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仿真驱动的列车动力学协同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王力霆 唐兆 +4 位作者 黎荣 辜铮 胡玉炜 李岳洪 张继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48-2256,共9页
为应对传统列车动力学仿真分析过程中场景构建自动化程度不足、多角色多用户协同不便、分析时效性差、客户端硬件需求高等挑战,提出了一种云仿真驱动的列车动力学协同可视化分析框架。设计了面向列车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场景搭建框架、远... 为应对传统列车动力学仿真分析过程中场景构建自动化程度不足、多角色多用户协同不便、分析时效性差、客户端硬件需求高等挑战,提出了一种云仿真驱动的列车动力学协同可视化分析框架。设计了面向列车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场景搭建框架、远程可视化交互框架、面向实时分析的求解器集成模型,分别实现了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场景搭建服务化、多角色多组协同的远程可视化分析、模块高效联通与节点弹性扩展。基于所提框架构建了软件系统,并在项目中得到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框架与系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具有优秀的可视化性能与并发求解能力。框架的成功应用也表明云仿真在列车动力学可视化分析中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仿真 实时可视化 云渲染 WebRTC技术 集成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云仿真的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系统开发
2
作者 蒋涛 唐兆 +1 位作者 张涛 凌亮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7-151,369,共6页
针对桌面端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在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多任务并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云仿真理论和模型,提出以网络为基础的铁道车辆动力学云仿真系统框架并开发相应的原型系统。上述系统将算法求解器抽象为服务接口,通过Web技术提... 针对桌面端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在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多任务并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云仿真理论和模型,提出以网络为基础的铁道车辆动力学云仿真系统框架并开发相应的原型系统。上述系统将算法求解器抽象为服务接口,通过Web技术提供跨平台能力,将WebGL渲染与云渲染技术应用到模型查看和结果可视化。以某型号动车组列车动力学仿真过程验证该系统,结果表明,上述系统能够提供传统桌面端仿真软件的大部分功能,在实时的结果渲染、可扩展性、多人协作效率和硬件计算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系统框架对其它行业仿真软件向云仿真迁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 云仿真 系统开发 云渲染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列车脱轨试验监控系统研究
3
作者 王力霆 唐兆 +1 位作者 胡玉炜 李岳洪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129,共8页
针对当前列车脱轨安全性能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监控要素难覆盖、历史试验场景难重建、脱轨后动态行为表达不全面以及影像与数据关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列车脱轨试验监控系统架构。在试验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将孪生模型与信... 针对当前列车脱轨安全性能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监控要素难覆盖、历史试验场景难重建、脱轨后动态行为表达不全面以及影像与数据关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列车脱轨试验监控系统架构。在试验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将孪生模型与信息模型相结合,构建了贯穿脱轨试验全过程的融合模型,从动态信息、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3个方面实现了脱轨试验全过程的全要素精确映射。针对多源异构的孪生数据特点提出了数据采集传输与数据可视化映射方法,实现了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依据提出的列车脱轨试验监控系统架构搭建了软硬件系统,并在列车脱轨机理试验台上进行了系统验证,为数字孪生在列车性能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轨试验 数字孪生 监控系统 安全性能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转向架疲劳强度分析与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兆 邬平波 +1 位作者 丁国富 王建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3-1816,共4页
机车车辆转向架的动应力时间历程获取是进行转向架疲劳寿命分析和预测最重要的环节。基于线路动应力试验,试验与仿真相结合,计算机仿真三种途径,研制了机车车辆转向架疲劳分析与仿真系统,集成多体动力学仿真,有限元计算,疲劳数据处理和... 机车车辆转向架的动应力时间历程获取是进行转向架疲劳寿命分析和预测最重要的环节。基于线路动应力试验,试验与仿真相结合,计算机仿真三种途径,研制了机车车辆转向架疲劳分析与仿真系统,集成多体动力学仿真,有限元计算,疲劳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系统搭建了机车车辆转向架疲劳分析与仿真平台,为机车车辆转向架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多种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和工具。系统具有友好的三维用户接口,解决了巨量数据的雨流计数问题,提供丰富的符合国内铁路行业的材料疲劳强度特性数据库。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线路动应力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动应力获取方法,该方法以应变模态理论为基础,能利用已知点应变时间历程确定危险点应变时间历程,从而更准确确定结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疲劳 动应力 应变模态
