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鲁孙谈吃》(合订本)
- 1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中国烹饪》
2009年第1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餐饮繁荣的当下,在报刊上谈吃论食的文化人多如过江之卿。而文章内外,有几个人的名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远如袁枚,近如唐鲁孙.
-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饮食学
《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吃饺子杂谈
- 2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人民周刊》
2017年第24期93-94,共2页
-
文摘
北方人吃饺子讲究薄皮大馅儿才能解馋。我认为馅儿的大小无关宏旨,反而馅子填得太多,失去了皮跟馅儿中和的滋味,倒是边窄、皮薄是吃饺子的唯一条件。假如边宽皮厚,再加上口淡,就难以下咽了。
-
关键词
饺子
杂谈
北方人
滋味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冬补琐谈
- 3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传承》
2009年第1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中国从古迄今,冬令进补已有数千年悠久历史,进补要看节气冷暖而定,立冬进补以温补为尚,若要大补最好到三九酷寒服食,才能使药效发挥到极致而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
关键词
进补
药效
副作用
鹿茸
中药
人参
温补
梅花鹿
中国传统
立冬
-
分类号
TS976.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吃饺子杂谈
- 4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2年第9期52-53,共2页
-
文摘
从前北方人拿饺子当主食,南方人拿饺子当点心,自从抗战军兴,前后方民众来了个大流徙,在饮食习惯方面,于是有了绝大的变化。年轻的一代因为长居川I黔云贵,对于辣椒都有了偏嗜,拿面食当主餐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现在台湾无论哪个县市,
-
关键词
饺子
杂谈
饮食习惯
北方人
主食
点心
面食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北平书摊儿
- 5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月读》
2016年第2期69-71,共3页
-
文摘
在北平,读书人闲来无事最好的消遣是逛厂甸遛书摊。厂甸在和平门外,元明时代叫海王村,清初工部所属的琉璃窑设在该处,所以改名琉璃厂。从厂东到厂西门,街长二里,廛市林立,南北皆同。这些店铺以古玩、字画、纸张、书籍、碑帖为正宗,从有清一代到民国抗战之前,都是文人墨客访古寻碑、看书、买画的好去处。
-
关键词
市公所
闲来无事
琉璃窑
王仁堪
樊云门
黄体芳
元明
光绪年间
贤书
三年五载
-
分类号
G235
[文化科学]
-
-
题名老北京的那些知名星妈
- 6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山海经(故事)(上)》
2016年第10期34-35,共2页
-
文摘
福芝芳的母亲 北平第一号名妈,女婿名叫梅兰芳
当年北平第一号星妈要算福大奶奶,旗人,青年孀居,只生一女就是梅兰芳第二任妻子福芝芳。福大奶奶人高马大,嗓音洪亮而且辩才无碍,发卷盘在头顶上,可又不像旗髻,喜欢穿旗袍坎肩马褂,跟当时蒙古喀喇沁王福晋同样打扮,市井好事之徒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福中堂”。
-
关键词
老北京
名星
梅兰芳
喀喇沁
北平
奶奶
母亲
女婿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冬补琐谈
- 7
-
-
作者
唐鲁孙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保健与生活》
2019年第24期48-49,共2页
-
文摘
中国从古迄今,冬令进补已有数千年悠久历史,有些人先天不足、天生羸弱,有的是大病初愈、体气未复,还有常年劳动、体力消耗过甚,也有用脑过度、精力亟待补充。照以上种种情形来看,就是西医也主张针药并投,并非绝对不赞成进补。不过明明体健身强,每年入冬也要“四物”“八珍”“十全”大补一番,就非西医所能赞同的了。
-
关键词
体力消耗
先天不足
八珍
西医
进补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令人怀念的年画
- 8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读者欣赏》
2017年第1期12-13,共2页
-
文摘
沿街叫卖年画,在清末民初的平津两地都极盛行。虽然全国各省都有这种木刻年画,可是风格俗雅,各有不同。华北地区最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西边的杨柳青、深州附近的武强县和山东潍坊县(现潍坊市)的杨家铺:华中则有苏州阊门的山塘路等处。
-
关键词
年画
清末民初
华北地区
潍坊市
-
分类号
J218.3
[艺术—美术]
-
-
题名跑堂儿的
- 9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中外文摘》
2015年第7期39-39,共1页
-
文摘
“勤行”这个名词,已经多年没听人说过。现在跟在台湾生长的年轻人说“勤行”,恐怕十有八九“莫宰羊”,其实说穿了,就是饭馆里跑堂儿的。
有一次在此地状元楼吃饭,隔壁饭座跟堂倌先是彼此争执不下,后来由口角变成动手了。我们房间有医务处的陈仙洲在座,经他去劝说调停,才算没亭。原因是饭座带的小孩,一不小心摔碎了两只汤匙,结果他让客人照价赔偿。这在内地,饭座不小心摔了瓷器家伙,就是整堂细瓷,也不许堂倌说二话,赶紧拿笤帚畚箕把碎瓷扫走,还得赔笑脸问客人割伤了手没有,这是勤行留下来的规矩。
-
关键词
个人
感情生活
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C913.11
[经济管理]
-
-
题名柿子
- 10
-
-
作者
唐鲁孙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保健与生活》
2019年第18期48-48,共1页
-
文摘
水果中笔者偏嗜柿子,全国各地都有柿子生产,产地不同,名称也就各异。北方有句俗语说:“七月红枣八月梨,九月柿子赶上集。”在秋露凝霜、重阳左右,脆柿子、软柿子陆续上市。柿子实重枝柔,不能等到在树上成熟才来摘取。脆柿子只要稍微泛黄就要摘下,软柿子也要半青半红时期摘下来加工。
-
关键词
柿子
秋露
偏嗜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吃饺子杂谈
- 11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初中生写作》
2016年第1期58-59,共2页
-
文摘
饺子有蒸煮之分,所以煮的叫水饺,蒸的叫蒸饺。满洲人管水饺叫煮饽饽,黄河两岸有的地方叫扁食,最特别是山东菜管煮水饺叫“下包”。外乡人初履斯土,听说下包时常被弄得莫名其妙。
-
关键词
饺子
杂谈
水饺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年画琐忆
- 12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读者欣赏》
2016年第2期18-19,共2页
-
文摘
前几天到老友张宇慈兄府上聊天,正赶上他开衣箱取皮袄来御寒。他在翻箱子时发现几张从内地来台湾时带来的年画,每张画的右下角,都盖有“戴连增监制”的小墨纸。因为年画净是用细蒲草帘子裹着,不但没有破裂,就连颜色都没变。
-
关键词
年画
-
分类号
J218.3
[艺术—美术]
-
-
题名慈禧宠监李莲英
- 13
-
-
作者
唐鲁孙
-
出处
《出版经济》
2006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太监们在内廷当差,只要能混到一天到晚在御前打转,懂得眉眼高低,善伺人意,应对便捷,很快就能走红,一辈子享受不尽了.李莲英小德张之流,能够成为慈禧隆裕跟前的大红人,还不都是凭着他们机智小巧善于逢迎换来的吗?有人说清朝半壁江山,都坏在李莲英手里了,平心而论,李莲英权诈贪婪,是个罔顾大体只知利己的奴才而已,若跟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瞒上欺下祸国殃民的一代权监来比,那还未免太抬举他了呢!……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