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精度岩心扫描元素数据的高频层序划分:以西科1井第四系生物礁滩体系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峰 郭来源 +6 位作者 张道军 解习农 尤丽 杜学斌 何云龙 商志垒 许马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51,共10页
生物礁生长对水体环境参数要求苛刻,因而生物礁体系垂向演化藴藏了丰富的古海平面、古环境变化信息。基于海平面变化的层序格架内,生物礁体中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分布。利用Panalytical衍射仪和Itrax岩心扫描仪分别对西... 生物礁生长对水体环境参数要求苛刻,因而生物礁体系垂向演化藴藏了丰富的古海平面、古环境变化信息。基于海平面变化的层序格架内,生物礁体中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分布。利用Panalytical衍射仪和Itrax岩心扫描仪分别对西科1井第四系生物礁滩体进行了矿物组分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其中矿物组分结果显示不稳定的文石、高镁方解石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浅层,而深层以低镁方解石为主。根据矿物组分,将第四系划分为2段:富文石段和富方解石段,分别选用不同元素指标采用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有效地进行了五级层序、六级层序划分,其中富文石段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五级层序和24个六级层序,富方解石段划分出21个五级层序和74个六级层序,划分结果显示,高频单元内元素指标亦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周期性的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元素 矿物组分 层序地层 米氏旋回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碳酸盐岩油藏硅化作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商志垒 武静 +4 位作者 尚凡杰 于斌 马学立 覃天 周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9,共10页
巴西桑托斯盆地M油田盐下巨厚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硅化作用,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为此,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流体包裹体测试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资料,对M油田不同硅化作用特征开展成因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储层的影... 巴西桑托斯盆地M油田盐下巨厚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硅化作用,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为此,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流体包裹体测试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资料,对M油田不同硅化作用特征开展成因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化作用在M油田较为普遍,超过一半样品受硅化作用影响,但仅有17%的样品属于中-强硅化作用。硅化作用成因类型包括3种,分别为沉积型、早期成岩型和热液型。沉积型和早期成岩型硅化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有限。综合证据显示,强热液硅化层段与侵入岩空间分布关系密切;同时其主要氧化物含量介于侵入岩和碳酸盐岩围岩之间,呈二者混染特征,且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87~193℃),证明热液硅化作用为岩浆期后热液所致。岩浆期后热液倾向于沿碳酸盐岩地层内部的断层、裂缝、不整合面等构造薄弱带以及与这些薄弱带相连通的高基质孔隙带流动,使储层发生强烈硅化作用。当硅质含量大于10%,对储层物性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作用 湖相碳酸盐岩 盐下储层 生物礁滩体系 桑托斯盆地
下载PDF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区域下白垩统McMurray组内河口湾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解剖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光义 许磊 +3 位作者 王宗俊 宋来明 商志垒 田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1012,共12页
河口湾可分为宽阔的外河口湾和较窄的内河口湾。内河口湾水动力条件表现为潮汐影响、河流主控的特征,主要发育点坝或者线状砂坝。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地区发育大量潮汐作用影响的复合点坝沉积,复合点坝内部构型研究直接影响油田的... 河口湾可分为宽阔的外河口湾和较窄的内河口湾。内河口湾水动力条件表现为潮汐影响、河流主控的特征,主要发育点坝或者线状砂坝。加拿大阿萨巴斯卡Kinosis地区发育大量潮汐作用影响的复合点坝沉积,复合点坝内部构型研究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基于该区测井及高品质三维地震(频带8~220 Hz,主频90 Hz)等资料,提出1套以解决油田开发问题为核心,基于以"轴变定界、样式定型、井点定面"为原则的内河口湾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解剖方法,研究对象为达到地震可分辨尺度的"复合砂体"。通过岩心和地震相特征分析,刻画了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内部沉积特征。利用倾角测井等资料,分析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实现了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结果表明,内河口湾点坝沉积发育倾斜非均质层(IHS)、生物扰动、泥砾等指示潮汐作用的沉积现象;侧积体倾斜角度为8°~12°,单一侧积体宽度为55~200 m。通过复合砂体构型解剖,明确了构型单元内部隔夹层和层内水层的分布与构型单元的组合有直接关系,提出了针对单一河道单元部署井网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口湾 复合点坝 砂体构型解剖 侧积体 McMurray组 加拿大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缘J_1b^1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磊 王宗俊 +2 位作者 王盘根 商志垒 郭晓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6,共8页
发育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滴水泉地区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一段(J_1b^1)是一套新发现的油气储集层,细化该层段的储层沉积研究对于认识该区域有利储层展布特征和储量潜力评估有着重要意义。以滴南凸起东部滴20井区为研究对象,从精细岩芯描述入... 发育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滴水泉地区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一段(J_1b^1)是一套新发现的油气储集层,细化该层段的储层沉积研究对于认识该区域有利储层展布特征和储量潜力评估有着重要意义。以滴南凸起东部滴20井区为研究对象,从精细岩芯描述入手,综合测井及露头测量资料,提出了"标志层约束,微相为基础,近距自旋回,远距定量库"原则,完成了成因砂体的空间对比,探讨了滴南凸起东部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该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一段砂砾岩储集层为典型的由山间水流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且具有"小平原,大前缘"的特征;微相类型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辫流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等;滴水泉地区八道湾组一段储层属于卡拉麥里山前沉积,物源供给充沛,多形成近源的扇三角洲沉积,扇体形态则主要受控于古地貌特征和物源供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水泉地区 八道湾组一段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空间演化
下载PDF
南海西科1井上新世以来礁滩体系内部构成及其沉积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商志垒 孙志鹏 +7 位作者 解习农 刘新宇 陆永潮 廖静 王永标 何云龙 黄莉 焦祥燕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710,共14页
通过对西科1井薄片进行鉴定,对上新世以来莺歌海组和乐东组礁滩沉积体系的古生物种类、岩石微相类型及成因相类型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表明:乐东组造礁生物以珊瑚和红藻为主,莺歌海组以红藻为主.附礁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棘皮类和绿藻,... 通过对西科1井薄片进行鉴定,对上新世以来莺歌海组和乐东组礁滩沉积体系的古生物种类、岩石微相类型及成因相类型进行了系统剖析.研究表明:乐东组造礁生物以珊瑚和红藻为主,莺歌海组以红藻为主.附礁生物主要包括有孔虫、棘皮类和绿藻,其中有孔虫为最重要的附礁生物,绿藻只在乐东组的个别层段极发育.根据生物种类及含量、泥晶、亮晶及粒间孔含量的大小关系,识别出10种岩石微相.在此基础上,将礁滩体系划分为生物礁、生屑滩和泻湖3种成因相组合.生物礁包括礁基、礁核和礁盖3种成因相,其中礁盖可见显著的溶蚀现象,形成粒内溶孔、铸模孔等次生孔隙.在研究井段仅发育礁后滩,靠近礁核的礁后内侧滩生屑及粒间孔含量高,而泥晶少;靠近泻湖的礁后外侧滩则情况相反.泻湖主要沉积大量灰泥,生屑含量少.礁滩体系仅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各成因相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成因相垂向叠置关系.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退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准层序以代表海泛面的泥晶含量较高的成因相结束;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进积型成因相组合序列,多以对应暴露面的礁盖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科1井 礁滩体系 内部构成 沉积模式 沉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