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新港小学校长唐少华的书画成就
1
作者 唐少华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I0034-I0034,共1页
唐少华,生于1950年,湖南人深圳市新港小学校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画家,《开放号报》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喜爱书画,在学校他常主动为师生上书画课。几年来,带领该校师生参加全国各项师生书画比赛分获金、银、铜奖多项。
关键词 小学校长 书画家 深圳市 成就 艺术研究院 书画比赛 理事会
下载PDF
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风险模型构建
2
作者 黄晓寒 唐少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脉络膜萎缩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340例(680眼)高度近...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脉络膜萎缩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340例(680眼)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70例340眼)、B组(170例340眼)。比较两组患者脉络膜病变发生率,在A组、B组中,根据是否发生脉络膜病变分为a组、b组两个亚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在A组、B组中,a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占比、眼轴长度、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高于b组,屈光度均低于b组(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眼轴长度、血清TGF-β1水平为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屈光度为其保护因素(均为P<0.05)。年龄、糖尿病、眼轴长度、血清TGF-β1水平均为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正相关危险因素,屈光度为其负相关危险因素(均为P<0.05)。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AUC为0.818,且校准度良好。结论年龄、糖尿病、眼轴长度、屈光度、血清TGF-β1水平为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对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病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应依据该模型制定治疗方案,以降低继发脉络膜病变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萎缩 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 LOGISTIC回归 Nomogram模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晨阳 项延包 +3 位作者 周丽丽 李焕铮 林小玲 唐少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目的:评估232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变异,并探讨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2014年至2022年温州市中心医院产前影像学诊断为CNS畸形的232例胎儿携带的染色体变异,对变异... 目的:评估232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变异,并探讨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2014年至2022年温州市中心医院产前影像学诊断为CNS畸形的232例胎儿携带的染色体变异,对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并分析各类CNS畸形的检出率。结果: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9.1%(19/209),CMA整体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2.8%(53/232),包括多倍体1例(1/232,0.4%),非整倍体19例(19/232,8.2%),其他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拷贝数变异(CNVs)33例(33/232,14.2%)。CNVs涉及12种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4号染色体单亲二体及剂量敏感基因DLL1、FOXC1、SHH、ZIC2、CHAMP1等。非孤立性CNS畸形的致病性变异检出率明显高于孤立性CNS畸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4%vs.14.9%,P<0.01)。结论:CMA是一种快速可靠检出CNS畸形相关CNVs的分子技术,CNS表型和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出生缺陷防治和致病机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产前诊断
下载PDF
Turner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少华 杨立础 郑廷迪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少华 滕龙 郑廷迪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6期328-329,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49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114例HBsAg(+)者检出65例(57.0%),并有74例HBeAg(+)者检出57例(77.0%),40例HBeAg(-)者检出8例(20.0%).35例HBsAg(-)感染者中,9例抗HIBc(+)者检出3例(33.3%),8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49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114例HBsAg(+)者检出65例(57.0%),并有74例HBeAg(+)者检出57例(77.0%),40例HBeAg(-)者检出8例(20.0%).35例HBsAg(-)感染者中,9例抗HIBc(+)者检出3例(33.3%),8例单项抗HBs(+)者检出2例(25.0%).提示HBsAg(+)感染者其传染性大小取决于e系统.HBsAg(-)感染者,即使抗HBc阳性或抗HBs阳性仍可能具有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DNA 血清 检测
下载PDF
孕中期母血产前筛查先天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唐少华 杨雪梅 郑昭科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4期96-97,共2页
