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恒温扩增芯片十三联检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基因中的检测 被引量:32
1
作者 唐睿珠 罗正琼 +5 位作者 徐秋月 赵滢 李欢 王云娟 宋宇 刘子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oop-mediated amplification,LAMP)十三联检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深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样本122例,分别采用LAMP技术、病原体分离...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oop-mediated amplification,LAMP)十三联检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深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样本122例,分别采用LAMP技术、病原体分离与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病原体,应用SPSS软件及Kappa检验将检测结果按标本类型、年龄段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痰液病原体阳性率(55.56%)高于肺泡灌洗液阳性率(46.88%),病原体种类分别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ASA)和肺炎支原体(MP)为主(P<0.05);高年龄段(≥60岁)以检出MASA为主,而低年龄段(≤20岁)以检出MP为主(P<0.01);LAMP十三联检阳性检出率(50.00%)高于病原体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36.67%),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Kpn)和鲍曼不动杆菌(CSAB)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Kappa>0.4),而其它病原体阳性结果的一致性较低(Kappa<0.4);LAMP与实时FQ-PCR法对MP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结论呼吸道病原体LAMP十三联检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特异及病原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呼吸道标本类型及检验方法不同,其病原体检验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各具优缺点,需要临床医生给予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环介导恒温扩增
下载PDF
HLA-A*02等位基因与云南宣威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睿珠 雷雨 +1 位作者 李继梅 郝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4-626,638,共4页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 目的:探讨HLA-A*02等位基因及其亚型在云南宣威肺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肺癌高发区的防治研究提供群体遗传学资料。方法:选取宣威籍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PCR-SSP)进行HLA-A位点及其HLA-A*02亚型分型。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LA-A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及肺癌HLA-A*02亚型多态性分布。结果: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HLA-A*02阳性率分别为68.75%及47.50%,肺癌组HLA-A*02阳性率显著增加(P=0.004,OR=2.432,95%CI=1.314~4.500);两组间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67%及2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宣威健康人群HLA-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总体特征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一致;HLA-A*02阳性的肺癌组样本经高分辨检出HLA-A*0201、0203、0206、0207四种等位基因亚型,频率分别为29.73%、16.22%、13.51%、40.54%,符合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以A*0207为主的特征。结论:HLA-A*02可能与宣威肺癌易感相关,肺癌患者HLA-A*02亚型以A*0207为主,宣威地区人群属于南方汉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宣威肺癌 HLA-A等位基因 HLA-A*02亚型 基因频率
下载PDF
肺鳞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鉴定
3
作者 唐睿珠 李继梅 +3 位作者 边莉 马丽菊 郝萍 王秦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制备出高效价的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方法以云南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90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NS-1、SP2/0细胞为亲代细胞,应用鼠-鼠杂交瘤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系。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ELISA法测定抗... 目的制备出高效价的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方法以云南个旧肺鳞癌细胞YTMLC-90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NS-1、SP2/0细胞为亲代细胞,应用鼠-鼠杂交瘤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系。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双抗体夹心法鉴定Ig亚类,制备染色体,G iemsa染色计数染色体数目,ABC免疫组化法行不同组织细胞的交叉检测。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YTMLC-90细胞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2D1、N2D1及N3C5。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512、1∶284及1∶1 024,腹水效价分别为1∶105、1∶104及1∶104;Ig亚类分别为IgG1、IgG2a及IgG3;染色体众数在90~110之间;3株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与其他组织细胞无交叉反应性。杂交瘤细胞体外传代培养6个月仍保持抗体稳定分泌。结论成功制备高效且特异的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细胞YTMLC-90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三株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分析
4
作者 唐睿珠 李继梅 +3 位作者 边莉 马丽菊 王秦秦 郝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1-34,38,共5页