原文传递
三维实时云建模与渲染在工业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兆 邬平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1-1055,共5页
在云建模方面,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仿真和艺术可控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Navier-Stokes流体动力学公式描述单一云朵的聚散和运动,通过盒子的堆积来描述云朵的初始轮廓,最终在盒子内部按流体动力学规律填充粒子生成三维云模型.为了满足实时性... 在云建模方面,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仿真和艺术可控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Navier-Stokes流体动力学公式描述单一云朵的聚散和运动,通过盒子的堆积来描述云朵的初始轮廓,最终在盒子内部按流体动力学规律填充粒子生成三维云模型.为了满足实时性要求,在可编程图形芯片上求解Navier-Stokes等式,以便利用图形芯片的并行处理能力加快求解速度.在云的实时渲染方面,基于太阳光照方向和天气状况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光照模型,大幅度地提高了云的渲染速度.此外,还提出一种改进的环状Impostor技术来提高大范围云层的渲染速度,并通过Shader编程的方法解决了应用Impostor技术到Alpha融合场景中所出现的问题.基于所描述的理论模型,利用三维图形API开发了一套三维云仿真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仿真和科技娱乐展示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该方法生成的云模型具有真实感强、渲染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ostor 实时渲染 工业仿真
下载PDF
CAD/CAE集成的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分析一体化平台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兆 朱允瑞 +1 位作者 聂隐愚 张卫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了使现有的通用商业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软件能满足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建模的需求,利用开源组件和动态封装技术实现了可扩展弹性仿真平台架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以高速列车弓网系统为例开发了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平台(TPL.PC).该仿真平... 为了使现有的通用商业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软件能满足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建模的需求,利用开源组件和动态封装技术实现了可扩展弹性仿真平台架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以高速列车弓网系统为例开发了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平台(TPL.PC).该仿真平台的构建表明,所提出的框架能够提供几何建模、网格生成与编辑、数值代码求解和三维实时可视化高速列车仿真平台所需的常用功能,解决了子系统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在这些环节中的互用性问题,使得各异构子系统之间在仿真计算迭代步的中间结果数据和最终仿真结果文件交换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平台 软件架构 弓网系统 高速列车
下载PDF
基于海量试验数据的机车车辆疲劳强度评估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兆 郁家福 +1 位作者 聂隐愚 邬平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及跟踪试验在列车结构疲劳失效和诊断中的大规模应用,试验采样频率大幅提高,连续采样时间不断增长,从而生成了海量试验数据(单通道数据会达到TB级)。然而现有的商业软件对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海量测试数据...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及跟踪试验在列车结构疲劳失效和诊断中的大规模应用,试验采样频率大幅提高,连续采样时间不断增长,从而生成了海量试验数据(单通道数据会达到TB级)。然而现有的商业软件对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海量测试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机车车辆疲劳强度线路试验或台架试验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C++和Pascal语言混合编程技术,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海量时间历程数据雨流计数算法的具体编程实现过程,并与Matlab工具箱雨流技术算法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现海量数据雨流循环计数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计算效率。在此算法基础上,总结梳理相关疲劳强度评定标准,开发出一套机车车辆疲劳强度评估系统(TPL.Fatigue)。在线路试验上的具体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海量应力时间历程数据雨流计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流计数 试验数据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 机车车辆
下载PDF
机车车辆疲劳强度仿真分析平台架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兆 邬平波 丁国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29-1633,共5页
