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囊蛋白2离子通道功能及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汪凯 黄渊 +2 位作者 周策凡 唐景峰 陈兴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多囊蛋白2 (polycystin-2,PC2,或称TRPP2,PKD2)是一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维持细胞正常的Ca~(2+)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transient receptor p... 多囊蛋白2 (polycystin-2,PC2,或称TRPP2,PKD2)是一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在维持细胞正常的Ca~(2+)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最常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ADPKD)的潜在病因之一。PC2可自身组装为同源四聚体离子通道或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异源受体-离子通道复合物,参与调节机械感觉、细胞极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导致囊性细胞从正常的吸收、静止状态转变为病理性分泌、增殖状态。本文阐述了PC2蛋白相关结构域以及通道特性在维持细胞内Ca~(2+)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并总结了PC2在细胞膜、纤毛、内质网以及线粒体等特定亚细胞定位形成多囊蛋白复合物,参与多种细胞分化、增殖、存活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为确定特异性的有效的ADPKD干预治疗途径和靶点药物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蛋白2 离子通道 钙离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原文传递
三基序蛋白27的生理意义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作者 刘秦峰 黄渊 唐景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31,共10页
三基序蛋白27(tripartite motif 27,TRIM27)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细胞核、胞质溶胶和内体中均有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中。TRIM27还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以及SUMO E3连接酶活性。TRIM27参与调控机体多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例如作为转录调控... 三基序蛋白27(tripartite motif 27,TRIM27)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细胞核、胞质溶胶和内体中均有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中。TRIM27还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以及SUMO E3连接酶活性。TRIM27参与调控机体多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例如作为转录调控蛋白质促进减数分裂过程,与生殖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增强胱天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活性诱导正常细胞凋亡过程的发生;不仅可以抑制由IκB激酶(IkappaB kinase,IKK)家族成员介导的NF-κB的激活,还能通过泛素化降解NF-κB抑制剂Iκbα,进而参与NF-κB信号通路,在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生。最新研究表明,TRIM27还参与了癌症进程关键信号通路,例如PI3K/AKT,Wnt/β-catenin等,从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多种常见癌症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抑制它们凋亡过程的发生以及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同时,TRIM27作为癌症干预的潜在靶点,还能与核因子Y(nuclear factor-Y,NF-Y)组成蛋白质复合物,而增强癌细胞对某些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总之,TRIM27对于细胞的某些生命过程调控作用以及机制不同,甚至相反,这取决于细胞的类型以及所处的状态。本文将从TRIM27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出发,针对TRIM27发挥的生理意义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基序蛋白27 凋亡 天然免疫 炎症反应 癌症
原文传递
RASSF1A在细胞自噬及凋亡中的功能
3
作者 唐榆 周紫娟 +3 位作者 周快乐 刘蕾 周策凡 唐景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16-2826,共11页
肿瘤抑制因子Ras相关结构域家族成员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Ras超家族蛋白重要的下游效应因子,具有调控自噬及凋亡的作用。自噬及凋亡是影响机体生存发育的重要生命过程,其调节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肿瘤抑制因子Ras相关结构域家族成员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Ras超家族蛋白重要的下游效应因子,具有调控自噬及凋亡的作用。自噬及凋亡是影响机体生存发育的重要生命过程,其调节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针对RASSF1A对自噬及凋亡的调节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分析翻译后修饰对于RASSF1A调节自噬及凋亡过程中功能切换的作用,探讨自噬及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调节作用,以期为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型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 凋亡 自噬 肿瘤
原文传递
非编码RNA对胰腺癌发生进展及耐药的影响
4
作者 吴念平 周策凡 唐景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488-497,共10页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作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它们大量存在于生物体内。大多数非编码RNA不具备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是能够调控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功能,在各种疾病中参与复杂的信号网络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作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它们大量存在于生物体内。大多数非编码RNA不具备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是能够调控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功能,在各种疾病中参与复杂的信号网络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被发现就是晚期,并且治疗和预后效果极差,因此被称为癌症之王,目前科研上也难以攻克。本文阐述了非编码RNA在胰腺癌发生、进展及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科研人员寻找检测和治疗胰腺癌的靶点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ncRNA) 胰腺癌 耐药
