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屈原的死亡意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唐祖敏
曾云燕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
-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45-648,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06C44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项目(编号:2005C013)
-
文摘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
关键词
屈原
死亡意识
死亡观
人格境界
-
Keywords
Qu Yuan
death consciousness
viewpoint on death
personalit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唐祖敏
曾云燕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9-23,28,共6页
-
基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项目(2005C013)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6C445)
-
文摘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
关键词
屈原
人格意识
忧患意识
死亡意识
-
Keywords
QU Yuan: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misery consciousness
death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XJK03BZ007)
-
文摘
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道德素质滑坡、人文素养降低已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古代文学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可以奠定大学生良好的人文基础;二是通过生活情感、爱国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心理、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进取精神,可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
关键词
占代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养
-
Keywords
teaching in ancient classical literature, colleges' student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百家讲坛》看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教学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唐祖敏
刘伟生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
出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4-87,95,共5页
-
基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项目(RKJGY0701)
-
文摘
文化上出现的全球化现象并非仅能导致趋同化,它同时也使各民族文化保持多元发展走向。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后,文学正朝泛化的方向演变,文学的地位、文学的魅力、文学的载体乃至文学的运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百家讲坛》的成功告诉我们:社会需要鲜活真切而又具有时代性的人文科学,人文传达的理念、品味与手段要与时俱进。
-
关键词
文学教学
全球化
百家讲坛
人文传达
-
Keywords
literature teaching
globalization
"Lecture Room"
humanity communicat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原人格境界终极指向考察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课题"屈原文化个性研究"(06C445)
-
文摘
屈原的忧患、孤独及以对死亡的坚定选择彰显了诗人鲜明的文化个性。屈原因忧患而孤独,因孤独至极且理想破灭最终以死殉国,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导致屈原最后选择自沉。他的死亡并非对肉体生命的简单否定,而是其人格境界的终极指向;他的自沉殉节是建立在长期的人格修养基础之上的一种坚定选择,这种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
关键词
忧患
孤独
死亡
人格境界
-
Keywords
misery
loneliness
death
realm of personality
-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庄子道与逍遥游审视
被引量:5
- 6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
文摘
“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逍遥游”是庄子人生理想的核心,两者贯穿以内篇为主的《庄子》全书。作为首篇的《逍遥游》先概括点明“逍遥游”的内涵(文章主旨)。《逍遥游》相当于《庄子》“导论”,它所阐述的思想四个方面(包括道)涵盖了庄子的主要思想。对“逍遥游”的追求缘于庄子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悟以及感悟之后的无奈。对“逍遥游”的追求实际上是对“道”的认知,它包括探道、识道、知道三个环节。“逍遥游”是庄子心目中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情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
关键词
庄子
道
《逍遥游》
"逍遥游"思想
主旨
《庄子》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屈原的忧患意识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梧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6C44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项目(2005C013)
-
文摘
屈原忧患意识源于其前代社会各阶层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它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等。“忧国”体现在为国君昏庸而“忧”、为党人误国而“忧”;“忧民”寓于作品所表现的民本思想当中;“忧己”体现在:为得不到国君信任而“忧”、为志同道合者变节而“忧”、为自己孤立无援而“忧”。忧患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忧患意识、忧患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表现、宣泄。
-
关键词
屈原
忧患意识
忧国
忧民
忧己
审美观照
-
Keywords
QuYuan
misery consciousness
anxiety about the country
worrying about the people
worrying about himself
interpretation in esthetic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8-62,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6C445)
-
文摘
屈原作品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
-
关键词
屈原
人格意识
文化渊源
文化背景
-
Keywords
Qu Yuan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cultural source
cultural background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原的忧患意识及其艺术表现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1-124,共4页
-
基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研资助项目(2005C013)
-
文摘
屈原忧患意识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诗人运用诗意独白、寓景于情、梦幻神游、隐喻象征等多种手法错综反复地抒写内心的忧患意识。
-
关键词
屈原
忧惠意识
诗意独白
寓景于情
梦幻神游
隐喻象征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的网络文学救赎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7-60,共4页
-
文摘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双翼”失衡
文学主体性
-
Keywords
network literature
the disequilibrium of "double wings"
literature entity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古代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82-584,共3页
