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桑株剖面二叠系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基本特征
1
作者 王翼君 王振宇 +3 位作者 唐洪明 杨光 张云峰 屈海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6,共16页
[目的]塔西南地区二叠系可见具有良好勘探前景的生物礁。[方法]通过新疆皮山县桑株剖面二叠系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的野外露头观察和薄片研究,详细梳理了该礁体的基本特征。[结果]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属于沿台地边缘生长的点礁,礁体发育完... [目的]塔西南地区二叠系可见具有良好勘探前景的生物礁。[方法]通过新疆皮山县桑株剖面二叠系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的野外露头观察和薄片研究,详细梳理了该礁体的基本特征。[结果]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属于沿台地边缘生长的点礁,礁体发育完整的礁基、礁核、礁前、礁后、礁盖亚相。其中,礁核靠近礁前的岩性主要为珊瑚骨架岩,礁核靠近礁后低能带的岩性主要为海绵障积岩。礁体的形成受控于海平面的升降,它是在塔西南地区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后期又随着塔西南地区海平面的快速下降,桑株地区变为气候炎热干燥的潮上带,藻类开始繁盛,白云岩化加剧,造礁生物大量死亡,礁体消亡。桑株生物礁的古生物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西南此次海平面下降可能和早二叠世的冰期有关。此后,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开始遭受成岩作用的改造。[结论]总体上看,克孜里奇曼组生物礁受成岩改造的影响较小,而且成岩过程主要受沉积期海相流体的影响,非海相流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非海相流体主要影响生物碎屑,对泥晶基质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生物礁 造礁生物 成岩作用 海平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克孜勒布拉克南沟乌拉尔统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地质特征
2
作者 王翼君 杨光 +3 位作者 王振宇 唐洪明 张云峰 屈海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7-1055,共19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广泛发育具有油气勘探意义的巨厚台地边缘生物礁,本文对塔西北克孜勒布拉克南沟出露的典型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的宏微观研究。该套生物礁以生屑滩为礁基,礁核下部主要为蓝绿藻建造...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广泛发育具有油气勘探意义的巨厚台地边缘生物礁,本文对塔西北克孜勒布拉克南沟出露的典型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进行了详细的宏微观研究。该套生物礁以生屑滩为礁基,礁核下部主要为蓝绿藻建造的各类微生物岩,其结构组分主要为凝块及破碎的微凝块,次为叠层石,此时的水体能量较低;礁核上部局部发育叶状藻礁,并伴生大量的海生底栖动物,此时礁体开始暴露在浪基面之上,大量发育角砾状灰岩,并遭受大气淡水岩溶的改造。除了台缘带外,塔西北柯坪地区同期的局限台地中也发育小规模的、具微生物岩特征的台内礁滩体,说明该时期区域上的环境条件普遍适宜造礁。巴立克立克组的该套礁滩体的形成时间为乌拉尔世阿瑟尔期晚期—萨克马尔期,这与乌拉尔世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早期阶段相当,因此,推测该套礁滩体的形成和当时的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灰导致南天山洋残余海盆的海水“富营养化”有关。藻类的爆发使得巴立克立克组礁滩体的δ^(13)C值较之康克林组的碳酸盐岩呈现显著正偏移。但是,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体受胶结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程度较深,利于“成岩”,不利“成储”,使得区域上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体尽管相带较好,但储渗性极差,唯有受构造裂缝改造部分可发育高渗层。因此,可以确定:塔西北乌拉尔世巴立克立克组的礁滩储层基本不受相控,主要发育裂缝型储层。因此,今后对于塔西北二叠系礁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关注构造裂缝发育段。本研究对今后塔西北巴立克立克组生物礁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二叠系微生物岩的研究也有一定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北 乌拉尔世 微生物岩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下载PDF
塔西南阿尔塔什剖面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生物礁地质特征
3
作者 王翼君 杨光 +3 位作者 王振宇 唐洪明 张云峰 屈海洲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10,共12页