下载PDF
PTTG1在肿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念平 黄惠利 +2 位作者 周快乐 周策凡 唐景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9期1448-1452,共5页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从垂体中分离出来的癌基因。它能结合并抑制分离酶从而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激活DNA损伤反应途径诱导p53依赖性衰老,还能反式激活一些癌基因进而促进细胞转化与裸鼠成瘤能力。它还能...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从垂体中分离出来的癌基因。它能结合并抑制分离酶从而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激活DNA损伤反应途径诱导p53依赖性衰老,还能反式激活一些癌基因进而促进细胞转化与裸鼠成瘤能力。它还能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TGFβ/SMAD3通路来促进肿瘤的生长与侵袭。本文为以PTTG1为靶点开发肿瘤治疗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 机制 肿瘤
下载PDF
枕下极外侧入路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景峰 黄永旺 +7 位作者 杜贻庆 杨保华 阳永东 夏学巍 唐乐剑 周晓坤 王文波 莫万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2,245,共3页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与椎动脉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比较。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5例,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手术,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及椎动脉颅内段行程等相关参数。结果该入路中主要的解剖结构有:寰... 目的探讨枕下极外侧入路与椎动脉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比较。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5例,进行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手术,测量各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数值及椎动脉颅内段行程等相关参数。结果该入路中主要的解剖结构有: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椎动脉第Ⅱ~Ⅳ段走行、颅神经根丝及其走行和相互间的关系。其中乙状窦、枕髁和椎动脉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标志,左、右椎动脉直径和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3.3%的椎动脉位于舌下神经腹侧,在舌下神经腹侧走行,16.7%的椎动脉穿舌下神经上、下束之间。结论掌握枕下极外侧入路中椎动脉的走行以及该区域重要的解剖标志,对于经枕下极外侧入路的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极外侧入路 椎动脉 解剖
下载PDF
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景峰 黄永旺 +7 位作者 杨保华 杜贻庆 莫万彬 阳永东 夏学巍 唐乐剑 周晓坤 王文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7-2191,共5页
背景: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栓塞材料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Onyx胶是近年研制的一种新型液体栓塞剂,具有不粘管、弥散均匀及可控性好等优点。目的:总结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的... 背景: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栓塞材料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Onyx胶是近年研制的一种新型液体栓塞剂,具有不粘管、弥散均匀及可控性好等优点。目的:总结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动脉鞘,6F导引导管插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Marathon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内,采用"注胶-返流-停止-再注胶"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与结论: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闭塞40%~60%8例,60%~90%7例,90%以上(完全栓塞)16例。未能完全栓塞的15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Ⅳ级;6例患者术后辅以伽玛刀治疗,其中2例1年以后复查DSA显示脑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提示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应正确采用栓塞技术和注意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ONYX胶 血管内栓塞治疗 并发症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不同液态栓塞系统治疗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景峰 黄永旺 +2 位作者 杨保华 郑华平 杜贻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33-2934,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液态栓塞系统(NBCA胶和ONYX胶)治疗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直径≤6 cm)的疗效差异。方法 85例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NBCA胶组和ONYX胶组,采用对应液态栓塞系统治疗,比较栓塞率≥80%的例数及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以... 目的观察不同液态栓塞系统(NBCA胶和ONYX胶)治疗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直径≤6 cm)的疗效差异。方法 85例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NBCA胶组和ONYX胶组,采用对应液态栓塞系统治疗,比较栓塞率≥80%的例数及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NBCA组栓塞率≥80%的例数〔24例(60%)〕及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9.53±2.36)cm3〕均小于ONYX组〔38例(84.44%),(12.31±2.51)cm3〕,而两种栓塞系统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访1年,NBCA组的复发率(5例,12.5%)明显高于ONYX组(0例)。结论 ONYX胶液态栓塞系统治疗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疗效优于NBCA胶液态栓塞系统,对于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临床推荐ONYX胶液态栓塞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A胶液态栓塞系统 ONYX胶液态栓塞系统 脑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布病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景峰 李晓艳 +1 位作者 王兴龙 梅建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9-121,128,共4页
