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水赋存演化下冻结土石混合体-结构界面强度劣化机制及模型
1
作者 唐丽云 王鹏宇 +4 位作者 郑娟娟 于永堂 金龙 崔玉鹏 罗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8-997,共10页
温升下冻结土石混合体-结构界面层孔隙内冰水赋存改变极易诱发强度劣化,而目前界面强度劣化机制及劣化规律定量表征的相关研究存在空白。制备0%,15%,30%,45%等4种含石率组合体试样,通过核磁共振、直剪试验研究了正融过程冰水赋存演化下... 温升下冻结土石混合体-结构界面层孔隙内冰水赋存改变极易诱发强度劣化,而目前界面强度劣化机制及劣化规律定量表征的相关研究存在空白。制备0%,15%,30%,45%等4种含石率组合体试样,通过核磁共振、直剪试验研究了正融过程冰水赋存演化下界面强度劣化特性,结合莫尔-库仑准则首次提出以薄膜水及毛细水含量变化率为参变量的强度劣化模型。得到结论:含石改变界面孔隙结构分布使毛细水占比升高;温升下界面抗剪强度劣化程度随含石率增加而降低;正融后不同含石率界面黏聚力衰减程度均大于内摩擦角衰减程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与未冻水含量关系曲线分别呈阶段非线性特点及两阶段线性特点,其实质在于薄膜水及毛细水发育使得界面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产生不同程度及形式的劣化。模型分析表明:随含石率升高,薄膜水及毛细水劣化系数具有“此消彼长”的特性,颗粒间及颗粒与结构接触面滑动摩擦强度和咬合摩擦强度劣化比例系数分别呈现下降、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融 土石混合体-结构界面 冰水赋存 强度劣化模型
原文传递
寒区道路桥梁融雪除冰技术研究综述
2
作者 唐丽云 邵海涛 +4 位作者 唐华明 邱培勇 杜晓奇 张蕾 彭惠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25-38,共14页
道路桥面的融雪除冰对车辆行驶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对于融雪除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效果及技术评价上,尚未从除冰工作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和系统阐述。该文基于融雪除冰机理将融雪除冰技术分为被动式除冰技术、主动融雪除冰技术以... 道路桥面的融雪除冰对车辆行驶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对于融雪除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效果及技术评价上,尚未从除冰工作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和系统阐述。该文基于融雪除冰机理将融雪除冰技术分为被动式除冰技术、主动融雪除冰技术以及能量利用型融雪除冰技术3类,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系统评价了融雪剂除冰法、机械除冰法两项传统除冰手段的优缺点;探讨了抑制类冻结铺装路面、相变材料路面两项主动融雪除冰技术,并提出相变材料用于路面融雪除冰具有绿色环保价值;介绍了不同能量利用型融雪除冰技术的应用机理。深入分析现有的道路除雪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寒区道路桥梁冬季融雪除冰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 融雪除冰 被动除冰技术 主动除冰技术 导电混凝土 电缆加热路面
原文传递
寒区冻土桩基承载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唐丽云 丁冰 +2 位作者 郑建国 许培智 邱培勇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冻土地区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大气升温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常引起桩基冻胀融沉、倾斜、混凝土开裂等灾害,造成桩基的承载力降低,给寒区冻土桩基带来新的更大挑战。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冻土桩基的承载性能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 冻土地区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大气升温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常引起桩基冻胀融沉、倾斜、混凝土开裂等灾害,造成桩基的承载力降低,给寒区冻土桩基带来新的更大挑战。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冻土桩基的承载性能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从特殊的冻土性质出发,描述了冻土桩基体系主要的受力形式及其作用特征;从桩–冻土界面力学特性试验及荷载传递机制两个方面,阐述了冻土区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变化机制;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三个方面,阐明了冻土桩基承载性能变化规律及分析、预测方法;归纳了冻土区桩–土体系温度、水分、应力应变等方面的监测技术。对寒区冻土桩基承载特性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桩基承载性能 桩–土界面 监测
下载PDF
基于电阻的冻结砂砾土孔隙冰压融效应研究
4
作者 贾海梁 王亚彪 +4 位作者 魏尧 胡彬华 金龙 董元宏 唐丽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1-2231,2241,共12页
为验证冻结砂砾土压缩过程中是否存在压融效应,对不同含水(冰)状态与不同冻结温度的砂砾土进行无侧限压缩试验和电阻测试,通过核磁共振测定饱和砂砾土的未冻水含量。结果表明:(1)砂砾土压缩过程电阻均先快速降低后趋缓,仅有干燥样品在... 为验证冻结砂砾土压缩过程中是否存在压融效应,对不同含水(冰)状态与不同冻结温度的砂砾土进行无侧限压缩试验和电阻测试,通过核磁共振测定饱和砂砾土的未冻水含量。结果表明:(1)砂砾土压缩过程电阻均先快速降低后趋缓,仅有干燥样品在应力峰值点后出现电阻增大的现象;(2)电阻快速降低阶段干燥样品的电阻降低率小于饱和冻结样品,−4℃饱和样品该值为26.8%,其值为相同温度下干燥样品的4倍;(3)随温度降低,电阻快速降低阶段的降低率先增加后减小;(4)随温度降低,自由水与毛细水的相对含量快速减小,吸附水的相对含量先小幅增加后缓慢降低。分析认为:冻结砂砾土压缩过程中存在压融效应,这导致样品在受荷过程中高应力区未冻水含量增大,而融水会沿未冻水膜向低应力区的孔隙迁移、复冰进而改变孔隙结构;冻结温度在−2~−4℃区间附近,压融效应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砾土 压融效应 无侧限压缩试验 电阻 导电路径
原文传递
单轴压缩过程中冻结砂岩的损伤局部化规律研究
5
作者 张慧梅 高培雄 +2 位作者 贾海梁 王婷 唐丽云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565-577,共13页
