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凝预处理的超滤净水工艺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朝春 冯文涛 +3 位作者 徐豪佑 阮以宣 陈钧杰 耿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膜污染是超滤工艺大规模运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介绍超滤膜净水工艺膜污染的原理及其污染物。详述基于混凝预处理的三种超滤膜工艺:传统超滤工艺、短流程超滤工艺、一体式絮体-超滤工艺。以短流程超滤工艺为重点,阐述近年来以混凝预处理... 膜污染是超滤工艺大规模运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介绍超滤膜净水工艺膜污染的原理及其污染物。详述基于混凝预处理的三种超滤膜工艺:传统超滤工艺、短流程超滤工艺、一体式絮体-超滤工艺。以短流程超滤工艺为重点,阐述近年来以混凝预处理工艺来缓解超滤净水工艺膜污染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滤饼层结构对膜污染的影响,以及混凝预处理缓解超滤膜污染的作用原理,为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超滤 净水工艺 膜污染 滤饼层
原文传递
电化学法除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朝春 阮以宣 冯文涛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233-240,共8页
铜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不使含铜废水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对电沉积中的常规电解法、膜电解法、微电解法、微生物电解法除铜的原理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介绍,阐述了膜电解法除铜的适用条件... 铜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不使含铜废水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对电沉积中的常规电解法、膜电解法、微电解法、微生物电解法除铜的原理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介绍,阐述了膜电解法除铜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分析了电絮凝在水中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并延展了相关的电絮凝去除Cu^(2+)的应用研究。展望了电化学法除铜的未来研究方向,微生物电解法是电化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常规电解法为制备高稳定性且低成本的电极材料;膜电解法在膜清洗和改善污染上;微电解法可对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电絮凝法可侧重于从电絮凝工艺的基本原理着手进行工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除铜 电沉积 电絮凝
下载PDF
MOFs衍生碳基材料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占鹏 胡锋平 +3 位作者 龙兰兰 陈钧杰 唐朝春 彭小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8-126,共9页
近些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衍生碳基材料可以作为绿色的吸附剂和高效的过硫酸盐催化剂而被广泛应用。介绍了MOFs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分析各自优缺点。详细综述了MOFs衍生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主要包括MOFs衍生金属... 近些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衍生碳基材料可以作为绿色的吸附剂和高效的过硫酸盐催化剂而被广泛应用。介绍了MOFs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分析各自优缺点。详细综述了MOFs衍生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主要包括MOFs衍生金属化合物、MOFs衍生的无金属碳材料、MOFs衍生过渡金属/碳复合材料。最后对MOFs衍生碳材料吸附去除和吸附/氧化耦合处理污染有机物废水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有机废水 吸附 氧化
下载PDF
吸附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唐朝春 刘名 +2 位作者 陈惠民 邵鹏辉 简美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2,共8页
简述了吸附法除磷的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各类吸附剂(主要包括粘土类、金属氧化物类、废弃物类、碳材料等)吸附除磷的最新研究;进而对比分析了各类吸附材料吸附除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吸附除磷的发展趋势,认为结合现代先进的... 简述了吸附法除磷的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各类吸附剂(主要包括粘土类、金属氧化物类、废弃物类、碳材料等)吸附除磷的最新研究;进而对比分析了各类吸附材料吸附除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吸附除磷的发展趋势,认为结合现代先进的分子化学技术,探究各种吸附剂的除磷机理与吸附特性,明晰各类改性手段和运行条件的影响,获取高效吸附剂,对吸附法除磷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起铺垫作用,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除磷 吸附剂 水体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朝春 简美鹏 +1 位作者 刘名 邵鹏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924,共6页
系统回顾了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丝状菌假说"、"胞外聚合物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自凝聚假说";着重分析了影响好氧颗粒污... 系统回顾了有关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丝状菌假说"、"胞外聚合物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自凝聚假说";着重分析了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有机负荷率与氨氮浓度、溶解氧与颗粒粒径、饱食-饥饿期、水力剪切力、污泥龄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详细论述了抑制丝状膨胀、促进胞外聚合物的分泌、富集慢速增长的微生物和强化颗粒内核等措施可以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以及功能菌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而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应用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丝状膨胀 水力剪切力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利用吸附法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唐朝春 陈惠民 +1 位作者 刘名 叶鑫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吸附法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可循环等优点,在废水除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水量大和停留时间短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除磷。