从机车车辆行业对关键零部件疲劳仿真和疲劳可靠性分析的需求出发,阐述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和云计算理论体系的机车车辆零部件疲劳仿真分析一般方法。在自行研制的机车车辆线路动应力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和机车车辆疲劳仿真系统基础上,集成... 从机车车辆行业对关键零部件疲劳仿真和疲劳可靠性分析的需求出发,阐述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和云计算理论体系的机车车辆零部件疲劳仿真分析一般方法。在自行研制的机车车辆线路动应力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和机车车辆疲劳仿真系统基础上,集成现有成熟的商业软件,搭建了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疲劳强度分析平台,将铁道行业常用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流程固化到平台中,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疲劳仿真分析平台架构体系,重点讨论了试验与仿真集成方法、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交互问题、数据集成和数据交换方法。该平台具有友好开放的用户接口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强度 机车车辆 虚拟样机 云计算
下载PDF
机车车辆动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兆 邬平波 吴学杰 《机械》 2005年第11期24-26,共3页
针对机车车辆动应力测试数据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机车车辆动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系统。在软件工程方法基础上,研究了该系统的架构模式,针对大数据量的快速稳定的雨流计数算法,提出了程序实现的合理方法。软件还具备友好、开放、可移植的用户... 针对机车车辆动应力测试数据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机车车辆动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系统。在软件工程方法基础上,研究了该系统的架构模式,针对大数据量的快速稳定的雨流计数算法,提出了程序实现的合理方法。软件还具备友好、开放、可移植的用户接口,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动应力 疲劳强度 软件工程
下载PDF
基于Pro/E搭建制造类专业软件教学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针对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论述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软件教学的重要性及提出了基于单一软件包建立专业软件教学平台的思路,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说明了基于Pro/E搭建该专... 本文针对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论述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软件教学的重要性及提出了基于单一软件包建立专业软件教学平台的思路,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说明了基于Pro/E搭建该专业的专业软件教学平台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专业软件 教学 研究
下载PDF
车轮扁疤引发附加冲击力对车轴应力谱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建斌 邬平波 唐兆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根据低接头冲击力公式与扁疤冲击速度公式,引入了一种简化的扁疤冲击力计算公式。为求得含扁疤冲击时车轴危险截面的应力,利用Koettgen虚应力求解策略,将左轮和右轮的横向、垂向随机轮轨作用力与扁疤冲击力解耦分别进行线弹性有限元计算... 根据低接头冲击力公式与扁疤冲击速度公式,引入了一种简化的扁疤冲击力计算公式。为求得含扁疤冲击时车轴危险截面的应力,利用Koettgen虚应力求解策略,将左轮和右轮的横向、垂向随机轮轨作用力与扁疤冲击力解耦分别进行线弹性有限元计算,然后对应力分量叠加,利用Neuber缺口应力修正算法计算局部应力应变历程。本文根据数值仿真求解车轴应力谱的思路,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了含扁疤冲击时车轴危险截面的应力谱,为疲劳可靠性评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疤冲击 附加冲击应力 应力谱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吸能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车全伟 雷成 +3 位作者 李玉如 朱涛 唐兆 姚曙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5-1001,共7页
针对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车车辆结构耐撞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已有仿真分析数据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辆关键结构的耐撞性以及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首先,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车辆关键结构的碰... 针对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车车辆结构耐撞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已有仿真分析数据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辆关键结构的耐撞性以及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首先,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车辆关键结构的碰撞响应预测方法;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防爬吸能装置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此模型为基础获得不同壁厚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响应仿真数据;然后,以吸能装置壁厚作为模型输入,不同壁厚所对应的位移、速度、界面力和内能等碰撞响应作为模型输出,将有限元仿真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优化后的数据挖掘模型的拟合优度在0.922以上;最后,为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将碰撞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速度、位移、界面力和内能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0%、4.51%、6.20%和2.5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数据挖掘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反映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特性,大幅降低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碰撞响应 数据挖掘模型 吸能装置 计算效率
