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张金川 王香增 +5 位作者 李中明 刘树根 牛嘉亮 袁天姝 李兴起 唐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评价及生产决策中的关键性基础参数,大三段式现场含气量解吸是准确、经济、快捷的首选方法。有别于煤层气思路,页岩含气量在测试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无管化测试技术和小三段式测量方法的... 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评价及生产决策中的关键性基础参数,大三段式现场含气量解吸是准确、经济、快捷的首选方法。有别于煤层气思路,页岩含气量在测试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无管化测试技术和小三段式测量方法的提出和应用,在提高解吸气测试精度的同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借鉴于煤层气的条件回推法到多点测量约束拟合法,页岩损失气测量方法更加摆脱了对假设条件的依赖。基于非接触式扭矩传递的方法原理,实现了残余气测试过程中的全程气密。双三段式的含气量准确测量,为总含气量、游吸比、可采系数等含气结构参数的分析和求取奠定了基础,但页岩的可采气量并不是损失气和解吸气的简单加和。高精度含气量现场解吸的应用领域广泛,高精度解吸数据的系统获得、含气结构多参数的预测评价、智能评价技术的实践应用等,是页岩含气量现场解吸发展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含气结构 技术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溱潼凹陷阜二段页岩岩相组合特征及其对含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思佳 唐玄 +5 位作者 昝灵 花彩霞 冯赫青 陈学武 郑逢赞 陈宗铭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9,共13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油勘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溱潼凹陷阜二段页岩矿物组成占比接近,且岩相单层厚度薄、垂向上变化十分频繁,依靠传统矿物组成的岩相划分方法在本地区应用受到很大局限。以溱页1井湖相泥页岩层段岩...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油勘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溱潼凹陷阜二段页岩矿物组成占比接近,且岩相单层厚度薄、垂向上变化十分频繁,依靠传统矿物组成的岩相划分方法在本地区应用受到很大局限。以溱页1井湖相泥页岩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全岩X射线衍射、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开展岩相划分及其组合特征研究,并分析其对含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在页岩矿物组成近似条件下,基于沉积构造,溱潼凹陷阜二段页岩可分为块状黏土质泥岩(MCM)、块状混合质泥岩(MMM)、纹层状混合质页岩(LMS)、层状混合质页岩(BMS)和纹层状长英质页岩(LSS)共5种岩相类型,根据岩相在垂向上分布的规律又划分出8种岩相组合;阜二段页岩岩相组合与层段划分具有一定对应性,以S1=1.5 mg/g、OSI=100 mg/g为主要界限指标,可以将不同岩相组合含油性及可动性进行很好的区分,符合S1>1.5 mg/g、OSI>100 mg/g标准的MCM-LMS-BMS和LMS-BMS-LMS岩相组合确定为该区有利岩相组合,其所属层段为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本研究认识为陆相页岩岩相及其对油气聚集控制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溱潼凹陷 阜宁组 页岩岩相 岩相组合 页岩油 含油性 可动性
下载PDF
黔北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分形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唐玄 郑逢赞 +4 位作者 梁国栋 马子杰 张家政 王玉芳 张同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页岩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赋存和流动的关键因素,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以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在扫描电镜、页岩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分析基础上,利用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脱附法研究了页岩... 页岩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赋存和流动的关键因素,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以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在扫描电镜、页岩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分析基础上,利用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脱附法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利用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石英含量为39.0%~68.4%;黏土矿物含量为11.5%~28.2%;有机碳含量为2.77%~5.81%,平均为3.81%;有机质成熟度高。(2)氮气吸脱附数据显示BET比表面积为11.954~21.744 m^(2)/g,平均为14.572 m^(2)/g;总孔体积为0.0186~0.0259 cm^(3)/g,平均为0.0214 cm^(3)/g;平均孔径范围在4.773~7.025 nm,平均为5.967 nm。微孔对总比表面积贡献大,而中孔和宏孔对孔隙体积贡献大。(3)基于低温氮气吸附数据获得的页岩孔隙分形维数D_(1)和D_(2)分布相对集中(D_(1)为2.65~2.71,D_(2)为2.79~2.85),压汞数据的大孔隙分形维数分布范围宽(D_(Hg)为2.21~2.81),分形维数显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以微孔为主的复杂孔隙结构和高度非均质性,孔隙发育具有多重分形特征。(4)分形维数D_(2)与有机碳含量和微孔体积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分形维数D_(2)可用于有机质孔隙结构表征,而矿物组成对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影响。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分形维数与龙马溪组产气页岩较为接近,指示本区页岩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牛蹄塘组 高压压汞 黔北地区
