结构及TUNEL法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B组血清NO水平逐渐升高,C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电镜下6周时可见凋亡细胞,10周可见凋亡小体;TUNEL法细胞凋亡原位检测:B组软骨细胞AI明显增高。治疗后C组下降明显,10周时与B组相比具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骨痹消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软骨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凋亡数量,促进软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痹消 凋亡
下载PDF
“4步自然疗法”治疗颈椎病11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达岸 蔡玉文 《河南中医》 2008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4步自然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4步自然疗法——牵引、针灸、按摩、熏蒸进行治疗。牵引:采用微电脑多功能颈椎治疗机,从3~4kg开始,逐渐增加到1/10体重。熏蒸:采用深圳科莱智能汽化... 目的:观察4步自然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4步自然疗法——牵引、针灸、按摩、熏蒸进行治疗。牵引:采用微电脑多功能颈椎治疗机,从3~4kg开始,逐渐增加到1/10体重。熏蒸:采用深圳科莱智能汽化治疗器,配合药物。针灸:选穴:风池、颈4~6夹脊穴。推拿疗法:应用按压,指推,抚摸法,滚法等放松颈肩,背部及上肢肌肉,以使颈椎小关节活动。结果:112例2个疗程,1个疗程15天,痊愈54例,显效35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4步自然疗法是在外力的直接刺激作用下舒经活血,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挛,减少神经刺激,改善椎小关节的功能,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4步自然疗法 牵引疗法 熏蒸疗法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下载PDF
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软骨、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达岸 郑洪新 李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及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Okazaki等[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建立KOA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塞来昔布组(C组)、骨痹消组(D组)、壮骨关节丸组(E组),并...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软骨及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Okazaki等[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建立KOA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塞来昔布组(C组)、骨痹消组(D组)、壮骨关节丸组(E组),并于分组治疗6周、10周后观测各组软骨及滑膜组织形态。结果:光镜下B组6周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核固缩,胞内成份减少,胶原轻度纤维变性。10周细胞簇集,核固缩,胶原纤维明显,各组间关节软骨病理学变化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B组6周滑膜上皮增生,胞间炎细胞浸润。10周滑膜上皮重度增生,细胞肥大,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大量血管长入,炎细胞浸润。C、D、E组病变较B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D组最佳。结论:骨痹消可促进软骨细胞代谢及软骨修复,维持软骨结构的相对完整;抑制滑膜炎性改变,减少滑膜炎性物质释放入关节腔,阻碍炎性滑膜对软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痹消 氧自由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5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达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4-114,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口服、熏洗、理疗配合西药口服或关节腔注射治疗115例(164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结果:经2个月治疗,痊愈59.13%;好转33.04%;无效7.83%;总有效率92.17%。结论:中西...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口服、熏洗、理疗配合西药口服或关节腔注射治疗115例(164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结果:经2个月治疗,痊愈59.13%;好转33.04%;无效7.83%;总有效率92.17%。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达岸 蔡玉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按陈崇伟等[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 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按陈崇伟等[1]介绍的伸膝制动方法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塞来昔布组(C组)、骨痹消组(D组)、壮骨关节丸组(E组),并于分组治疗6周、10周后检测血清中SOD、MDA含量。结果:用药6周、10周后,D组动物SOD含量显著高于B组、C组和E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B组、C组和E组。结论:骨痹消能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抗质脂过氧化,抑制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害,从而起到防止并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痹消 氧自由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6例
12
作者 周达岸 李波 吴美兰 《广西中医药》 2007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胫骨上端钻孔减压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结果:106例中优79例,良23例,差4例。结论:胫骨上端钻孔减压配合中药内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可靠。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后GAP-43和Nogo-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鹏民 李灵玲 +2 位作者 王良 杨燕兴 周达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的表达来探讨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干预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的表达来探讨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干预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游泳训练组、督脉电针组(督电组)、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组(联合组)。用外科手术尖形刀片横切断暴露脊髓的方法致大鼠T9-T10段脊髓全横断模型。术后各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免疫组化检测各时间点损伤段脊髓GAP-43和Nogo-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损伤段脊髓Nogo-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和督电组BBB评分显著增加,联合组在术后第14、21、28、35天较督电组BBB评分显著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督电组和联合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术后第14、21、28、35天较电针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都能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的表达和抑制Nogo-A的表达来促进神经的修复。(2)联合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电针 游泳训练 GAP-43 NOGO-A
下载PDF
联合应用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后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方向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灵玲 周达岸 +2 位作者 杨燕兴 王良 刘鹏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后,研究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方向。方法:复制并评价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组、脊髓损伤+游泳训练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游泳... 目的:联合应用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后,研究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方向。方法:复制并评价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组、脊髓损伤+游泳训练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游泳训练组(n=15),检测各组1周、2周、3周、4周、5周5个时间点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BBB scale)。结果:各治疗组均能使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脊髓组织NGF表达水平提高(P<0.05);脊髓组织GFAP表达水平下降(P<0.05);提示游泳训练和督脉电针联合干预对促进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更佳。各治疗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BBB评分、脊髓组织NGF表达水平提高(P<0.01),脊髓组织GFAP表达水平下降(P<0.01);尽量长时间的应用游泳训练和督脉电针对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最佳。结论:联合应用督脉电针与游泳训练后,神经干细胞分化方向得到控制,使脊髓组织NGF表达增强,GFAP表达被抑制,从而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持续反应性增生,减少胶质瘢痕组织生成,促进神经环路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督脉电针 游泳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环路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Notch信号对神经再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灵玲 周达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88,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首先表现为脊髓组织及结构直接被破坏,继而在损伤局部发生缺血、缺氧、创伤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变化,致使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修复功能被抑制、损伤部位相连的远端轴突出现慢性...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首先表现为脊髓组织及结构直接被破坏,继而在损伤局部发生缺血、缺氧、创伤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变化,致使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修复功能被抑制、损伤部位相连的远端轴突出现慢性脱髓鞘改变,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且脊髓损伤后的炎性环境使损伤区域聚集大量胶质细胞,并分泌过多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瘢痕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慢性脱髓鞘 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分泌过多 脊髓组织 细胞外基质 变性坏死
