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唐旭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秀秀 唐旭东 +4 位作者 张北华 卫裕晨 马祥雪 尹晓岚 王凤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真实世界门诊医案诊疗数据,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数据挖掘结合专家访谈的研究设计,纳入唐教授诊疗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医案处... 目的探讨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真实世界门诊医案诊疗数据,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数据挖掘结合专家访谈的研究设计,纳入唐教授诊疗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医案处方,建立药物数据库,分析中药使用特点;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的102张初诊处方中,共涉及中药87味,1578药次,药性寒温并用,以温行温通为主;药味以辛开苦降,甘调平衡为主;归经主要集中脾胃经;药物类别以补虚类、化湿类、理气类与清热类为主;使用频率>10%的药味31种,系统聚类显示,组方特点因疾病重叠主症表现侧重而异,关注舌苔与大便情况,紧扣八纲,通降方药有升清降浊以健脾清化助运,辛开苦降以平调脾胃,理气降胃导滞以清肝和胃之别。结论唐旭东教授临证GERD重叠消化不良立足“因滞而病”为本,问诊重视症状细节,临证思辨紧扣八纲,抓住主症,善用配伍,治疗以辨证新八纲为纲领,虚则责之脾土,实则责之肝胃,灵活延伸运用通降方法,以实现“调中复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不良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通降 调中复衡
下载PDF
脾主运化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与应用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唐旭东教授团队研究思路概述
2
作者 张佳琪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本,对促进中医理论实践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脾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随着...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事业永葆活力的根本,对促进中医理论实践应用、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脾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脾胃学说的核心。随着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以脾虚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代谢性疾病日益增多,现有脾虚理论的局限性愈发明显,亟待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脾虚理论创新,在多学科交叉的支撑下,以适宜的方法、技术和理论加以研究、阐释和融合,进而有效解决脾胃病不断出现的新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脾主运化 中医药学术 中医药事业 脾胃学说 藏象学说 西苑医院 中医理论
下载PDF
唐旭东运用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经验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春燕 王萍 +1 位作者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96-97,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当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癌变机率增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唐旭东教授师从董建华院士等名老中医,对运用失笑散辨证治疗CAG血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当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癌变机率增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唐旭东教授师从董建华院士等名老中医,对运用失笑散辨证治疗CAG血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唐师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唐旭东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失笑散 血瘀证
下载PDF
唐旭东运用通降法治疗慢性胃病思路探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苏敏 李振华 +1 位作者 李保双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慢性胃病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烧心等症状,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相当于西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教授认为,... 慢性胃病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烧心等症状,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相当于西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教授认为,慢性胃病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其证多为脾胃虚寒、气阴两虚,或脾胃湿热、虚中夹实、寒热错杂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顺”,慢性胃病的治法以恢复脾胃通降功能为大纲,兼辨脏腑、气血、寒热、虚实“小八纲”理论为指导把握病机,进行施治。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唐旭东 通降法 慢性胃病
下载PDF
唐旭东运用膏方调治胃下垂临床经验撷萃 被引量:5
5
作者 车慧 卞立群 +1 位作者 唐旭东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唐旭东擅长运用膏方调治胃下垂,治疗以固本清源、纠偏却病为总则,以先通后补、立足脾胃、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为基本治法,强调秋冬季调补的重要性,配合膏方相应的服药方法及生活调摄,可收良效。
关键词 胃下垂 膏方 名医经验 唐旭东
下载PDF
唐旭东辨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金鑫 唐旭东 +3 位作者 王凤云 石啸双 李夏 曾恩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46,共3页
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参苓白术散为经典中医健脾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唐旭东教授认为,FD以脾虚为病机根本,脾虚湿盛为病... 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参苓白术散为经典中医健脾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作用。唐旭东教授认为,FD以脾虚为病机根本,脾虚湿盛为病机关键,治疗时应明确病机演变规律,治病求本,以"通"为用,健脾益气,故临床辨证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F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旭东 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 参苓白术散
原文传递
唐旭东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体会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赓 唐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4-736,共3页
唐旭东教授在秉承先师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所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唐旭东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并总结出一套简而易... 唐旭东教授在秉承先师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所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唐旭东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并总结出一套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调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唐旭东辨证应用香苏饮加减治疗胃病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北华 唐旭东 李保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39-640,共2页