目的对三株抗云南个旧肺鳞癌YTMLC-90杂交瘤细胞S2D1、N2D1、N3C5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不同组织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收集的原倍杂交瘤细胞上清常规ABC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细胞学交叉检测,分析三个抗体与临床病理确... 目的对三株抗云南个旧肺鳞癌YTMLC-90杂交瘤细胞S2D1、N2D1、N3C5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不同组织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探讨其特异性.方法用收集的原倍杂交瘤细胞上清常规ABC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细胞学交叉检测,分析三个抗体与临床病理确诊的肺鳞癌组织、肺腺癌组织、肠癌组织、食道癌组织、肾癌组织、肺正常组织石腊切片和肺鳞癌YTMLC-90细胞系、肺腺癌GLC-82细胞系、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鼻咽癌KB细胞系、胶质瘤U-251细胞系、膀胱癌T-24、B1u-87细胞系的交叉反应.结果杂交瘤细胞上清液与肺癌组织及肺鳞癌、肺腺癌细胞系YTMLC-90、GLC-82反应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2%、100%;与正常肺组织及肠癌组织、肾癌组织、食道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其它各肿瘤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结论经免疫组化研究,三株单克隆抗体具有肺癌特异性,属于肺癌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细胞系YTMLC-90 单克隆抗体(McAb)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卯建 赵滢 +2 位作者 代蓉蓉 唐睿珠 段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淀粉样蛋白(SAA)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非细菌感染时,P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Hs-CRP和SAA.方法测定99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96例非细菌感染性患者(非细...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淀粉样蛋白(SAA)检测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非细菌感染时,P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Hs-CRP和SAA.方法测定99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细菌感染组)、96例非细菌感染性患者(非细菌感染组)与同期9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中的PCT、Hs-CRP和SAA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1)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SA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均显著升高;(2)在诊断细菌感染时,PCT的灵敏度为87%,特异性为91%;hs-CRP的灵敏度为92%,特异性为52%;SAA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15%;(3)在诊断细菌感染时,PCT、Hs-CRP和SAA 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22和0.734.结论 PCT、Hs-CRP和SAA均可用于细菌感染诊断,但PCT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Hs-CRP和SA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 细菌性感染 非细菌性感染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组织miRNA差异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桃 李阳 +4 位作者 唐睿珠 张旋 云雨 李健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分析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症大鼠心肌组织mi RNA表达谱变化,探讨mi RNA在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LPS组(n=10)。LPS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 目的分析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血症大鼠心肌组织mi RNA表达谱变化,探讨mi RNA在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LPS组(n=10)。LPS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颈脱臼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Real-time PCR检测TLR4、TNF-α、IL-1β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mi RNA芯片筛选心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 RNA,Real-time PCR验证候选mi RNA实际表达水平。结果LPS组大鼠心肌组织TLR4、TNF-α、IL-1β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发生胞质空泡,线粒体水肿、结构破坏等超微结构改变。芯片技术及Real-time PCR证实LPS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 R-194-3p,mi R-344a-3p,mi R-465-3p,mi R-501-5p,mi R-3596c,mi R-185-3p,mi R-877显著上调,mi R-208b-3p,mi R-547-3p,mi R-141-3p,mi R-28-5p,mi R-3585-5p显著下调。结论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组织中发现的这些差异表达mi RNA可能与其心肌损伤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脂多糖 心肌损伤 MIRNA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N35肺癌相关蛋白的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秦秦 姜平 +2 位作者 李继梅 唐睿珠 陈新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分析和确定N35肺癌相关蛋白的有关特性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N35作为免疫探针,经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细胞系GLC82、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2、乳腺癌细胞系PMC... 目的:分析和确定N35肺癌相关蛋白的有关特性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N35作为免疫探针,经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细胞系GLC82、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2、乳腺癌细胞系PMC、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中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用N聚糖酶酶解方法确定肿瘤相关蛋白N35与糖蛋白分子的关系;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肺腺癌细胞系GLC82亚细胞结构中的胞膜、胞核及线粒体成分,分别取样经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相关蛋白N35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状况并与免疫组化结果相印证;用免疫荧光技术探测肿瘤相关蛋白N35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定位;用多种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尝试获得大量纯化肿瘤相关蛋白N35的有效方法。结果:肿瘤相关蛋白N35是一种糖蛋白分子,不存在于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蛋白组分中,而以不同分子量形式分布于GLC82、Hela、HepG2和PMC细胞蛋白中;在亚细胞结构中主要分布于胞核,线粒体次之,胞膜上分布最少,似不以膜蛋白或跨膜蛋白的形式存在;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至G2期时明确地定位于中心粒(centriole)结构上,强烈提示其功能可能与肿瘤细胞无限制增殖活动有关;麦芽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是大量纯化肿瘤相关蛋白N35最有效的途径。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相关蛋白 糖蛋白分子 N35
