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限定日剂量和帕累托分析法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和洛芬待因缓释片的药物利用评价
1
作者 程静茹 郝卓璐 +5 位作者 陈新羽 焦灵利 李明 马丹华 于丹丹 唐少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37-40,44,共5页
目的基于限定日剂量和帕累托分析法分析医疗机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以下简称为复方氨林巴比妥)与洛芬待因缓释片药物利用情况,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及药物滥用主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大数据平台(来自4家医院2016年9月... 目的基于限定日剂量和帕累托分析法分析医疗机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以下简称为复方氨林巴比妥)与洛芬待因缓释片药物利用情况,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及药物滥用主动监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大数据平台(来自4家医院2016年9月—2022年8月电子病历)中复方氨林巴比妥或洛芬待因缓释片的处方信息,最终获得处方中开具复方氨林巴比妥的患者4261例(病历4552份),处方中开具洛芬待因缓释片的患者3278例(病历3817份)。根据限定日剂量评价用药倾向和用药合理性,使用帕累托分析法评价药品使用合理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年龄与复方氨林巴比妥单次剂量、实际日剂量的关系。结果处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诊断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主要就诊科室为急诊科;处方洛芬待因缓释片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05∶1,主要就诊科室为疼痛科。复方氨林巴比妥2019年用药频度(DDDs)最高,洛芬待因缓释片2020年DDDs最高。2019年复方氨林巴比妥的消耗量和实际用药天数最多,同年DDDs也最高,各年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复方氨林巴比妥单次剂量(r_(s)=0.07,P<0.05)和实际日剂量(r_(s)=0.06,P<0.05)均呈弱相关。2020年洛芬待因缓释片的消耗总量和实际用药天数最多,同年DDDs最多,各年DUI均<1。处方开具复方氨林巴比妥、洛芬待因缓释片的患者中开药次数1次为A因素。复方氨林巴比妥开药次数3~7次为C类因素。洛芬待因缓释片开药次数4~11次为C类因素。结论2种药品总体用药情况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但存在个体用药不合理现象,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重点关注开药次数较多患者,防止药物过度使用甚至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利用评价 限定日剂量 帕累托分析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洛芬待因缓释片 大数据平台
原文传递
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然 仝娜 +5 位作者 唐少文 陈敏健 江萍 王建明 刘继永 陆春城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4期425-429,共5页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卫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摇篮,高校需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改革医学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卫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摇篮,高校需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改革医学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见实习教学、产教融合与医教协同育人、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预防医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时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探讨
3
作者 张怀平 张前德 +3 位作者 武渊 何淑通 谷雨 唐少文 《中国农村卫生》 2023年第7期54-58,共5页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更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勇于担当的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时代医学生,在探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专业认同、责任认同、价值认同为主导,学科认知、政策认知、职业认知、历史认知、时代认知、发展认...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更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勇于担当的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时代医学生,在探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专业认同、责任认同、价值认同为主导,学科认知、政策认知、职业认知、历史认知、时代认知、发展认知、道德认知、伦理认知、心理认知为主要内容的独具特色的“三同九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课程思政内容架构,调查显示该课程实施成效较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意识有所增强。课题组在总结初步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调研分析,可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课程思政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系统化管理机制建立与运行探究
4
作者 刘晓蓉 唐少文 张怀平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为契合医学教育发展新趋势,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新要求,南京医科大学推广双向整合案例(PBL)+临床整合案例(CBL)教学模式,建立并运行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的系统化管理机制。该文就建立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系统化管理机制的路径、该机制... 为契合医学教育发展新趋势,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新要求,南京医科大学推广双向整合案例(PBL)+临床整合案例(CBL)教学模式,建立并运行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的系统化管理机制。该文就建立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系统化管理机制的路径、该机制的创新特色、该机制运行下可以解决完善的教学问题和运行成效展开研究探讨并做系统阐述。PBL+CBL整合案例教学系统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较好地解决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问题,达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目标,同时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为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本科医学教育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实施及提升教学改革成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医学人才培养 整合案例教学 医学教育改革 PBL+CBL
下载PDF
