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参数水模的磁共振成像质控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郝飞 和清源 +5 位作者 崔哲 刘子龙 卢嘉宾 张恒 徐萌 谢利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研制对MRI仪定量检测能力进行质量控制的多参数水膜,并基于这种水膜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材料与方法研制多参数水模,通过多参数水模中不同的结构层内置的特征溶液表征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 目的研制对MRI仪定量检测能力进行质量控制的多参数水膜,并基于这种水膜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材料与方法研制多参数水模,通过多参数水模中不同的结构层内置的特征溶液表征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定值;然后提取水膜MRI图像目标区域灰度值、获取多域信息、通过数据拟合建立质控标定算法,并应用此质控方法对PAO、PA1两台设备进行测试。结果多参数水膜能满足对MRI设备的PD、T1、T2、ADC值质量检测。最小二乘法的T1质控分析方法对两台设备量值稳定性质控中,PAO的T1量值稳定性明显优于PA1。采用灰度卷积+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两台设备量值准确度质控的准确率。结论本研究自行研制的多参数水模能够对功能成像定量技术进行质控,建立了能够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设备性能评价方法并将其标准化,构筑了我国MRI设备质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水模 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国家标准
下载PDF
大鼠脑隐球菌感染模型建立及MRI评估
2
作者 李锦 努尔比耶姆·阿布力克木 +8 位作者 王刚 李嫣然 刘露露 姜春晖 王晓东 姜涛 和清源 王云玲 王俭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脑感染隐球菌模型并探讨MRI评估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给30只SD大鼠尾状核注射浓度为1×10^(6)CFU/mL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10μL,分别于大鼠建模后第14、21、28天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MRI动态监测大鼠脑... 目的建立大鼠脑感染隐球菌模型并探讨MRI评估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给30只SD大鼠尾状核注射浓度为1×10^(6)CFU/mL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10μL,分别于大鼠建模后第14、21、28天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MRI动态监测大鼠脑内感染情况,病理解剖鼠脑并观察组织形态。结果1×10^(6)CFU/mL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建立大鼠隐球菌感染模型成功率为73.33%,隐球菌肉芽肿60%,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3.33%;无明显异常改变20%。大鼠脑隐球菌肉芽肿MRI表现为尾状核类圆形或结节样异常信号影,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脑膜脑炎MRI表现为脑膜、室管膜明显线样异常信号。结论1×10^(6)CFU/mL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建立大鼠脑感染隐球菌模型,耗时短且接种成功率较高。MRI表现与病理结果高度契合,可为人脑隐球菌感染诊断及效果评估提供良好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动物模型 MRI评估
下载PDF
MRI示踪成像探讨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
3
作者 王刚 努尔比耶姆·阿布力克木 +6 位作者 赵晶晶 李嫣然 李锦 姜春晖 和清源 王伟 王俭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应用MRI示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模型信号强度,探讨示踪剂在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材料与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颅内原位接种A型新型隐球菌悬液建立感染模型,20只设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分别于... 目的应用MRI示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模型信号强度,探讨示踪剂在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材料与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颅内原位接种A型新型隐球菌悬液建立感染模型,20只设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2、3、4周行MRI T2WI扫描,监测模型建立情况,建模成功大鼠纳入病例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大鼠颅内微穿刺注入10 mmol/L浓度的钆喷酸葡胺,于注射前(T_(0))及注射后15、45、90、120、180、240 min分别采集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T1 weighted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T1WI 3D MP-RAGE)序列图像,动态观察示踪剂在两组大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扩散特点。使用ITK-SNAP软件获取扫描图像最大层面信号强度统计量,以x^(-)±s表示,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标准差之间差异,取均数及标准差平均值与时间线性关系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观察两组曲线形态及走行趋势,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均数差异,推测ECS扩散参数λ改变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结果至造模后4周,隐球菌颅内感染模型建立成功率为73.3%。两组大鼠示踪剂注射完成后15 min图像信号强度分布均数及标准差最大,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示踪扫描各时间段信号强度均数及标准差服从正态分布,T_(0)、T_(15)、T_(45)、T_(90)、T_(120)、T_(180)、T_(240)时刻两组间均值差异P值分别为:0.019、0.048、0.150、0.878、0.845、0.603、0.819,标准差差异P值分别为:0.285、0.017、0.327、0.308、0.891、0.298、0.486。结论MRI T1WI 3D MP-RAGE信号强度参数可以揭示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ECS引流变化,T_(15)时刻信号强度均值及标准差可辨别隐球菌颅内感染ECS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新型隐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 脑细胞外间隙 示踪剂 信号强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Gd-DTPA磁共振成像示踪法对脑细胞外间隙成像与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和清源 韩鸿宾 +8 位作者 许方婧伟 闫军浩 曾津津 李小刚 傅瑜 彭芸 陈翯 侯超 徐晓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钆喷酸葡胺(Gd-DTPA)在脑细胞外间隙(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ECS)中扩散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规律,探讨应用MRI示踪法对ECS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雄性SD大鼠(280 g~320 g)麻醉... 目的:观察钆喷酸葡胺(Gd-DTPA)在脑细胞外间隙(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ECS)中扩散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规律,探讨应用MRI示踪法对ECS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雄性SD大鼠(280 g~320 g)麻醉后,参考脑立体定位图谱,选取冠状位苍白球为中心层面,以尾状核为靶点进行穿刺定位,导入Gd-DTPA2μL。