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滤波器的装调融合建模与反演
1
作者 杜志强 刘法 +2 位作者 周金柱 林强强 董晓冬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31-38,44,共9页
微波滤波器作为关键的选频装置,在设计制造周期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设计制造周期数据割裂以及数据缺乏有效利用,从而导致设计制造阶段脱节,降低了设计制造迭代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微波滤波器装调融合建模与反演方法,根据滤波器的设... 微波滤波器作为关键的选频装置,在设计制造周期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设计制造周期数据割裂以及数据缺乏有效利用,从而导致设计制造阶段脱节,降低了设计制造迭代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微波滤波器装调融合建模与反演方法,根据滤波器的设计信息、制造数据以及滤波器机理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滤波器知识图谱,利用知识图谱对微波滤波器的数据与机理进行规范化存储;利用机理数据融合建模的方法构建微波滤波器正向演进模型;基于正向演进模型,结合渐进空间映射算法,构建微波滤波器快速装调反演模型。演进与反演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电性能与实际电性能基本重合,故障滤波器通过两次装调即可满足设计指标。该方法能够实现微波滤波器设计制造数据的有效关联、微波滤波器性能演进的有效预测以及快速装调反演,提高了设计制造周期数据的利用率,增强了滤波器设计与制造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滤波器 融合建模 数据 机理 反演 装调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路板装配故障反演方法
2
作者 董晓冬 周金柱 +2 位作者 林强强 杜志强 蔡云霓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现阶段电路板装配故障信息不能有效反演至设计师,导致设计制造迭代效率无法提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路板装配故障反演方法,首次将电路板的电路结构作为非欧结构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了电路板电路结构的图化方法和批量... 现阶段电路板装配故障信息不能有效反演至设计师,导致设计制造迭代效率无法提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路板装配故障反演方法,首次将电路板的电路结构作为非欧结构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了电路板电路结构的图化方法和批量双模型图卷积相似度算法以解决电路板装配故障反演问题。算法主要流程包括:将目标电路板和待检测电路板群拼接,形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送入第一模型,依次由图卷积神经网络层、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对图节点进行分类,并利用准确率、召回率和F_(1)值评估第一模型;随后将完整数据送入第二模型,利用余弦相似度得出目标电路板装配故障器件点和待检测电路板群器件点的相似度评分,并将量化结果推荐到电路板设计师完成辅助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电路板相似故障提出有效的反演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电路板装配故障 反演 辅助设计
下载PDF
射频连接器装配位移的机电耦合建模及实验
3
作者 甘宇鹏 周金柱 +2 位作者 赵博阳 樊国壮 高达林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射频连接器是射频和微波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在射频连接器装配过程中,装配位移的变化会导致接触状态变化,进而影响传输信号完整性。针对互连射频连接器的装配位移变化影响传输电性能这一问题,通过搭建射频连接器的装配位移与散射参... 射频连接器是射频和微波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器件。在射频连接器装配过程中,装配位移的变化会导致接触状态变化,进而影响传输信号完整性。针对互连射频连接器的装配位移变化影响传输电性能这一问题,通过搭建射频连接器的装配位移与散射参数测量实验平台,研究装配位移对电信号的影响。基于微波网络理论分析,引入接触区域的等效电路,将接触区域等效电路转化为端口网络与射频连接器端口网络级联,构建装配位移影响下互连射频连接器的场路耦合模型。根据该模型搭建实验平台,测量射频连接器不同装配位移下的散射参数,由实验数据拟合装配位移和接触区域阻抗的映射关系,最后构建出射频连接器装配位移的机电耦合模型。通过搭建装配位移实验平台,验证了耦合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位移 射频连接器 机电耦合 接触区域
下载PDF
面向微波组件故障文本的知识抽取方法
4
作者 高达林 周金柱 +2 位作者 樊国壮 甘宇鹏 董晓冬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1期50-55,59,共7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微波技术领域应用知识抽取技术优化微波组件的调试和装配过程。鉴于知识抽取技术在微波技术领域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sRel-LN模型的知识抽取算法。该模型综合运用了BERT编码器、主体标记模型和特定关系下客...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微波技术领域应用知识抽取技术优化微波组件的调试和装配过程。鉴于知识抽取技术在微波技术领域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asRel-LN模型的知识抽取算法。该模型综合运用了BERT编码器、主体标记模型和特定关系下客体标记模型,成功实现了对微波组件故障文本的实体抽取。实验结果表明,CasRel-LN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知识抽取模型,提高了实体抽取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使用该算法构建的微波组件故障知识图谱包含1568个实体和1618条三元组,存储在Neo4j图数据库中。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调试人员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微波组件调试中的复杂问题,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最终为微波组件在装配阶段就能达到更好的性能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装备 微波组件 故障文本 知识抽取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G1P[7]株分离鉴定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5
