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及醛固酮合成酶基因T-344C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呼日勒 张春雨 +5 位作者 赵世刚 牛广明 李宏芬 胡日乐 王智光 江名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ACE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结果...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8例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ACE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结果①蒙古族人ACE基因I/D位点II、ID、DD基因型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4、0.38、0.18和0.42、0.32、0.26,差异无显著性(χ2=1.693,P=0.192);②I、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3、0.37和0.58、0.42,差异无显著性(χ2=0.808,P=0.363);③CYP11B2T-344C位点TT、TC、CC基因型的频率在EH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6、0.44、0.09和0.37、0.54、0.09,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005,P=0.945)。④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0.31和0.64、0.36,差异无显著性(χ2=0.928,P=0.335);⑤同时分析CYP11B2基因T-344C基因型与ACE基因I/D基因型在蒙古族人群患EH方面无协同作用。结论ACE基因I/D位点及CYP11B2基因T-344C位点与蒙古族人群患EH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醛固酮合成酶 原发性高血压 多态性 蒙古族
下载PDF
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呼日勒 牛广明 +4 位作者 赵世刚 张春雨 胡日乐 王智光 江名方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蒙古族高血压病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1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15例健康对照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蒙古族高血压人群MTHFR基因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蒙古族高血压病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1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15例健康对照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蒙古族高血压人群MTHFR基因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0.15,0.32)与正常人群(0.10,0.29)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收缩压增高人群MTHFR基因型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0.23,0.40)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突变增加蒙古族人群单纯收缩压增高的危险性,可能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高血压 蒙古族 同型半胱氨酸 多态性
下载PDF
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呼日勒 牛广明 +4 位作者 赵世刚 张春雨 胡日乐 王智光 江名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46-154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胱硫醚Β合成酶 基因 脑梗塞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蒙古族、汉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呼日勒 胡日乐 +1 位作者 张春雨 侯晓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汉族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高发因素。方法使用单纯抽样方法对1018名牧区蒙古族,995名牧区汉族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蒙古族20.33%、汉族12.96%,与199... 目的调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汉族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高发因素。方法使用单纯抽样方法对1018名牧区蒙古族,995名牧区汉族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蒙古族20.33%、汉族12.96%,与1991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明显,上升幅度分别为80.39%和56.52%,并且蒙古族患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性和患病率各年龄组均高于汉族。蒙汉族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均不高。结论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牧区为高血压病的高发区,两个民族高血压患病率近年均有增长,尤以蒙古族明显。吸烟、饮酒、嗜盐、家族史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基层蒙汉族人群的健康教育及高血压病的一二级预防形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蒙古族 汉族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呼日勒 赵世刚 +4 位作者 牛广明 张春雨 呼日乐 王智光 江名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5865-5868,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北京华大实验室完成。选取对象均为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蒙古族牧民,三代血亲内无其他民族。采用基...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北京华大实验室完成。选取对象均为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蒙古族牧民,三代血亲内无其他民族。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内蒙古蒙古族人群中1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A-20C和A-6G基因分型,观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及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和临床化验检查指标有较好的匹配(P均>0.05)。②两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51,0.29,0.2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28,0.23,χ2=0.395,P=0.529)。A,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65,0.3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3,0.37,χ2=0.015,P=0.904)。③两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6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50,0.33,0.1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55,0.34,0.11,χ2=1.924,P=0.165)。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分别为0.66,0.3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72,0.28,χ2=1.728,P=0.189)。④高血压组协同存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基因型CC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6G基因型GG频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395,P=0.122,OR=7.52,95%CI0.014~1.250),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7,0.22,χ2=4.658,P=0.034),携带该等位基因的蒙古族人群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升高(OR=2.80,95%CI1.087~7.271)。