于导入后1、3、6、9、12 h分别进行MRI扫描,观察MRI表现,测量示踪剂导入侧所在脑区与对侧相应脑区MR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于12 h MRI扫描结束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MRI图像证实6只大鼠Gd-DTPA导入点位于尾状核区,2只位于外囊区。Gd-DTPA在尾状核区导入后呈均匀扩散,3 h扩散到达同侧大脑皮层,扩散后主要分布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随着扩散范围的增大,尾状核区的MRI信号强度逐渐下降,3 h后各个时间点相对MRI信号强度ΔS与1 h时ΔS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95.63,P<0.01),3 h后的各组Δ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ΔS的衰减规律呈指数形式[y=1.7886x-0.1776(R2=0.94)]。导入外囊区的Gd-DTPA在1 h的MRI上呈弧形沿白质纤维扩散,表现为各向异性。在3 h后呈扇形向相邻脑区扩散,6 h时扩散到达同侧皮层区。结论:应用MRI示踪法可动态观察Gd-DTPA在细胞外间隙的扩散与清除衰减规律,是在活体对ECS解剖与生理学参数进行定量研究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隙 钆喷酸葡胺
下载PDF
磁共振示踪法定量计算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分布参数 被引量:2
5
作者 和清源 贺东奇 +11 位作者 韩鸿宾 袁兰 杨笑红 彭云 喀蔚波 张昊 张海龙 李柯伽 许锋 田金 刘晓华 薛晓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9-473,共5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模拟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分布与清除过程,将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分布相关参数进行拟合求解。方法:将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acidm,Gd-DTPA)作为外源药物...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模拟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分布与清除过程,将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分布相关参数进行拟合求解。方法:将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acidm,Gd-DTPA)作为外源药物注入大鼠脑细胞外间隙内,采用磁共振示踪法动态监测示踪剂在大鼠脑内的扩散、分布与清除,采用获得数据对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各向同性分布建立包括扩散、清除及自分泌过程的生物数学模型,用Laplace变换法得到问题的解,并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数值微分处理后,在球坐标系中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给出包括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系数、清除率等参数估计方法。结果:将该方法用于动物实验数据,求得了实验动物的扩散系数D为(2.73±0.364)×10-4mm2/s,清除速率常数k为(1.40±0.206)×10-5/s。结论:本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各向同性分布的规律,并可作为进一步解决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各向异性分布问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隙 磁共振成像 模型 理论 代谢清除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磁共振T_2加权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和清源 焦青亮 +5 位作者 蒋依芹 傅瑜 刘子龙 于坤 张朋 王永中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磁共振T_2加权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在提取该类图像边缘时会出现伪边缘、边缘定位错误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磁共振T_2加权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方法:在传统Canny算子的基础上加入总广义全变分图像去噪... 目的:为解决传统磁共振T_2加权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在提取该类图像边缘时会出现伪边缘、边缘定位错误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磁共振T_2加权图像的边缘检测算法。方法:在传统Canny算子的基础上加入总广义全变分图像去噪算法和多准则边缘连接法,并根据磁共振水模的特点,多次运用改进的Canny算子进行磁共振水模的边缘提取。结果:通过3.0T磁共振T_2加权图像实验,改进的Canny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较为准确的边缘检测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结论:改进的Canny算法针对磁共振T_2加权图像边缘检测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准确提取所成像磁共振水模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CANNY算子 磁共振 水模 T2加权图像
下载PDF
应用MRI预扫描定位提高大鼠脑立体定位术的准确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和清源 韩鸿宾 +1 位作者 马长城 李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 目的评价MRI预扫描方法在鼠脑穿刺定位准确性上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MRI预扫描定位组(9只),在MR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注射;以及经典穿刺组(9只),不采用MR影像学检测定位,严格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穿刺注射。穿刺以通过苍白球中心的鼠脑切面中尾状核区为靶目标,穿刺后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确定穿刺点位置,比较MRI预扫描定位穿刺与经典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结果 MRI预扫描定位组穿刺准确率为88.89%,经典穿刺组穿刺准确率为66.67%;两种方法的穿刺定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预扫描组的穿刺定位准确度明显高于经典穿刺组。结论 MRI预扫描可显著提高鼠脑立体定位穿刺的准确度,是进行立体定位精细穿刺的必要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立体定位 大鼠 穿刺
下载PDF
全身一体化成像技术在恒河猴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和清源 石晶 +5 位作者 杨明慧 赵强 庞超楠 闫军浩 付东增 韩鸿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5-4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恒河猴全身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全身一体化技术(total imaging Matrix,TIM)配合增强扫描对恒河猴骨骼、循环、神经系统成像,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中与人相应系统解...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恒河猴全身成像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全身一体化技术(total imaging Matrix,TIM)配合增强扫描对恒河猴骨骼、循环、神经系统成像,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中与人相应系统解剖的差异。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的表面遮盖成像重建技术(3D-SSD)对恒河猴全身骨骼系统进行全身平扫及重建,3.0T MRI的TIM技术与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恒河猴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全身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骨骼系统成像显示恒河猴腰椎骨6块、骶椎骨8块、尾椎骨11块、真肋骨9根,数量多于人类;颈椎棘突未见分叉,与人类不同。