下载PDF
面向设计模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星 唐兆 +2 位作者 姜杰 邹益胜 丁国富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472,共8页
传统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更多关注于数值仿真而与设计模型相脱离,LMS Virtual.Lab Motion是由CAA V5开发集成在CATIA环境中的多体动力学软件,在航空、汽车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要拓展到机车车辆动力学尚待解决轮轨动态作用等瓶颈问题... 传统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更多关注于数值仿真而与设计模型相脱离,LMS Virtual.Lab Motion是由CAA V5开发集成在CATIA环境中的多体动力学软件,在航空、汽车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要拓展到机车车辆动力学尚待解决轮轨动态作用等瓶颈问题。为此,在集成于CAD的Motion坏境中,利用CAA V5和Motion的二次开发功能,自定义多个机车车辆特有力元,并结合C++和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集成轮轨关系求解模块,构建了基于设计模型的高速列车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与Simpack中CRH2算例的定性分析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其CAD/CAE集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辆动力学 设计模型 MOTION 二次开发
原文传递
铁路货车事故虚拟演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彪 唐兆 +2 位作者 李春林 刘瑞军 宋冬利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了提高铁路货运行业从业和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铁路安全演练成本,设计实现一套多终端铁路货车事故虚拟演练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3部分组成,包括知识学习模块、事故模拟模块和考试系统模块。系统采用多终端设计模式,提... 为了提高铁路货运行业从业和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铁路安全演练成本,设计实现一套多终端铁路货车事故虚拟演练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3部分组成,包括知识学习模块、事故模拟模块和考试系统模块。系统采用多终端设计模式,提供虚拟现实(VR)端、桌面端、移动端和移动VR端供用户使用,各个终端在交互方式、学习便利性等方面可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一套沉浸感强、高参与感和体验友好的演练系统。为了增加培训人员的学习效率和使用意愿,提出了一种新的腿部绑定位置跟踪器实现演练人员在场景中自然行走和大范围移动的人机交互方案,该方法通过腿部绑定位置追踪器将人物在真实空间中的原地踏步运动转换为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移动。同时提出一种事件自动触发的智能弹窗设计,达到了演练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更加智能地引导学习的效果。系统的实现将为铁路货车工作人员的培训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演练 多终端系统 虚拟现实 铁路事故
下载PDF
复杂大地形下铁路与沿线环境三维自动化建模 被引量:3
15
作者 位喜会 唐兆 +2 位作者 马宗 袁晓林 张建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铁路与沿线环境的大规模三维模型在铁路维护、应急救援、运行可视化等领域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开源地理信息和三维大地形技术相结合的铁路与沿线环境自动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图对目标线路所在的地理环境进行重建,提取铁路... 铁路与沿线环境的大规模三维模型在铁路维护、应急救援、运行可视化等领域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开源地理信息和三维大地形技术相结合的铁路与沿线环境自动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图对目标线路所在的地理环境进行重建,提取铁路线路的特征点,进而插值获取整条线路。通过对线路离散与坐标变换,建立起复杂地形下任意长大线路三维模型。通过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对大范围复杂地形的铁路线路和沿线环境自动化建模,显著提高了线路建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大地形 长大铁路线路 自动化建模 线路绑定
下载PDF
多体动力学仿真数据驱动的列车运行可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郁家福 马宗 +1 位作者 刘丰嘉 唐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9年第4期84-88,共5页
针对传统多体动力学软件无法直观体现出列车真实运行环境,而目前主流的列车虚拟运行仿真系统又无法实现对列车运行平稳性评估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多体动力学仿真数据驱动的列车运行可视化方法。采用三维GIS技术,实现了不同线路环境下列车... 针对传统多体动力学软件无法直观体现出列车真实运行环境,而目前主流的列车虚拟运行仿真系统又无法实现对列车运行平稳性评估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多体动力学仿真数据驱动的列车运行可视化方法。采用三维GIS技术,实现了不同线路环境下列车运行三维场景高精度模型的构建。使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列车在不同速度和不同轨道谱下的运行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基于仿真后处理数据建立了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列车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垂向平稳性指标值。借助三维可视化引擎UNIGINE,实现了以列车运行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数据来驱动列车模型运动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仿真 列车运行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铁路货车事故演练系统开发与评估