结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20C和A-6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并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族 多态现象 遗传 高血压/遗传学 血管紧张素原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脑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呼日勒 张春雨 牛广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4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 缺血半暗带 磁共振检查 溶栓治疗 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呼日勒 赵世刚 +4 位作者 牛广明 呼日乐 张春雨 王智光 江名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分析方法检测124例健康人和143例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1)蒙古族人群GNB3基因C825T位点CC、CT...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分析方法检测124例健康人和143例高血压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1)蒙古族人群GNB3基因C825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48、0.41、0.11和0.43、0.47、0.10,差异无显著性(χ^2=0.162,P=0.688;OR:1.176,95%CI 0.533~2.592);C、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69、0.31和0.67、0.33差异无显著性(χ^2=0.094,P=0.759;OR:0.945,95%CI0.657—1.358)。(2)蒙古族人群GNB3基因C825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在单纯收缩压增高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57、0.35、0.08和0,43、0.47、0.10.差异无显著性(χ^2=0.733.P=0.392;OR:1.957,95%CI0.623—6.143);C、T等位基因频率在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4、0.26和0.67、0.33,差异无显著性(χ^2=2.133,P=0.144;OR:0.697,95%CI0.428—1.133)。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位点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无关,不是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G蛋白Β3亚单位 多态性 蒙古族
下载PDF
加强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呼日勒 张春雨 《卫生软科学》 2005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从法律、道德、历史哲学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个方面着手,强化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教育 意识教育 社会责任 医学生
下载PDF
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呼日勒 牛广明 韩晓东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5-148,152,共5页
脑梗死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取得很大进展 ,本文重点将磁共振 ( MR)新技术在脑梗死当中的综合应用 ,及脑梗死在遗传学和治疗学 ,尤其是在溶栓治疗及神经保护药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溶栓治疗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艳花 张国华 呼日勒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3期98-100,共3页
脑血管病( CVD )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严重者致残、致死率较高。我国第3次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 CVD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1]。为了解近30年来我国CVD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发病率 死亡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世刚 胡日乐 +4 位作者 牛广明 张春雨 王智光 江名芳 呼日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长期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三代血亲内无其他民族的蒙古族人群286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组70例,原发性高...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长期生活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三代血亲内无其他民族的蒙古族人群286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组7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04例,正常血压组112名。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检测3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组eNOS基因G894T位点GG、GT+TT基因型频率为75.7%、24.3%,G、T等位基因频率为86.4%、13.6%;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型频率为81.7%、18.3%,等位基因频率为89.9%、10.1%;正常血压组基因型频率为93.8%、6.2%,等位基因频率为96.9%、3.1%。3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0,OR=4.811,95%CI:1.879~12.318;χ2=14.175,OR=4.868,95%CI:1.990~11.909;χ2=7.358,OR=3.353,95%CI:1.346~8.351;χ2=8.647,OR=3.481,95%CI:1.448~8.37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01,OR=1.329,95%CI:0.646~2.734;χ2=0.993,OR=0.398,95%CI:0.720~2.709)。结论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卒中的发生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一氧化氮合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蒙族
下载PDF
蒙古族脑卒中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春雨 呼日勒 +4 位作者 赵世刚 牛广明 呼日乐 王智光 江名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脑卒中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β-1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1)基因G1165C、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位点的多态性。方法用PCR方法检测68例蒙古族脑卒中... 目的研究蒙古族脑卒中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β-1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1)基因G1165C、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位点的多态性。方法用PCR方法检测68例蒙古族脑卒中患者和107名健康对照者上述4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组eNOS基因G894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ADRB1基因G1165C位点、GNB3基因C825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NOS基因G894T位点GT基因型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4.550,95%CI为1.324~15.633,P<0.05)。结论 eNOS基因G894T GT基因型是蒙古族脑卒中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基因C677T位点、ADRB1基因G1165C位点、GNB3基因C825T位点多态性与蒙古族脑卒中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蒙古族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I/D基因及血管紧张素原AGT M235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春雨 赵世刚 +5 位作者 牛广明 李宏芬 胡日乐 王智光 江名芳 呼日勒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血管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08名健康受试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第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多态性。