介绍了活性炭、生物质、金属(氢)氧化物、硅基介孔分子筛和黏土矿物等吸附剂及其改性... 吸附法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可循环等优点,在废水除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水量大和停留时间短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除磷。介绍了活性炭、生物质、金属(氢)氧化物、硅基介孔分子筛和黏土矿物等吸附剂及其改性态吸附剂除磷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共存离子、温度、粒径、p H、初始磷浓度、反应时间和改性方式等对除磷的影响。指出了吸附法除磷的不足和待改进之处,展望了吸附法除磷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废水 吸附 磷酸盐
下载PDF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胞外多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朝春 刘名 +2 位作者 陈惠民 简美鹏 衷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6-1581,共6页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EPS普遍存在于生物聚集体内,是生物聚集体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性物质,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归纳总结了EPS的组分...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EPS普遍存在于生物聚集体内,是生物聚集体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性物质,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归纳总结了EPS的组分、结构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其吸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从EPS的主要组成物质胞外蛋白(extracellular protein,PN)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PS)以及结构特性中紧密附着型EPS(tightly bound EPS,TB-EPS)和松散附着型EPS(loosely bound EPS,LB-EPS)的研究出发,论述了EPS对生物聚集体的影响,适当升高PN和PS的含量有助于污泥絮凝,然而过多的PS含量将可能对污泥的沉降与脱水性能起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其影响机理,PN和PS能够有效促进污泥絮凝可能是由于PN表面电负性和高疏水性的影响以及PS的生物凝胶特性和吸附架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胞外多聚物 生物技术 生物膜 造粒
下载PDF
地下水除铁除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唐朝春 陈惠民 +1 位作者 叶鑫 刘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2,19,共7页
介绍了吸附法中吸附剂的处理原理与效果(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和活性炭等),分析了生物法中的微生物及影响因素,回顾了氧化法中的三大氧化处理方法(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药剂氧化法),简述了膜技术法和其他新方法。文章结论中,... 介绍了吸附法中吸附剂的处理原理与效果(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和活性炭等),分析了生物法中的微生物及影响因素,回顾了氧化法中的三大氧化处理方法(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药剂氧化法),简述了膜技术法和其他新方法。文章结论中,分别指出了吸附法、生物法、氧化法和膜技术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吸附法今后的研究重心可继续放在改性上;生物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以培养出超级菌为目标,以应对复杂的地下水水质;氧化法可以将重心放在氧化药剂和其他技术联合处理上;膜技术法今后研究重点是膜污染,可从膜污染的清洗和预防膜污染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除铁 除锰 方法
原文传递
ZnAl和MgAl水滑石吸附废水中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唐朝春 陈惠民 +1 位作者 刘名 叶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51,共7页
简介了Zn Al和Mg Al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和除磷原理,制备方法主要有低饱和共沉淀法、尿素分解-均匀共沉淀法、焙烧复原法和水热合成法等,除磷原理主要是表面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羟基取代、配位络合和水滑石再水合过程的进入等。回顾了水... 简介了Zn Al和Mg Al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和除磷原理,制备方法主要有低饱和共沉淀法、尿素分解-均匀共沉淀法、焙烧复原法和水热合成法等,除磷原理主要是表面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羟基取代、配位络合和水滑石再水合过程的进入等。回顾了水滑石在改性方面的研究,改性水滑石较未改性水滑石除磷效果更佳;详细分析了除磷的各项影响因素,包括制备过程中的不同金属离子摩尔比、焙烧温度、尿素浓度等和反应过程中的p H值、共存离子、吸附剂用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等,在以上这些因素中都存在一个除磷效果最佳的影响值。简述了在解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和1-辛烷等表面活性剂比常规的Na2CO3和Na Cl-Na OH解吸载磷水滑石效果更优。指出了用纯水滑石除磷存在费用较高的问题,可与廉价材料复合改性解决该问题;总结表明了水滑石吸附除磷今后的热点主要是研究改性后水滑石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废水 吸附 磷酸盐
下载PDF