损伤局部化是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破坏前兆特征。本文研究冻结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局部化规律,并探讨初始饱和度的影响。在-20℃下对具有不同初始饱和度的冻结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和声发... 损伤局部化是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破坏前兆特征。本文研究冻结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局部化规律,并探讨初始饱和度的影响。在-20℃下对具有不同初始饱和度的冻结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和声发射(AE)系统采集试验过程中的表面变形和声发射信号,分析了试样表面应变局部化模式与内部微裂纹扩展类型。结果表明:(1)初始饱和度令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产生阶段性变化,并改变了试样各加载阶段占比和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特征;(2)以40%初始饱和度为转折点,试样的表面应变局部化模式由拉应变为主变为剪应变为主,初始饱和度超过90%时出现了拉、剪应变同时发展的混合模式,并能与试样的最终破坏形态对应;(3)损伤局部化过程中,试样内部的微裂纹扩展类型与表面应变局部化模式基本吻合。最后,结合不同初始饱和度下冻结岩石孔隙中的相组成分变化,分析了其对冻结岩石损伤局部化模式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研究人员对冻结岩石力学性质的认识,为寒区岩石工程破坏与失稳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砂岩 初始饱和度 损伤局部化 单轴压缩 应变局部化 微裂纹扩展
下载PDF
基于细观结构演化的冻结砂岩热融软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贾海梁 王振阳 +2 位作者 赵涛 孙强 唐丽云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578-591,共14页
冻结岩石热融过程中强度会出现软化,是最易发生破坏的阶段。研究冻结岩石的热融软化规律对冻结地层解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开展了不同融化温度下冻结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在还原岩石孔隙结构及对细观参数进行精确... 冻结岩石热融过程中强度会出现软化,是最易发生破坏的阶段。研究冻结岩石的热融软化规律对冻结地层解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开展了不同融化温度下冻结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在还原岩石孔隙结构及对细观参数进行精确标定的基础上,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模拟了冻结岩石的压缩破坏过程。基于微裂纹起裂规律和微裂纹扩展规律分析,探讨了孔隙冰对冻结砂岩热融软化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冻结岩石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两阶段变化趋势,在-4℃至-2℃之间存在某一温度,使得试样的强度及变形参数发生骤降。(2)当温度低于-15℃时,微裂纹的起裂扩展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接触强度控制;当温度在-2℃和-15℃之间时,主要由冰颗粒之间和冰-矿物之间的接触强度控制;而当温度大于-2℃时,则主要由冰颗粒之间的接触强度控制。(3)通过分析孔隙冰在冻结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和“黏结作用”,发现在-6℃至-4℃之间,冰颗粒之间黏结强度和冰-矿物黏结强度均迅速衰减,导致冰的支撑和黏结作用弱化,是该温度区间力学性质快速弱化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岩石 热融软化 细观结构 微裂纹扩展 PFC2D
下载PDF
冰充填裂隙对冻结岩体压缩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赵涛 冯云枫 +2 位作者 贾海梁 唐丽云 李国玉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246-1258,共13页
冻结岩体的力学性质是决定冻结地层工程施工与运营安全的核心因素,而冻结岩体的力学性质由裂隙结构和冻结温度等条件决定。本文在常温和冻结条件下开展了含预制裂隙砂岩的力学实验,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试样表面的裂纹起裂和扩展过程进行... 冻结岩体的力学性质是决定冻结地层工程施工与运营安全的核心因素,而冻结岩体的力学性质由裂隙结构和冻结温度等条件决定。本文在常温和冻结条件下开展了含预制裂隙砂岩的力学实验,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试样表面的裂纹起裂和扩展过程进行了监测,基于实验结果着重讨论了冰充填裂隙对冻结岩体压缩破坏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冻结没有改变试样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趋势,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试样的强度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强度最小值出现在裂隙倾角α=60°时,最大值出现在α=90°时;(2)在冻结状态下,试样的起裂模式随裂隙倾角的增加整体呈现“拉伸起裂→剪切起裂→拉伸起裂”的变化趋势,此外,相同裂隙倾角的试样在冻结状态下起裂的应力水平均高于在常温状态下;(3)冻结裂隙砂岩的力学性质受冻结作用和裂隙倾角双重控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冰填充裂隙对冻结岩体压缩破坏特征的影响,认为冰均起到了支撑、填充和黏结作用。在裂隙倾角较小时(0°~30°),裂隙冰的法向压力较高,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冰的支撑作用;当裂隙倾角较大(45°~75°)时,裂隙冰上的法向压力较低,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冰-岩界面黏结作用;裂隙倾角(近90°)与加载方向平行时,裂隙冰的法向应力变为拉应力,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冰-岩界面黏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岩体 夹冰裂隙 起裂与扩展 冰-岩界面 冻结强化
下载PDF
早龄期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前兆特征
8
作者 潘晓凤 曹建涛 +1 位作者 罗滔 唐丽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70-2478,共9页
早龄期混凝土受水化、外荷载等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电阻率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内部损伤程度。本研究开展了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普通混凝土(NC)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电阻率监测试验,研究了龄期对SFRC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电阻率变... 早龄期混凝土受水化、外荷载等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电阻率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内部损伤程度。本研究开展了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普通混凝土(NC)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电阻率监测试验,研究了龄期对SFRC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电阻率变化特性的影响,并在不同龄期对两种混凝土开展了波速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龄期对SFRC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影响显著,28 d龄期内,电阻率变化规律依次以“L”型、“V”型和“U”型三种不同的简化模式呈现。试件临近破坏时,电阻率均有所增大,龄期1和3 d时,增长趋势较小,龄期7、14和28 d时,增长显著。电阻率信息反映了混凝土内部裂隙的萌生和发展,可将电阻率的缓慢增大阶段作为SFRC破坏的前兆信息。SFRC的强度和波速均高于NC,且随龄期增长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早龄期 单轴压缩 电阻率 波速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9