人B组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唐少文 唐力 +2 位作者 王斌 小林宣道 杨继红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3年第5期432-436,共5页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了人B组轮状病毒WH-2vp7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UCm-T,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WH-2与ADRV的同源性达98%,与印度加尔各达分离株CAL-1达92%,而与动物B组轮状病毒同源性差别较大,如与IDIR(鼠...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了人B组轮状病毒WH-2vp7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UCm-T,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WH-2与ADRV的同源性达98%,与印度加尔各达分离株CAL-1达92%,而与动物B组轮状病毒同源性差别较大,如与IDIR(鼠)同源性仅为58%,与WD653(牛)B组轮状病毒同源性为63%,与ATI(牛)同源性为61%。对vp7基因的二级结构分析发现其mRNA折叠形成多达18个发卡环状结构。VP7蛋白是24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4kDa,含有3个潜在的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酰化位点,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来看,WH-2与ADRV的同源性达99%,与CAL-1达95%,而IDIR仅为51%,说明了WH-2和ADRV的起源相同。此研究对了解B组轮状病毒基因的进化和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B组轮状病毒预防性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B组轮状病毒 VP7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结构蛋白
下载PDF
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认知度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少文 陈天全 +3 位作者 尤华 沈昊 薛胜男 钮菊英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门诊病人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的认知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三甲医院门诊候诊病人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7份,有效应答率...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门诊病人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的认知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三甲医院门诊候诊病人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7份,有效应答率94.6%。46.1%的病人能正确理解药品不良反应概念;63.8%认为所有药品均可发生不良反应;42.6%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是医疗事故;46.5%认为医院应对此承担责任;出现不良反应后95.5%的病人会选择停药;92.0%服药前会阅读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94.0%生病时会选择医生开药方治疗;仅6.1%认为抗生素越贵效果越好;89.1%知道购买处方药时要出具医生处方;85.9%的病人其单位或社区没有开展过药物知识的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户口类别与认知度的高低有关。结论:门诊病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欠佳,但安全用药意识尚好。还需对农村地区者及低文化程度者加强宣传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门诊患者 安全用药 认知度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认知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少文 徐厚明 +2 位作者 沈冲 钮菊英 沈洪兵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情况,找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低的原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选定医院内的医务人员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调查。结果共调查960人,获有效问卷为791份,有... 目的了解南京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情况,找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低的原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选定医院内的医务人员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调查。结果共调查960人,获有效问卷为791份,有效应答率为82.4%。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概念答对率为28.4%,67.8%的医务人员曾遇到过不良反应,76.6%的医务人员认为报告临床所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是自己的职责,然而仅有38.8%的医务人员曾经报告过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报告机构为地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没有报告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报告程序(53.3%)。97.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教育。结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意识还不够强、对报告体系还不够了解,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认知度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少文 施敏红 +3 位作者 许珍林 陈茹 王晶 徐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后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Disc、CMCI、CNKI、VIP、Wanfang数据库中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的随机与半随...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后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Disc、CMCI、CNKI、VIP、Wanfang数据库中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的随机与半随机临床试验,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资料并进行核对,运用Review manager 5.2.1软件分析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27篇,干预组总人数为1558人,对照组为1495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使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24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降低0.15 mm(95%CI:-0.30~-0.01),治疗96周IMT降低0.81 mm(95%CI:-1.11~-0.51);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能使颈动脉IMT值降低0.10 mm(95%CI:-0.18~-0.03),治疗24周颈动脉IMT值降低0.36 mm(95%CI:-0.49~-0.23),治疗48周颈动脉IMT值降低0.22 mm(95%CI:-0.31~-0.13)。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效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META分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唐少文 周明 +2 位作者 张怀平 陆慧 易洪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及公共卫生... 目的:探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定性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以及公共卫生案例综合分析成绩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融合翻转课堂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预防医学 多学科融合 本科教育