生物礁研究对沉积环境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塔西南石炭系生物礁研究相对较少。深入解析了塔西南阿尔塔什剖面早石炭世维宪期中-晚期和什拉甫组生物礁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塔西南早石炭世沉积环境以及该生物礁... 生物礁研究对沉积环境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塔西南石炭系生物礁研究相对较少。深入解析了塔西南阿尔塔什剖面早石炭世维宪期中-晚期和什拉甫组生物礁地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塔西南早石炭世沉积环境以及该生物礁在全球早石炭世生物礁演化中的意义。结果表明:该套生物礁的造礁生物主要为各种群体珊瑚以及少量单体珊瑚,附礁生物主要为棘皮动物等,造礁和附礁生物类型相对单一。礁体的生长受陆源物质的影响而中断,这和塔西南山前早石炭世频繁的海平面变化有关。该生物礁是继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后,伴随着维宪期中-晚期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范围内后生动物骨架礁开始复苏的产物之一,该生物礁的地质特征在全球早石炭世维宪期生物礁中具有普遍性。此外,根据对阿尔塔什剖面和什拉甫组以及相邻的库山河剖面罕铁热克组的整体沉积相分析,推测早石炭世维宪期,受当时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塔西南地区在早石炭世开始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并开始下沉,使得塔西南地区从早石炭世开始发生自南西向北东方向的海侵,在塔西南山前也逐渐形成了狭长的台地边缘相带,这有利于生物礁的发育,并在和什拉甫组时期自陆向海形成了“滨岸相-泻湖相-台地边缘相-斜坡相-陆棚相”的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的划分不仅可以为塔西南地区石炭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而且可以为其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塔什 生物礁 早石炭世 珊瑚 海平面 和什拉甫组
下载PDF
沉积岩中黏土矿物产状与鉴别特征
4
作者 刘书杰 魏安超 +4 位作者 王成龙 刘培锴 唐洪明 张文锦 周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沉积岩中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和产状是控制储层质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影响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等储层特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油气开发的全过程,使得黏土矿物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基于上述问题,结合... 沉积岩中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和产状是控制储层质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影响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等储层特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油气开发的全过程,使得黏土矿物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基于上述问题,结合当前不同学者对黏土矿物的产状的分类方案,文章基于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粘土矿物产状与类型开展系统鉴别,考虑成因、孔隙度、粘土类型、粘土赋存形式等为因素,分析沉积岩中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产状和鉴别特征,形成不同粘土矿物鉴别的规范性图版和识别标志,对沉积粘土矿物分类形成一个科学性、适用性、完整性的分类格架,对定量定性评价粘土具有实际价值,有利于应用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分类方案 鉴别特征 偏光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层间非均质性注水堵塞规律实验研究
5
作者 邓聪 唐洪明 +1 位作者 杨琥林 彭向南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研究油藏注水开发因层间非均质性所引起的堵塞规律,利用人造岩心模拟地下实际储层,结合油田生产实际,通过驱替不同水质的注入水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水质注水开发时在具有一定层间非均质性的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的渗透率在经过... 为研究油藏注水开发因层间非均质性所引起的堵塞规律,利用人造岩心模拟地下实际储层,结合油田生产实际,通过驱替不同水质的注入水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水质注水开发时在具有一定层间非均质性的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的渗透率在经过不同水质的注水开发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强的油田的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渗透率 层间非均质性
下载PDF
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6