MRI动态增强技术与一体化成像技术联用显示恒河猴的动脉系统与人类相近,端脑矢状位最长径与冠状位最长径比值比人类略低,脊髓膨大位置比人类略低。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I的TIM技术可应用于对大型实验动物进行无创性的解剖学分析,是一种无创、快速、可以在体研究并动态连续观察其结构的科学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身一体化成像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金涛 乔惠婷 +6 位作者 韩旭 李选 和清源 叶珊 栾景源 王昌明 董国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使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VBD患者颅内动脉影像的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使用Mimics软件读取1例VBD患者颅内动脉影像的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数据,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应用Ansys软件对实体模型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模拟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并描述流线、管壁切应力和管壁压力情况。结果:双侧椎动脉汇合为基底动脉后血流仍表现为分层流动,在基底动脉迂曲部出现绕壁血流。椎基底动脉汇合部及基底动脉下段的局部低壁面切应力和高壁面压力区域相吻合。推测VBD的生长初始部位可能位于椎基底动脉汇合部及基底动脉下段,低壁面切应力导致的血管壁退化及相应区域存在的高壁面压力可能与VBD的发生、发展有关。结论:CFD数值仿真可能为进一步研究血流动力学在V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脊柱及脊髓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强 周广金 +2 位作者 和清源 冯立敏 袁慧书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rFOV)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志愿者和33例脊柱及脊髓病变患者,行矢状面rFOV和常规FOV扩散加权成像,并邀请6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和常规FOVDWI序列信噪比和图像变形程... 目的探讨小视野(rFOV)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志愿者和33例脊柱及脊髓病变患者,行矢状面rFOV和常规FOV扩散加权成像,并邀请6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和常规FOVDWI序列信噪比和图像变形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6名医师分别对53名受试者常规DWI和rFOVDWI图像信噪比及图像变形程度进行评价,显示所有受试者rFOVDWI信噪比及图像变形程度均优于常规DWI序列。结论与常规FOV扩散加权成像相比,rFOV扩散加权成像简便易行,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变形小等优点,有助于脊柱及脊髓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麸振成像 弥散 脊柱疾病 脊髓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金涛 赵海燕 +7 位作者 李选 和清源 叶珊 董国祥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李天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4-808,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造成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6例(71处病变)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71例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血流动力学损害发生率为32.4%(23/71),其中低血...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造成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6例(71处病变)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71例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血流动力学损害发生率为32.4%(23/71),其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1.3%。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距离颈动脉分叉的距离(P=0.002 0)、斑块分布(P=0.000 2)、斑块性质(P=0.001 9)和后扩张(P=0.002 6)与血流动力学损害有关,然而多因素分析中只有偏心斑块(P=0.015 3)和钙化斑块(P=0.009 7)与血流动力学损害相关。所有病例在术中通过药物治疗即能达到循环稳定,无围手术期短暂性脑缺血事件及卒中事件,无围手术期心血管缺血事件。结论:病变与分叉部的距离、偏心斑块、钙化斑块是血流动力学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流动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动脉串联病变的同期腔内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金涛 李选 +5 位作者 和清源 赵海燕 叶珊 董国祥 栾景源 王昌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评价对于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病变进行同期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狭窄患者12例(24处病变),病变分布情况依次为: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开口部串联病变(1例)、颈内动脉开... 目的:评价对于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病变进行同期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狭窄患者12例(24处病变),病变分布情况依次为: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开口部串联病变(1例)、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近段串联病变(3例)、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远段串联病变(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与大脑中动脉M1段串联病变(2例)、椎动脉开口部与椎动脉颅内段串联病变(2例)。除颈内动脉开口部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后膝远段串联病变为取得良好支撑力而先处理近端病变、后处理远端病变外,其余病例均采用了先处理远端病变、后处理近端病变的手术策略。病变部位的手术方案均为同期腔内支架成形术,麻醉方式视患者配合程度采用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观察12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责任区域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新发卒中事件,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及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结论:经过选择的症状性脑动脉串联病变患者,进行同期腔内治疗处理串联病变是安全的,但需要术前详细的评估以及完善的手术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下载PDF