作者 李素芬 汤学超 +7 位作者 周金柱 王丹丹 朱雪蛟 陶然 李运川 郭容利 张雪寒 李彬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旨在明确猪场腹泻原因并分离猪轮状病毒(PoRV)。采集腹泻猪粪便,经RT-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单层细胞,通过细胞病变(CPE)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来检测病毒增殖;RT-PCR扩增VP4和VP7基因并测序以确定G/P基因型,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VP4和... 旨在明确猪场腹泻原因并分离猪轮状病毒(PoRV)。采集腹泻猪粪便,经RT-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单层细胞,通过细胞病变(CPE)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来检测病毒增殖;RT-PCR扩增VP4和VP7基因并测序以确定G/P基因型,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VP4和VP7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传代病毒灭活后制苗接种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测定中和抗体,并经Western blot和IFA鉴定其特异性。结果: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伪狂犬病毒(P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均为阴性,只有PoRV为阳性;过滤粪便样接种单层MA104细胞,连续传5代均可观察到以细胞圆缩、最后瓦解脱落为特征的CPE,IFA检测到PoRV的特异性荧光,表明病毒分离成功,命名为JSNJ2019;分离株连续传代,病毒滴度逐步升高,介于105~106.5 TCID50/mL;分离株JSNJ2019为G1P[7]基因型;3次免疫后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211,Western blot出现特异性条带且IFA荧光亮而特异。本研究成功分离PoRV JSNJ2019(G1P[7])且免疫原性良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为研究PoRV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型 免疫原性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鸟苷酸结合蛋白GBP1和GBP2抑制猪轮状病毒体外复制
6
作者 陈姝宇 朱雪蛟 +5 位作者 周金柱 陶然 张雪寒 索朗斯珠 贡嘎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5-257,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1(guanylate-binding protein-1,GBP1)、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2,GBP2)的全长、片段、GTPase酶活性对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复制的影响。以猪肾细胞cDNA和GBP1、GBP2质... 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1(guanylate-binding protein-1,GBP1)、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2,GBP2)的全长、片段、GTPase酶活性对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复制的影响。以猪肾细胞cDNA和GBP1、GBP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GBP1、GBP 2基因的全长和截断体(G、M、E、ME区),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在恒河猴细胞(MA104)细胞上过表达或沉默GBP1、GBP 2基因,探究对PoRV复制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时间点,筛选GBP1、GBP2对PoRV复制产生影响作用的时间点。应用泛GTPase酶抑制剂(CID-1067700)探究GBP1、GBP2的GTPase酶活性对PoRV的作用。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病毒毒价测定等方法检测GBP1、GB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CDNA3.1(+)-GBP1-HIS和pCDNA3.1(+)-GBP2(47aa-592aa)、(131aa-592aa)-HIS重组质粒,经验证能够表达。PoRV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能显著促进GBP1、GBP2基因表达上调。过表达GBP1、GBP2基因能显著抑制PoRV复制,沉默GBP1、GBP2基因的表达能显著促进PoRV复制。成功构建并表达了GBP1、GBP2蛋白的G、M、E、ME结构域截断体。过表达截断体基因发现GBP1、GBP2的G区域抑制PoRV的复制。通过泛GTPase抑制酶活性,发现GBP1、GBP2抑制PoRV复制需要依赖GTPase酶活性。GBP1、GBP2蛋白能够抑制PoRV的复制,该抑制作用依赖GBP蛋白GTPase酶活性区域。研究结果为PoRV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研发新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GBP1 GBP2 抗病毒 结构域
下载PDF
LuGre摩擦模型对伺服系统的影响与补偿 被引量:41
7
作者 周金柱 段宝岩 黄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0-994,共5页
摩擦是影响伺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研究摩擦的影响与补偿,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动态LuGre摩擦的机电伺服系统模型.根据LuGre模型,构造了一个非线性观测器来估计摩擦力矩.然后,积分反步自适应控制算法被设计从而实现了摩擦补偿和... 摩擦是影响伺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研究摩擦的影响与补偿,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动态LuGre摩擦的机电伺服系统模型.根据LuGre模型,构造了一个非线性观测器来估计摩擦力矩.然后,积分反步自适应控制算法被设计从而实现了摩擦补偿和负载扰动估计,并使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LuGre摩擦会对伺服系统产生极限环振荡以及低速爬行的影响,并且提出的补偿方法能够降低摩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Gre摩擦模型 摩擦补偿 积分反步自适应控制 伺服系统
下载PDF
伺服系统摩擦的支持向量回归建模与反步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金柱 段宝岩 +1 位作者 黄进 刁玖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5-1409,共5页
研究了一种伺服系统摩擦建模和控制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自适应库仑摩擦和固定库仑摩擦建模方法,以解决在速度为零时摩擦力矩不连续导致的建模不准确问题.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摩擦模型,使用反步法设计了... 研究了一种伺服系统摩擦建模和控制的新方法.首先,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自适应库仑摩擦和固定库仑摩擦建模方法,以解决在速度为零时摩擦力矩不连续导致的建模不准确问题.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摩擦模型,使用反步法设计了控制器从而实现了摩擦的自适应补偿.通过使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 反步法 摩擦 伺服系统
下载PDF
含有齿隙伺服系统的建模与对开环频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金柱 段宝岩 黄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22-1726,共5页
建立了含有齿隙和传动轴柔性信息的伺服系统模型,得到了含有齿隙的伺服系统谐振和反谐振频率计算公式。以一个两级伺服系统为案例,研究了齿隙和减速比分配对伺服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可以指导工程中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的... 建立了含有齿隙和传动轴柔性信息的伺服系统模型,得到了含有齿隙的伺服系统谐振和反谐振频率计算公式。以一个两级伺服系统为案例,研究了齿隙和减速比分配对伺服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可以指导工程中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隙 伺服系统 谐振频率 反谐振频率 控制