作者 唐洪明 庞榆 +1 位作者 王锡伟 赵昱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中东X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储层属于浅海陆棚沉积,具有生物类型和岩石类型多、高孔低渗及孔隙结构复杂等特征,根据福克石灰岩分类方案,突出生物特征,在岩石分类基础上,综合对比不同类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 中东X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储层属于浅海陆棚沉积,具有生物类型和岩石类型多、高孔低渗及孔隙结构复杂等特征,根据福克石灰岩分类方案,突出生物特征,在岩石分类基础上,综合对比不同类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储层岩石类型有泥晶生屑砂屑灰岩、泥晶藻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和泥晶浮游有孔虫灰岩等4类;孔隙结构类型可划分为高孔中渗中喉型、高孔低渗中细喉型及高孔低渗细喉型等3类;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物性和结构组分两种,不同岩性之间,生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影响原生孔隙的发育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强弱,造成了孔隙结构的差异。同种岩性之间,灰泥含量控制了孔隙结构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高孔低渗 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生物碎屑灰岩
下载PDF
深度Transformer迁移学习的页岩气储层核心参数预测案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敏 郭鑫平 +3 位作者 唐洪明 张少龙 杨桃 钟光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92-2610,共19页
地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工区间数据分布存在差异.这导致基于已有工区数据构建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推广到新工区会存在较大预测误差.常规地质方法是在岩心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建模,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参数,流程复杂.该方... 地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工区间数据分布存在差异.这导致基于已有工区数据构建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推广到新工区会存在较大预测误差.常规地质方法是在岩心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建模,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参数,流程复杂.该方法需要岩心校准模型,同样难以快速推广到新的工区.考虑地层纵横向非均质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深度Transformer迁移学习网络,通过已有工区的测井与岩心资料构建预测模型,实现未取心新工区储层参数快速准确预测.首先利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孤立森林剔除测井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噪声数据.然后设计Transformer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网络特征提取能力,以此深入挖掘测井数据与储层参数的内在联系.最后设计深度迁移学习网络,构建网络损失函数,利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实现储层参数准确预测.本方案应用于四川南部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参数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和总含气量预测.实验结果与工区校正后计算结果、主流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结果对比,本方案结果与岩心数据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迁移学习 总含气量 总有机碳含量 孔隙度 TRANSFORMER
下载PDF
迁移深度神经网络的页岩总孔隙度预测
8
作者 汪敏 杨桃 +2 位作者 唐洪明 闫建平 廖纪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9,共11页
页岩孔隙度是表征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关键指数之一,对孔隙度进行准确预测是开展储层评价的重要一步。页岩孔隙度的准确确定需要以取芯井数据为依据,如何基于极少量取芯井数据,准确预测整口井的孔隙度,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提出了全新迁... 页岩孔隙度是表征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关键指数之一,对孔隙度进行准确预测是开展储层评价的重要一步。页岩孔隙度的准确确定需要以取芯井数据为依据,如何基于极少量取芯井数据,准确预测整口井的孔隙度,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提出了全新迁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少量测井和岩芯数据,实现孔隙度的准确预测。首先,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法,优选源井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入测井参数;然后,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计算源井与目标井测井数据分布相似性,定量衡量两井间的地质差异;最后,用少量的与源井测井数据分布相似的目标井测井数据再训练源井预测网络,构建预测目标井孔隙度迁移深度神经网络。在A2、B2两口井的测试结果表明:1)该方法只需要10%的数据量,就到达了绝对均值误差为0.0329和决定系数为0.8416的预测性能。2)提出的计算两井相似性的方法可以有效衡量井间差异。源井测井数据与目标井测井数据分布越相似,迁移学习网络的孔隙度预测精度越高。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减小对测井和岩芯数据的依赖,极大降低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测井 页岩孔隙度预测 井间差异 深度迁移学习