目的 评价孕中期AFP和游离βHCG二联生化指标在产前筛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对3384例孕15~20w孕妇外周血AFP和游离βHCG二联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用Multicale软件计算出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 目的 评价孕中期AFP和游离βHCG二联生化指标在产前筛查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对3384例孕15~20w孕妇外周血AFP和游离βHCG二联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用Multicale软件计算出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爱得华综合征等三种先天缺陷的风险率,高风险孕妇建议B超、羊水或脐血培养明确诊断,产后随访证实。结果 产前筛查3384例孕妇,筛查出高危孕妇177例,阳性率为4.3%,其中唐氏高风险131例,18三体高风险7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21例。高危孕妇行羊水培养133例,发现异常核型6例。B超证实胎儿畸形10例。结论 孕中期生化二联指标是产前筛查异常胎儿的有效指标,遵循产前诊断规定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人体表胃电图的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少华 刘志诚 +5 位作者 张京英 肖少卿 胡丽梅 钱正良 汤元成 顾兆军 《针灸学报》 1989年第3期3-5,共3页
肥胖是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结果。在机体维持能量平衡的过程中,胃的运动及其调节机制构成了最初一级水平的控制。当胃的排空和扩张机能发生异常时,会影响机体能量的摄取,从而改变机体的能量平衡而促使肥胖的发生。鉴于胃电是反映胃功能... 肥胖是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结果。在机体维持能量平衡的过程中,胃的运动及其调节机制构成了最初一级水平的控制。当胃的排空和扩张机能发生异常时,会影响机体能量的摄取,从而改变机体的能量平衡而促使肥胖的发生。鉴于胃电是反映胃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我们曾对单纯性肥胖病人的体表胃电图进行研究,发现肥胖病人的胃电活动较活跃,提示胃运动的异常可能与肥胖的发生有关。本文仍以体表胃电图作为指标,观察了针灸治疗前后单纯性肥胖病人胃电图的变化以期对针灸减肥的机理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一、观察对象:本院减肥专科门诊单纯性肥胖病人33名,由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可疑的继发性肥胖病而确诊。其中女29名,男4名:20至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肥胖病 胃电图
下载PDF
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杆菌DNA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少华 郑廷迪 《浙江医学》 CAS 1995年第6期373-374,共2页
由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快速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已将此法用于结核杆菌的检测,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我们于1993年~1994年采用PCR技术,对126例结核病患者和107例非结核病患者的不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细... 由于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快速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已将此法用于结核杆菌的检测,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我们于1993年~1994年采用PCR技术,对126例结核病患者和107例非结核病患者的不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细菌学检查作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D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快速高通量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少华 陈向南 +7 位作者 毛义建 李德柒 谢番妮 谢丙乐 吴昊 林小琳 沈旭娜 俆峰 《浙江检验医学》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LPA技术检测了150例羊水标本、50例外周血标本,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Cof-falyser... 目的评价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染色体非整倍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LPA技术检测了150例羊水标本、50例外周血标本,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Cof-falyser9.0MLPA-DATA数据分析软件获得MLPA结果,比对MLPA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两种技术的符合率,总结MLPA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结果MLPA扩增后探针信号强度与质控相比比率大于1.3判定为重复,小于0.7判定为缺失。150例羊水标本,MLPA显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与羊水染色体培养核型分析结果相同;50例外周血标本,MLPA异常21例,与培养结果符合率100%。DNA质量和浓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Coffalyser9.0MLPA-DATA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实现MLPA数据处理通量化。结论MLPA技术用于普通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检测快速、特异、敏感,弥补了常规染色体培养周期长等缺点,对于大量的产前诊断羊水标本,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具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PA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非整倍体
下载PDF
结膜细胞外间质植入对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唐少华 王京 董红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间质(ECM)植入对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将40只白兔右眼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M组,每组20只。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ECM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术后1至16周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功... 目的探讨细胞外间质(ECM)植入对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将40只白兔右眼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CM组,每组20只。