下载PDF
集成先验知识的多核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金柱 黄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为了解决工程中数据样本较少情况下的准确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先验知识的多核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修改优化目标和不等式约束条件,把来自仿真模型具有偏差的先验知识数据集成到现有的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的学... 为了解决工程中数据样本较少情况下的准确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先验知识的多核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修改优化目标和不等式约束条件,把来自仿真模型具有偏差的先验知识数据集成到现有的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的学习框架中.然后,引入多核到集成先验知识的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中以实现复杂规律的准确建模.最后,将算法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的数据建模中.仿真案例以及在天线和滤波器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求解简单,具有较好的模型稀疏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 先验知识 多核 小样本 天线 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核机器学习的腔体滤波器辅助调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金柱 张福顺 +2 位作者 黄进 唐波 熊长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4-1279,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核机器学习的腔体滤波器辅助调试方法.该方法根据工程中的调试经验数据,首先使用核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螺栓调整量和滤波器电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模型.然后应用此模型,使用优化技术构建了滤波器的辅助调整方法.实际滤波器... 研究了一种基于核机器学习的腔体滤波器辅助调试方法.该方法根据工程中的调试经验数据,首先使用核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螺栓调整量和滤波器电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模型.然后应用此模型,使用优化技术构建了滤波器的辅助调整方法.实际滤波器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工程中批量生产的腔体滤波器的辅助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体滤波器 辅助调试 机器学习 螺栓 经验数据
下载PDF
粮库实时无线监控系统及GPRS技术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金柱 阎勤劳 +1 位作者 范芳娟 甘海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1-234,共4页
可采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很方便地达到对各个粮库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为此,简述了GPRS的技术要点,介绍了基于GPRS的粮库粮情测控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并重点阐述了GPRS技术接口的软件和硬件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GPRS技术 GPRS网络 无线传输 接口 中国移动 软硬件设计 实时 粮库 粮情测控系统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动载荷对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力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金柱 宋立伟 +1 位作者 杜雷刚 郭东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5,共11页
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是将集成微带天线阵列的射频电路嵌入到武器平台结构中,它既可作为力学承载的蒙皮结构,又可作为收发电磁波的微波天线,在未来飞行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针对服役中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力电性能演化问题,通过分析... 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是将集成微带天线阵列的射频电路嵌入到武器平台结构中,它既可作为力学承载的蒙皮结构,又可作为收发电磁波的微波天线,在未来飞行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针对服役中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力电性能演化问题,通过分析结构变形与天线电性能的影响关系,利用相位差建立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的机电耦合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对结构变形的数据拟合来获得结构变形下的电性能。通过研制的2.5 GHz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试验装置,验证了机电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验证后的耦合模型,通过数值分析获得了动态载荷对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力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其结果表明,动态载荷下天线结构变形会影响天线的主波束方向、增益和副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 机电耦合 结构变形 支持向量回归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CT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金柱 夏皓 舒艳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放射科确诊的22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 ABPA 的 CT 表现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过 CT 检查均...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放射科确诊的22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 ABPA 的 CT 表现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过 CT 检查均存在明显浸润影,均发现支气管扩张和/或支气管黏液栓形成,以上肺野多见,其中分布在上叶及下叶背段11例,占50.00%(11/22);中叶4例,占18.18%(4/22);下叶基底段5例,占22.73%(5/22);整个肺野散在分布2例,占9.09%(2/22)。 CT 值约85~105HU 。以85~90HU 多见。结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 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能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 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腔体滤波器机电耦合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金柱 黄进 薛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0-2784,共5页
