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中国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退耕还林方案,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淮河上游的息县流域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现状...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中国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退耕还林方案,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淮河上游的息县流域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依次模拟各子流域的退耕还林操作得到泥沙削减系数,另一方面通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与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叠置分析得到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的GDP损失系数,据此分别构成退耕还林的减沙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优化求解子流域尺度的退耕还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SWAT模型对研究区径流和泥沙的模拟精度较高,Nash系数分别在0.90和0.70以上,决定系数均大于0.80,且百分比偏差均控制在-20%~20%以内,可认为SWAT模型能够用于评估退耕还林的泥沙削减效果;2)子流域泥沙削减系数范围为26.70~2675.85 t/km^(2),并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流域上游的河源区实施单位面积的退耕还林能够取得更好的泥沙控制效果;3)子流域GDP损失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增加也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减小,对比发现在行政市或县主要居民点所在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4)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的退耕还林方案集将人均耕地面积维持在1.04×10^(−3)~1.54×10^(−3) km^(2),明显高于粮食安全的警戒水平,同时该方案集能够在仅损失30.13%~37.67%经济产值的同时将泥沙产量削减53.54%~69.86%,并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侵蚀水平。该研究提出的基于生态减沙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子流域尺度退耕还林优化方法可为流域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规划提供借鉴和指导。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10年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研究领域、合作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本院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为医院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目的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10年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研究领域、合作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本院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为医院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医院科研管理系统,获取2013—2022年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第一或通信单位署名的SCI论文;同时以WOS入藏号为检索条件,获取论文的发表年度、作者地址、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数据。利用Incites数据平台分析Citation Topics学科引文主题。结果2013—2022年,本院发表的以第一或通信单位署名的SCI论文9523篇,涵盖十大Citation Topics学科引文主题中的200个中观主题、889个微观主题。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论文占总发文量的89.6%(8536/9523),包括127个中观主题、707个微观主题;该领域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论文占比最高、为36.7%(3130/8536),其次为医院单独署名论文占比26.8%(2293/8536)。非医学与生命科学相关论文占比10.4%(987/9523),包括73个中观主题、182个微观主题;该领域医院单独署名论文占比最高、为35.5%(350/987),其次为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论文占比29.4%(290/987)。非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化学,农业、环境和生态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为主。结论校内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医院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跨院系、跨学科的交叉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跨单位、跨地区的交流合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更多
雅砻江流域是中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准确模拟雅砻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况可以为流域内合理高效开发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评估该流域不同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使用1970-2005年雅砻江流域13个气象站数据,采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雅砻江流域是中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准确模拟雅砻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况可以为流域内合理高效开发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评估该流域不同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使用1970-2005年雅砻江流域13个气象站数据,采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中MIROC气候模式数据,经过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模型将低分辨率的栅格数据降尺度至站点数据,同时采用系数订正法、频率匹配法耦合订正日降水量的偏差和频率分布,最后使用订正后的数据分析雅砻江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订正后的日尺度降水的确定性系数从0.12提高到0.2;(2)雅砻江流域未来气温和降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3)在3种不同的代表性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8.5)这3种排放情景下雅砻江流域未来最高气温分别增加0.71、1.16、1.35℃,且9,11,12月增加较为明显;未来最低气温分别增加0.72、0.83、1.08℃,且8,9,12月增加较为明显;(4)在2022-2100年未来时期3种排放情景下,雅砻江流域未来降水均呈增加趋势,日均降水分别增加117.6%、131.7%、124.2%;春季RCP4.5降水增幅最大,夏季辐射强迫越强,雅砻江流域降水增加越明显。雅砻江流域未来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将会提高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未来水资源分布不均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将会对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分析结果可以为雅砻江水电基地水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中国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退耕还林方案,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淮河上游的息县流域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依次模拟各子流域的退耕还林操作得到泥沙削减系数,另一方面通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与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叠置分析得到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的GDP损失系数,据此分别构成退耕还林的减沙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优化求解子流域尺度的退耕还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SWAT模型对研究区径流和泥沙的模拟精度较高,Nash系数分别在0.90和0.70以上,决定系数均大于0.80,且百分比偏差均控制在-20%~20%以内,可认为SWAT模型能够用于评估退耕还林的泥沙削减效果;2)子流域泥沙削减系数范围为26.70~2675.85 t/km^(2),并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流域上游的河源区实施单位面积的退耕还林能够取得更好的泥沙控制效果;3)子流域GDP损失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增加也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减小,对比发现在行政市或县主要居民点所在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4)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的退耕还林方案集将人均耕地面积维持在1.04×10^(−3)~1.54×10^(−3) km^(2),明显高于粮食安全的警戒水平,同时该方案集能够在仅损失30.13%~37.67%经济产值的同时将泥沙产量削减53.54%~69.86%,并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侵蚀水平。该研究提出的基于生态减沙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子流域尺度退耕还林优化方法可为流域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规划提供借鉴和指导。
文摘目的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10年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研究领域、合作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本院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为医院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医院科研管理系统,获取2013—2022年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第一或通信单位署名的SCI论文;同时以WOS入藏号为检索条件,获取论文的发表年度、作者地址、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数据。利用Incites数据平台分析Citation Topics学科引文主题。结果2013—2022年,本院发表的以第一或通信单位署名的SCI论文9523篇,涵盖十大Citation Topics学科引文主题中的200个中观主题、889个微观主题。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论文占总发文量的89.6%(8536/9523),包括127个中观主题、707个微观主题;该领域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论文占比最高、为36.7%(3130/8536),其次为医院单独署名论文占比26.8%(2293/8536)。非医学与生命科学相关论文占比10.4%(987/9523),包括73个中观主题、182个微观主题;该领域医院单独署名论文占比最高、为35.5%(350/987),其次为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论文占比29.4%(290/987)。非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化学,农业、环境和生态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为主。结论校内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医院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跨院系、跨学科的交叉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跨单位、跨地区的交流合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