下载PDF
情境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少文 苏静 +2 位作者 马红霞 靳光付 胡志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期143-144,共2页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流行病学课程为基础,选取了传染病暴发调查、慢性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3个内容,在我校200...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流行病学课程为基础,选取了传染病暴发调查、慢性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3个内容,在我校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了15个学时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模拟过程中将流行病学理论运用于公共卫生实践,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第五讲:现况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少文 詹思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39-542,共4页
关键词 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 疾病
下载PDF
南京地区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少文 尤华 +1 位作者 钮菊英 喻荣彬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的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南京地区27所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对ADR概念、相关知识、报告意识、ADR法律知识等的认知情况。结...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的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南京地区27所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对ADR概念、相关知识、报告意识、ADR法律知识等的认知情况。结果:共调查1 200人,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72份,有效应答率为81.0%。以得分方式评价认知情况,结果972个被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9.54±2.99)分,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医务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得分均数划分认知度高低来分析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等级,医务人员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与认知程度高低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医院等级和医务人员职业与认知度高低有关联。结论:有必要对基层医院及非药学的医务人员进行长期的ADR专业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认知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多重RT-PCR同步检测A组轮状病毒P基因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少文 叶临湘 +2 位作者 王斌 周敦金 杨继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2-934,共3页
目的 建立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型的多重PCR分型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样本进行检测。方法 在分析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基础上 ,选取引物con2、con3进行第一轮RT -PCR ,然后以A组轮状病毒 5个P基因型P[6 ]、P[8]、P[9]、... 目的 建立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型的多重PCR分型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样本进行检测。方法 在分析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基础上 ,选取引物con2、con3进行第一轮RT -PCR ,然后以A组轮状病毒 5个P基因型P[6 ]、P[8]、P[9]、P[4 ]和P[10 ]的特异性引物 ,进行第二轮巢式PCR ,建立多重巢式RT -PCR同步检测A组轮状病毒P基因型技术。结果 利用该方法可以同时检出 5种不同基因型标准株混合物中的各个型别。将纯化的A组轮状病毒标准株RNA系列稀释后 ,用本方法进行检测 ,其灵敏度为 0 1ng/μl。同时还对 4 0份从武汉市儿童医院采集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的腹泻儿童大便样本进行检测 ,其中P[8]有 2 9例、P[4 ]有 5例 ,另外发现有P[8]与P[4 ]混合感染 4例。说明该方法对实际样本中的混合感染也能很好地分型。结论 应用多重巢式RT -PCR对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研究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提供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轮状病毒 P型基因型
下载PDF
武汉市儿童医院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VP4型别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少文 叶临湘 +3 位作者 王斌 康世秀 周玲 杨继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75-677,共3页
目的 研究武汉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利用多重RT -PCR技术对VP4基因进行分型研究。 结果 武汉地区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 目的 研究武汉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利用多重RT -PCR技术对VP4基因进行分型研究。 结果 武汉地区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 2 5 7例 ,阳性率为 3 2 .4%。其中P [8]型 2 3 2例 ( 90 .3 % ) ,P [4 ]型 3例( 1.2 % ) ,P [8]与P [4 ]混合感染 15例 ( 5 .8% ) ,尚有 7例 ( 2 .7% )未能分出型别。对检测结果按采样时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分别进行了分析。 结论 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P[8]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 ,患儿以 6月至 1岁为主 ,男女性别差异不大 ,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分型研究将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P基因型 婴幼儿腹泻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别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少文 王斌 +3 位作者 李燕 杨继红 叶临湘 李锡太 《华中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VP7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用一步多重RT PCR技术对其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武汉地区 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 2 5 7份 ... 