为了提高装配后的滤波器电性能和成品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腔体滤波器机电耦合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工程中积累的经验数据,首先应用改进的多核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建立了制造精度对滤波器电性能影响的机电耦... 为了提高装配后的滤波器电性能和成品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腔体滤波器机电耦合建模和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工程中积累的经验数据,首先应用改进的多核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建立了制造精度对滤波器电性能影响的机电耦合模型,然后应用此模型优化了滤波器的制造精度,从而获得了最优的机械结构尺寸。实际滤波器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批量生产的腔体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体滤波器 机电耦合 线性规划支持向量回归 多核
下载PDF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金柱 田华 +1 位作者 楼存诚 高燕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81-981,共1页
关键词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分析 选择性动脉造影 介入栓塞疗法 原因不明 止血效果 手术难度
下载PDF
射频系统散热结构非梯度拓扑优化方法
17
作者 张灏 周金柱 +1 位作者 刘法 问弄鼎 《电子机械工程》 2023年第3期24-28,34,共6页
随着射频系统向着小型化、高密度、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射频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射频系统热设计指标复杂多样,基于梯度的拓扑优化方法需要推导复杂的灵敏度信息,因此无法适应多变的热设计指标。文中提出了一种... 随着射频系统向着小型化、高密度、高性能的方向发展,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射频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射频系统热设计指标复杂多样,基于梯度的拓扑优化方法需要推导复杂的灵敏度信息,因此无法适应多变的热设计指标。文中提出了一种射频系统散热结构非梯度拓扑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材料场级数展开方法对散热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和设计变量进行表征和降维;然后构建了散热结构非梯度拓扑优化模型,针对降维后的拓扑优化问题,采用基于克里金代理模型的非梯度拓扑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给出的射频系统散热结构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推导灵敏度的情况下有效求解射频系统散热结构拓扑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系统 散热结构 非梯度 拓扑优化 材料场级数展开
下载PDF
柔性天线的异质基板设计、制作及测试
18
作者 赵博阳 周金柱 +1 位作者 刘法 康乐 《电子机械工程》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柔性天线的异质基板,并使用PolyJet 3D打印机进行异质基板的制造。异质基板由均匀分布在柔性材料Agilus内的数字型ABS组合而成,通过改变数字型ABS的体积占比,可以调整异质基板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首先,通过有... 文中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柔性天线的异质基板,并使用PolyJet 3D打印机进行异质基板的制造。异质基板由均匀分布在柔性材料Agilus内的数字型ABS组合而成,通过改变数字型ABS的体积占比,可以调整异质基板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首先,通过有效介质近似理论估算异质基板的介电特性,设计异质基板及不同占比数字型ABS的尺寸。随后,根据设计的模型通过PolyJet进行混合打印并通过环形谐振器理论进行异质基板介电性能的表征。最后,在异质基板上制造贴片天线并测试了不同弯曲条件下天线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共形天线 可穿戴电子 异质材料表征
下载PDF
支气管黏液嵌塞CT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金柱 夏皓 舒艳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2022-2024,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 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支气管中存在黏液栓。16例患者中原发病为肺癌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结核3例,肺炎6例,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部位包括: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3例,两肺下叶2例。肺叶、肺段及以下支气管均有发生。支气管黏液栓CT表现主要形态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树枝状(包括“Y”及“V”形等)10例,占62.50%、棒状6例,占37.50%。CT值约18~65H U ,增强后无强化。其共同表现为主轴均指向肺门且与支气管走行一致,支气管伴有不同程度扩张,密度低于软组织密度13例,占81.25%。结论 C T诊断支气管黏液嵌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黏液嵌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模态扩展和曲率的形变混合重构
20
作者 成东明 刘法 +1 位作者 周金柱 赵征 《电子机械工程》 2023年第3期29-34,共6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扩展和曲率的形变混合重构方法,该方法在实物和有限元模型之间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形变重构的误差。首先,通过模态实验在待重构的表面上均匀选取有限个测点来获取实验模态,接着用对应的有限元模态...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扩展和曲率的形变混合重构方法,该方法在实物和有限元模型之间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形变重构的误差。首先,通过模态实验在待重构的表面上均匀选取有限个测点来获取实验模态,接着用对应的有限元模态振型列表来平滑扩展这些实验模态,之后用平滑扩展的实验模态来重构大量的应变值,为了防止求取模态坐标时出现过拟合,此处引入了正则项。然后,将应变值转化为曲率,再通过切角递推公式求得相邻点的位移增量,随后耦合单元坐标增量便可获得全场的形变。最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并将此方法的重构结果与曲率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重构 曲率法 实验模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