目的建立诊断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以B.abortus 544A全菌免疫BALB/c小鼠,以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抗,纯化后以胶体金标记,选择最佳反应模式组装试纸条,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已筛选4B8、1G9、1C9和1E24株稳定分泌单抗的细胞株,... 目的建立诊断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以B.abortus 544A全菌免疫BALB/c小鼠,以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抗,纯化后以胶体金标记,选择最佳反应模式组装试纸条,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已筛选4B8、1G9、1C9和1E24株稳定分泌单抗的细胞株,以其单抗互相配对组合的试纸条均能检出B.abortus 544A菌。其中以1G9为包被抗体、4B8为金标抗体的试纸检测效果最佳,与以B.abortus 544A菌多抗为包被抗体、4B8单抗为金标抗体的试纸对比,检测结果一致,且不与其他菌发生交叉反应。对PCR检测为阳性的70份牛血清样品,两种试纸条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结论所建立的诊断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简便、准确,有望用于布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
下载PDF
颈椎管及环枕区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景峰 肖绍文 +2 位作者 杜贻庆 阳永东 莫万彬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及环枕区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一期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9年...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及环枕区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一期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9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1例脊索瘤次全切除术后2年复发。结论经改良枕下远外侧入路和颈后中线入路手术是治疗环枕区及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具有术野开阔、肿瘤显露充分、全切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枕区 颈椎管 哑铃型肿瘤 外科治疗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猪瘟病毒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景峰 周康平 +1 位作者 韩振伟 王业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建立了应用TaqMan-LNA的荧光定量RT-PCR和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技术检测猪瘟病毒(CSFV)的两种方法。根据对NCBI中CSFV E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CSFV E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并以E2基因为模板构建了重组质粒。通过梯度稀释阳性... 建立了应用TaqMan-LNA的荧光定量RT-PCR和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技术检测猪瘟病毒(CSFV)的两种方法。根据对NCBI中CSFV E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CSFV E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并以E2基因为模板构建了重组质粒。通过梯度稀释阳性标准品进行试验表明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检测下限分别为102拷贝/μL和101拷贝/μL;特异性试验表明,两种方法对于其他5种病毒不能检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临床样本检测同样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说明所建立的Taq Man-LNA荧光定量RT-PCR和RT-LAMP可应用于CSF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景峰 黄永旺 +6 位作者 杜贻庆 莫万彬 阳永东 夏学巍 唐乐剑 周晓坤 王文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可脱性弹簧圈
下载PDF
Neuroform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景峰 肖绍文 +1 位作者 张超元 罗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评估Neuroform支架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效果。方法1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使用Neuroform自膨式颅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将预装好的Neuroform支架系统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 目的评估Neuroform支架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效果。方法1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使用Neuroform自膨式颅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将预装好的Neuroform支架系统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后,行可脱弹簧圈栓塞术;术后维持全身肝素化48h。结果动脉瘤100%栓塞8例,95%栓塞2例,1例后交通动脉瘤,在支架释放后,颈内动脉痉挛,放弃栓塞,改为二期栓塞治疗。4例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可克服目前血管内治疗的技术障碍,既可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可改善宽颈动脉瘤栓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NEUROFORM支架 栓塞
下载PDF
应用B.melitensis 16M单克隆抗体建立羊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体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景峰 李晓艳 +2 位作者 梅建军 刘锴 王兴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用B.melitensis16M提纯的LPS和O链抗原作为检测抗原,研制出针对B.melitensis16M的单克隆抗体(McAb),将其标记胶体金,建立一种诊断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B.melitensis16M全菌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cAb... [目的]用B.melitensis16M提纯的LPS和O链抗原作为检测抗原,研制出针对B.melitensis16M的单克隆抗体(McAb),将其标记胶体金,建立一种诊断布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B.melitensis16M全菌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cAb,测定免疫球蛋白亚类及亲和力。用HiTrapProteinGHP亲和层析纯化抗体并用胶体金标记,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选择最佳反应模式组装成试纸条,对其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阳性病料试验。[结果]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B.melitensis16M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2D10、3C6、1E10,单抗亚类分别为IgG2a、IgG1,亲和常数(k)介于1×10-8 ̄2.6×10-10。根据配对实验,以3C6为最佳包被抗体,2D10为最佳金标抗体。抗体IgG标记浓度为30μg/ml时,检测效果最佳。同时,与B.melitensis16M多抗IgG作为包被抗体、2D10为金标抗体的检测体系对比,两种包被方法组装的试纸条最低检出量为5.0×103CFU/ml,且不与其它菌发生交叉反应,保持期≥100d。以荧光定量PCR为参照,试纸条检测80份阳性病料,检检出率为100%。[结论]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B.melitensis16M快速、简便、可靠,有望开发成为布病快速诊断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elitensis 16M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