-
基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教改项目(RKJGY0701)
-
文摘
人文精神内蕴着人文知识、人文心理、人文个性等要素。古代文学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一是通过传授丰富的人文知识,奠定大学生扎实的人文基础;二是作家、作品丰富的"挫折"素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观、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
Keywords
classical literature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humanistic spirit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 12
-
-
作者
唐祖敏
邓姿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32-136,共5页
-
基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项目(RKJGY0701)
-
文摘
文学教学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人文教育,从而能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应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
关键词
文学教学
大学生健康人格
挫折教育
人文教育
情感教育
-
Keywords
teach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education about setback
humanistic education
education about emotion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屈原“美政”思想溯源——兼论屈原的自沉
- 13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
文摘
屈原"美政"思想源于先秦帝王观念中对于帝王的强烈希望和期待心理。先秦帝王观念中的先王崇拜思想则是屈原"美政"理想产生的重要文化因子。屈原"美政"理想的构建缘于先秦帝王观念中尤其是儒家、法家的法先王思想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屈原心中凝重的帝王情结是导致他最终走向自沉的根本原因。
-
关键词
屈原
美政思想
帝王观念
帝王情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丽”
- 14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9-43,共5页
-
文摘
“丽”是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文学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文章”于原初意义上具有源于“文”、“章”含义的含美特性 ,文学所追求的“丽”是对“文章”原初意义上含美特性的延扩与发挥 ,“丽”观念是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而形成并臻于成熟的。汉代辞赋的“铺采扌离文”标志着“文章”观念之趋于明朗(自觉 ) ,标志着“丽”观念的初步形成。魏晋曹丕、陆机对文体及其体貌的辨析标志着“丽”观念的深入。南北朝时期 ,以刘勰及其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龙》为代表 ,对文学形式美有了全面深刻的探讨 ,标志着“丽”观念在文学自觉中臻于成熟。
-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文学观念
文章
丽
文学自觉
-
Keywords
HanWei & the Six Dynasties
Literay conception
Article
'Li'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屈原帝王情结探析
- 15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38-42,共5页
-
文摘
帝王情结是屈原文化个性的重要体现。忠君、尊君、骥君、思君、罪君、惜君、哀君、伤君、痛君等复杂微妙的心理情感构成了屈原帝王情结的深邃内涵,这份凝重的帝王情结缘于屈原心中对楚国深沉的挚爱。先秦帝、王观念是屈原帝王情结生成的重要心理渊源,儒家先王崇拜思想是屈原帝王情节生成的文化渊源,而宗法观念最终促进了屈原帝王情结的形成。
-
关键词
屈原
帝王观念
帝王情结
-
Keywords
Qu Yuan
emperor concept
emperor complex
-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代“文学”观念演进探微
- 16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0-94,共5页
-
文摘
古代"文学"观念的演进是在"文学"与"文章"内涵从杂糅到分野以至纯化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先秦"文学"与"文章"内涵的杂糅体现"大文学"观,两汉"文学"与"文章"内涵的分野体现"准文学"观,六朝时期的"纯文学"观则是伴随着"文学"概念的逐步纯化,在文笔之辨、永明声律论中,由于人们对文学审美特性的清晰认识而形成的。
-
关键词
“文学”观念
文章
文学
-
Keywords
"literature" conception
article
literatur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原孤独情结的艺术表现及审美阐释
- 17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1-34,52,共5页
-
文摘
屈原孤独情结缘于屈原遭贬并在长期的贬谪中生成。是屈原贬谪情结的核心。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诗意独白、寓景于情、梦幻神游、隐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抒写内心的贬谪之痛,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氛围浓郁有关。孤独情结迫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在艺术表现中,诗人的孤独情结被转换成诗歌审美意象并上升到艺术的审美境界中,孤独情结因此而得以宣泄。
-
关键词
屈原
贬谪
孤独情结
艺术表现
审美意象
审美境界
-
Keywords
QU Yuan
exile
loneliness complex
expression in art
esthetic imagery
esthetic real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原骚怨心境剖析
- 18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
文摘
屈原骚怨心境的生成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其"骚(忧)"有二: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其"怨"亦有二:楚王昏聩之"怨",群小谗陷之"怨"。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抒写内心的骚怨情怀,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有关。骚怨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骚怨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宣泄。
-
关键词
屈原
骚怨心境
艺术表现
审美创造
-
Keywords
QU Yuan
resentment mood
expression in art
esthetic crea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屈赋死亡意境透析
- 19
-
-
作者
唐祖敏
-
机构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娄底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92-94,共3页
-
文摘
屈赋死亡意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包括诗人自己的死亡 (自杀 )、历史人物的死亡及用隐喻手法表现的死亡 ,二是对于死亡超越———“梦幻神游”的描写 ;前者属“写境”、“无我之境” ,后者属于“造境”、“有我之境”。屈赋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 ,是诗人为“美政”而死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
-
关键词
屈原
赋
死亡意境
隐喻手法
死亡描述
审美形态
人格
艺术创作
-
Keywords
Qu Yuan's works
death
viewpoint on death
personalit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博客文学”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欧阳文风
谭德晶
唐祖敏
-
机构
中南大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出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
-
关键词
文学发展
博客
网络传播
中南大学
BLOG
传播方式
博士后
文艺学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09.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