下载PDF
致密砾岩储层与CO_(2)作用机理及控制因素实验研究
9
作者 彭东宇 唐洪明 +4 位作者 王子逸 唐浩轩 董海海 滕梨 任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3,共10页
新疆油田530井区克下组致密砾岩储层具有复杂的复模态孔隙结构,富含火山凝灰岩,铁质含量高,目前CO_(2)驱矿场试验效果难预测。以该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矿物组分、元素分析、离子浓度分析、核磁共振等手段,通过室内实验,对比... 新疆油田530井区克下组致密砾岩储层具有复杂的复模态孔隙结构,富含火山凝灰岩,铁质含量高,目前CO_(2)驱矿场试验效果难预测。以该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矿物组分、元素分析、离子浓度分析、核磁共振等手段,通过室内实验,对比了岩石碎块、岩石粉末、岩心段塞与CO_(2)反应前后矿物组分、孔隙结构、流体离子浓度等参数的变化,并从岩石矿物组分、粒径、物性及孔隙结构和反应时间等方面对反应控制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O_(2)的注入对储层的影响整体较小。矿物组分的变化表现为石英、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增加,长石、碳酸盐矿物相对含量减少,以及铁质矿物溶解后再次沉淀;元素和孔隙结构变化较小,孔隙度平均变化小于0.5%;液相中Ca^(2+)和Mg^(2+)质量浓度变化相对较大,新增的Al^(3+),Fe^(3+),Si^(4+)等质量浓度变化较小。CO_(2)与储层岩石间相互作用机理为长石、方解石的溶蚀以及铁质矿物的先溶蚀后沉淀。储层岩石方解石含量越高,反应后孔隙结构变化越大;反应后Ⅱ类储层孔隙结构变化大于Ⅲ类储层;岩石粉末反应速率强于岩石碎块;随时间的推移,反应在0~7 d内达到平衡,期间以溶蚀作用为主,反应在7~30 d内各组分变化较小,存在Al(OH)_(3)和Fe(OH)_(3)的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储层 CO_(2)驱 沉淀与溶解 孔隙结构 克下组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表征初探及干酪根吸附特征研究
10
作者 侯大力 韩鑫 +4 位作者 唐洪明 郭建春 龚凤鸣 孙雷 强贤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5期636-646,共11页
吸附气是页岩气赋存在页岩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吸附气是页岩气后期产量的主要来源。吸附气主要赋存在页岩有机质干酪根和黏土矿物中,而有机质干酪根中吸附比例较大。因此,研究页岩有机质干酪根的特征及其吸附机理对页岩气开发有重要... 吸附气是页岩气赋存在页岩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吸附气是页岩气后期产量的主要来源。吸附气主要赋存在页岩有机质干酪根和黏土矿物中,而有机质干酪根中吸附比例较大。因此,研究页岩有机质干酪根的特征及其吸附机理对页岩气开发有重要作用。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为研究对象,通过固体核磁共振谱分析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表征干酪根的微观结构,构建了干酪根的分子结构模型。利用磁悬浮重量法实验、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和分子动力学(MD)的分子模拟方法,分析CH_(4)在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的吸附机理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实验样品干酪根的分子式为C_(237)H_(219)O_(21)N_(5)S_(4);CH_(4)在干酪根中的超额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相同孔径和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CH_(4)的超额吸附量和总气量逐渐变小;干酪根中的C原子和S原子是造成CH_(4)吸附的主要原因;靠近干酪根孔壁的CH_(4)呈现吸附态,远离干酪根孔壁的CH_(4)呈现游离态,随着孔径的增加,CH_(4)密度的两峰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宽,峰值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干酪根 分子结构 吸附特征 分子模拟 龙马溪组
下载PDF