下载PDF
碳储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与发展方向思考
4
作者 高志前 李治平 +4 位作者 赖枫鹏 卫端 张元福 陶树 唐玄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建设碳储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培养新型碳储人才,是国家战略需求和新时代育人要求。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地学特色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教材编写为主体,构建现代化教学资源数据库;以教学名师... 建设碳储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培养新型碳储人才,是国家战略需求和新时代育人要求。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地学特色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教材编写为主体,构建现代化教学资源数据库;以教学名师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组建老中青结合优秀教学团队;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虚实结合为手段,建设室内室外实验教学新平台;以科研合作为契机,以工程实践为主题,打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基地的五措施并举、五内容并建的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了集教学创新团队、精品课程、品牌教材、特色实践教学基地于一体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模式。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应用成果将对同行专业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碳储人才 碳中和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子杰 唐玄 +4 位作者 张金川 翟刚毅 王玉芳 梁国栋 罗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37,共14页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且不同沉积区域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针对位于上扬子板块东部鄂西裂陷槽的EYY1井、板块西部浅水陆棚相的W001-4井以及板块北部汉南古陆的SNY1井3个不同沉积区域的钻...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且不同沉积区域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针对位于上扬子板块东部鄂西裂陷槽的EYY1井、板块西部浅水陆棚相的W001-4井以及板块北部汉南古陆的SNY1井3个不同沉积区域的钻井样品进行分析,根据矿物组成划分了岩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区域牛蹄塘组页岩矿物及岩性组成有差异,EYY1井、W001-4井页岩取样段岩性包括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过渡型页岩3类,而SNY1井取样段岩性均为硅质页岩;(2)牛蹄塘组有机质分为原生有机质和运移有机质,原生有机质均具有较高的C/O比值,平均为6.74;运移有机质C/O值相对较低,平均为2.71;(3)EYY1井与SNY1井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面孔率达到6%~28%,而W001-4井有机孔发育较差,面孔率为3%~10%。牛蹄塘组有机孔孔径分布均为单峰型,EYY1井和SNY1井有机质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2~50 nm,W001-4井样品有机质孔隙大小普遍在5~25 nm;硅质页岩有机质面孔率普遍高于钙质页岩;(4)牛蹄塘组页岩中运移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好于原生有机质,有机质生烃增孔作用和压实减孔作用相互叠加影响有机孔的发育。黏土矿物是制约页岩有机质孔隙微观发育机制的重要因素,富黏土的硅质页岩可能是寒武系页岩气甜点选择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地区 牛蹄塘组页岩 岩性 有机质孔隙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草莓状黄铁矿SEM图像特征及古环境指示意义:以鄂阳页1井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宋辉 邵德勇 +4 位作者 罗欢 孟康 张瑜 唐玄 张同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7,共13页
草莓状黄铁矿在页岩中广泛分布,其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等可作为指示氧化还原状态的环境指标。本文以鄂西宜昌地区鄂阳页1井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及岩家河组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快... 草莓状黄铁矿在页岩中广泛分布,其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等可作为指示氧化还原状态的环境指标。本文以鄂西宜昌地区鄂阳页1井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及岩家河组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快速获取SEM图像中草莓状黄铁矿相关参数,并探讨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鄂阳页1井下寒武统剖面样品中黄铁矿赋存形式多样,包括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团块状黄铁矿、黄铁矿自形晶及有机质中星点状分散的黄铁矿等。其中,草莓状黄铁矿作为最主要的赋存形式,其粒径(D)、微晶粒径(d)、D/d值以及微晶晶型等相关参数在垂向上呈现明显变化。