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周钰凤 王安素 +4 位作者 赵旭 苏鲜花 陈林 孔维军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结核患者快速康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3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脊柱结核行病灶清...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结核患者快速康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3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脊柱结核行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按2∶1比例分为建模组(n=96)及验证组(n=46)。将住院时间>21d作为住院时间延长的结局变量,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贫血、术后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是否合并脊髓损伤、是否并发其他部位结核、是否合并骨质破坏、是否输血、拔出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ASA)评分、术后ASA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是否有脓液形成、术前是否进行化疗、化疗方案等分别作为自变量,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21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价;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实际决策的影响。利用验证组数据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40,95%CI:1.011~1.069)、合并其他部位结核(OR=2.867,95%CI:1.157~7.106)、术前ASA评分(OR=1.543,95%CI:1.015~2.347)。建模组与验证组模型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67(95%CI:0.671~0.863)和0.720(95%CI:0.569~0.871),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DCA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在建模组与验证组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高龄、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术前ASA评分等级高的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后易发生住院时间延长,基于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骨折预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周钰凤 王安素 +2 位作者 包丽沛 陈伟 夏同霞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预防骨折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预防骨折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PubMed、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医脉通、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有关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骨折预防管理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1日。采用AGREEⅡ工具对临床指南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l(JBI)标准评价专家共识方法学质量,采用JBI标准评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从危险因素、筛查工具、用药护理、运动指导、营养管理和生活指导6个方面得出26条证据。结论:汇总了26条最佳证据,为预防与管理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病人发生骨折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脆性骨折 预防 证据总结
下载PDF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3
作者 王安素 袁书逸 +4 位作者 周钰凤 苏鲜花 孔维军 陈林 廖文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术后患者伤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模型建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95例患者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术后患者伤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模型建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1∶2比例匹配同期接受脊柱手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186例,共281例患者按2∶1比例分为训练组(n=188)和验证组(n=93)。将是否发生SSI作为结局变量,分别使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SSI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②模型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检验;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实际决策的影响。③模型验证。利用验证组数据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外部验证。结果:①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组中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OR=1.002,95%CI:1.000~1.003)、拔出引流管时间(OR=1.184,95%CI:1.049~1.337)、术后白蛋白质量分数≤30 g/L(OR=22.933,95%CI:1.051~500.498)是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②训练组与验证组ROC的AUC分别为0.775(95%CI:0.704~0.847)和0.754(95%CI:0.637~0.871),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基本一致。DCA分析显示,列线图在训练组与验证组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术中出血量、拔出引流管时间、术后白蛋白质量分数≤30 g/L是脊柱手术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进一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简单有效的评估方式,提高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感染
下载PDF
改良混合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慢性腰背痛病人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安素 周钰凤 +3 位作者 赵旭 刘龙娣 王维群 敖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738-3743,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混合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慢性腰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12月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腰背痛且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分的1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改良混合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慢性腰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12月就诊于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腰背痛且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分的1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每天早中晚均给予传统的小飞燕方法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试验组给予改良混合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坐位背伸+站立背伸+俯卧阻伸/俯卧伸展),早上行坐位背伸、中午行站位背伸,晚上行俯卧阻伸/俯卧伸展。分别于锻炼前、锻炼15 d、1个月后追踪两组效果。结果:锻炼前,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焦虑及抑郁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15 d,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与锻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1个月时,试验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混合式腰背肌锻炼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腰背痛,该方法动作简单、锻炼方便、安全系数高、病人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背痛 慢性腰痛 改良腰背肌功能锻炼 疼痛管理 功能锻炼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