下载PDF
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乳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继梅 唐睿珠 +4 位作者 陆桂君 付红梅 郝萍 王秦秦 李春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通过不同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MUC 1基因表达 ,以提高微转移灶诊断率。方法 :收集 10 8个常规组织学检查阴性的腋窝淋巴结 ,分别用免疫组化及RT -PCR法测定MUC 1蛋白及MUC 1mRNA的表达。结果 :MUC 1mRNA阳性检出率为 6 6 % ,明... 目的 :探讨通过不同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MUC 1基因表达 ,以提高微转移灶诊断率。方法 :收集 10 8个常规组织学检查阴性的腋窝淋巴结 ,分别用免疫组化及RT -PCR法测定MUC 1蛋白及MUC 1mRNA的表达。结果 :MUC 1mRNA阳性检出率为 6 6 % ,明显高于蛋白表达检出率 2 1%。 (P <0 0 5 )。结论 :建立起MUC 1基因的RT -PCR分析法 ,进一步提高微转移灶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粘蛋白 免疫组化 RT-PCR法 诊断 淋巴结微转移 乳腺癌 腋窝
下载PDF
昆明地区2563例人群维生素D营养的状况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滢 苏艳丹 +2 位作者 唐睿珠 段勇 邵文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体检人群血液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昆明地区为例分析目前云南高原地区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分别按性别、季节和年龄进行...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体检人群血液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昆明地区为例分析目前云南高原地区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分别按性别、季节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2563例体检者的25(OH)D的平均水平为(62.79±23.33)nmol/mL,维生素D正常、不足、缺乏率分别为26.06%、42.84%和31.10%。性别、季节和年龄对血清25(OH)D均有影响。女性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5),女性维生素D缺乏者也显著多于男性。秋季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5)。各年龄组间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高原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与性别、季节和年龄相关。开展25(OH)D检查可以为临床评估、诊断、治疗维生素D缺乏所致相关代谢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昆明 性别 季节 年龄
下载PDF
昆明白族儿童HLA-DRB1、DQB1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永坤 王美芬 +6 位作者 郝萍 杨武 戚勤 唐睿珠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HLA-DRB1 多态性分析 DQB1 基因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类遗传学 儿童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N35对肺癌相关抗原的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秦秦 姜平 +2 位作者 李继梅 唐睿珠 陈新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研究和确定肺癌相关抗原的有关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N 35作为免疫探针 ,经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细胞系GLC 82、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 2、乳腺癌细胞系PMC、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 研究和确定肺癌相关抗原的有关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N 35作为免疫探针 ,经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细胞系GLC 82、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 2、乳腺癌细胞系PMC、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的存在及分布情况 ;用N 聚糖酶酶解方法确定肿瘤相关蛋白N35与糖蛋白分子的关系 ;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肺腺癌细胞系GLC 82亚细胞结构中的胞膜 ,胞核及线粒体成分 ,分别取样经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相关抗原N35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状况 ;用免疫荧光技术探测肺腺癌相关抗原N35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定位 ;用 2种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尝试获得大量纯化肿瘤相关蛋白N35的有效方法。结果 :肺腺癌相关抗原N35是一种糖蛋白分子 ,不存在于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蛋白组分中 ,而以不同Mr形式分布于GLC 82 ,Hela,HepG 2和PMC细胞蛋白中 ;在亚细胞结构中主要分布于胞核 ,线粒体次之 ,胞膜上分布最少 ,主要不以膜蛋白或跨膜蛋白的形式存在 ;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至G2 期时明确地定位于中心粒 (centriole)结构上。结论 :肿瘤相关蛋白N35可能是一种只存在于肿瘤细胞并与其增殖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肿瘤细胞生长调节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肺癌 相关抗原 亚细胞结构
下载PDF
利用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欢 徐秋月 +2 位作者 王云娟 苏洋 唐睿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25-31,共7页