香苏饮具有疏肝健脾,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具有气滞病机特点的病证。唐旭东教授认为胃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临床所见胃病多具有气滞病机特点,治疗当以"通降"为着眼点。唐旭东教... 香苏饮具有疏肝健脾,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具有气滞病机特点的病证。唐旭东教授认为胃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临床所见胃病多具有气滞病机特点,治疗当以"通降"为着眼点。唐旭东教授临床治疗胃病擅长以香苏饮为基础方辨证加减用药,肝气犯胃证常合用四逆散、饮食停滞证合用保和丸、脾虚湿滞证合用半夏泻心汤、久病气滞血瘀证常合用丹参饮、金铃子散,加减用药灵活巧妙,基于"通降论"和香苏饮应用经验开发的通降颗粒临床应用效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苏饮 通降论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唐旭东教授慢性胃炎从肝论治经验举隅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振红 唐旭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47-648,共2页
唐旭东教授跟师董建华董老学习,得其真传。唐师尤重董老之通降理论[1],并将其发展创新。唐师推崇旭高医案,常言肝脾者,调气机之升,肺胃者,协气机之降。故慢性胃炎从肝论治自有其深意也。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内经》 脾胃
下载PDF
唐旭东应用痛泻要方改善IBS-D“痛”、“泻”症状的临床经验汇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微 王春燕 +1 位作者 王凤云 唐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37-1538,共2页
痛泻要方作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和常用方,留传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但在当今临床依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脾胃病科专家常用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痛"和"泻"即腹痛和泄泻,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应用痛泻要方来治... 痛泻要方作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和常用方,留传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但在当今临床依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脾胃病科专家常用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痛"和"泻"即腹痛和泄泻,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应用痛泻要方来治疗可有效缓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著名专家唐旭东教授临床善用此法,他从"痛""泻"症状产生的基本病机着手,以"抑肝扶脾"为基本治疗思路,以痛泻要方为主方,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灵活加减用药,辅以耐心细致地情志疏导,疗效确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药方 IBS-D 经验
原文传递
唐旭东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述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媚 唐旭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9-11,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肝郁脾虚是最主要的病机,抓住主要病机,肝脾同调、寒温并用、...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肝郁脾虚是最主要的病机,抓住主要病机,肝脾同调、寒温并用、升降相宜、调补脾肾、注重消导、心理治疗等方法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配合饮食调理和加强身体锻炼也是治疗本病非常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 心理治疗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 经验 Experienc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排便习惯 饮食调理 异常改变 身体锻炼 间歇发作 寒温并用 肝郁脾虚 调补脾肾 大便性状 持续存在 病机 症候群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唐旭东巧用辛开苦降法辨治脾胃疾病思路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园志 王凤云 +3 位作者 马祥雪 尹晓岚 石啸双 唐旭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254,共3页
临床中脾胃系统疾病由于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故单纯或寒或热证型并不多见,多数为寒热错杂证,运用辛开苦降法是常规治疗原则,然而如何辨别应用指征,处方时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味加减、疗效如何均需仔细揣摩。唐旭东教授师承中国工程... 临床中脾胃系统疾病由于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故单纯或寒或热证型并不多见,多数为寒热错杂证,运用辛开苦降法是常规治疗原则,然而如何辨别应用指征,处方时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味加减、疗效如何均需仔细揣摩。唐旭东教授师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根据其通降理论及脾胃分治、脾胃合治等理论,在将辛开苦降法应用于临床时有其独特的观点,根据此治则处方治疗除胃痞病外的其他如反酸、嘈杂、腹泻等中焦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开苦降 胃痞 寒热 气机升降
下载PDF
唐旭东教授以“攻毒散结、扶正固本”为纲辨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健 李芮 +3 位作者 毛悦 靳楠 蒋佩珍 唐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1期112-116,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许多患者单纯使用西药化疗,其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大,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唐旭东教授擅长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诊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许多患者单纯使用西药化疗,其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大,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唐旭东教授擅长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诊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颇具心得。唐教授多从“攻毒散结、扶正固本”的治疗思路出发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期以“攻毒散结”为法,破血逐瘀、消毒散结,祛除邪气;中期以“扶正固本”为法,固本培元、扶助正气,助邪外出;后期以“益气养阴”为主,益气固本,滋阴生津,补益疾病日久人体损伤的正气。