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ECM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术后1至16周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并测量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泡下组织细胞形态。结果术前平均眼压:对照组(35.11±4.32)mmHg,ECM组(35.18±4.37)mmHg,术后1、2、3、4、6、8、10、12、16周眼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裂隙灯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术后滤过泡有较好滤过功能。组织学观察:ECM组比对照组滤过泡区成纤维细胞少,未见瘢痕组织形成。结论结膜ECM植入能改善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减少瘢痕形成,并能良好地控制眼压。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ECM植入有希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细胞外间质 小梁切除术 滤过泡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对瘤背石磺低氧胁迫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唐少华 李伟鹏 +3 位作者 蒋超 汤刘思巧 王恺 沈和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81-2789,共9页
【目的】分析外源5-羟色胺(5-HT)对低氧胁迫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氧化应激水平和存活率的影响,探究5-HT在瘤背石磺应对低氧胁迫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瘤背石磺体内5-HT含量和5-羟色胺受体... 【目的】分析外源5-羟色胺(5-HT)对低氧胁迫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氧化应激水平和存活率的影响,探究5-HT在瘤背石磺应对低氧胁迫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瘤背石磺体内5-HT含量和5-羟色胺受体基因(5-HTR)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瘤背石磺血淋巴中5-HT含量及各组织5-HT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低氧胁迫期间(0、3、6、9、12和24 h)瘤背石磺存活率;通过注射5-HT及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分析瘤背石磺在低氧胁迫下应激相关酶活性及表达量差异。【结果】5-HT及其受体在瘤背石磺肝胰腺、胃、性腺、肠道、腹足和肌肉中均有分布。受到低氧胁迫的影响,5-HTR基因在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也发生改变,随着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5-HTR基因高相对表达量组织从腹足、肠道、胃变为性腺组织。低氧胁迫下瘤背石磺血淋巴中5-HT产生响应,其含量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注射5-HT使瘤背石磺在低氧胁迫时有更好的存活表现,在低氧刺激9 h后,注射5-HT组的瘤背石磺存活率高于注射PBS处理和低氧处理。用5-HT刺激瘤背石磺低氧胁迫9 h后发现,注射外源5-HT可降低瘤背石磺氧化应激水平,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和表达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结论】瘤背石磺受低氧胁迫后,其体内5-HT及其受体会产生响应,参与生理调节;注射外源5-HT可提高瘤背石磺的低氧耐受能力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背石磺 5-羟色胺 氧化应激 低氧耐受
下载PDF
臂前群肌神经入肌点的定位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少华 胡勇 杨胜波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借骨性标志确定肌皮神经肌支神经入肌点(N点)的位置。方法:成年尸体上肢,肩峰至颈静脉切迹连线为喙肱肌支N点的横向参考线(H_1),肱骨外上髁至内上髁连线为肱二头肌和肱肌支N点的横向参考线(H_2);肩峰至肱骨外上髁连线为纵向参考线... 目的:借骨性标志确定肌皮神经肌支神经入肌点(N点)的位置。方法:成年尸体上肢,肩峰至颈静脉切迹连线为喙肱肌支N点的横向参考线(H_1),肱骨外上髁至内上髁连线为肱二头肌和肱肌支N点的横向参考线(H_2);肩峰至肱骨外上髁连线为纵向参考线(L)。解剖暴露N点,涂抹硫酸钡,CT扫描。N点在臂前体表上的投影点为P,P点通过N点后投射至臂后体表上的点为P′。经P的垂线与H线、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_H和P_L。Syngo系统下确定P_H和P_L在H和L线上的位置及N点的深度。结果:喙肱肌支、肱二头肌短头、肱二头肌长头及肱肌支的P_H分别位于H_1的18.38%、H_2的56.85%、52.81%和57.52%处;P_L位于L的24.86%、50.20%、55.91%和64.31%处;经过P点的N点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23.16%、24.68%、26.32%和38.19%处。结论:这些神经入肌点的定位可提高臂前群肌痉挛神经溶解术的疗效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前群肌 肌痉挛 神经人肌点 定位 成人
下载PDF
以Diasys R/S 2003验证UF-100尿沉渣分析的筛查结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伍勇 陈辉 +1 位作者 唐少华 罗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尿沉渣 DIASYS R/S 2003 尿沉渣分析工作站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2FSK信号DSTFT解调算法中的同步新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文光 张正宇 唐少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针对FSK调制信号在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DSTFT)解调算法中的同步问题,通过分析比较2FSK信号的谱图与码元偏移之间的特定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谱图的同步新算法,即将信号接收过程分为码元起始点捕获过程和码元跟踪过程,针对不同的接收过程采... 针对FSK调制信号在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DSTFT)解调算法中的同步问题,通过分析比较2FSK信号的谱图与码元偏移之间的特定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谱图的同步新算法,即将信号接收过程分为码元起始点捕获过程和码元跟踪过程,针对不同的接收过程采用不同的同步算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基于谱图的同步算法比其他同步算法解调的误码率更低.该同步算法已用于实际的NAVTEX接收机中,接收灵敏度满足NAVTEX检测标准:当输入信号强度为-107dBm时,误码率小于4%,并且接收机已成功接收、解调出国际通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K 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解调 同步算法 谱图
下载PDF
