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CUBN基因突变的儿童IgA肾病1例报道
1
作者 唐露丹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74-77,共4页
本报道呈现1例CUBN基因存在杂合突变的IgA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诊断、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方案。本例患儿IgA沿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炎等,其CUBN基因编码区存在3个杂合突变,体现出隐性遗传单基因突变... 本报道呈现1例CUBN基因存在杂合突变的IgA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诊断、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方案。本例患儿IgA沿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炎等,其CUBN基因编码区存在3个杂合突变,体现出隐性遗传单基因突变可能与IgA肾病存在相关性,丰富了儿童IgA肾病的基因突变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N基因 遗传 IGA肾病 小儿
下载PDF
自拟消瘤汤治疗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琳 唐露丹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消瘤汤加减治疗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消瘤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金胶囊口服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 目的:观察自拟消瘤汤加减治疗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消瘤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金胶囊口服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瘤汤加减治疗痰凝血瘀型乳腺瘤样增生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瘤样增生 痰凝血瘀型 自拟消瘤汤
下载PDF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分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蓉 陈紫茹 +1 位作者 唐露丹 杨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揭示其分子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新生儿病区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纤维... 目的了解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揭示其分子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新生儿病区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clfa)、胶原蛋白结合蛋白(cna)、纤连蛋白连接蛋白A(fnbpA)、溶血素A,B(hlaA, hlaB)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基因、mecA基因、表皮剥脱素(eta)基因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基因。使用四格表资料和R×C表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6株未检测到所选择的9个基因。9个毒力基因中hlaB,eta和tsst-1基因检出率低于10%(分别为9.09%,9.09%和4.55%),随后依次为fnbpA基因(13.64%),mecA基因(27.27%)和cna基因(45.45%)。clfa,hlaA和spa基因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18%,63.64%和59.09%)不同基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0.21,P=0.000)。clfa+hlaA+spa+cna毒力基因模式检出率最高,占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607,P=0.000)。结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都携带多个毒力基因,毒力基因检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血小板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红 徐邦牢 +5 位作者 杨惠宽 陈斌 张婷 吴斌 唐露丹 胡晓琳 《现代医院》 2018年第7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通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2018年确诊EDP为实验组29例,收集健康对照... 目的通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探讨其与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2018年确诊EDP为实验组29例,收集健康对照组21例,应用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基因表型,应用2检验统计各基因多态性频率在两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1.0%、48.3%和20.7%,对照组分别是14.3%、52.4%和33.3%,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6.9%和93.1%,对照组分别是19.0%和81.0%,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GPⅢa HPA-6基因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基因多态性在实验组中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4%、55.2%和41.4%,对照组分别是14.3%、23.8%和61.9%,两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纯合子基因型(A/A和G/G)与杂合子基因型A/G频率分别是44.8%和55.2%,对照组分别是76.2%和23.8%,杂合基因型A/G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7,P<0.05)。结论 GPⅡb HPA-3和GPⅢa HPA-6不同基因表型在EDP患者与对照组两组间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膜糖蛋白GPⅢa HPA-6 rs13306487位点后一位杂合基因型A/G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为后继探讨EDP遗传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基因多态性 HPA-3 HPA-6
下载PDF
尿道宫颈炎支原体检测情况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宗忠 唐露丹 +1 位作者 王强 裘宇容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2641株培养阳性支原体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临床支原体感染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14Drugs),对47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对... 目的对2641株培养阳性支原体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临床支原体感染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14Drugs),对471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对2641株支原体进行14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4803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者2641例,阳性率为54.99%。2641例支原体阳性者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1811例,占68.57%;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63例,占2.39%;Uu+Mh混合感染767例,占29.04%。男女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09,P<0.001)。检出的2641株支原体中,44株全耐药株均为Uu+Mh混合感染,且其检出率逐年上升。耐药现象尤以环丙沙星与红霉素最为严重。单纯Uu感染其敏感性最高的为交沙霉素(99.75%),其次为克拉霉素(97.85%);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66.81%)。单纯Mh感染其敏感性最高的为强力霉素(96.83%),其次为交沙霉素(93.65%);耐药率最高的为红霉素(88.89%)。Uu和Mh混合感染的患者,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77.71%),其次是强力霉素(75.10%);耐药率最高的也是红霉素(95.18%)。Uu、Mh、Uu+Mh这三组以Uu+Mh混合感染组的耐药率最高,单纯Uu组最低。结论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占多数。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有效控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