酸化体系中长石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3 位作者 吴泽柏 阎荣辉 李皋 杨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在 6 0℃条件下 ,利用JSM - 5 90 0LV能谱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仪等手段 ,系统地探讨了钾长石、斜长石与HF、土酸、HBF4体系反应后残酸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固相的转变以及影响因素、颗粒表面的微... 在 6 0℃条件下 ,利用JSM - 5 90 0LV能谱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仪等手段 ,系统地探讨了钾长石、斜长石与HF、土酸、HBF4体系反应后残酸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固相的转变以及影响因素、颗粒表面的微观特征等。实验研究得出 :酸对长石晶体中铝元素具有优先溶蚀的能力 ,利用晶体结构理论对其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钾长石与酸反应强度强于斜长石 ;HF和土酸与钾长石、斜长石反应速度很快 ,显示出快、强的溶蚀特征 ,尤其是在前 30min ;8%HBF4体系在小于 2h ,体系显弱酸性 ,主要离子大小为HF和土酸体系中的 ~ ,12h后HBF4体系对长石的溶蚀强度基本相同 ;通过能谱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长石颗粒表面有复杂的垢成分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酸 酸化体系 残酸 溶蚀 HF 微观特征 环境扫描电镜 钾长石 斜长石 颗粒表面
下载PDF
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及损害机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洪明 龚小平 +3 位作者 唐浩轩 张烈辉 赵峰 何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7-1236,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结构等参数基础上,结合目前的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建立改善的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结构等参数基础上,结合目前的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建立改善的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测试页岩敏感性损害前后的渗透率,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不同流体对页岩孔喉分布和岩相变化影响,揭示页岩敏感性损害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7页岩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其次为伊利石,孔喉分布以双峰态为主,孔径一般小于50 nm;具有弱~中等偏弱的水敏和碱敏等损害程度,页岩敏感性损害后纳米级孔喉变化是其敏感性损害的本质原因。水敏损害后页岩孔隙度降低,主要为宏孔、介孔减少,微孔几乎不变;酸敏损害后页岩不同级别的孔隙均减少;碱敏损害后页岩宏孔减少,微孔和介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敏感性 孔喉分布 评价方法 损害机理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预测与垢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4 位作者 陈忠 沈明道 向问陶 杨振宇 杨清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伍的沉淀产生;③流体采出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某些物质沉淀结垢。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4、36、120、840h)和固/液比(1:0。5、1:1、1:2、1:4)条件下,储层不同矿物组合与单一碱、三元复合体系静态反应后液相体系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并利用溶度积法预测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储层结垢类型和结垢强弱顺序。考察了Ca2+、Mg2+、Al3+、SiO44-、CO32-、SO42-、OH-等离子间的配伍性。利用能谱电镜观察化学剂动态驱替实验后的岩心,发现颗粒表面附存有Ca(OH)2垢和非晶态粒间充填的硅酸盐垢。对试验区中心井的产出垢分析表明,垢主要来自钻井液中的微粒,其次来自储层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油 预测 研究 结垢 稳产措施 驱替剂 溶度积
下载PDF
含聚污水处理系统HPAM形貌特征及胶状产物成因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洪明 刘鹏 +2 位作者 黎菁 徐冰青 谢晓永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4,142,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对污水处理流程各节点中产出的聚合物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油井产出聚合物为多层次立体网状结构,经过破乳剂、清水剂等药剂作用后,产出的聚合物呈线团状缠绕结构,在进一步物理化学交联作用下,大...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对污水处理流程各节点中产出的聚合物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油井产出聚合物为多层次立体网状结构,经过破乳剂、清水剂等药剂作用后,产出的聚合物呈线团状缠绕结构,在进一步物理化学交联作用下,大量产出聚合物析出,未被析出的聚合物分子尺寸、浓度、链段长度等大大减小。破乳剂和清水剂对产出聚合物的脱稳和絮凝作用,导致产出聚合物絮凝沉降,絮凝沉降过程中将油珠和其他悬浮物聚集,是导致大量胶状产物形成的主要原因。该项研究成果对锦州9-3油田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9-3油田 污水处理系统 含聚污水 微观形貌 胶状产物
下载PDF
绿泥石与土酸、氟硼酸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洪明 赵峰 +2 位作者 李皋 王春华 谢晓永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09,315,共4页
