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叶中人参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胡健 王明明 +1 位作者 唐钲 杜宁 《天津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应用Box-Benhnken响应曲面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叶中人参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超临界CO_(2)技术提取人参叶中的总皂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Box-Benhnken响应曲面设计进行多元... 目的:应用Box-Benhnken响应曲面设计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叶中人参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超临界CO_(2)技术提取人参叶中的总皂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Box-Benhnken响应曲面设计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考察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对人参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05 nm时,总皂苷质量浓度为0.0508~0.1016 mg/m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7),超临界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0 MPa,物料粒度为80目,乙醇夹带剂含量为0.25 mL时,人参叶中的人参总皂苷平均提取率为15.89%,平行测定三次最高提取率为16.07%,相对标准偏差为1.53%。结论: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叶中人参总皂苷,高效、环保、工艺稳定,适用于工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Box-Benhnken 人参叶 人参总皂苷
下载PDF
具有高效激子解离和明确反应位点的Tröger碱基三维多孔芳基有机骨架及其光催化近单一选择性CO_(2)转化
2
作者 殷楠 陈伟斌 +8 位作者 杨勇 唐钲 李攀杰 张潇月 唐兰勤 王天宇 王阳 周勇 邹志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68-179,共12页
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光能,把CO_(2)和水转化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受此启发,利用太阳光将CO_(2)转化为碳氢燃料的人工碳中和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工光合作用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无机半导体已被广泛研究用... 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光能,把CO_(2)和水转化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受此启发,利用太阳光将CO_(2)转化为碳氢燃料的人工碳中和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工光合作用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无机半导体已被广泛研究用于CO_(2)光还原反应(CO_(2)PRR),但其存在金属氧化物的带隙较宽且难以调节、导致光吸收较差和金属硫化物的光腐蚀问题严重等明显的缺点.此外,高载流子复合率和低比表面积会影响光催化效率,从而限制光子利用.因此,基于有机聚合物的无金属催化剂因其突出的可设计调控性而被提出,其中,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材料—多孔芳香骨架(PAFs)聚合物是研究热点之一,但是传统PAFs材料多为二维平面结构,用于光催化的无金属三维PAFs报道较少.此外,具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N,B,F)修饰的材料可以与CO_(2)分子产生特定的偶极-四极相互作用,提高材料对CO_(2)的吸附和活化能力,是提升有机聚合物光催化剂性能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将具有不同共轭程度的芳香炔烃(2,2’,7,7‘-四乙炔基-9,9’-螺二芴,SPF-T;四(4-乙炔基苯基)甲烷,TEPM-T;1,1,2,2-四(4-乙炔基苯基)乙烯,TEPE-T)与含有N杂原子的Tröger碱聚合制备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多孔芳香骨架聚合物X-TB-PAFs(X=TEPE,TEPM,SPF).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NMR)以及1H NMR等表征手段验证了目标聚合物的成功合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Mott-Schottky曲线测试研究了聚合物具体的能带结构,发现三种PAFs聚合物材料在热力学上同时满足光催化CO_(2)-CO的还原反应条件(Eθ=-0.51 Vvs.NHE,pH=7)和光催化H2O-O_(2)的氧化条件(Eθ=0.82 V vs.NHE,pH=7).V形骨架结构的Tröger碱(TB)单元和芳炔的结合赋予了聚合物刚性稳定的孔隙率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材料中的多孔结构可以使其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三维框架结构为反应物接近活性位点提供了丰富的开放式空腔,这些都有利于材料对CO_(2)的捕获,增强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活化能力.此外,炔基充当连接通道还可以增强体系的载流子迁移率,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B官能团引入带来的分子内极化和电子陷阱位点的优势,其与三维共轭网络结构一起协同调节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反应位点分布.三种三维PAFs中,基于全共轭结构TEPE-T的TEPE-TB-PAF表现出最高效的光生载流子传输与分离效率,在没有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CO产率(194.50μmolg^(-1)h^(-1))和近乎单一的选择性(99.74%).全共轭TEPE-T的引入和分子内极化的存在可以促进框架内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材料中的电偶极矩(从负电荷到正电荷)指向TB中含有叔氮官能团的桥接位点,使其成为明确的催化反应位点.光电流和阻抗测试结果表明,TEPE-TB-PAF具有更好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和更小的电荷迁移位阻.三维框架构建产生的多重散射截面可以促进材料中的光子吸收,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理论计算和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材料中CO解吸的低能垒和*CHO形成的高能垒是TEPE-TB-PAF高CO产率和选择性的根本机制.综上,本文为多功能高效有机聚合物光催化剂的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为同时改善光催化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光还原 多孔芳香骨架 Tröger碱 三维网络 分子内极化
下载PDF
马虎“书迷”(外一篇)
3
作者 唐钲 《泉州文学》 2014年第6期66-67,共2页
“嘿,钲仔,帮我拿一下拖把!”妈妈喊道,但是回应她的是一片寂静。“听见了吗?”“哦,”终于,我的声音穿越了时空似的,飘了过去,“等我看完这篇……”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