目的利用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核壳蛋白N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ORF1ab)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获得了RT-LAMP检测体系,并评价该体系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抗干扰能... 目的利用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核壳蛋白N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ORF1ab)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获得了RT-LAMP检测体系,并评价该体系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抗干扰能力和最佳反应时间。结果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其结果与预期相符,证实了该检测体系的可行性。结论利用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反应体系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边境条件有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RT-PCR测定乳癌及腋窝淋巴结微量组织MUC1及GST-π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梅 李春海 +4 位作者 王秦秦 唐睿珠 孙丽亚 郝萍 姜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 MUC1及 GST-π m RNA在乳癌腋窝清扫淋巴结中表达与乳癌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及临床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用 RT- PCR技术检测 2 0例乳腺癌病人的 1 0 8个 HE染色阴性淋巴结 MUC1及 GST-π m RNA的表达。结果  MUC1及 GST-π... 目的 研究 MUC1及 GST-π m RNA在乳癌腋窝清扫淋巴结中表达与乳癌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及临床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用 RT- PCR技术检测 2 0例乳腺癌病人的 1 0 8个 HE染色阴性淋巴结 MUC1及 GST-π m RNA的表达。结果  MUC1及 GST-π m RNA在 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6%及 39% ,在乳癌组织、HE阳性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88%、1 0 0 % /71 %及 1 0 0 % /0。结论 HE阴性淋巴结中出现 MUC1阳性表达表明存在肿瘤微转移灶 ,MUC1 m RNA检测可提高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率 ;GST- π在肿瘤启动和促进阶段可表达 ,是一种重要的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 ;乳癌组织中耐药性普遍存在 ;MUC1及 GST- π m R-NA在腋淋巴结的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二者联合检测对乳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粘蛋白 人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 RT-PCR 乳腺肿瘤 乳癌 诊断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δ在热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文 边莉 +3 位作者 李瑰琦 马丽菊 唐睿珠 何永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热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δ(PKC-δ)的作用。方法应用PKC-δ活化抑制剂Rottlerin和等体积的Rottlerin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预处理Tca8113细胞30 min后,43℃水浴法热诱导Tca8113细胞0、40、80、120 min... 目的探讨热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激酶C-δ(PKC-δ)的作用。方法应用PKC-δ活化抑制剂Rottlerin和等体积的Rottlerin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预处理Tca8113细胞30 min后,43℃水浴法热诱导Tca8113细胞0、40、80、12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强度变化,酶标仪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杂交分析PKC-δ的活化。结果 Rottlerin抑制热诱导的PKC-δ裂解活化;抑制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活性。相同40、80、120 min加热时间,经Rottlerin与未经Rottlerin预处理的Tca8113细胞相比,两者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活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化的PKC-δ可促进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PKC-δ裂解活化是热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蛋白激酶C-δ 凋亡 热疗
下载PDF
云南昆明白族、汉族、彝族儿童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美芬 郝萍 +5 位作者 黄永坤 戚勤 杨武 唐睿珠 文革生 李海林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为了解昆明白族、汉族、彝族儿童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P技术对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的3个民族儿童的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民族儿童HLA-DQA1基因位点上共检出14种等位基因。其中昆明白族儿童HLA-DQA1最常... 为了解昆明白族、汉族、彝族儿童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P技术对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的3个民族儿童的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民族儿童HLA-DQA1基因位点上共检出14种等位基因。其中昆明白族儿童HLA-DQA1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为*0601(16.67%),高频等位基因为*0103、*0102、*0303;昆明汉族儿童HLA-DQA1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为*0302(26.67%),高频等位基因为*0103、*0601;昆明彝族儿童HLA-DQA1最常见的等位基因为*0601(38.57%),除*0601外没有高频等位基因,余基因频率均小余10%,同时在基因排序上3个民族也存在着差异。结果提示,昆明地区3个民族儿童HLA-DQA1基因分布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汉族 彝族 HLA DQA1 等位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启贤 肖丽梅 +7 位作者 李继梅 郝萍 杨源 黄韬 肖践明 杨西云 山路 唐睿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为了研究凝血酶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埴中的作用 ,探讨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 为了研究凝血酶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埴中的作用 ,探讨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酶受体mRNA的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酶受体蛋白质的表达 ;用3 H 肌醇掺入率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肌醇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 ;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凝血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 ;明显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肌醇代谢。提示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凝血酶受体反义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 (特别是通过抑制DNA、mRNA和蛋白的表达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凝血酶 受体 凝血酶 基因序列反义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肺癌细胞相关蛋白分子N35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秦秦 姜平 +2 位作者 李继梅 唐睿珠 陈新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相关蛋白N35的有关特性 ,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抗人肺癌mAbN 35作为免疫探针 ,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 ,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组织、肺癌细胞系GLC 82 ,宫颈癌细胞系HeLa ,肝癌细胞系HepG 2 ,乳腺癌细胞系PMC ... 