下载PDF
滚腰法结合腰背肌训练治疗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凤杰 周达岸 周普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2,共2页
腰痛(low back pain)是一种腰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可分特异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和根性腰痛。据统计80%成年人有过腰痛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疾患翻,是导致45岁以下人群中丧失工作能力的重要... 腰痛(low back pain)是一种腰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可分特异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和根性腰痛。据统计80%成年人有过腰痛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疾患翻,是导致45岁以下人群中丧失工作能力的重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异,运动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同,其目的是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使脊椎运动功能达到最优化,预防和治疗腰痛,国内外很多临床研究支持此观点,但仍有很多复发者,无法完全控制。本次研究探讨常规腰背肌训练和滚腰法结合腰背肌训练治疗腰痛的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腰背肌训练 疗效观察 训练治疗 呼吸道疾患 临床研究 腰部疼痛 工作能力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成文 周达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究传统中医针刺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05/2012-09来我院就诊的11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康复训练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 目的:探究传统中医针刺疗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05/2012-09来我院就诊的11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康复训练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wk后患者的对光反射、屈光度情况、眼裂宽度及眼球运动改善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8wk后,治疗组患者对光反射改善情况、屈光度情况改善及眼裂宽度增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眼球运动改善47例(85.5%)优于对照组[36例(65.5%),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康复训练 动眼神经麻痹
下载PDF
隔“温经化瘀散”灸脐治疗产后恶露不尽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成文 周达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隔"温经化瘀散"灸脐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即治疗组,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即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取隔"温经化瘀散"... 目的:观察运用隔"温经化瘀散"灸脐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即治疗组,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即对照组,每组96例。治疗组采取隔"温经化瘀散"(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川芎、炮姜、益母草、黄芪等)灸脐,每次1 h,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化颗粒,每次1包(6 g),每日3次,7 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92/96),优于对照组87.5%(84/96,P<0.01)。B超复查宫内残留物消失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26/28),优于对照组72.41%(21/29,P<0.01)。结论:隔"温经化瘀散"灸脐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生化颗粒,同时观察发现该项研究治疗舒适便捷,无任何痛苦和毒副作用,有效避免了产妇长期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恶露不尽 温经化瘀散 灸脐
下载PDF
电针联合游泳训练对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神经营养因子-3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燕兴 李灵玲 +2 位作者 刘鹏民 王良 周达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游泳训练对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雌性成年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6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损伤组,游泳组,电针组,联合组),每组30只。制作脊髓T10...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游泳训练对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雌性成年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6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损伤组,游泳组,电针组,联合组),每组30只。制作脊髓T10全横断损伤模型。术后第5天开始电针及游泳训练(电针每天30min,电流1m A,频率为2/100Hz,波型为疏密波。游泳第1周游一组,以后每周加一组,一组时间为4min。每周治疗7次)。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术后7d、14d、21d、28d、35d进行运动功能评估(BBB评分),治疗结束时取材。用免疫组化及生化来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1)各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较损伤组均有提高(除第1周(P>0.05)),并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在各干预组中,联合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最为突出(P<0.01)。(2)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区NT-3表达较损伤组均有提高(P<0.05),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治疗组之间联合组NT-3的表达更为突出(P<0.01)。(3)各治疗组中血清ALT、AST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均有下降(P<0.05),联合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游泳训练及电针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电针 游泳训练 脊髓全横断 神经营养因子-3 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下载PDF
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诱导BMSC骨向分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悦宁 周达岸 陈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97-1700,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对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实验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血清组、血清+TGF组、血清+BMP组、TGF+BMP组、综合诱导组,检测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BMP-2、TGF-β1、Smad4、Cbfa1 ...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对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骨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实验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血清组、血清+TGF组、血清+BMP组、TGF+BMP组、综合诱导组,检测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BMP-2、TGF-β1、Smad4、Cbfa1 mRNA表达,探讨补肾益髓中药含药血清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综合诱导组能明显促进ALP、Coll、BGP、TGF-β1、、BMP-2的表达量;血清+TGF、TGF+BMP、血清+BMP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各诱导在促进BMSC向OB分化过程中,通过上调TGF-β超家族/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4以及Cbfa1 mRNA水平,对骨向分化起到了启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各诱导组在诱导BMSC骨向分化的过程中,上调Smad4、Cbfa1mRNA水平可能是诱导各组促进BMSC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血清 骨质疏松症 骨髓基质干细胞 糖皮质激素 分化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