下载PDF
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景峰 李晓艳 王兴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8期23-27,共5页
RNA干扰是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此干扰机制可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实现。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统的... RNA干扰是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此干扰机制可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实现。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统的关闭。翻译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应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蛋白质表达受阻。转录后水平则包括siRNA形成阶段和扩增循环阶段。siRNA形成阶段即外源性或内源性dsRNA通过Argonaute家族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识别,进一步诱导双链RNA与Dicer结合。扩增循环阶段即特异性siRNA与靶mR-NA结合后,没有被活性酶切割、降解;而是以siRNA中的一条链为引物,以靶mRNA为模板,在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新的双链RNA,被Dicer内切酶或相关酶切割为新的21 nt^23 nt siRNA。随着RNA干扰技术的不断进步,RNA干扰可广泛地应用到抗病毒,肿瘤治疗,药物靶点筛选以及免疫性疾病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作用机制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景峰 杜贻庆 +1 位作者 莫万彬 阳永东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5例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 2 1例达到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好转 2 0例 ,加重 5例。结论 脊髓髓内肿瘤大部分可以在显微镜下...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5例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 2 1例达到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好转 2 0例 ,加重 5例。结论 脊髓髓内肿瘤大部分可以在显微镜下全切除 ,但应注意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中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肿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景峰 肖绍文 +2 位作者 张超元 罗昱 阮玉山 《微创医学》 2007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需手术修补漏口外,余16例患者漏口均自行愈合;颅内感染患者5例中有...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需手术修补漏口外,余16例患者漏口均自行愈合;颅内感染患者5例中有4例感染得到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患者25例经此法引流血性脑脊液后,仅有3例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颅内感染。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神经外科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置管引流 神经外科 治疗
下载PDF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5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景峰 黄永旺 +6 位作者 杨保华 杜贻庆 阳永东 周晓坤 王文波 莫万彬 唐乐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给予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中无出血,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死亡病例,无再发出血,一般情况良好... 目的:探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给予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中无出血,术后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死亡病例,无再发出血,一般情况良好。2例动脉血栓形成,2例支架内狭窄,1例动脉瘤于术后12个月复发。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外科学 栓塞 治疗性 支架 @弹簧圈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景峰 肖绍文 +1 位作者 张超元 罗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25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1例,脑膜动静脉瘘(DAVF)5例,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25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瘤1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1例,脑膜动静脉瘘(DAVF)5例,烟雾病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造影阴性67例。结论:DSA检查对鉴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SA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 病因
下载PDF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探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景峰 郑华平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65-267,共3页
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1-3]。临床医学研究生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为目标,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 医德教育 合格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