利用吸附法处理废水中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朝春 吴庆庆 +2 位作者 段先月 叶鑫 陈惠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3,共6页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高效除磷可以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简述了吸附法除磷的优势,列举黏土矿物类吸附材料、金属氧化物类及金属矿物类吸附材料、生物质类吸附...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高效除磷可以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简述了吸附法除磷的优势,列举黏土矿物类吸附材料、金属氧化物类及金属矿物类吸附材料、生物质类吸附材料、活性炭等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与机理,并详细分析黏土矿物类吸附材料中的蒙脱石、蛭石、白云石、凹凸棒石等与金属氧化物类及金属矿物类吸附材料中的金属氧化物、水滑石、铁矿石、矿渣的实际吸附效果。最后,指出吸附剂吸附除磷的一些缺陷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归纳总结出改性吸附剂将继续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吸附法 磷酸盐 废水处理 除磷率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下好氧颗粒污泥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朝春 叶鑫 +1 位作者 刘名 陈惠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文章研究了3个SBR反应器R1、R2和R3在进水C/N比分别为5、10和30条件下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颗粒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及其各物化性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35 d培养,污泥形成颗粒,所得好氧颗粒污泥的颜色接近橙黄色,C/N比... 文章研究了3个SBR反应器R1、R2和R3在进水C/N比分别为5、10和30条件下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颗粒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及其各物化性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经过35 d培养,污泥形成颗粒,所得好氧颗粒污泥的颜色接近橙黄色,C/N比越高颜色越深;污泥的SVI30降低,由接种污泥的52.51 m L/g分别降为46.45、25.32、31.12 m L/g;小C/N比(为5)条件下形成的污泥大颗粒较多,而大C/N比(为30)条件下时形成的小颗粒较多,均不利于污泥沉降,同等条件下C/N比为10时所形成的颗粒污泥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硝化 C/N比 去除率
原文传递
零价铁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朝春 段先月 +2 位作者 陈惠民 叶鑫 吴庆庆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n 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n 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纳米零价铁 废水处理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吸附法去除地下水铁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朝春 陈惠民 +1 位作者 叶鑫 刘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3,共6页
为了解决地下水铁、锰含量过高的问题,在众多研究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和可循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中。重点介绍了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活性炭和硅碳素等吸附剂的吸附原理与吸... 为了解决地下水铁、锰含量过高的问题,在众多研究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和可循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中。重点介绍了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活性炭和硅碳素等吸附剂的吸附原理与吸附效果,阐述了一部分吸附剂的改性效果与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吸附剂未来的改进方法和研究方向:锰砂可以通过改性来弱化p H值等影响因素对它的吸附影响,沸石和火山岩的研究重心可继续放在改性上,重点研究污染区域的生物质的吸附效果,研究硅碳素与其他吸附剂联合吸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除铁 除锰 吸附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物滤池地下水除铁除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朝春 陈惠民 +1 位作者 叶鑫 刘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在众多处理技术中,生物滤池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同步去除铁锰等物质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工程中。介绍了生物滤池的优势与效果,详细分析了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种类、接种和处理铁锰的部位,探寻了生物滤池处... 在众多处理技术中,生物滤池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同步去除铁锰等物质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工程中。介绍了生物滤池的优势与效果,详细分析了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种类、接种和处理铁锰的部位,探寻了生物滤池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溶解氧、pH、Fe^(2+)对Mn^(2+)的影响、营养物质及共存离子,简述了生物滤池最适运行参数与方式。并在结论中指出了今后生物滤池需要改进的地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除铁 除锰 生物滤池
下载PDF