唐教授以“攻毒散结、扶正固本”为纲辨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治疗前、中、后多用中医药治疗,祛邪外出的同时,顾护正邪交争损伤的人体正气,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证候灵活辨证施治及用药,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毒散结 扶正固本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医药治疗 验案举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唐旭东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夏 李敬华 +3 位作者 王凤云 车慧 张佳琪 唐旭东(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唐旭东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唐旭东教授2016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病历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系统集成...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唐旭东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唐旭东教授2016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病历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的证型频次、用药频次、药物属性(药性、药味、归经)、核心处方。结果纳入病历219份,处方219首。高频证型有肝郁脾虚证(97次)、寒热错杂证(91次)、气滞湿阻证(77次),高频药物有砂仁(198次)、炙甘草(167次)、陈皮(151次),药性多温、微寒、平,药味多辛、苦、甘,多归脾、胃、肺、肝经。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和逍遥散为基础加减。结论唐旭东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以健脾、疏肝、行气、化湿为法,注重恢复气机通降,平调寒热,多脏腑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旭东 功能性消化不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唐旭东治疗胃痞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恙 朱玲 +3 位作者 王凤云 苏博 李敬华 唐旭东(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0-15,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唐旭东教授临证医案,挖掘其治疗胃痞病的经验。方法采集2018年12月-2020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唐旭东教授胃痞病医案,采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支持向量机分析等方法,对医案基本信息,中医证型...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唐旭东教授临证医案,挖掘其治疗胃痞病的经验。方法采集2018年12月-2020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唐旭东教授胃痞病医案,采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支持向量机分析等方法,对医案基本信息,中医证型,中药频次、剂量、性味归经,方剂配伍,核心处方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胃痞病医案303则,主要为年龄>39~69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高频证型为肝胃不和证(87次)、脾虚气滞证(66次)、脾虚湿滞证(45次)。高频中药为砂仁(289次)、炙甘草(243次)、柴胡(203次)。辛温类和脾胃经药物应用频次较高。聚类分析显示共有4组核心中药配伍,复杂网络分析得出由6味药物组成的核心方,支持向量机分析显示各类证型与多个中药有强预测关联性。结论唐旭东教授继承通降理论,治疗胃痞病注重调中复衡、肝胃同治、脾胃合治,临床疗效显著,可供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病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支持向量机 唐旭东
下载PDF
唐旭东通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49
16
作者 李敬华 胡建华 +4 位作者 张丽颖 王凤云 王萍 卞立群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79-1780,共2页
介绍唐旭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治以通降,临床常分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气滞证治疗。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通降法 唐旭东
原文传递
唐旭东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车慧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311-2315,共5页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遵循“调中复衡”理论进行整体调治。根据脾胃病的发病规律特点,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的平衡为目的;辨脏腑,多脏同调,重点施治;辨虚实,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辨气血,用药浅深,各有侧重;辨寒热,注重配伍,以平为期;随证灵活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调中复衡 名医经验 唐旭东
原文传递
唐旭东教授对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现象的学术观点及其中医治疗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捷虹 靳光荣 +2 位作者 卞立群 王凤云 唐旭东 《四川中医》 2016年第3期8-9,共2页
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之间有症状重叠的现象,对此,唐旭东教授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学术观点,并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该症候群的丰富经验。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症状重叠 唐旭东 中医治疗经验
原文传递
唐旭东辨治胃食管反流病临证思路探微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璟仪 张丽颖 +1 位作者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464-4466,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存在诸多难点。唐旭东教授传承董建华院士"通降论"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建了"脏腑、虚实、气血、寒热"之脾胃病辨证新八纲,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方法学指...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存在诸多难点。唐旭东教授传承董建华院士"通降论"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建了"脏腑、虚实、气血、寒热"之脾胃病辨证新八纲,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方法学指导。唐旭东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文章将唐旭东教授以"通降论"为纲、新八纲辨证为法的诊疗思路及其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具体应用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通降论 新八纲 唐旭东 经验
原文传递
唐旭东教授应用肠安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苏敏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4-766,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缺乏对IBS-D系列症状均有效的药物,中医辨证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唐旭东教授认为,IBS-D以脾虚为病机根本,肝郁脾虚为病机关键,脾肾阳虚为病机演变,临床上唐教授根据"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缺乏对IBS-D系列症状均有效的药物,中医辨证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唐旭东教授认为,IBS-D以脾虚为病机根本,肝郁脾虚为病机关键,脾肾阳虚为病机演变,临床上唐教授根据"痛""泻"等症状特点,明确病机演变规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证应用肠安Ⅰ号方加减治疗IBS-D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旭东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安Ⅰ号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