作者 段旭 唐丽云 +3 位作者 叶万军 尚长春 郭婷 王逸飞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9期133-136,共4页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步入高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如何全面促进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本...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步入高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如何全面促进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例,就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展开分析,为特色专业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土木工程 本科教育 高质量人才培养 国际化
下载PDF
不同夯击能相同夯沉量条件下黄土填方地基强夯处理效果分析
10
作者 丁鹏 董宝志 +3 位作者 唐丽云 于永堂 文宇坤 赵霞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了评价不同夯击能、相同夯沉量控制条件下的黄土填方地基强夯处理效果,在晋中市某工程填方区开展了夯击能4 MN·m、6 MN·m、8 MN·m和10 MN·m共四种能级的强夯试验,测试强夯前后填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湿陷系数... 为了评价不同夯击能、相同夯沉量控制条件下的黄土填方地基强夯处理效果,在晋中市某工程填方区开展了夯击能4 MN·m、6 MN·m、8 MN·m和10 MN·m共四种能级的强夯试验,测试强夯前后填土的干密度、压缩模量、湿陷系数、瑞雷波波速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夯击能6 MN·m、8 MN·m、10 MN·m分别在夯点处7 m、9 m、7 m深度内,夯间处8 m、7 m、6 m深度内,密实度提高、压缩性降低的效果与夯击能4 MN·m接近;夯击能4 MN·m、6 MN·m、8 MN·m、10 MN·m分别消除了5 m、4 m、7 m、5 m深度内的湿陷性;与夯击能4 MN·m试验相比,夯击能6 MN·m、8 MN·m、10 MN·m总耗时分别缩减12.5%、37.4%、40.7%,油耗分别减少7.9%、26.9%、23.1%,表明高夯击能与低夯击能相比所用时间与设备耗油有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填方地基 强夯 夯沉量 能级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强度劣化、孔隙结构演化及颗粒运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丽云 李屹恒 +5 位作者 于永堂 金龙 高志刚 贾海梁 孙强 刘晨昕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7-1062,共16页
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在寒区工程广泛分布,其界面处颗粒骨架受冻融影响塌陷、重组,极易诱发界面强度劣化,是影响寒区工程安全运营的难题。解析冻融影响下界面的强度行为,揭示界面强度与孔隙结构和颗粒骨架的互馈效应,是解决此难题的关... 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在寒区工程广泛分布,其界面处颗粒骨架受冻融影响塌陷、重组,极易诱发界面强度劣化,是影响寒区工程安全运营的难题。解析冻融影响下界面的强度行为,揭示界面强度与孔隙结构和颗粒骨架的互馈效应,是解决此难题的关键。开展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室内直剪试验,借助NMR分层测试及PFC数值模拟,获取界面区抗剪强度参数及孔隙结构演化特性,明晰界面颗粒旋转运移特征;基于分形维数理论,定量评价界面孔隙结构变化,阐释冻融下界面强度劣化机理。即强度骤降阶段界面处土石颗粒受冻胀挤压,其有序排列被打乱,联结、互锁作用弱化,此时孔隙体积、分形维数均增大,界面整体性下降;反翘阶段界面处大块土颗粒分裂重组、骨架塌落,形成块石为核、黏土在外覆盖的包裹体结构,孔隙内部复杂程度降低导致抗剪强度小幅提升;随冻融次数增加,碎石外土颗粒剥落,界面区孔隙体积及颗粒旋转量缓慢增大,界面逐渐脱黏劣化。研究成果对工程构筑物孕灾机制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 NMR 抗剪强度 PFC
下载PDF
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12
作者 段旭 唐丽云 +3 位作者 叶万军 尚长春 王逸飞 郭婷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7期65-68,共4页
本文探讨了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强调了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并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对此的迫切需求。跨学科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复... 本文探讨了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强调了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并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对此的迫切需求。跨学科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土木工程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的措施,包括引入跨学科课程和建立研究平台等,目标是为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提供参考,推动土木工程领域朝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发展 土木工程 学科交叉融合 跨学科思维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及孔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丽云 黄涛 +4 位作者 汪卫兵 金龙 孙强 李国玉 罗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4-1969,共16页
