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雯作品
1
作者 周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1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周雯 创新材料 包装装潢设计 性别歧视 海报
下载PDF
周雯作品
2
作者 周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9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周雯 图案设计 水云
下载PDF
周雯作品
3
作者 周雯 《艺术家》 2020年第6期7-7,共1页
关键词 周雯 作品
下载PDF
周雯作品
4
作者 周雯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21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周雯
下载PDF
周雯作品
5
作者 周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6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水彩静物
下载PDF
周雯作品
6
作者 李孟洁 周雯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0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周雯
下载PDF
体散射函数及衰减系数快速剖面仪的研发及应用
7
作者 李彩 刘聪 +6 位作者 张现清 陈飞 肖志会 杨泽明 郑媛宁 周雯 许占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水体体散射函数(volume scattering function, VSF,β(θ,λ))、吸收系数a(λ)及衰减系数c(λ)是海水固有光学特性的基础性参数,基于上述参数可以进一步推算得到水体所有特征性光学特性参数,进而为海洋初级生产力、全球碳循环等基础和... 水体体散射函数(volume scattering function, VSF,β(θ,λ))、吸收系数a(λ)及衰减系数c(λ)是海水固有光学特性的基础性参数,基于上述参数可以进一步推算得到水体所有特征性光学特性参数,进而为海洋初级生产力、全球碳循环等基础和前端领域研究以及水色遥感、水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水下光场分布、目标追踪、光伏发电等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受限于体散射函数的强方向性,其测量技术难度大且发展不成熟。文章以高角度分辨率多角度体散射函数及衰减系数高频剖面测量为目标,研发了可同步获取17个角度体散射函数、水体衰减系数、剖面深度及温度信息的快速剖面测量仪(volume scattering and attenuation meter,VSAM),其测量频率最高可达20Hz,体散射函数测量角度范围为10°~170°,角度分辨率10°,剖面最大工作深度200m。利用VSAM对三亚湾和崖州湾水体光学特性分布进行剖面调查研究:整体上,崖州湾和三亚湾水体体散射函数及衰减系数均存在较大的水平、垂直及角度(体散射函数)变化特征;同一水层,自西向东衰减及体散射函数呈递减趋势;同一站位,衰减及体散射函数随剖面深度呈递增趋势;前向10°体散射函数最大,后向120°体散射函数最小,前后向体散射函数相差2个数量级甚至更高。结合同期获取的水体浊度和叶绿素浓度剖面调查结果发现,浊度是崖州湾水体体散射函数及衰减系数显著高于三亚湾的主导贡献者,且上述海域水体浊度与颗粒物散射βp(90°, 650)及衰减cp(6 50)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VSAM测得的衰减系数及后向体散射函数分别与Viper(Trios公司,德国)及ECO-VSF3 (Seabird公司,美国)测量结果在剖面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散射函数 衰减系数 剖面测量 三亚湾 崖州湾
下载PDF
周雯设计作品
8
作者 周雯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59,共1页
作者简介 周雯,女,生于1980年,祖籍江苏。现任教于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多件论文、作品在各大艺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设计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专业赛事奖项。2013年主持武汉市重点教研课题《“应用导向式”植入史论课程教学实... 作者简介 周雯,女,生于1980年,祖籍江苏。现任教于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多件论文、作品在各大艺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设计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专业赛事奖项。2013年主持武汉市重点教研课题《“应用导向式”植入史论课程教学实践——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研究为例》,项目编号2013009,承接多项大型商业设计项目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作品 传统装饰艺术 课程研究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 设计学院 江汉大学 核心期刊
原文传递
水下珊瑚双向反射率观测技术的研究
9
作者 谢栢成 许占堂 +5 位作者 杨跃忠 曾凯 张雨 刘永明 周雯 李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8-1105,共8页
遥感作为一种高效海洋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对海底各种底质类型分布及其状态变化进行同步大面积监测。目前,海底底质反射率观测技术主要为单个角度观测,开展底质多角度光反射特性观测技术的研究,分析不同底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特征,... 遥感作为一种高效海洋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对海底各种底质类型分布及其状态变化进行同步大面积监测。目前,海底底质反射率观测技术主要为单个角度观测,开展底质多角度光反射特性观测技术的研究,分析不同底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特征,对于遥感高精度监测浅水海区底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满足遥感对复杂底质类型精确区分的同时能做到对底质更细微的动态变化监测。采用双通道同步测量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简便的海底底质双向反射率测量系统,获取了水下珊瑚及细沙底质的反射率特征数据。在大亚湾海域开展了现场测量,数据分析表明:(1)岸上沙质的BRDF特征:在400~700 nm内,当天顶角不变时(θ=20°,40°或60°),不同方位角(θ=0°,45°,135°,180°,225°和315°)所测得的反射率值标准偏差小于1.5%;当方位角不变时(θ=0°,45°,135°,180°,225°或315°),不同天顶角上的反射率值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7%,表明岸上沙质的BRDF变化较小,具有朗伯体特性;水下沙质的BRDF特征:在400~700 nm内,当天顶角不变时,不同方位角所测得的反射率值标准偏差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在400 nm时,反射率值的标准偏差为3.8%,在700 nm时,反射率值标准偏差递增至12%。水下沙质的BRDF表现为各向同性特征。(2)水下珊瑚BRDF特征:在天顶角不变时,不同方位角上所测得的反射率值标准偏差随着波长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而后激增的趋势。从400到605 nm,标准偏差从1%升至2%,而后从605到675 nm,标准偏差从2%降至1.2%,在675~700 nm,标准偏差从1.2%增至4.9%。现场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套水底双向反射测量系统能有效测量多种海底底质的反射光谱。通过现场获取的测量数据,对沙质和珊瑚两种典型底质的反射率光谱及BRDF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后续采用遥感手段反演浅水区底质及动态变化(如,珊瑚生长状态)提供多种底质多观测角度的反射率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双向反射 珊瑚各向异性 底质反射率 光学浅水遥感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10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散 甜味觉受体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纪录影像的交互叙事研究
11