强化混凝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朝春 邵鹏辉 +1 位作者 简美鹏 余荷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9-753,757,共6页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除磷技术的研究倍受人们关注。分析了传统化学除磷铝盐、铁盐混凝剂及其絮凝反应器的特性,介绍了新型混凝剂、新型混凝工艺及新型絮凝反应器等强化混凝技术在除磷方面最新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限...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除磷技术的研究倍受人们关注。分析了传统化学除磷铝盐、铁盐混凝剂及其絮凝反应器的特性,介绍了新型混凝剂、新型混凝工艺及新型絮凝反应器等强化混凝技术在除磷方面最新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限制强化混凝除磷技术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问题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高效低耗强化混凝除磷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除磷 混凝剂 高效反应器
下载PDF
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唐朝春 许荣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简介了常用的吸附氨氮材料——沸石、生物质炭、膨润土、粉煤灰等在吸附功能上的优缺点;分析了氨氮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国内外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氨氮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吸附材料及不同改性方法在氨氮去除率... 简介了常用的吸附氨氮材料——沸石、生物质炭、膨润土、粉煤灰等在吸附功能上的优缺点;分析了氨氮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国内外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氨氮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吸附材料及不同改性方法在氨氮去除率和氨氮吸附量上的区别;展望了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未来研究方向;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机理及相关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氨氮废水 吸附材料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唐朝春 许荣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8-882,共5页
简介了化学法中电化学法和药剂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比较了电化学法中二维电极、三维电极及微生物电解的区别;阐述了电化学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电化学法及药剂法处理氨氮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不同化学法对氨氮... 简介了化学法中电化学法和药剂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比较了电化学法中二维电极、三维电极及微生物电解的区别;阐述了电化学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电化学法及药剂法处理氨氮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不同化学法对氨氮去除效果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电化学法和药剂法的未来研究方向。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电化学 药剂氧化 氨氮回收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朝春 刘名 +2 位作者 陈惠民 叶鑫 简美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共5页
简要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水力剪切力、碳源与有机负荷、p H与游离氨、温度、金属阳离子、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同步脱氮除磷、去除高浓度有毒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 简要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水力剪切力、碳源与有机负荷、p H与游离氨、温度、金属阳离子、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同步脱氮除磷、去除高浓度有毒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微生物 形成机制
下载PDF
ZnO-ZnAl水滑石(ZZA)对磷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朝春 段先月 +3 位作者 陈惠民 鲁秀国 叶鑫 吴庆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8-1893,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离心法、水热反应法和回流法制备的ZnO-ZnAl水滑石(ZZA)进行了表征分析,发现了其明显的正六边形结构。通过静态批次实验考察了ZZA吸附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分两个阶段,前10 h发生... 利用扫描电镜对离心法、水热反应法和回流法制备的ZnO-ZnAl水滑石(ZZA)进行了表征分析,发现了其明显的正六边形结构。通过静态批次实验考察了ZZA吸附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分两个阶段,前10 h发生快速吸附,10 h后发生慢速吸附,其对磷的去除率稳定在55.68%,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15,25,35℃的吸附环境下的最大磷吸附容量分别为30.54,32.40,33.54 mg/g,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反应,符合Langmuir模型方程,吸附过程是均质表面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热力学指标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和熵量增加的过程。ZZA对磷酸盐去除率可以达到70%,吸附效果要好于钠基改性膨润土、煤渣、沸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吸附 磷酸盐
下载PDF
矿化垃圾静态吸附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朝春 敖永波 +1 位作者 刘占孟 聂发辉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初始浓度为10 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的矿化垃圾用量为25 g·L^(...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处理初始浓度为10 mg·L^(-1)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的矿化垃圾用量为25 g·L^(-1)、最佳pH为10,震荡最佳时间为7 h,脱色率达到98.83%;矿化垃圾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垃圾 印染废水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