岩家河组草莓状黄铁矿微晶晶型以八面体为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以五角十二面体及近球形为主,中部以八面体、立方体为主,上部以立方体、四面体为主,自下而上微晶圆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还原性减弱的过程。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为4.43μm,中下部偏大,上部粒径偏小。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平均粒径为0.338μm,剖面上自下而上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D/d值在岩家河组样品中偏小,在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下部最大,上部逐渐减小。综合相关参数在剖面上的变化,在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底部环境突变的位置,草莓状黄铁矿更多反映突变前的环境状态,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上部偏氧化状态下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偏小,可能当时氧化还原界面仍位于水体中,且指示物源供给中含铁矿物丰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状黄铁矿 SEM图像 氧化还原环境 水井沱组 宜昌地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有机质孔隙识别与比较
7
作者 陈宗铭 唐玄 +1 位作者 梁国栋 关子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8-220,共13页
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地质图像分析中,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研究定量化程度,开拓图像研究新领域。本文以上扬子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图像为例,通过对图片二值化等预处理后,利用Mask-RCNN、FCN和U-Net 3种... 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地质图像分析中,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研究定量化程度,开拓图像研究新领域。本文以上扬子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图像为例,通过对图片二值化等预处理后,利用Mask-RCNN、FCN和U-Net 3种深度学习模型对页岩中主要矿物、有机质及孔隙等进行识别,比较运行时间与识别结果的准确度,讨论了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在地质图像识别和处理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差异性。并优选效果最优的U-Net模型与JMicroVision、Adobe Photoshop等通用图像处理软件识别结果进行孔隙识别对比。结果显示:FCN模型能够基本识别图像中的主要矿物、有机质与孔隙,但对颜色相近的组分和裂缝识别效果较差;Mask-RCNN模型可识别分割性强的主要矿物,但对分辨率较低的孔隙和裂缝识别效果较差;U-Net模型对主要矿物、有机质及孔隙识别效率大大提高,在页岩地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优势。相较于通用图像处理软件,U-Net模型识别速度提高了300多倍。基于深度学习U-Net模型识别结果,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类型可分为矿物内圆状孔、矿物间随机不规则孔、有机棱角状孔和有机密集微孔。基于足够数量电镜图片识别得到的孔隙结构参数对于实际储层分类评价具有参考价值。本实验为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识别与分析提供了范例,对提高地质图像研究工作效率和推进油气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黄铁矿 裂缝 有机质孔隙 U-Net 深度学习 扫描电镜图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储集性与含气性 被引量:51
8
作者 唐玄 张金川 +7 位作者 丁文龙 于炳松 王龙 马玉龙 杨镱婷 陈皓禹 黄璜 赵盼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是重要的页岩气富集层系,但是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制约了对该地区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东南部本溪和山西组大量页岩样品开展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页岩孔隙及分布的研...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是重要的页岩气富集层系,但是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薄弱,制约了对该地区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东南部本溪和山西组大量页岩样品开展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页岩孔隙及分布的研究,评价了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储集性;通过含气量现场解吸和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页岩含气特征和影响因素。结论认为研究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含量0.5%~11%),主要发育III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较高(1.0%~3.0%Ro);矿物组成以富黏土页岩为特征,黏土矿物含量可高达60%以上。总孔隙度分布在2%~8%,部分样品微裂缝发育。孔隙类型以平行板状的狭缝型孔隙介孔为主,在岩石孔隙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贡献占90%以上;TOC含量与孔隙比表面积及孔隙总体积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机质孔隙对岩石总孔隙构成具有重要贡献。现场解吸含气量为0.591~4.05m3/t,兰氏体积从0.05m3/t到14m3/t都有分布,页岩实测含气量与气体吸附能力差异大。TOC含量是控制海陆过渡相页岩含气量和含气能力的重要因素,富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可使样品含气能力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泥页岩展布 孔径 含气量 延长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介质中微观二维油水运移聚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唐玄 金之钧 +1 位作者 杨明慧 明海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0-576,共7页