作者 赵宇 周雯 《传媒》 2024年第8期51-53,共3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为纪录影像创作拓展了新的空间,其特有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纪录影像的叙事打开了突破口。与传统纪录影像叙事相比,VR纪录影像复刻了真实场景,强化了真实体验和在场互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迭代,VR纪录影像的叙事也从... 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为纪录影像创作拓展了新的空间,其特有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纪录影像的叙事打开了突破口。与传统纪录影像叙事相比,VR纪录影像复刻了真实场景,强化了真实体验和在场互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迭代,VR纪录影像的叙事也从全景叙事向交互叙事过渡,并在实践中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VR纪录影像还将向社交联动的方向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纪录影像 第一人称 多感官体验 空间探索 参与叙事
下载PDF
多用户MIMO-MEC网络中基于APSO的任务卸载研究
12
作者 顾敏 徐雅男 +2 位作者 王辛迪 花敏 周雯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3期711-718,共8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中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与数据压缩技术,能够降低数据冗余度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降低任务的执行时延与能耗。针对具备数据压缩功能的多用户MIM... 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中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与数据压缩技术,能够降低数据冗余度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从而降低任务的执行时延与能耗。针对具备数据压缩功能的多用户MIMO-MEC网络,研究了多用户任务卸载问题。通过联合优化任务卸载比例、数据压缩比例、发送功率、计算频率和信道带宽,来最小化系统总时延。在能耗、功率和带宽等约束条件下,将任务卸载归纳为一个非凸优化问题。由于能耗约束较为复杂,构造罚函数将其归并,得到一个相对简单的等价问题。将所有优化变量视为一个粒子,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PSO)框架提出多用户的任务卸载方法。由于粒子更新时可能违反约束条件,提出的方法对粒子越界的情形进行了特别处理。该方法能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来提高寻优能力和收敛性,通过不断迭代最终获得最优或者次优解。仿真实验评估了所提卸载方法的性能,分析了用户数、任务计算强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本地计算、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等对比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任务执行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多输入多输出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虚拟现实艺术:基于四重维度的考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雯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8期14-28,I0001,共16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虚拟现实艺术的意涵在媒介视角、艺术史视角、观者视角、叙事视角等四重维度的共振中进行界定。其中,媒介维度展现了虚拟现实媒介从玩具、镜子,再到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史维度基于西方艺术史观念发展的内在演变...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虚拟现实艺术的意涵在媒介视角、艺术史视角、观者视角、叙事视角等四重维度的共振中进行界定。其中,媒介维度展现了虚拟现实媒介从玩具、镜子,再到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史维度基于西方艺术史观念发展的内在演变逻辑,提出虚拟现实艺术属于“匣子”“格子”“框子”之后的“盒子”模式;观者维度集中体现了虚拟现实艺术所营造出的“数字原生空间”是对真实世界的“再媒介化”;叙事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叙事是对影像叙事的模仿,更是对之前所有媒介叙事的挪用,进而重述了全景叙事、交互叙事与人工智能叙事的模式。总体而言,虚拟现实艺术本体旨在从单一的审美对象变成复合的体验触发器,同时在多重维度的共振中解释自身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艺术 再媒介化 模仿律 交互叙事 元宇宙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虚拟现实艺术
14
作者 周雯 曹思齐 《影视制作》 2023年第10期22-26,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作品“击败”人类创作获得国际奖项令人发聩。人工智能(AI)的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是什么”这一由来已久的话题,并启发我们用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作品“击败”人类创作获得国际奖项令人发聩。人工智能(AI)的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是什么”这一由来已久的话题,并启发我们用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在虚拟现实(VR)技术的加持下,影像叙事从传统的“故事讲述(Storytelling)”跨入“故事生存(Storyliving)”模式,而“AI+VR”更为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进化路径,并有望引领人类实现元宇宙艺术的愿景。本文从叙事基础与技术基础两方面入手,探讨AI与VR的结合为虚拟现实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生成影像 故事生存
下载PDF
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媛 战丽彬 周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穿梭在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乳酸被发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前体可以通过赖氨酸乳酸化修饰在炎性反应、肿瘤、痴呆等疾病中发挥作用。整理归纳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 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中的作用,发现乳酸通过为神经元补充能量、调节突触可塑性、增加树突棘密度调节学习记忆能力。中医药在防治DACD过程中被发现可提高乳酸含量,但关于乳酸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尚不清楚。因此对乳酸在DACD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总结和展望,推测乳酸可以通过调控乳酸化修饰进一步调控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为中医药治疗DACD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化修饰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奥马珠单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周雯 刘小红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奥...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奥马珠单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珠单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布地奈德 重度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在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17