目的 研究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VP7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用一步多重RT PCR技术对其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武汉地区 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 2 5 7份 ,阳性率为 32 .4 %。其中G1型 5例 (1.9% ) ,G2型 6例 (2 .3% ) ,G3型 2 0 2例 (78.6 % ) ,G1与G3混合感染 10例 (3.9% ) ,G2与G3混合感染 1例 (0 .4 % ) ,G3与G8混合感染 1例 (0 .4 % ) ,2 2例 (8.6 % )未能分出型别 ,另外发现非正常G3型 10例 (3.9% )。结论 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G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 ,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年龄以 7~ 12个月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VP7基因型 RV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人B组轮状病毒WH-1株NSP2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6
作者 唐少文 叶临湘 +3 位作者 王斌 郑华英 李燕 杨继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了解人B组轮状病毒近 2 0年来基因变异情况 ,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扩增人B组轮状病毒WH - 1株NSP2基因 4 89bp的片断 ,并将其克隆到载体 pUCmT ,转化感受态细胞One-shot... 目的 了解人B组轮状病毒近 2 0年来基因变异情况 ,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扩增人B组轮状病毒WH - 1株NSP2基因 4 89bp的片断 ,并将其克隆到载体 pUCmT ,转化感受态细胞One-shotTop10F’ ,提取转化菌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PstI酶切分析 ,筛选出阳性菌提取质粒 ,对插入片段进行了测序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利用GeneBee与其他B组轮状病毒株ADRV(人 )、CAL - 1(人 )及IDIR(鼠 )的NSP2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毒株WH - 1与ADRV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 99 8% ,与CAL - 1达 93 7% ,与IDIR(鼠 )的同源性为80 0 %。使用PredictProtein软件分析WH - 1NSP2的蛋白组成 ,发现其编码的 14 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中 ,含有 1个潜在的N -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酰化位点。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看 ,WH - 1与ADRV的同源性达 99 3% ,与CAL - 1达 98 6 % ,而与IDIR为 86 2 %。结论 WH - 1与ADRV的起源相同 ,且B组轮状病毒NSP2基因保守性很高。对人B组轮状病毒NSP2基因序列分析将有助于B组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基因进化以及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都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B组轮状病毒 WH-1株NSP2 基因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医学消毒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少文 喻荣彬 +2 位作者 沈冲 徐燕 沈洪兵 《疾病控制杂志》 200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消毒 教育改革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消毒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少文 喻荣彬 +1 位作者 沈冲 沈洪兵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为了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消毒学教学中的应用,选取了化学消毒法内容在2003级卫生检验专业学生中进行尝试,并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01级和2002级同专业的学生比较,期末成绩两者并无明显差异,但有关化学消毒法内容的得分两者存在显著... 为了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消毒学教学中的应用,选取了化学消毒法内容在2003级卫生检验专业学生中进行尝试,并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01级和2002级同专业的学生比较,期末成绩两者并无明显差异,但有关化学消毒法内容的得分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对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此次探索性的尝试,为医学消毒学全面实施PBL教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消毒学 教学模式 PBL教学
下载PDF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新方法系列讲座(六)
19
作者 唐少文 詹思延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9年第6期383-386,共4页
在药物疗效/安全性评价时,除采用疾病频率的变化、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外,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这些结局包括功能是否正常,解除疼痛的情况,改善身体、心理和社会限制的情况以及功能障碍恢复的情况等。人们... 在药物疗效/安全性评价时,除采用疾病频率的变化、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外,患者自我报告的结局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这些结局包括功能是否正常,解除疼痛的情况,改善身体、心理和社会限制的情况以及功能障碍恢复的情况等。人们发现评价不同结局指标时结论会有所变化:比如患者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但感觉上并没有改善;药物使用改善症状,但生理功能的测量没有改变;或生命延长,但同时带来无法忍受的疼痛和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评价
下载PDF
预防医学本科生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20
作者 唐少文 王辉 +1 位作者 靳光付 王建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6期69-70,共2页
本研究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26名本科生进行定性访谈,采用QSR Nvivo 8.0软件,并借助于Colaozzi七步法分析其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看法。结果显示,正向的体验主要有学习兴趣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公共卫生思维的拓展、自信... 本研究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26名本科生进行定性访谈,采用QSR Nvivo 8.0软件,并借助于Colaozzi七步法分析其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看法。结果显示,正向的体验主要有学习兴趣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公共卫生思维的拓展、自信心的增强、公共卫生实践的早准备、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等;负向的体验主要是学习压力的增加、学习时间的增多、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这两方面的体验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行和改进流行病学情境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