17
作者 杜彪 唐兆 +2 位作者 李春林 刘瑞军 宋冬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4期16-18,21,共4页
基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以及已经发生过的一些铁路货车事故,开发一套基于铁路货车事故的演练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铁路货车事故场景模拟、安全知识学习和职工培训测试。系统基于Unity3D开发工具开发,结合多个插件和软件进行辅助开发。... 基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以及已经发生过的一些铁路货车事故,开发一套基于铁路货车事故的演练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铁路货车事故场景模拟、安全知识学习和职工培训测试。系统基于Unity3D开发工具开发,结合多个插件和软件进行辅助开发。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可以作为培训资料的使用,也可以进行事故场景的模拟,引导职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方法,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考试系统,对职工进行考核。利用系统可用性量表(SUS)和李克特5分量法对系统的可用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新设计的交互方式支撑下,铁路货车事故演练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各个终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具有各自优势和协同配合能力。系统展现在整个铁路系统事故应急演练中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练系统 铁路事故 可用性
下载PDF
铁道车辆动力学云平台架构设计及原型验证
18
作者 盛俊杰 唐兆 +2 位作者 董少迪 吴舒扬 梁浩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56-2064,共9页
现阶段铁道车辆动力学领域的基础仿真软件多为单机模式,基于单机模式开发追赶国外先进仿真软件短时间难以达到,鉴于此,提出一套基于云平台的自主可控的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架构。依据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依托云服务,搭建拥有自动化流程... 现阶段铁道车辆动力学领域的基础仿真软件多为单机模式,基于单机模式开发追赶国外先进仿真软件短时间难以达到,鉴于此,提出一套基于云平台的自主可控的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架构。依据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依托云服务,搭建拥有自动化流程建模、云计算、后处理分析等功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拖车仿真模型,并与SIMPACK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车辆动力学性能,验证平台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平台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常用的铁道车辆动力学软件,可为同类型软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系统动力学 自主可控 仿真对比 动力学性能 云平台
原文传递
铁路吊复救援优化设计与可视化仿真
19
作者 马宗 唐兆 +2 位作者 位喜会 袁晓林 张建军 《电子制作》 2019年第3期90-93,共4页
针对传统铁路起重机吊复救援参数主要依靠人工估计,无法给出最优解以及事先无法对铁路起重机救援可视化仿真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铁路吊复救援优化设计与可视化仿真方法。首先,基于UG NX完成铁路起重机吊复救援可视化仿真模块设计,然后... 针对传统铁路起重机吊复救援参数主要依靠人工估计,无法给出最优解以及事先无法对铁路起重机救援可视化仿真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铁路吊复救援优化设计与可视化仿真方法。首先,基于UG NX完成铁路起重机吊复救援可视化仿真模块设计,然后,利用Visual Studio完成铁路吊复救援参数优化软件的开发,最后,两者相结合,把优化参数导入UG NX参数接口里面去进行动态模拟与校验相应数据,最终获得可行救援数据,技术人员可按照救援数据进行吊复救援工作,保证铁路吊复救援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可视化仿真 铁路起重机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兆 《住宅与房地产》 2018年第8X期207-207,共1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我国电力科研人员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了我国人们用电的稳定性,并且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电力系统的构造较为复杂,高压输电线路在电路系统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我国电力科研人员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了我国人们用电的稳定性,并且提升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电力系统的构造较为复杂,高压输电线路在电路系统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压输电线建设施工环节极为复杂,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探究高压线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提供一定的帮助,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压输电线路 施工技术 探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