研究了美国标准矿物绿泥石与7种常用酸(5%HCl,5%HCl+0.5%HF,5%HCl+1.0%HF,0.5%HF,1%HF,8%HBF4,5%HCl+7%FIBF4)在60℃下的反应。发表了反应0.5、1.0、2.0、12.0小时后7种反应液中可溶硅、可溶铝的浓度(mg/... 研究了美国标准矿物绿泥石与7种常用酸(5%HCl,5%HCl+0.5%HF,5%HCl+1.0%HF,0.5%HF,1%HF,8%HBF4,5%HCl+7%FIBF4)在60℃下的反应。发表了反应0.5、1.0、2.0、12.0小时后7种反应液中可溶硅、可溶铝的浓度(mg/L)和绿泥石的溶蚀率数据。一般而言,可溶硅浓度在0.5小时,可溶铝浓度在2小时即达到最大值;可溶硅、可溶铝浓度在盐酸反应液中很低,在氟硼酸反应液中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复合酸和氢氟酸反应液中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下降或波动,表明有二次沉淀。绿泥石的12小时溶蚀率,在1/5和0.5/5土酸中最高(28.68%,22.50%),在5%盐酸和复合氟硼酸中次之(20.83%,17.75%),在氟硼酸(6.81%)和土酸(~2%)中很低。用能谱电镜检测,与1/5土酸、复合氟硼酸反应2小时后的绿泥石表面,Si的质量分数大幅增大,Al、Fe的质量分数大幅减小,新出现F,证实有硅酸盐和氟化物沉积。绿泥石与各种酸液反应12小时后,(001)和(002)晶面衍射峰形和峰位不变,与氟硼酸特别是复合氟硼酸反应后,两晶面衍射峰高度降低,在20=15.8°和18,2°处出现新衍射峰,表明有新矿物生成或发生了矿物转化。图1表3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黏土矿物 酸岩反应 土酸 氟硼酸 酸溶解 酸蚀 二次沉淀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砂砾岩油藏聚合物驱实验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洪明 张亚琦 +3 位作者 王俊杰 王晓光 陈玉琨 王珠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砂砾岩储集层岩石颗粒混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克拉玛依油田砂砾岩储集层注水开发面临易水窜和水淹、综合含水率高、采收率低等问题,须开展砂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室内评价实验,为合理制定开发方案提供参考。以克拉玛依油田七... 砂砾岩储集层岩石颗粒混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克拉玛依油田砂砾岩储集层注水开发面临易水窜和水淹、综合含水率高、采收率低等问题,须开展砂砾岩储集层聚合物驱室内评价实验,为合理制定开发方案提供参考。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压汞、铸体薄片等手段,表征砂砾岩储集层不同类型孔隙结构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心开展水驱与聚合物驱实验,通过核磁共振检测驱替过程中聚合物驱油效率、原油动用规律以及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孔隙结构差异较大,聚合物驱油潜力不同,其中Ⅱ类孔隙结构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最高;半径大于10.0 μm的孔喉中的原油水驱动用程度最高,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有效孔喉半径为1.0~10.0 μm,孔喉半径小于1.0 μm的孔隙对聚合物驱油贡献率低,聚合物驱平均提高驱油效率13.0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玛依油田 七东1区 砂砾岩储集层 孔隙结构 聚合物驱 驱油效率 原油动用规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出砂与防砂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17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2 位作者 何世明 李皋 张文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文章从储层特征和开发工艺技术分析入手 ,结合室内实验 ,得出了疏松砂岩出砂的砂粒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颗粒 :①渗流砂出砂 ,含量为 3%~ 4 % ,任何措施都不可避免的砂粒 ;②弱胶结附着的颗粒出砂 ,主要粒径为 <37μm ,由于工作液与储层流体、矿物不配伍而导致形成 ;③储层骨架颗粒破坏型出砂 ,主要是施工工艺参数不合理形成的 ;④砂穴崩落型出砂 ,综合因素引起的质变。根据不同砂粒的出砂机理不同 ,文章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藏 疏松砂岩 储层 出砂 防砂 机理
下载PDF
水基压裂液对致密砂岩气层的损害机理——基于《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 5107—2016》的改进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洪明 唐浩轩 +5 位作者 何江 赵峰 张烈辉 廖纪佳 王茜 袁学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3,共9页
