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韦秀丽 唐守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全麻,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全麻,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拔除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麻
下载PDF
采用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守娜 《临床研究》 2020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过程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中,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惠济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100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A、B组,每组纳入50例产妇...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过程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中,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惠济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100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A、B组,每组纳入50例产妇。两组产妇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其中,A组采用浓度0.5%的罗哌卡因阻滞、B组采用浓度0.375%的罗哌卡因阻滞。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A组产妇术中麻醉总有效率98.00%、B组96.0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产妇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比A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运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相比A组明显更短(P<0.05);B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率4.00%低于A组18.00%(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产妇术中行经蛛网膜下腔阻滞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与高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接近,但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应用后阻滞的持续时间相对更短,且不良反应更少,该方法应用的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法 罗哌卡因 剂量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守娜 《临床研究》 202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析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维持血氧平稳性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惠济区人民医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应用抽签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行腰丛联合... 目的探析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维持血氧平稳性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惠济区人民医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应用抽签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30例患者被设为A组,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的30例患者则被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结果 B组患者的平均术后苏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时段的HR和MA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且B组患者T1、T2时段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患者血氧平稳的维持,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着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单侧下肢骨科手术 血氧平稳性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4
作者 唐守娜 武干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下麻醉,观察组接受...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下麻醉,观察组接受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利多卡因用药剂量为(25.0±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5±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临床麻醉中可以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B超引导 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武干生 唐守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6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镇痛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7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74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A组(37例)和B组(37例)。A组的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而B组的...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镇痛方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7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74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A组(37例)和B组(37例)。A组的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而B组的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和自控镇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术后不同时间段,A组患者的疼痛分值都比B组的显著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段,A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都比B组的显著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B组的显著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股神经阻滞和自控镇痛的方式能够明显缓解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程度,保证镇痛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白细胞介素-6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