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生需求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彩萍 欧怡君 +4 位作者 庞雅琴 周敏 唐咸艳 李德清 漆光紫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49-953,共5页
目的顺应时代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向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广西预防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学生需求,以期为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方法设计预防医学课程开设需求程度调查表,对广西区内3所医学院... 目的顺应时代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向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广西预防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学生需求,以期为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方法设计预防医学课程开设需求程度调查表,对广西区内3所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标准》建议开设的预防医学基础课程,平均得分为(4.19±0.92)分,其中对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重要性评分最高,分别为(4.68±0.63)分和(4.67±0.67)分;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学生需求平均得分为(4.17±0.92)分,其中平均得分最高的课程是环境卫生学(4.56±0.69)分;卫生管理与政策的学生需求平均得分为(3.43±1.02)分,需求评分最高的课程为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平均得分(3.61±0.99)分;其他课程的学生需求平均得分为(3.52±1.06)分,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理与消毒灭菌和抗菌技术评分超过4.0,分别为(4.10±1.06)分和(4.03±0.97)分。结论卫生微生物学在本次调查中3所学校的学生需求评分均>4.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所院校的学生一致认为卫生微生物学有必要开设。对于《标准》中列出但得分不高的课程,提示学生还未能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可采取改变教学方法或增加见习课程来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课程设置 需求分析 本科 广西
下载PDF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课程建设
2
作者 王剑 李峤 唐咸艳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3期154-157,共4页
为了提升“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效果,文章首先阐述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课程建设路径,然后分析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课程建设效果。
关键词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课程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覃青连 徐斌 +4 位作者 韦雪 苏玉璐 林越东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44,共7页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划矢量地图、道路交通网络矢量图、妇幼卫生资源及需求人口等资料,采用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多尺度上综合评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结果四种模型均发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呈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可及性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但不同模型和不同空间尺度下探测到的可及性高值/低值区域,可及性递减趋势,可及性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不同,测算出的空间可及性强度亦不同。应用时需参考四种模型结果从多维空间尺度上仿真现实情景,综合评估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 供需比例法 重力模型 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广西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黄影 邓秋云 +3 位作者 韦佳楠 杜进发 唐咸艳 蒋俊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84-890,共7页
目的:对2015—2020年广西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描述广西卡介苗AEFI发生率空间分布趋势,查找对卡介苗AEF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从而减少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开展问卷调查111个县区免疫规划经... 目的:对2015—2020年广西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描述广西卡介苗AEFI发生率空间分布趋势,查找对卡介苗AEF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从而减少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开展问卷调查111个县区免疫规划经费人员投入情况和业务工作情况,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从数理和空间上进行卡介苗AEFI发生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5—2020年广西卡介苗AEFI发生率20.31/10万,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是否达到人均1元、是否配备自动温度监控设备及接种事故发生率是卡介苗AEF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05)。卡介苗AEFI发生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指数=0.173,Z=2.677,P=0.007;卡介苗AEFI发生率高—高聚集区的桂北部主要受预防接种人员数量、接种事故发生率、温度监测设备的配备、上卡率的影响;桂东部主要受接种事故发生率、免疫规划人员数量影响;桂西北部主要受经费投入、预防接种人员数量和上卡率的影响。结论:广西卡介苗AEFI发生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区域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地可通过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降低接种差错和卡介苗AEF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影响因素 空间特征
下载PDF
空间扫描统计在广西肝癌空间格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唐咸艳 仇小强 +3 位作者 黄天壬 肖晓兰 胡茂琼 周红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测广西肝癌发病率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肝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扫描统计方法对广西肝癌病例在全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空间扫描统计表明广西肝癌高发区聚集在圆... 目的探测广西肝癌发病率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肝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扫描统计方法对广西肝癌病例在全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空间扫描统计表明广西肝癌高发区聚集在圆心为东经107.8152°、北纬22.5677°、半径为78.53km的区域内(LLR=997.661、RR=4.918、P=0.001);疾病专题图亦显示肝癌高发区聚集在桂西南。结论空间扫描统计可用于探测疾病的高发聚集区,并对聚集区大小和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广西肝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扫描统计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格局 广西 肝癌
下载PDF
