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人员造血系统和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周齐红 俞慧娟 +1 位作者 付风云 叶海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功能和细胞遗传学情况。方法:对介入放射人员121名、普通放射人员245名及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100名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与微核率检测,同时分析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血常规检...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功能和细胞遗传学情况。方法:对介入放射人员121名、普通放射人员245名及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100名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与微核率检测,同时分析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与普通放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放射组(均P〈0.05),染色体畸变主要为双着丝粒体、无着丝粒环、断片和微小体。微核率检测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组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放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介入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异常比例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工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导致人体造血系统变化和人体染色体损伤,这种异常的程度可能与接触电离辐射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淋巴细肜病理学 微核试验 染色体/辐射效应 白细 肜辐射效应 放射学 介入性/人力
下载PDF
杭州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致眼晶体损伤的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邵玉仙 钟皓成 +2 位作者 诸贤含 边阳甫 周齐红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致眼晶体损伤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体检的765名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发生晶状体浑浊)与对照组(未发生晶状体浑浊),比较...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致眼晶体损伤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体检的765名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发生晶状体浑浊)与对照组(未发生晶状体浑浊),比较两组职业史、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常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中介入及核医学占57.78%(26/45),高于对照组的17.92%(129/720)(P<0.05);研究组中工龄≥21年占比48.89%(22/45),高于对照组的14.44%(104/720)(P<0.05)。研究组中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为0.156%(7/4500),高于对照组的0.035%(25/72000)(P<0.05);研究组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率为0.333‰(15/45000),高于对照组的0.125‰(90/720000)(P<0.05)。两组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晶状体损伤多发生在从事介入及核医学、工龄长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中,且与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发生有关,故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职业健康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晶状体 职业健康
下载PDF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分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周齐红 俞慧娟 +1 位作者 付风云 叶海朋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了解长期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情况,减少电离辐射造成职业危害,以便进一步加强健康监护.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66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作为放射组,包括X射线诊断、放射... 目的 了解长期从事放射作业人员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情况,减少电离辐射造成职业危害,以便进一步加强健康监护.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66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作为放射组,包括X射线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人员,同时选取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血培养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率检测.结果 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30%)高于对照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3,P<0.01);放射组微核率(2.09‰)高于对照组(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1).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诊断岗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为0.25%,放射诊断岗为0.25%,放射治疗岗为0.23%,介入放射岗为0.41%,岗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5);X射线诊断岗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1.36‰,放射诊断岗为1.28‰,放射治疗岗为1.14‰,介入放射岗为3.79‰,岗位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251.09,P<0.01);均以介入放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微核 辐射 电离 放射作业
原文传递
蓄酸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齐红 付风云 +2 位作者 俞慧娟 任阳春 叶海朋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分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某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起点时间为2011年9月,起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观察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终点事件为... 目的分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某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起点时间为2011年9月,起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观察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终点事件为血铅水平≥400.0μg/L(血铅异常)。采用COX回归分析分析血铅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4名铅作业工人纳入研究。2011年9月时,基线铅作业工龄中位数(M)为6.3(0.7~35.9)年,基线血铅水平M为321.5(215.7~398.7)μg/L;3年间共有78人发生血铅异常,血铅异常发生率为3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者发生血铅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P〈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工作时佩戴口罩、基线血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铅不超标、铅作业工龄≤5.0年者的6.89、4.00、9.02和2.93倍。结论应加强对工作时不佩戴口罩、基线铅水平〉300.0μg/L、工作场所空气中铅超标和铅作业工龄〉5.0年的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铅 蓄电池 铅中毒 COX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勇 王强 +3 位作者 张磊 周齐红 朱波 杨陆婷 《预防医学》 2019年第5期517-519,522,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和工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 目的了解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和工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共调查1 704人,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分别为0.02%和0.12‰。男性染色体畸变率为0.02%,女性为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微核率为0.10‰,低于女性的0.17‰(P<0.05)。不同年龄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岁人员较高。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不高,但应重视高年资、从事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 微核
原文传递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天喜 张苏贞 +2 位作者 周齐红 俞慧娟 付风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体检的719例医务人员(分为诊断放射组和介入放射组)和107例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及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体检的719例医务人员(分为诊断放射组和介入放射组)和107例无射线接触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介入放射组和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诊断放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5);放射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7,P<0.05),工龄为10年~20年的染色体型畸变率大于<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5,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辐射会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特别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明显,应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radiation workers
7
作者 周齐红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6年第3期185-,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workers engaged in radiation for a long time,to reduce occupational hazard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and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workers engaged in radiation for a long time,to reduce occupational hazard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and to further strengthen health surveillance.Methods A total of 366 members of medical staff engaged in radiation work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radiation worke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