目的分析肺癌相关蛋白N35的有关特性 ,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抗人肺癌mAbN 35作为免疫探针 ,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 ,测定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组织、肺癌细胞系GLC 82 ,宫颈癌细胞系HeLa ,肝癌细胞系HepG 2 ,乳腺癌细胞系PMC ,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用N 聚糖酶酶解方法确定肺癌相关蛋白N35与糖蛋白分子的关系 ;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肺腺癌细胞系GLC 82亚细胞结构中的胞膜、胞核及线粒体成分 ,经免疫印迹法测定相关蛋白N35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状况 ;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肺癌相关蛋白N35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功能结构定位。结果肺癌相关蛋白N35是一种糖蛋白分子 ,不存在于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蛋白组分中 ,而是以不同分子质量的形式分布于GLC 82 ,HeLa,HepG 2和PMC细胞蛋白中 ;在亚细胞结构中主要分布于胞核 ,线粒体次之 ,胞膜上分布最少 ,不支持其以膜蛋白或跨膜蛋白的形式存在 ;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至G2 期时 ,明确地定位于中心粒(centriole)结构上 ,提示其功能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无限制增殖有关。结论肺癌相关蛋白N35是一种只存在于肿瘤细胞并与其无限增殖密切相关的蛋白分子 ,有可能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肺癌相关蛋白N35 中心粒
原文传递
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继梅 付红梅 +4 位作者 陆桂君 唐睿珠 王秦秦 郝萍 李春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64-666,共3页
目的:研究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乳癌发生和临床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分析临床乳癌标本及肢窝清扫淋巴结组织GST-π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 目的:研究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乳癌发生和临床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分析临床乳癌标本及肢窝清扫淋巴结组织GST-π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乳癌组织、HE阳性淋巴结、HE阴性淋巴结中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77%,43%;GST-π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8%,7l%,39% 。结论:在肿瘤启动和促进阶段GST-π表达增高,是一典型癌前病变标志酶;HE阴性淋巴结中出现GST-π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好,且在耐药反应性上淋巴结灵敏性强于乳癌组织;GST-π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主要发生在RNA和(或)转录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腋窝淋巴结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桃 李阳 +4 位作者 唐睿珠 张旋 云雨 李健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利用急性肺损伤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逆转录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Klf4和Nanog四个因子的混合慢病毒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出胚胎干细胞... 目的利用急性肺损伤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逆转录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Klf4和Nanog四个因子的混合慢病毒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出胚胎干细胞样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利用AP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免疫荧光、畸胎瘤形成实验对获得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获得的iPS细胞镜下观察呈典型的ES样克隆状生长,圆形或椭圆形,与饲养层细胞分界清楚;AP染色阳性,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iPS细胞高表达人胚胎干细胞标志性基因及蛋白,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向三胚层分化的畸胎瘤。结论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损伤患者iPS细胞系,可为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皮肤成纤维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海梅 郭涛 +2 位作者 唐睿珠 付雪 王雨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3-15,2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滇南小耳猪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5),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缺血后处理组(IPC组,n=5).用球囊封堵冠脉建立猪闭胸式心肌梗死模型,术中监测心电及血压,测定...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滇南小耳猪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5),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缺血后处理组(IPC组,n=5).用球囊封堵冠脉建立猪闭胸式心肌梗死模型,术中监测心电及血压,测定缺血前、再灌注2 h及24 h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再灌注72 h采用2,3,5氯化三苯基氯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24 h 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再灌注2 h,24 h 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力明显增加(P<0.05);(2)假手术组未发生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塞的面积分别是(23.26±3.13)%,(10.89±2.02)%,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塞面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猪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提高抗氧化物质SOD活性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