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析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咸艳 周颖 +4 位作者 李峤 欧阳云 仇小强 黄高明 周红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足口病季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南宁市手足口病为例,收集2006-2009年南宁市各乡镇、城区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利用流行曲线、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圆形分布法以及... 目的 比较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足口病季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南宁市手足口病为例,收集2006-2009年南宁市各乡镇、城区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利用流行曲线、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圆形分布法以及扫描统计量等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趋势。结果 流行曲线直观描述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月份集中在4-7月,12月和1月呈现小高峰。季节指数判断1月、4-7月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5-6月份发生强度最大。圆形分布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日期为5月10日,高发时段跨度大。变异系数显示5-6月和9月的变异程度较低,为潜在的季节性月份。扫描统计量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之间,以5-6月份最为高发;高发时段的相对风险为非高发时段的1.33-1.85倍。结论 不同统计方法在检测手足口病季节性规律时的侧重面、精确性和实际意义有所不同,探测到高发时段的价值和意义亦有所不同。变异系数描述疾病在某时段内流行强度的变异度,变异度高说明疾病流行强度的强弱交替,但变异度低可能意味着普遍高发或普遍低发。流行曲线、季节指数虽可直观描述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但缺乏统计推断,可能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圆形分布可定量探测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手足口病高发日期和高发时段,但可能因高发时段跨度较大,而失去实际意义。扫描统计量兼顾手足口病的时空信息,在校正单纯性时间变化趋势和周内效应后,可探测到更精确、稳定和更具实际意义的高发时段,在探讨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法 扫描统计量 季节分析
下载PDF
扫描统计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唐咸艳 周红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7,共6页
扫描统计(scan statistic)是空间统计学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测空间、时间、时空范围内某事件发生数的异常增加,并检验这种改变是否由于随机变异所造成。即探测研究区域内是否存在聚集性、聚集性的确切位置、聚集性的风险大小,并检... 扫描统计(scan statistic)是空间统计学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测空间、时间、时空范围内某事件发生数的异常增加,并检验这种改变是否由于随机变异所造成。即探测研究区域内是否存在聚集性、聚集性的确切位置、聚集性的风险大小,并检验聚集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常常表现为地域性病例数的增加与减少,地域性病例分布的聚集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方法 流行病学 扫描 应用 聚集性 病例分布 地域性 发生数
下载PDF
时空扫描统计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咸艳 李峤 +4 位作者 黄秋兰 仇小强 黄高明 黄志碧 周红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3-694,696,共3页
Kulldorff M提出的时空扫描统计量(spatiotemporal scan statistic)是基于大小和位置处于动态变化的圆柱形窗口(cylinder window)进行扫描,已广泛应用于探测疾病的时空聚集区[1-3]。时空聚集区不同于单纯性空间聚集区,它不仅体现出... Kulldorff M提出的时空扫描统计量(spatiotemporal scan statistic)是基于大小和位置处于动态变化的圆柱形窗口(cylinder window)进行扫描,已广泛应用于探测疾病的时空聚集区[1-3]。时空聚集区不同于单纯性空间聚集区,它不仅体现出空间维度上聚集范围的大小,还反映出时间维度上聚集时间的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统计量 三维可视化 时空 SCAN 动态变化 聚集 圆柱形 行扫描
下载PDF
大学生运动和早餐习惯与学习心理压力及生活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蓝桃 郑志坚 +5 位作者 马小红 成曼 蒋龙艳 陈宁 朱曼桐 唐咸艳 《右江医学》 2023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习惯、早餐习惯与心理压力(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现状,并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广西医科大学1056名大学生。... 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习惯、早餐习惯与心理压力(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现状,并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广西医科大学1056名大学生。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趋势检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1%的大学生只运动1~2次/周,14.4%的大学生只吃早餐0~1次/周。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36.11±4.43)分,处于高压水平。生活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27.89±3.97)分,处于中压水平。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和生活心理压力均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P<0.01),生活心理压力随着早餐频率的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目前大学生的健康运动、早餐习惯水平低,急需改善。保持健康的运动和早餐习惯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和生活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习惯 早餐习惯 学习心理压力 生活心理压力
下载PDF
景观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资料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咸艳 周红霞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12-717,共6页
大部分流行病学资料具有空间属性、区域变量特征,特别是在群体和生态学层次上研究获得的资料。如常见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率问题,常表现为区域变量,随不同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尺度而变化。这些资料既表现出常规资料的随机性,又具有疾病空间... 大部分流行病学资料具有空间属性、区域变量特征,特别是在群体和生态学层次上研究获得的资料。如常见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率问题,常表现为区域变量,随不同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尺度而变化。这些资料既表现出常规资料的随机性,又具有疾病空间化变量的结构性。基于随机独立同分布假设的传统生物统计学无法正确分析具有空间异质性、空间自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借助具有强大空间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并结合空间统计学,正确地处理分析流行病学资料是科学的分析方法。合理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统计分析,正确运用于景观流行病学中,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流行病学 GIS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空间异质性 空间格局 半方差函数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研究
11
作者 唐咸艳 陈宁 +3 位作者 李少军 袁宗祥 郑艳燕 李峤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了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应用情况,探索其在网络学习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2015—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并从学生的基本情况、日常学习情况、网络学习平台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应用情况,探索其在网络学习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2015—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并从学生的基本情况、日常学习情况、网络学习平台使用情况和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率虽然高,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学校及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解决,以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的作用,进而有效应用网络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资源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 网络学习平台 疫情