裂缝是碳酸盐岩中流体流动最主要的通道和重要的储集空间。碳酸盐岩裂缝介质中的油水运移和聚集过程研究是我国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碳酸盐岩裂缝中的油气运移是一个新的尝试。实验利用碳酸盐岩... 裂缝是碳酸盐岩中流体流动最主要的通道和重要的储集空间。碳酸盐岩裂缝介质中的油水运移和聚集过程研究是我国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碳酸盐岩裂缝中的油气运移是一个新的尝试。实验利用碳酸盐岩裂缝岩心制作成薄片模型,在薄片模型中进行油驱水实验来模拟运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1流体平面流动路径有单一式/平行式、斜交式和网络式三种路径;在通道内流体运移形态有连续式、分段式及连续-分段式三种;油水驱替前缘呈现活塞式、绕流式和脉冲式三种形式。2流体流动形态随流体压力、饱和度、裂缝结构、润湿性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叉作用。流体压力和流量,流体压力和流体速率有条件呈现相关关系;流体速率不仅与压力相关,而且与裂缝发育的角度和宽度有关,与压力梯度夹角较小的宽裂缝内的流体速率较高,反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碳酸盐岩 裂缝系统 油水驱替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奥陶统构造调整定量研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玄 张金川 +3 位作者 边瑞康 李敬含 王艳芳 王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60,共8页
构造调整对油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构造调整强度及其对油气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是对成藏研究定量化的有益探索。下奥陶统地层是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的重要储层,具有统一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环境,而后期构造调整相差巨大,最... 构造调整对油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构造调整强度及其对油气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是对成藏研究定量化的有益探索。下奥陶统地层是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的重要储层,具有统一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环境,而后期构造调整相差巨大,最终形成了塔中和巴楚地区在成藏及含油气性上的巨大差别,塔中为加里东晚期形成的古隆起,后期构造稳定,变动小;巴楚隆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革和改造,一直到喜山期才最终定型。构造调整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运移的方向,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与改造,并最终决定了油气藏在时空上的分布。塔中隆起从加里东期开始到喜山期发生继承性成藏,油气兼聚,圈闭的发育制约油气藏的发现;巴楚则多为晚期成藏,聚气为主,喜山期形成的气藏是巴楚地区勘探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隆起带 下奥陶统 定量研究 成藏历史 构造调整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在库水位变动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阈值研究——以墓坪滑坡为例
11
作者 高晨曦 石长柏 +4 位作者 闫巍 侯时平 唐玄 安知利 路永强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堆积层滑坡是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地质灾害,其变形演化往往受库水位变动与降雨强度的影响,如何确定库水位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合理有效阈值判据,准确为滑坡防范与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成为当务之急。以堆积层滑坡——墓坪滑... 堆积层滑坡是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地质灾害,其变形演化往往受库水位变动与降雨强度的影响,如何确定库水位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合理有效阈值判据,准确为滑坡防范与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成为当务之急。以堆积层滑坡——墓坪滑坡为例,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库水位变动与降雨强度下的阈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库水位下降速率为0.11~<0.42 m/d、4~10 d累积降雨量≥57.3 mm时,墓坪滑坡易发生变形;当库水位下降速率为0.42~<0.83 m/d、4~10 d累积降雨量≥45.8 mm时,墓坪滑坡易发生变形;当库水位下降速率≥0.83 m/d、4~10 d累积降雨量≥22.3 mm时,墓坪滑坡易发生变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当库水位下降速率≥0.4 m/d、且连续3 d累积降雨量≥100 mm时,墓坪滑坡易发生变形。研究成果可以为墓坪滑坡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提供依据,对涉水堆积层滑坡监测预警也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库水位变化 降雨强度 阈值
下载PDF
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玄 刘飏 +2 位作者 熊金玉 梁国栋 张金川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2期96-99,共4页
