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授权教育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保萍 盛艳玲 +3 位作者 唐健滨 付静 刘燕芳 胡古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113-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授权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授权简化量表、自我管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授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医生-护士-患者合作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授权教育可提高COPD患者的授权能力及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行为改变与维持,实现长期目标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授权教育 自我管理 行为改变
下载PDF
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京生 刘桂华 +3 位作者 唐健滨 赵倩 赵学英 金讯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上尿路上皮细胞癌(UUT-UC)的效果。方法收集59例疑似UUT-UC患者的尿液标本,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术后病理...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上尿路上皮细胞癌(UUT-UC)的效果。方法收集59例疑似UUT-UC患者的尿液标本,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UUT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59例行FISH检测的患者中,29例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UUT-UC。FISH和细胞学的总体敏感度分别为68.9%、34.5%,P<0.05。其中FISH和细胞学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45.5%、18.2%,P>0.05;肌层浸润性肿瘤分别为83.3%、44.4%,P<0.05。对低级别肿瘤分别为46.2%、23.1%,P<0.05;高级别分别为87.5%、43.8%,P<0.05。FISH和细胞学诊断UUT-UC的特异度分别是85.7%和90.5%,P>0.05。结论 FISH诊断UUT-UC的敏感度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两者特异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细胞癌 尿脱落细胞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注射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86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江玲 刘建文 +3 位作者 张换春 唐健滨 李丽华 刘海涛 《河北中医》 2013年第8期1249-1250,共2页
急性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急危重症,常采用溶栓治疗方案,以早期开通堵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护理
下载PDF
葡萄糖复合液湿敷对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保萍 唐健滨 +2 位作者 李丽华 张换春 孟荣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0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复合液湿敷对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滴注甘露醇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葡萄糖复合液湿敷,对照组60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发生率8.33%,对照组21.67%,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 目的观察葡萄糖复合液湿敷对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滴注甘露醇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葡萄糖复合液湿敷,对照组60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发生率8.33%,对照组21.67%,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复合液湿敷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静脉炎 葡萄糖复合液 50%硫酸镁 湿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时耐先 王恩燕 +2 位作者 王滨 李丽华 唐健滨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26例,给予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加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26例,给予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加用不同的中药药方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6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相关肺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中西医结合 抗生素
下载PDF
碘伏冲擦口腔联合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护理防护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江玲 唐健滨 +1 位作者 李丽华 张换春 《河北中医》 2013年第9期1397-139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且普遍的治疗措施,但置管期间痰液、口咽分泌物、血块、食物残渣等可积于气管气囊上、下或侧面而形成滞留物,此滞留物中所含致病菌移行是发生呼...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且普遍的治疗措施,但置管期间痰液、口咽分泌物、血块、食物残渣等可积于气管气囊上、下或侧面而形成滞留物,此滞留物中所含致病菌移行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重要原因,而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如何防护VAP的发生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消毒药(剂) 口腔 护理
下载PDF
疑诊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
7
作者 韩江玲 张换春 +2 位作者 唐健滨 李丽华 刘海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897-897,共1页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程中猝死2例。结论:加强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猝死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迟洪霞 唐健滨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2~5月收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对...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2~5月收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再出血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品管圈活动完成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为95.4%,再出血率1.5%,护理满意度98.4%。与对照组结果(67.2%,9.8%,90.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依从性,减少患者再出血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护患沟通的能力,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最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上消化道出血 饮食依从性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指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健滨 刘保萍 +3 位作者 迟红霞 李丽华 郭娟娟 付静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前后评价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 目的探讨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前后评价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第1秒呼出的气量(FEV1%)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6MWT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aO_2及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CAT、mMRC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体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唐健滨 李红 +2 位作者 刘燕 刘保萍 迟红霞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9期672-678,共7页
目的 提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分级康复训练方法,探讨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纳入符合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170例,应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8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 提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分级康复训练方法,探讨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纳入符合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170例,应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8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患者根据肺功能分级不同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前瞻性分析2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接受康复训练3个月时,实施肺功能分级康复训练的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pred、最大吸气口腔压、最大呼气口腔压、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呼吸困难指数问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等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66、5.589、10.082、8.926、6.039、2.429、2.221、2.390、4.266、2.513,P〈0.05);接受康复训练6个月时,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07、8.938、8.051、10.781、9.577、1.981、2.377、2.274、7.291、2.717,P〈0.05)。实验组康复训练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 [(0 4±0 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次数 [(0 7±0 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97,P〈0.05);实验组6个月内病死率 [1.19% (1/84)]低于对照组 [3 66% (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 074,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应该根据其肺功能分级、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给予个体化、针对性肺康复训练,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才能使肺康复训练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训练 生活
原文传递