下载PDF
预防医学专业线上教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12
作者 唐咸艳 陈宁 +3 位作者 李少军 袁宗祥 郑艳燕 李峤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文章首先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对基于调查结果的预防医学专业线上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预防医学专业线上教学实施对策,包括优化服务器,简化操作;加强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效果;加强校企合作,推进线上教学平台建设等。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预防医学专业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四种空间回归模型在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筛选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黄秋兰 唐咸艳 +2 位作者 周红霞 李峤 仇小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基于模型是... 目的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基于模型是否考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两方面,根据模型拟合后的残差是否独立、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是否显著、信息准则量(AIC、SC)大小、R2大小、对数似然值大小等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的效果。结果实例分析显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AIC为41.65、R2为0.49,但残差不独立,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迟滞模型的AIC为18.6935、R2为0.64,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空间误差模型的AIC为22.0779、R2为0.62,稳健拉格朗日乘数不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AIC为14.9909、R2为0.62,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β系数、常数项、R2不同。结论全局空间回归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考虑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疾病空间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效果好。而且,局部空间回归模型体现了参数估计值的空间变异性,与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的平均估计值相比,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性 空间迟滞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区域分布及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楠 陆华湘 +4 位作者 张志勇 黎湘娟 覃健 何敏 唐咸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并测量不同区域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探寻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7年抽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采用Mapinfo8.0软件绘制能够直观反映巴马县长寿人群(85... 目的分析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并测量不同区域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探寻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7年抽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采用Mapinfo8.0软件绘制能够直观反映巴马县长寿人群(85岁及以上)各乡镇地域分布情况的专题地图。选取巴马县长寿率最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最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5~109岁健康且无染发(或头发稀少而有胡须者)的当地农民各3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长寿区组和非长寿区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检测不同区域人群头发、饮用水及土壤中Ca、Cd、Co、Cr、Cu、Fe、K、Li、Mg、Mn、Mo、Na、Pb、Sr、V、Se、I、P、Zn、Hg20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巴马长寿人群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相对聚集性分布。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相连,长寿区域85岁及以上和10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均高于非长寿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长寿区组比较,非长寿区组头发中Na、Li、Mg、Mn、Pb、Sr、K、I8种元素含量较高;饮用水中Na、Li、Mg、Mn、Fe、V6种元素含量较高,Ca、Zn、Co、Hg4种元素含量较低;土壤中Na、Mo、Se、Hg4种元素含量较高,Cu、P、I、Cd4种元素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区域人群头发中Li、Mg、Mn、Na的含量与饮用水中元素含量趋势一致。结论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人群头发中有着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区域分布 头发 化学元素 巴马
下载PDF
2003-2012年广西肝癌发病的时空趋势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晓兰 左传田 +6 位作者 赵杰 古菊珍 覃丽丽 陆凤海 梁健 周红霞 唐咸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发病的时空趋势特征,为广西肝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局域空间自相关LISA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3-2012年广西各市县肝癌的发病率进行时空异质性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分...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发病的时空趋势特征,为广西肝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局域空间自相关LISA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3-2012年广西各市县肝癌的发病率进行时空异质性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分析结果的三维可视化。结果过去十年间广西肝癌发病率存在聚集性,2003-2007年肝癌年均发病率的Moran’s I=0.3785,P=0.002;2008-2012年肝癌年均发病率的Moran’s I=0.5254,P=0.001。LISA揭示广西肝癌高发区稳定聚集在桂西南地区,且随时间推移其聚集强度有增大趋势、空间聚集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桂北和桂西北则为肝癌的低发区。时空扫描统计量表明广西肝癌时空高发区主要聚集在以武鸣县为中心、半径为92.72km的桂西南地区,时间跨度为2008-2012年(LLR=617.14、RR=3.42、P<0.001)。桂平、平南、武宣和贵港市等桂东南地区为新现肝癌高发区。结论广西肝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随时间的推移,其空间范围呈现扩展的趋势、聚集强度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时空趋势 广西
下载PDF
文化程度对广西HIV+/AIDS患者IHDS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婷婷 黄建荣 +1 位作者 唐咸艳 韦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广西HIV+/AIDS患者IHDS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广西两家HIV感染治疗专科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柳州龙潭医院)共抽取230例HIV+/AIDS住院患者和99例HIV阴性者,通过国际HIV痴呆量表和全...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广西HIV+/AIDS患者IHDS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广西两家HIV感染治疗专科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柳州龙潭医院)共抽取230例HIV+/AIDS住院患者和99例HIV阴性者,通过国际HIV痴呆量表和全套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包括无症状型神经认知功能缺损(ANI)、轻度神经认知功能紊乱(MND)、HIV相关性痴呆(HAD)、无认知障碍(UN)]对受试对象进行神经认知功能的评分。结果 (1)HIV阳性组的IHDS得分为(8.0±2.0)分,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0.0±1.1)分(t=11.899,P=0.000);(2)HIV阴性组、UN组、ANI组、MND组和HAD组的IHDS得分呈降低趋势;(3)HIV阳性者中,初中毕业者得分为(8.76±1.83)分,初中未毕业者(7.33±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4,P=0.000);(4)HIV阴性组、UN组、ANI组、MND组和HAD组的受教育年限呈降低趋势;初中未毕业及以下学历比例依次为47.9%、52.4%、55.6%、72%、84.2%,呈增高趋势。结论广西HIV+/AIDS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偏低可能是影响广西HIV+/AIDS患者IHDS得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程度 HIV AIDS HIV相关性神经认知障碍 全套神经心理测评 国际HIV痴呆量表