石油的形成演化发生于地下上千米深的微米—纳米级的岩石孔隙空间中,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其时空跨度超过人们以往的经验认知范围,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建立了地球—板块—盆地—圈闭—油... 石油的形成演化发生于地下上千米深的微米—纳米级的岩石孔隙空间中,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其时空跨度超过人们以往的经验认知范围,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地下油气形成聚集地质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建立了地球—板块—盆地—圈闭—油气分子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级场景,涵盖烃源岩形成、油气生成、油气运聚及破坏三个教学环节共十一类场景,实现了地下油气从形成到成藏的全场景、全过程再现,实验完成后采用双重测评方案测评并实时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教学实验 油气聚集 盆地模拟
下载PDF
以《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为例的工程化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玄 刘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首先阐述了高校计算机课程教育特点,介绍了采用工程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意义,突出了在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然后简述了《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个中心、两项发展、三... 首先阐述了高校计算机课程教育特点,介绍了采用工程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意义,突出了在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然后简述了《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个中心、两项发展、三重提高",将工程化教学方法引入《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化教学 网络编程技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局域网ARP攻击原理与防范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玄 刘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年第11X期1320-1320,1337,共2页
局域网ARP攻击会导致网络大面积的瘫痪,威胁整个网络的安全。该文通过对ARP攻击的分析,详细讨论了ARP攻击原理,提出几种常用的防范ARP攻击的方法。
关键词 ARP攻击 ARP病毒 ARP欺骗 ARP防范
下载PDF
我国页岩气富集类型及资源特点 被引量:369
15
作者 张金川 姜生玲 +3 位作者 唐玄 张培先 唐颖 荆铁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根据页岩气聚集的机理条件和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对比结果认为:中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与美国大致相同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及开发潜力。中国含气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高后期改造程度等"三高&... 根据页岩气聚集的机理条件和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对比结果认为:中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与美国大致相同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及开发潜力。中国含气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及高后期改造程度等"三高"特点,页岩气具有海陆相共存、沉积分区控制以及分布多样复杂等特点。以间接型和直接型页岩气划分方法为基础并结合中国区域地质特点,将中国的页岩气富集模式划分为南方型、北方型及西北型等3种,分别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扬子地台为核心的南方型页岩气聚集条件有利并以改造较为严重的海相古生界海相页岩聚气为主,具有单层厚度大、发育层位多、分布面积广、热演化程度高、后期改造强等特点;②以华北地台为主体的北方型页岩气具有古—中—新生界页岩发育齐全、沉积迁移特征明显、薄互层变化频率高、沉积相带分隔明显等特点;③以塔里木地台为基础的西北型页岩气储层以中—古生界为主,沉积类型多、有机碳丰度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结论认为: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1012m3,大致与美国的28×1012m3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资源评价 分区特点 富集模式 开发潜力 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 塔里木地台
下载PDF
页岩油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276
16
作者 张金川 林腊梅 +6 位作者 李玉喜 唐玄 朱亮亮 邢雅文 姜生玲 荆铁亚 杨升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2-331,共10页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 页岩油是以游离(含凝析态)、吸附及溶解(可溶解于天然气、干酪根和残余水等)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有效生烃泥页岩地层层系中且具有勘探开发意义的非气态烃类。根据泥页岩地层中所含烃类相态、成因机理及勘探开发等特点,将页岩类油气划分为页岩气和页岩油等两类八种。结合页岩油特点,指出了我国页岩油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即规模分布的有效生烃泥页岩、形成于深水-半深水相的富有机质泥页岩、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适当的热演化程度以及较好的基质物性条件等是页岩油形成的主要条件。建立了中国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发育模式,指出概率体积法可以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提出了页岩油远景区、有利区及目标区优选的参数体系和标准。作为非常规油气能源的主要类型之一,页岩油将会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形成条件 分布特点 资源评价 选区标准