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燕 李红 +3 位作者 张换春 唐健滨 李丽华 张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全球COPD防治倡议"指南中COPD综合评估方法将其分为A组(Ⅰ... 目的探讨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全球COPD防治倡议"指南中COPD综合评估方法将其分为A组(Ⅰ级)(34例)和B组(Ⅱ级)(50例),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予以COPD常规临床治疗,且确诊均处于COPD稳定期,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耐力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力训练干预,干预结束后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不同训练方式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6MWD以及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A组患者中耐力结合肌力训练患者其运动耐力、6MWD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但B组接受两种训练方式患者其干预后的肺功能、运动耐力、6MWD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类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6MWD以及生活质量,但应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为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耐力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红 刘燕 +2 位作者 唐健滨 张换春 张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0例,根据运动负荷量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0例,根据运动负荷量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低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B组患者予以高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训练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Borg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6MWD长于A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在稳定型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与低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相比,高运动负荷量肺康复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体验式娱乐互动游戏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保萍 王海英 +3 位作者 王真 杜金明 时耐先 唐健滨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0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探讨体验式娱乐互动游戏模式对脑卒中(CA)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43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体验式娱乐互动游戏模式对脑卒中(CA)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43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体验式娱乐互动游戏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记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25.91±2.43)分高于对照组的(24.09±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5,P<0.05);ADL评分(15.37±1.42)分低于对照组的(16.18±1.43)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3,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记忆评分各项及总标准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记忆评分绝大部分项目及总标准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标准分为(20.23±3.20)分,对照组干预后的总标准分为(15.48±4.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体验式娱乐互动游戏模式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值得在记忆障碍康复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脑性瘫痪 脑卒中 记忆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84例的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郄国玲 韩江玲 +4 位作者 刘志敏 张换春 唐健滨 何敬堂 刘海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217-1217,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84例行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好转78例,转为有创机械通气6例,其中不能耐受无创机械通气2例,病情...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84例行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好转78例,转为有创机械通气6例,其中不能耐受无创机械通气2例,病情恶化4例。结论加强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插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呼吸 人工/护理
原文传递
抗生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8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盛艳玲 李志娟 +4 位作者 赵梅星 王健兵 刘海涛 唐健滨 张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6203-6203,共1页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04-01-2009-01呼吸科1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呼吸科COPD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经验性用...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04-01-2009-01呼吸科1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呼吸科COPD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居多,病原学的检测送检率及阳性率低。结论应加强对呼吸科COPD患者的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疾病治疗由经验治疗转为病原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抗菌药/治疗应用 药物敏感试验
原文传递
加强医疗科肺毛霉菌病11例的护理
16
作者 郄国玲 王杰 +4 位作者 韩江玲 吴晖 张换春 唐健滨 李丽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1期7783-7783,共1页
目的探讨加强医疗科(ICU)内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入住ICU治疗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死亡6例,好转5例。结论肺毛霉菌病病死率高,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改善... 目的探讨加强医疗科(ICU)内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入住ICU治疗的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死亡6例,好转5例。结论肺毛霉菌病病死率高,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医疗病房 肺疾病 真菌性 毛霉菌病/护理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非人工气道管理
17
作者 韩江玲 刘志敏 +3 位作者 张换春 唐健滨 何敬堂 刘海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气道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细胞浸润表层上皮,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在此基础上出现相应的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等病理生理学改变,黏液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气道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细胞浸润表层上皮,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在此基础上出现相应的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等病理生理学改变,黏液高分泌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及多痰[1],因而气道管理在COPD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细菌感染是导致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在急性加重期痰液量增加明显,粘稠不易咳出,进一步加重将导致人工气道的建立,而急性加重期加强气道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气道的建立,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减轻人工气道建立所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护理 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疑诊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
18
作者 韩江玲 张换春 +2 位作者 唐健滨 李丽华 刘海涛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2期-,共2页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程...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程中猝死2例.结论:加强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猝死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运动策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红 刘燕 +2 位作者 唐健滨 张换春 李丽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呼吸内科门诊随访的慢阻肺患者86例,随机分为策略一组与策略二组,每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基...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呼吸内科门诊随访的慢阻肺患者86例,随机分为策略一组与策略二组,每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基础上,策略一组采用功率自行车训练,策略二组采用地面行走训练。在训练进行至12周及24周时分别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摄氧量(VO2max)、6分钟步行距离(6MWD)、BOD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Borg呼吸困难评分是否有差异,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在训练进行至12周时策略一组、策略二组患者训练后各组指标均有改善,其中除肺功能指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康复运动后指标进行比较,策略一组各组数据均数较策略二组有好转,其中VO2max、6MWD、BOD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训练进行至24周时策略一组、策略二组患者较12周时各组指标均有改善,其中6MWD、BODE指数、Borg评分、CAT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康复运动后指标进行比较,策略一组各组数据均数较策略二组有好转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中,功率自行车训练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坚持训练后两种训练方式基本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训练 运动策略
原文传递
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迟洪霞 唐健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3047-3049,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和呼吸科住院的例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的照顾者46例为健康教育对象.采用在院期间面对面指导,发放压疮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和患者出...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和呼吸科住院的例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的照顾者46例为健康教育对象.采用在院期间面对面指导,发放压疮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和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的方式进行防压疮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和压疮发生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明显优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入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居家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行为,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瘫痪 压疮 健康教育 居家照顾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