为探明冻融循环下寒区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强度劣化机制,首先,通过核磁共振(NMR)分层测试获取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其次,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含石率、法向应力的影响开展直剪试验,以探究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同时,基于分形理论定量评... 为探明冻融循环下寒区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强度劣化机制,首先,通过核磁共振(NMR)分层测试获取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其次,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含石率、法向应力的影响开展直剪试验,以探究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同时,基于分形理论定量评价界面区孔隙结构特征;最后,结合界面区孔隙结构演化特征与界面强度劣化规律揭示界面强度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层及界面层T_(2)谱分布均有2个峰值,随冻融次数增加向右发生偏移,反映了冻融过程孔隙结构的演化特性;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界面抗剪强度及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现急剧下降、反翘、缓慢下降3个阶段;分形维数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含石率的增加而增大;第1次冻融循环后,界面区土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聚体,界面层孔隙体积增大,孔隙复杂程度变大,界面整体性下降,经历5次冻融后,团聚的土颗粒逐渐变脆破碎导致骨架塌落、孔隙体积减小,界面处黏结力增大,称第5次冻融循环为骨架结构变形“分水岭”,之后随冻融次数的增加碎石外部的土颗粒逐渐剥落,界面区孔隙体积增大,界面逐渐脱黏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石混合体-混凝土界面 NMR 孔隙演化特征 剪切特性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14
作者 唐丽云 赵涛 +2 位作者 段旭 邓友生 吕勤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新校企合作模式,革新教育理念与模式,为国家培养有创新、有能力的工科人才,满足行业对工科人才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亟需在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寻求创新并进行改造升级,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建设...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新校企合作模式,革新教育理念与模式,为国家培养有创新、有能力的工科人才,满足行业对工科人才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亟需在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寻求创新并进行改造升级,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者,培养其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新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国家战略要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滞后、传统大学生培养教育中创新能力的缺失等教学问题,以新工科背景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为出发点,本文探讨如何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进行培养,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 大学生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基于OBE-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友生 李文杰 +3 位作者 唐丽云 叶万军 王烘艳 刘龙刚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年第3期364-369,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领域迎来蓬勃发展,对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实践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重要方法,具有新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应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在新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领域迎来蓬勃发展,对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实践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重要方法,具有新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应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对实践教学方法提出创新改革: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同OBE教育理念实施方法论相结合,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和评价指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实训环节;更新实践教学体系,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对教育体系提出优化改革,培养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高的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OBE理念 新工科 实践创新 教学改革
下载PDF
CBL、PBL联合Seminar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唐丽云 张红英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索CBL、PBL联合Seminar的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9—11月,选取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2级护理专业学生共80名,分为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对照组及采用... 目的探索CBL、PBL联合Seminar的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9—11月,选取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2级护理专业学生共80名,分为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对照组及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Seminar研讨式教学的新培养模式的试验组,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以及填写调查满意度问卷来评估新教学模式是否可行有效。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效果(87.5%)、学习积极性(77.5%)和学习效率(57.5%)等方面帮助很大或较大,并支持继续使用该模式(77.5%),同时认为对于引导自主学习(77.5%)、增强团队意识(72.5%)以及疑惑能够及时得到解答(82.5%)有所帮助,能满足学习的需求。