下载PDF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概率体积法 被引量:135
17
作者 张金川 林腊梅 +5 位作者 李玉喜 姜生玲 刘锦霞 姜文利 唐玄 韩双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同于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要求,针对页岩气聚集机理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即概率体积法。在统计...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不同于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要求,针对页岩气聚集机理和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即概率体积法。在统计分析我国泥页岩和页岩气相关参数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和目标区优选参数体系,提出了不同类型页岩气选区标准和页岩气资源评价主体工作流程。结合国内外数据统计,确定了页岩气资源评价时的起算条件。根据离散型和连续型参数分布特点,研究了参数获取和概率赋值方法。研究成果为我国系统地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基础和依据。采用该方法对全国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及有利选区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方法 概率体积法 资源量 有利区
下载PDF
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储气特征 被引量:80
18
作者 薛冰 张金川 +4 位作者 唐玄 杨超 陈前 满向杰 党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9,173,共13页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化石孔、有机孔、微裂缝7种孔隙类型,其中粒间孔和有机孔最为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根据氮气吸/脱附曲线分为3种,即以两端开口的圆筒孔、狭窄的平行板孔和四面开口的锥形平板孔等开放型孔隙为主;微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为2~64 nm,峰值集中于2~6 nm.微孔(小于2nm)孔径分布范围为0.4~1.8nm,0.4~1.0nm的微孔对微孔孔容贡献最大.孔容中以中孔(2~50 nm)为主,所占比例为83.1%,微孔和中孔贡献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微、中孔所占比例分别为20.1%和79.3%.有机碳含量是纳米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孔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体赋存特点和运移特征,说明纳米孔隙为页岩中气体的赋存和微观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 氮气吸/脱附 孔隙结构
下载PDF
高校程序语言课程游戏化移动学习研究
19
作者 刘娟 唐玄 陈晨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以高校程序语言课程教学为例,基于游戏化移动学习技术,采用ADDIE模型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种游戏化移动学习教学方法。自主开发了游戏化移动学习工具——TXProg程序语言学习系统,制作了程序自我效能量表、简单程序能力测验试卷,对... 以高校程序语言课程教学为例,基于游戏化移动学习技术,采用ADDIE模型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种游戏化移动学习教学方法。自主开发了游戏化移动学习工具——TXProg程序语言学习系统,制作了程序自我效能量表、简单程序能力测验试卷,对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进行前测、后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游戏化移动学习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游戏化学习 ADDIE模型 自我效能
下载PDF
渝页1井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5
20
作者 龙鹏宇 张金川 +4 位作者 姜文利 聂海宽 唐玄 韩双彪 邢雅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54-3963,共10页
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页岩气取心井—渝页1井揭示渝东南地区高陡构造带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和有利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其孔隙成因类型、识别特征、基本参数及地质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渝页1井孔隙非常发育,主要... 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境内页岩气取心井—渝页1井揭示渝东南地区高陡构造带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和有利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其孔隙成因类型、识别特征、基本参数及地质控制因素分析认为:渝页1井孔隙非常发育,主要存在裂缝和基质孔隙2种类型,其中裂缝包括构造缝(张性缝、剪性缝和挤压性缝)、成岩缝(层间页理缝、层面滑移缝、溶蚀缝和成岩收缩缝)和有机质演化异常压力缝。基质孔隙包括有机质微孔隙、矿物质孔(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有机质和矿物间孔隙。在横切面和剖面上主要存在9种裂缝组合构型,这些裂缝组合构型间相互匹配使基岩形成有效的裂缝网络。控制孔隙形成的地质因素复杂,矿物组成和显微组分是控制孔隙发育的基础,构造作用是孔隙形成的关键因素,沉积成岩作用对非构造缝的形成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页岩气 渝页1井 孔隙 裂缝 基质孔隙 组合构型 地质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