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印模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的精度分析
1
作者 唐天弘 朱陈元 翁维民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口内扫描杆获取的数字化印模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在种植修复中精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种植印模方式。方法:本研究根据排纳标准将20位受试者的32颗种植体纳入研究。将传统硅橡胶印模法和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法确定的... 目的:通过口内扫描杆获取的数字化印模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在种植修复中精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种植印模方式。方法:本研究根据排纳标准将20位受试者的32颗种植体纳入研究。将传统硅橡胶印模法和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法确定的种植体位置与CBCT相比较。测量参数为种植体植入点、根尖点和角度偏差。测量结果由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方式测量的种植体植入点偏差为(0.731±0.296)mm,根尖点为(0.982±0.310)mm;数字化印模方式测量的种植体植入点偏差为(0.755±0.274)mm,根尖点为(0.921±0.390)mm。两种方式测得的种植体植入点和根尖点的位置偏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印模方式测定的种植体角度偏差(1.172±0.262)°显著优于传统印模方法(2.805±0.908)°(P<0.05)。结论:传统硅橡胶印模法和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法的精度在种植体植入点、根尖点上无差异,在角度上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法精度优于传统硅橡胶印模法。在短跨度牙列的种植印模中,口内扫描数字化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模精度 数字化印模技术 口内扫描杆
下载PDF
数字化配准法测量种植体植入精度分析
2
作者 连梅菲 张修银 +1 位作者 唐天弘 忻贤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数字化配准法,测量种植体植入精度,并与传统锥体束CT(CBCT)进行对比。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4例患者的36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CBCT法和数字化配准法对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参数为种...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数字化配准法,测量种植体植入精度,并与传统锥体束CT(CBCT)进行对比。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4例患者的36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CBCT法和数字化配准法对种植体植入精度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参数为种植体颈部偏差(d1)、根尖部偏差(d2)和角度偏差(α)。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CBCT法测量精度为种植体颈部(0.88±0.64) mm,种植体根尖部(1.07±0.85) mm,角度(4.74±2.35)°;数字化配准法测量的精度为种植体颈部(0.86±0.67) mm,种植体根尖部(1.12±0.88) mm,角度(4.56±2.66)°;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配准法的测量精度与传统CBCT无显著差异,可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精度 种植体位置 数字化配准
原文传递
Simplant软件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天弘 宋萌 +1 位作者 钮晓勇 潘劲松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CT结合Simplant软件运用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的实现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前准备方式。方法对经过临床筛选的1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患者进行CT或锥形束CT(CBCT)检查,利用Simplan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 目的探讨CT结合Simplant软件运用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的实现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前准备方式。方法对经过临床筛选的1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患者进行CT或锥形束CT(CBCT)检查,利用Simplan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测量种植点中心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距离(H1)、种植区近远中径(H2)、种植区颊舌径(H3)、种植区牙龈厚度(H4)、种植区龈距(H5),使用Simplant软件计算种植区骨密度并对下牙槽神经管进行描记。结果10例种植病例的种植点中心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距离在10.7~17.6 mm之间,种植区颊舌径在5.4~8.3 mm之间。10例患者均按照软件模拟进行种植手术,术后随访1 a,无种植体失败。结论Simplant软件对种植术区数据处理精确,可以常应用于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使种植过程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plant软件 种植术 模拟手术
原文传递
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唐天弘 宋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老龄人口肯氏I类和II类牙列缺损比率较高,且余留牙的牙体牙髓疾病多发。新型的根充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不仅拥有固定义齿的舒适度,同时也比纯种植体支持式义齿更加经济。本文针对经根管治疗的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这一方式... 老龄人口肯氏I类和II类牙列缺损比率较高,且余留牙的牙体牙髓疾病多发。新型的根充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不仅拥有固定义齿的舒适度,同时也比纯种植体支持式义齿更加经济。本文针对经根管治疗的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这一方式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常见问题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治疗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式 固定修复
下载PDF
全口义齿实验室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与思考
5
作者 朱陈元 唐天弘 +1 位作者 马佳音 孙健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全口义齿实验课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方法: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实验课操作过程中主... 目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全口义齿实验课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方法: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实验课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等三个层面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导出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5份有效调查问卷。学生均能理解实验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教。在全口义齿实验课各个操作流程中,无牙颌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时,主要总结为理论知识需加强、材料性能不熟悉和操作需规范化等问题;制作堤及颌位记录时总结为理论结合实践的理解欠缺、仿真头模教具无法完全模拟患者、以及基础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排人工牙及雕刻蜡型时主要总结为排牙课时数不足、基础操作技能欠缺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授课方式比较满意且认为视频播放对操作实践有且有较多帮助。结论:建议在全口义齿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模式,对实验课教具进行改进和研发,合理调整课程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问卷调查 仿真头模 实验课程
下载PDF
箱基计算中如何考虑上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宏伟 唐广明 +1 位作者 张成泽 唐天弘 《低温建筑技术》 2001年第4期53-54,共2页
针对箱型基础设计中上部结构与箱基的共同作用进行了论述 ,并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设计实践 ,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往往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相型基础 上部结构 基床反力系数法 结构刚度
下载PDF
口腔修复住培学员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7
作者 朱陈元 唐天弘 +1 位作者 朱梓园 胥春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12期1781-1786,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分层教学在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提高临床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起至2023年5月期间在口腔修复科完成规培且出科的297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分层教学在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对提高临床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0年1月起至2023年5月期间在口腔修复科完成规培且出科的297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层组培训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纳入研究对象141人;对照组培训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纳入研究对象156人。分层组依据学员专业、规培阶段及身份类别分为3个层级,采用分层式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方式。对照组则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学员的病史采集、口腔检查、病例分析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和病例汇报评分。利用SPSSAU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分层组学员出科考核成绩有所提高,第一层级学员的病例分析成绩(85.72±4.14)高于对照组(83.00±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第二层级分层组学员的病史采集成绩(88.20±7.14)高于对照组(85.38±5.63);分层组住院医师病例汇报评为优秀的人数占比(第一层级:54.02%;第二层级:52.63%;第三层级:75.00%)均高于对照组(第一层级:42.65%;第二层级:45.33%;第三层级:46.15%)。结论在口腔修复科住培中实行分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员的病例分析、病史采集及病例汇报能力,对于口腔修复专业学员技能操作水平的提升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口腔修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继续教育
原文传递
种植体精确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天弘 张修银 张卫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81-384,共4页
随着口腔种植的不断发展,种植导板作为数字模拟设计转变为临床实践的载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修复体为指导的种植理念的提出,进一步要求种植体植入时需要有准确的定位、精确的植入角度及深度。因此,评价种植体的精确度对于种植技... 随着口腔种植的不断发展,种植导板作为数字模拟设计转变为临床实践的载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修复体为指导的种植理念的提出,进一步要求种植体植入时需要有准确的定位、精确的植入角度及深度。因此,评价种植体的精确度对于种植技术和种植导板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种植手术术前设计、种植导板制作、种植术后评价以及精确度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度 种植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Straumann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回顾 被引量:1
9
作者 廖璐曼 唐天弘 +3 位作者 刘德伟 张昀 张卫平 张修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558-562,共5页
目的:评估Straumann种植体的长期临床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107例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检查,统计种植体存留率;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01枚... 目的:评估Straumann种植体的长期临床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107例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检查,统计种植体存留率;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01枚植体留存率100%,机械性并发症6.5%,改良设计较常规设计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均保持较好口腔卫生,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0%,种植体黏膜炎发生率为8%;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好,食物嵌塞影响较大。结论:Straumann植体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好;改良设计能有效降低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固定修复 并发症 存留率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