3.0TMRI螺旋桨技术在女性盆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利敏 周延 +3 位作者 周广金 赵强 和清源 刘剑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桨技术(PROPELLER)在3.0T MRI上减轻女性盆腔成像伪影和提高其整体成像质量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8例女性盆腔患者行矢状面PROPELLER T2WI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采用相同的成像矩阵、视野、层数、层厚和层间距... 目的探讨螺旋桨技术(PROPELLER)在3.0T MRI上减轻女性盆腔成像伪影和提高其整体成像质量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8例女性盆腔患者行矢状面PROPELLER T2WI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扫描,采用相同的成像矩阵、视野、层数、层厚和层间距,评价与呼吸运动和肠管蠕动相关的运动伪影程度、结合带等盆腔结构的显示以及图像整体的成像质量。结果 PROPELLER T2WI在运动伪影程度和女性盆腔结构显示方面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常规FSE T2WI,且在抑制运动伪影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名医师在评价盆腔结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2名医师对两组序列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PROPELLER T2WI在显示结合带等解剖结构、矫正肠管蠕动和呼吸运动伪影及提高图像的整体质量方面均优于常规FSE T2WI,在3.0T MRI上进行女性盆腔检查时,可以考虑用PROPELLER T2WI代替常规FSE T2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子宫疾病 磁共振成像 放射K空间填充技术 女(雌)性
下载PDF
脑细胞外间隙的测量方法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方婧伟 和清源 韩鸿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The extracellular space(ECS) of brain is defined as an irregular channel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titial tissue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s of neurons,and occupied by interstititial fluid(ISF).Diffusion in ECS i... The extracellular space(ECS) of brain is defined as an irregular channel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titial tissue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s of neurons,and occupied by interstititial fluid(ISF).Diffusion in ECS is described by a modified diffusion equation from which several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such as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D),the tortuosity(λ),the volume fraction(α) and the clearance of molecules.Radiolabeled tracers were used for early diffusion measurements.Presently,the real-time iontophoresis(RTI) method is employed for small ions,whereas the integrative optical imaging(IOI) an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are developed for macromolecules tracers.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such methods show that in normal brain tissue,the volume fraction of ECS typically is about 20% and the tortuosity is 1.6,although there are regional variations.These parameters change with the brain development and in various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s.Knowledge of ECS diffusion properties help us to understand extrasynaptic volume transmiss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radigms for drug delivery in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隙 磁共振成像 生理学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的研发与测试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广会 和清源 +3 位作者 李学义 王永中 傅瑜 张朋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自行开发的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和三级远程会诊服务体系进行测试,以满足云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和远程会诊的要求。方法:自行开发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测试以... 目的:对自行开发的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医学影像标准数据库和三级远程会诊服务体系进行测试,以满足云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和远程会诊的要求。方法:自行开发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测试以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3.0为标准的数字X射线摄影(DR)、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多地加载、上传及诊断等操作。结果:全流程无宕机,系统支持所有上传影像数据全部在线;支持手机、电脑实时登录;上传速率、阅图及用户权限功能均达到要求,且上传图像可做标注。结论:自行开发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远程会诊软件可以满足云PACS、RIS和远程会诊的要求,数据安全,为后续人工智能、自动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大数据 远程会诊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中、重度残疾的皮质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金涛 李选 +4 位作者 郑梅 傅军 王昌明 董国祥 和清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目的:评价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皮质下分水岭梗死(subcortex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S-CWI)导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治疗的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 目的:评价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皮质下分水岭梗死(subcortex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S-CWI)导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治疗的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中、重度残疾的S-CWI患者5例(6处病变),观察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系统评分,并评价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5例患者术后第7天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下降4~6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下降1分;3个月随访时4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1例患者为2分.1年随访时无新发卒中及支架内再狭窄事件.结论:大脑中动脉成形术对因S-CWI所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血管成形术 脑梗死 支架 残疾人
下载PDF