目前,针对压裂液的损害评价主要参考《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SY/T 5107—2016》(以下简称行业标准),而行业标准设定的压裂液驱替岩心过程与实际压裂施工中压裂液高压快速侵入储层的过程不吻合,并且压裂液损害评价实验未考虑压裂液残... 目前,针对压裂液的损害评价主要参考《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SY/T 5107—2016》(以下简称行业标准),而行业标准设定的压裂液驱替岩心过程与实际压裂施工中压裂液高压快速侵入储层的过程不吻合,并且压裂液损害评价实验未考虑压裂液残渣、破胶方式、原始含水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准确性。为此,选取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下侏罗统阿合组(J1a)致密砂岩岩心,通过改进实验流程与方法来模拟压裂液侵入致密砂岩气层的过程,评价了压裂液对气层的损害程度,进而系统剖析了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改进后的压裂液损害评价方法,考虑了气层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小于束缚水饱和度)、压裂过程中的高压瞬间"击穿"效应、压裂液残渣等因素的影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压裂液对致密砂岩气层的损害程度;②基于行业标准的评价结果显示,压裂液对致密砂岩气层渗透率的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而改进后方法得到的损害程度则为中等偏弱;③压裂液残渣滞留于裂缝中是对渗透率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残渣易堵塞裂缝与缝面孔,绝大多数残渣滞留在基质岩心表层(侵入深度小于3 cm)孔隙中,基质孔隙对残渣有过滤作用;④压裂液从岩心表面向内部运移的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依次以薄膜层状、局部片团状、晶体包裹状滞留于储层孔隙中;⑤实验条件下,岩心中会产生盐析晶体,盐析晶体在岩心中分布不均,裂缝中盐析晶体与高分子聚合形成复合包裹体,基质孔隙中盐析晶体与少量伊利石等碎片包裹形成复合体;⑥速敏产生的运移微粒通常与残渣、高分子聚合物等形成复合包裹体,进而堵塞裂缝与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层 压裂液 损害机理 基质 评价方法 高压“击穿”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 5107-2016》
下载PDF
旅大10-1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洪明 黎菁 +3 位作者 何保生 李玉光 王珊 赵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205,共6页
在分析旅大10-1油田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注水井动态特征和岩心驱替实验结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造成储层损害的因素。结果表明,含聚合物污水中悬浮物含量高、粒径大,主要成分为聚合... 在分析旅大10-1油田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注水井动态特征和岩心驱替实验结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造成储层损害的因素。结果表明,含聚合物污水中悬浮物含量高、粒径大,主要成分为聚合物絮凝产生的有机物絮团,其次为CaCO3垢颗粒和含铁腐蚀产物等。有机物絮团包裹悬浮物颗粒使得颗粒粒径增大。污水中乳化油滴含量严重超标,产出聚合物水力学体积较大,形成塑性颗粒加重孔喉的堵塞。混合污水对储层损害实验表明,含聚污水和清水等体积混合时的配伍性最差,体系电解质浓度较高,使交联聚合物过分卷曲包裹碳酸钙、腐蚀颗粒等,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堵塞储层孔喉,这是含聚污水比普通污水损害大的根本原因。对控制水质指标、增注措施和储层保护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合物污水 回注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旅大10-1油田
下载PDF
莲花油层中粘土矿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洪明 曾凡刚 +5 位作者 陈忠 赵敬松 沈明道 唐清山 柴利文 魏桂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3-238,共6页
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富含稠油 ,搞清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对整个稠油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油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等开发措施实施和稠油油藏形成条件等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X—衍射、电镜、热... 辽河高升油田莲花油层富含稠油 ,搞清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对整个稠油油藏开发方案的设计、油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等开发措施实施和稠油油藏形成条件等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X—衍射、电镜、热反应实验对高升油田莲花油层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 ,莲花油层中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 ,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主要受岩石类型和沉积相控制 ,含油饱和度大小对粘土矿物类型影响不大。蒸汽驱采油会导致储层中蒙脱石的含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油层 粘土矿物 蒸汽驱 沉积相 储层 分布规律 形成条件 稠油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