湘江流域1960~2008年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义 唐少华 +1 位作者 陈华 胡林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2,32,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湘江流域的水文响应,采用Mann-Kendall法(M-K法)对湘江流域1960~2008年降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8年湘江流域的日平均气温普遍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日极小气温值的显著上升,其中...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湘江流域的水文响应,采用Mann-Kendall法(M-K法)对湘江流域1960~2008年降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8年湘江流域的日平均气温普遍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日极小气温值的显著上升,其中以郴州为代表的东南部气温变化趋势尤为显著;除长沙站外,其余站点降水变化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从年内分布来看,气温在4、5、6月份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则在1、2月份大部分站点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趋势分析 M—K法 湘江流域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忻 王京 +2 位作者 唐少华 黄秉仁 蔡良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本试验制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剂对碱烧伤后的兔角膜溃疡创面进行治疗。63只纯种新西兰白兔分为7组,每组9只,其中5组为治疗组,另2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用每毫升0.5,5,20,5... 本试验制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剂对碱烧伤后的兔角膜溃疡创面进行治疗。63只纯种新西兰白兔分为7组,每组9只,其中5组为治疗组,另2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用每毫升0.5,5,20,50和100μg表皮生长因子滴眼剂滴眼,对照组分别用纤维结合蛋白和氯霉素滴眼。伤后24,48,72,96及120h裂隙灯荧光素染色,照像观察溃疡面积,经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结果显示5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EGF对角膜碱烧伤后的溃疡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角膜碱烧伤 治疗方法 疗效 创面愈合时间 EGF 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陈朝生 唐少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4-185,共2页
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 HCV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血透中心 2 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及 5名血透室工作人员同时采用第二代 EL ISA法 ,检测 HCV抗体和逆转录套式 PCR法检测 HCV-RNA。结果  2 4例血透患者中抗 HCV阳性 11例 ... 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 HCV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血透中心 2 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及 5名血透室工作人员同时采用第二代 EL ISA法 ,检测 HCV抗体和逆转录套式 PCR法检测 HCV-RNA。结果  2 4例血透患者中抗 HCV阳性 11例 ,HCV - RNA阳性 4例 ,两者均阳性 1例 ,总 HCV感染率为5 8.3%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 HCV感染与输血、透析时间呈显著相关 ;5名血透室工作人员的抗 HCV及HCV - RNA均阴性。结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 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主要危险因素为输血、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透析设备和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病毒性肝炎 危险因素 丙型肝炎
下载PDF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若琳 唐少华 +2 位作者 郑廷迪 蔡秀英 李苑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 79例HBV感染孕妇 ,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BV DNA。结果 :4 7例大三阳孕妇血清HBV...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 79例HBV感染孕妇 ,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BV DNA。结果 :4 7例大三阳孕妇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 97 9% ,32例小三阳孕妇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 9 4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大三阳孕妇脐血中HBV DNA检出率为 31 9% ,小三阳孕妇脐血中HBV DNA检出率为 0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胎儿宫内感染与孕妇HBV感染状态和HBV DNA检出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胎儿 宫内感染
下载PDF
并发性白内障
19
作者 唐少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并发性白内障 葡萄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德柒 周乐 唐少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PAPP-A,同时用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均<0.01),但U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AMI组比较无差异。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0.01),但低于AMI组(P<0.01)。ACS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hs-CRP与PAPP-A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APP-A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提示可作为识别ACS的早期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