下载PDF
2014年南宁市梅毒、淋病报告病例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晨春 唐咸艳 +2 位作者 徐永芳 卢耀状 许秀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71,共4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梅毒与淋病网络报告病例的准确性,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13家,每家随机抽取梅毒、淋病病例各20例,根据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标准进行病例核实。结果 2014年南宁市梅毒、淋病报告... 目的了解南宁市梅毒与淋病网络报告病例的准确性,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13家,每家随机抽取梅毒、淋病病例各20例,根据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标准进行病例核实。结果 2014年南宁市梅毒、淋病报告病例的准确性分别为47.55%和84.62%,其中一期梅毒62.96%,二期梅毒37.84%,三期梅毒62.50%,隐性梅毒48.39%,胎传梅毒仅为12.50%。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淋病报告病例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报告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有无皮肤性病科对医疗机构的梅毒、淋病报告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影响。设有规范化皮肤性病门诊的医疗机构的梅毒报告病例准确性(66.00%)高于未开设的医疗机构(2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淋病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741)。结论南宁市梅毒报告病例的准确率仍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南宁市梅毒、淋病报告病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准确性 报告病例
原文传递
空间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红霞 唐咸艳 仇小强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5年第2期79-92,共14页
近20年来,空间流行病学成为流行病学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出现频率逐年增高,其理论和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构成了空间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基础,信息理... 近20年来,空间流行病学成为流行病学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出现频率逐年增高,其理论和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构成了空间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基础,信息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宇宙物理学理论则成为空间流行病学的理论基础。空间流行病学的发展为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带来生机,同时也有可能给传统流行病学学科范式带来巨大冲击,促进流行病学学科范式的转变(paradigm sh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流行病学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小尺度的时空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晨春 唐咸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测2008-2013年南宁市乡镇尺度上的梅毒时空聚集性,为南宁市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乡镇尺度上,对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新发报告率用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小尺度时空聚集性探测,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 目的探测2008-2013年南宁市乡镇尺度上的梅毒时空聚集性,为南宁市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乡镇尺度上,对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新发报告率用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小尺度时空聚集性探测,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探测结果的可视化。结果 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新发报告率共存在五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发性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时空聚集区以上林县塘红乡为中心,辖15乡镇,始于2010年、止于2012年(LLR=928.35,P=0.000,RR=2.79);主要的次级时空聚集区以横县镇龙乡为中心,辖4个乡镇,聚集于2010-2012年(LLR=58.13,P=0.000,RR=1.55)。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定量探测梅毒的小尺度时空聚集性。2008-2013年南宁市梅毒时空聚集区主要高发于2010-2012年、聚集在来宾市与河池市交界处的马山县和上林县的部分邻接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地理信息系统 扫描统计量 时空聚集
原文传递
监护人接种服务满意度对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多 唐咸艳 黄志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364-36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25~42个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情况及其与监护人对接种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县(隆林县、隆安县、昭平县、武宣县)进行随机抽样调...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25~42个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情况及其与监护人对接种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县(隆林县、隆安县、昭平县、武宣县)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随机抽取1 217名25~42个月龄儿童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目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本,查看第一针和第二针接种信息。并采用自行拟定的监护人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12个条目),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目标儿童监护人对乡镇卫生院服务的满意度,分析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与监护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 217名儿童麻疹疫苗第一针、第二针及两针及时全程接种率分别为60.40%、84.00%、54.15%。4个县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8.94,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到乡镇卫生院的距离、告知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方式、防保医生接种技能、防保医生提供的预约服务、防保医生解答情况、接种后防保医生对接种注意事项的讲解、防保医生对家长或儿童的熟悉程度是儿童麻疹疫苗两针及时全程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均P〈0.001)。结论:监护人接种服务满意度是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应不断提高防保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从而使儿童麻疹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及时全程接种率 监护人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