作者 蒋开明 江玉莹 +3 位作者 张玉芳 罗利 郭亮 周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 目的探讨在上臂输液港植入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特异性Q波对导管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应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辅助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患者124例,根据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非单纯高尖P波)63例和对照组(单纯高尖P波)61例。观察组应用特异性Q波定位法确定导管置入长度,对照组按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确定导管置入长度。通过X线检查,比较两组导管尖端定位精准率,同时比较观察组自身分别应用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双峰P波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及上腔静脉下1/3段的定位精准率分别为98.4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体表测量法、P/R波振幅50%定位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显著小于实际置入长度(均P<0.05),双峰P波定位法对应的导管长度与实际置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腔内电图表现为非单纯高尖P波形态的患者,特异性Q波定位法具有较好的精准度和适用性,可作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输液港 心腔内电图 单纯高尖P波 特异性Q波 定位 导管置入长度 导管尖端位置
下载PDF
改良消化富集法提高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制备效率的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张静 程东 +6 位作者 姚文环 杨非 唐慧 孙昌华 颜燕 周雯 李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79,8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获得大量结构清晰的中期分裂相精原细胞利于阅片,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玛咖的致突变实验。方法选取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将原染色体制备方法增加了剪碎曲细精管...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获得大量结构清晰的中期分裂相精原细胞利于阅片,并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玛咖的致突变实验。方法选取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将原染色体制备方法增加了剪碎曲细精管及精原细胞消化富集,采用1.5 mg/mL的胶原酶,35℃消化15 min,每隔3 min搅拌1次,消化富集精原细胞,经低渗、固定、滴片,封片后镜检阅片,同时与国标方法所制备的滴片进行比较阅片。结果改良消化富集法所制备的滴片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良好,收缩适中,易于观察。分析每只动物100个中期分裂相精原细胞所需观察的高倍视野数(25±3.9)与国标方法组(75±5.6)比较明显减少(P<0.01),精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18.04±2.47)与国标方法组(8.83±2.04)比较明显增加(P<0.01);环磷酰胺处理组染色体畸变率(15.40±2.30)与空白对照组(3.60±1.14)比较显著增加(P<0.01);玛咖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消化富集法能明显提高精原细胞富集效率及实验成功率,可获得大量分散良好、背景清晰的中期分裂相精原细胞,明显优于国标方法;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玛咖对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无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消化富集法 小鼠精原细胞 染色体畸变 玛咖
下载PDF
新时代共产党员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19
作者 周雯 王子迪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培育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是提升新时代党员党性修养的现实需要,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社会文明建设进步的重点举措。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包含着个人、家庭、国家、世界维度的目标要求,面临着来自政治... 培育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是提升新时代党员党性修养的现实需要,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社会文明建设进步的重点举措。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包含着个人、家庭、国家、世界维度的目标要求,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考验和冲击。新时代共产党员家国情怀的培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学习中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家国情怀教育宣传网络,以及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产党员 家国情怀 培育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合并低镁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蒋光辉 邬叔兵 +3 位作者 唐娅群 周雯 万建国 毛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3期400-402,41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合并低镁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引起重度低镁血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24 h内血清镁水平分成正常血镁组76例(血镁0.75~1.25 mmol/L)、低血镁组70例(血镁<0.75 mmol/L...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合并低镁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引起重度低镁血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24 h内血清镁水平分成正常血镁组76例(血镁0.75~1.25 mmol/L)、低血镁组70例(血镁<0.75 mmol/L)。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24 h内脓毒症相关实验室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及pH值和血钠、血钾、血钙、血磷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记录正常血镁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度低镁血症(血镁<0.56 mmol/L)时白蛋白值、肾小球滤过率、呋噻米总剂量、胰岛素总剂量、PCT、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基础疾病方面,低血镁组合并营养不良、慢性肾衰、慢性心衰者更多(P<0.05),性别、年龄、血钠、血钙、血磷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低镁血症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血镁组(P=0.015),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镁组(P<0.001)。脓毒症相关实验室指标Lac、pH值、CRP无明显差异,低血镁症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镁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低肾小球滤过率、高PCT、高APACHEⅡ评分,大剂量呋噻米、大剂量胰岛素使用是导致重度低血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慢性肾衰、慢性心衰等基础疾病时容易发生低镁血症,低蛋白、低肾小球滤过率、高PCT、高APACHEⅡ评分、液体负平衡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常诱发重度低血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镁血症 老年患者 脓毒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