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_2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于广会 和清源 +1 位作者 刘林祥 石春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MRI一站式诊断可行性以及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_2*WI联合应用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337例的CT和MRI影像,对比CT和MRI对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和脑小血管病(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脱髓鞘变性)显示;对比MRI各扫描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包括常规序列、DWI和T_2*WI。结果 337例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行CT检查208例,MRI检查3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CT示颅内出血76例;CT与MR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vs 75.2%,P<0.01),CT不能显示脑干的急性梗死灶;CT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显示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不能显示脑微出血。MRI常规序列与DWI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vs 100.0%,P<0.01);脑出血灶各序列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各序列对脑微出血T_2*WI显示病灶715个(100.0%),DWI显示635个(88.8%),常规序列图像少部分微出血灶信号异常,但是不能定性诊断。结论 MRI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危重症患者除外诊断中一站式诊断可行,联合应用DWI和T_2*WI对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显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血流动力学 诊断显像
下载PDF
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英 王东东 +2 位作者 王俭 和清源 姜春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急性期、亚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3.0TMR上行常规MR序列及DWI(取b值=1 000 s/mm2、b值=3 000 s/mm2)扫描,测量患者梗死区(病灶...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例急性期、亚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3.0TMR上行常规MR序列及DWI(取b值=1 000 s/mm2、b值=3 000 s/mm2)扫描,测量患者梗死区(病灶组)和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对照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计算不同b值下的相对ADC值(r ADC)。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显示更清楚,且能较敏感地发现较小的病灶;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组和对照组的ADC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两组r AD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b值下病灶组的ADC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对早期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高b值能较敏感地发现小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下载PDF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区组织液流动速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凯 和清源 韩鸿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应用MRI示踪技术,定量分析与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脑区(丘脑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细胞外间隙的解剖与组织液流动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法对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丘脑放血组... 目的应用MRI示踪技术,定量分析与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脑卒中好发脑区(丘脑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细胞外间隙的解剖与组织液流动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法对脑卒中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丘脑放血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放血组、尾状核对照组,每组各8只。丘脑放血组及尾状核放血组接受手十二井穴放血后,将2μL 10 mmol/L GD-DTPA分别导入成年大鼠丘脑区及尾状核区,在导入前后分别进行脑MRI动态扫描(0,15 min、30 min、1 h、2 h、3 h、4 h、5 h、6 h、7 h),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丘脑区及尾状核区脑组织液引流以及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丘脑放血组脑组织液流动速率下降,清除时间延长,半衰期达(1.34±0.19)h,长于丘脑区对照组(0.51±0.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微观清除率为(7.60±4.18)×10-5/s,明显小于丘脑对照组[(14.40±4.50)×1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放血组丘脑区脑细胞周围间隙迂曲度为(1.29±0.32),与丘脑对照组(1.28±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状核放血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各项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井穴刺络放血可明显改变丘脑区组织液流速,但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液引流速率没有明显影响。由于刺络放血后丘脑区细胞外间隙的迂曲度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其流速下降应与神经元代谢水平的下调有关,而代谢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卒中时该法神经保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井穴放血 脑细胞外间隙 GD-DTPA 脑组织液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形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金涛 乔惠婷 +6 位作者 李选 李小刚 和清源 董国祥 傅军 栾景源 王昌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前位和侧位视图中M1段的形态,测量M1段的长度,并分析左、右侧M1段形态的相似性。结果:在轴位、后前位及侧位这三个视图中,MCA M1段在正常人群中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C形>L形>S形。在轴位,约373条(47%)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340条(42.8%)表现为弓向背侧的C形,仅33条(4.2%)表现为弓向腹侧的C形;在后前位,约322条(40.6%)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262条(33.0%)表现为弓向头侧的C形,60条(7.6%)表现为弓向足侧的C形。左、右侧M1段形态相似比例为:轴位27.2%(114/419),后前位42.7%(179/419),后前位M1段形态相似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升高,在轴位视图,L形向C形的转化非常明显,而S形仅有轻度升高;在后前位视图中,L形同时向C形及S形有转化。结论:MCA M1段在轴位及后前位视图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可能参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解剖学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