结论从临床护理专业特点出发,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应用CBL、PBL联合Seminar的新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临床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SEMINAR 教学模式 护理学教学 护理综合实训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唐丽云 王小飞 王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生教学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1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0级中4个班级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每组60名。比较... 目的探究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生教学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1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0级中4个班级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每组60名。比较2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技能操作成绩、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95.43±3.36)分、(96.07±3.28)分、(95.34±3.8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84.65±2.23)分、(85.23±2.21)分、(85.36±3.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教学方法前,CTDI-CV评分在2组学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教学方法后,试验组的CTDI-CV评分为(347.68±34.59)分,高于对照组的(289.42±28.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33%和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方式可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本科生教学 评判性思维 教学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单抗在肺鳞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曾奕蜚 蒋剑 唐丽云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单抗在肺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022年收治的5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单抗在肺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022年收治的5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家庭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绪、其他因素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P>0.05)。结论肺鳞癌患者采用紫衫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和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效果显著,可控制血清肿瘤标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相对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紫衫醇脂质体 替雷利珠单抗 卡铂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水化热对冻土地区桩基热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丽云 杨更社 +1 位作者 让艳艳 王专兵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针对冻土区灌注桩基础施工会给冻土引进一定的热量,破坏冻土的稳定冻结状态问题,研究水化热对桩基沿径向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桩周冻土温度场的时间。基于桩和冻土的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并考虑边界条件和冻融相变过程,建立了桩基非... 针对冻土区灌注桩基础施工会给冻土引进一定的热量,破坏冻土的稳定冻结状态问题,研究水化热对桩基沿径向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桩周冻土温度场的时间。基于桩和冻土的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并考虑边界条件和冻融相变过程,建立了桩基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对桩周温度场的热影响分析表明,浇筑混凝土后水化热在第5 d达到最大,水化热对桩长范围内桩侧土体径向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大于桩底面以下土体径向受水化热影响程度,水化热对桩周围土体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时间长。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为冻土区桩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 冻土地区 灌注桩 非稳态温度场 热扰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黄土填方场地强夯与分层碾压施工过程的内部沉降监测方法
20
作者 于永堂 张继文 +3 位作者 董宝志 唐丽云 黄鑫 曹静远 《地基处理》 2023年第S02期54-61,68,共9页
黄土填方场地采用强夯法与分层碾压法处理时,会引起较大的冲击荷载与振动荷载,导致施工期埋设的监测元件易被破坏且补救困难。为此结合填方场地施工特点,对深层沉降标法、电磁式沉降仪法和串接式位移计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当采用深层... 黄土填方场地采用强夯法与分层碾压法处理时,会引起较大的冲击荷载与振动荷载,导致施工期埋设的监测元件易被破坏且补救困难。为此结合填方场地施工特点,对深层沉降标法、电磁式沉降仪法和串接式位移计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当采用深层沉降标法时,施工期将沉降钢板预埋至填土内不同高程,竣工后钻孔测量沉降钢板的高程变化,确定施工期总沉降,然后利用同一钻孔安装深层沉降标,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工后沉降;当采用电磁式沉降仪法时,将沉降管及沉降磁环通过钻孔与探井安装至填土地基内,沉降管端部深入基岩内,将基岩内安装的沉降磁环作为相对基准点观测内部沉降,以减少施工期管口高程频繁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当采用串接式位移计法时,在填方地基内同一垂直线方向,设置若干位移计监测单元,通过分段测量、逐段累加方法,获得填方场地不同深度处的沉降量。上述监测方法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填方地基内部沉降的全程、连续监测,也可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填方场地 强夯 分层压实 内部沉降 监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