结果①蒙古族人群ACE基因I/D位点II、ID、DD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44、0.38、0.18和0.42、0.32、0.26,差异无显著性(χ^2=1.693,P=0.192,OR=0.643,95%可信区间0.330-1.254);②I、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3、0.37和0.58、0.42,差异无显著性(χ^2=0.808,P=0.363,OR=0.834,95%可信区间0.560-1.240);③AGT M235T位点MM、MT、TT基因型的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21、0.73、0.06和0.55、0.34、0.1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495,P=0.482,OR=0.681,95%可信区间0.233-1.993)。④M、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8、0.42和0.72、0.28,差异无显著性(χ^2=0.051,P=0.821,OR=1.047,95%可信区间0.702-1.562);⑤同时分析AGT基因M235T基因型与ACE基因I/D基因型时结果为它们在蒙古族人群患高血压方面无协同作用。各亚组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基因型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基因型与蒙古族人群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血管紧张素原(AGT) 多态性 蒙古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MTHFR基因、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的联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雨 李珍珍 +1 位作者 刘罡 呼日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位点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内蒙古地区汉族健康对照组65人、2型糖尿病患者3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位点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内蒙古地区汉族健康对照组65人、2型糖尿病患者3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42例的MTHFR、eNOS基因型。结果(1)eNOS基因G894T位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T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与eNOS基因G894T位点的TT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人群患脑梗塞方面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eNOS基因G894T位点变异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的危险性,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脑梗塞 2型糖尿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锌、镁、钙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晓飞 马文娟 呼日勒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1年第6期124-124,共1页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锌、镁、钙的变化 ,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方法 :检测 5 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血清锌、镁、钙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锌、镁含量减少 (P<0 .0 1 ) ,钙略升高 ,...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锌、镁、钙的变化 ,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方法 :检测 5 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血清锌、镁、钙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锌、镁含量减少 (P<0 .0 1 ) ,钙略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脑梗死时血清锌、镁含量下降 ,钙含量略增高 ,证实微量元素锌、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构建和谐阿巴嘎 被引量:1
16
作者 呼日勒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8年第5期23-24,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旗十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旗委书...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旗十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旗委书记斯琴毕力格同志提出了“十一五”阿巴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经济转型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一个工程,加快推进三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 现跨越式发展 邓小平理论 “十一五”
下载PDF
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400例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张国华 兰平 +2 位作者 李泽宇 江名芳 呼日勒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9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血肿粉碎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人口老龄化 血肿液化剂 问题讨论 微创治疗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穿刺引流治疗
18
作者 张国华 兰平 +2 位作者 李泽宇 江名芳 呼日勒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9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治疗 微创穿刺 开颅血肿清除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创伤 钻孔引流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微创血肿
下载PDF
20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处理
19
作者 贺娟 马文娟 呼日勒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处理
下载PDF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
20
作者 王梦娇 江名芳 +3 位作者 呼日勒 李光南 任梦 李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以较长时间的可逆性脑动脉收缩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多数继发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产后,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突发“雷击样头痛(thunde...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以较长时间的可逆性脑动脉收缩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多数继发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产后,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突发“雷击样头痛(thunderclap headache,TCH)”,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维拉帕米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且在1~3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现将1例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患者,女,24岁,因“头痛10 d,言语不能1 d”于2017年11月21日入我院。患者入院10 d前“感冒”后出现头痛,以右侧颞部为主,间断出现,性质为胀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视物不清,无抽搐,无肢体活动障碍,自行服用“止痛剂”治疗,头痛无明显缓解。入院1 d前睡眠过程中突发胸闷、口手麻及言语不能,出现口角歪斜及流涎,四肢活动自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CT提示脑内缺血灶;血常规WBC 12.4×109/L,Hb 76 g/L,给予对症处理(具体用药不详)后约3~4 h症状好转,但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对答及执行命令能力下降,2017年11月21日我院头颅CT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既往史:引产10余天(妊娠7个月余,否认产后大出血史),无头部及外伤病史,无偏头痛病史,无高血压及相关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收缩综 合征雷击样头痛 腺垂体 功能减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