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孔法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112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喻俊彪 张力峰 +4 位作者 张在鸿 伊建奎 田忠 马力 耿协强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一孔法麦默通(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价值。方法对112例经B超及钼钯检查诊断为多发乳腺纤维瘤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术。术中均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 112例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一孔法麦默通(Mammotome)旋切系统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价值。方法对112例经B超及钼钯检查诊断为多发乳腺纤维瘤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术。术中均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 112例中,病灶数2~6枚/例,瘤体长径0.5~2.5 cm;单侧乳腺纤维瘤98例,双侧乳腺纤维瘤14例。肿块完全切除者110例(98.2%),术中切除瘤体组织冰冻切片活检均为纤维腺瘤;8例术后出现皮下瘀血及轻度血肿,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2例瘤体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一孔法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纤维瘤具有创伤小、术后乳房美观、手术安全、瘤体定位准确、切除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乳腺 纤维瘤 一孔法 超声引导 麦默通旋切系统
下载PDF
47例阑尾切除术同时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喻俊彪 耿协强 +1 位作者 陈辉 凡庆东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7例急慢性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35例,合并胆囊息肉1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37例,慢性阑尾炎10例;开... 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7例急慢性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35例,合并胆囊息肉12例,其中急性阑尾炎37例,慢性阑尾炎10例;开腹手术31例,腹腔镜手术16例。开腹手术后切口感染2例;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胆漏1例,发生阑尾残端瘘1例。结论单纯急慢性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患者可以选择性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刨吸刀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附43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喻俊彪 耿协强 +1 位作者 张力峰 胡梦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刨吸术联合应用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3例(49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联合应用大隐藏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 目的探讨刨吸术联合应用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43例(49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联合应用大隐藏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结果 43例患者共49条患肢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30~60 min,皮肤切口数3~5个,住院时间8~11 d。出院时患肢刨吸部位出现皮下瘀血38条,血肿4条。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肢皮下瘀血及血肿均消失。25条患肢术前小腿及踝部皮肤色素沉着有所减轻,8条患肢术前有踝部肿胀者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治疗、小腿曲张的大隐静脉属支及小隐静脉行刨吸治疗,3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较好。优点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肢切口少,较传统剥脱术美观;缺点是患肢术后加压包扎不力易形成皮下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腔内激光治疗 刨吸术
下载PDF
高位结扎剥脱及腔内激光联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97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喻俊彪 耿协强 陈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比较高位结扎、剥脱及腔内激光联合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结果。方法:对126例运用高位结扎并曲张静脉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97例运用高位结扎、部分严重曲张静脉剥脱并部分轻度曲张大隐静脉腔内... 目的:比较高位结扎、剥脱及腔内激光联合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结果。方法:对126例运用高位结扎并曲张静脉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97例运用高位结扎、部分严重曲张静脉剥脱并部分轻度曲张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烧灼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治疗组治愈154条患肢,治愈率93.33%;术后残留浅静脉曲张患肢11条,占6.67%。联合治疗组治愈116条患肢,治愈率95.87%;发现5条术肢残留静脉曲张,占4.13%。结论:联合运用高位结扎、部分严重曲张静脉剥脱及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其治愈率和有效率与单纯运用高位结扎并静脉剥脱术无明显差别。但后者手术适应证宽,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皮肤外表美观度均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静脉剥脱 腔内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两种不同牵开器对腹部手术切口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喻俊彪 张力峰 +4 位作者 耿协强 田忠 伊建奎 马力 温铭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B06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牵开器对腹腔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结肠开腹手术者84例,按术中使用人工拉钩和牵开器不同分为人工拉钩组41例与牵开器组43例,其中人工拉钩组使用人力拉钩,牵开器组使用腹腔切口自动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牵开器对腹腔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结肠开腹手术者84例,按术中使用人工拉钩和牵开器不同分为人工拉钩组41例与牵开器组43例,其中人工拉钩组使用人力拉钩,牵开器组使用腹腔切口自动牵开器。观察两组术中拉钩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手术拉钩牵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拉钩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牵开器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用牵开器暴露术野较人工拉钩暴露术野对切口愈合影响大,切口感染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牵开器 人力拉钩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胰瘘管胃内引流术治疗胰瘘2例
6
作者 喻俊彪 宋玲 《人民军医》 2002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胰瘘 胰瘘管胃内引流术 治疗
下载PDF
咀嚼口香糖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凡庆东 耿协强 +3 位作者 陈辉 喻俊彪 胡梦兰 伊健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 d晨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每日早、中、晚各1次,30 min/次,直至开...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 d晨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每日早、中、晚各1次,30 min/次,直至开始进食;对照组禁食至肠功能恢复。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出现饥饿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饥饿感、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咀嚼口香糖能明显加快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方便简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香糖 结直肠癌 根治术 肠功能恢复
下载PDF
110例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晓芳 耿协强 +1 位作者 喻俊彪 胡梦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92-193,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系统——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处于伸长、蜿蜒和扩张状态〔1〕,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是将激光光导纤维直接插入静...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的浅静脉系统——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处于伸长、蜿蜒和扩张状态〔1〕,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是将激光光导纤维直接插入静脉腔内,对曲张静脉进行腔内治疗的全新方法〔2〕。我科于2007~2010年采用高位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静脉剥脱 腔内激光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耿协强 张力峰 +2 位作者 喻俊彪 田忠 伊建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511-511,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二孔法技术治疗小儿腹股疝167例,年龄1.2~12岁,平均4.7岁,其中男141例,女26例;腹股沟斜疝136例,直疝31例;右侧疝93例,左侧疝55例,双侧疝1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12例,嵌顿...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二孔法技术治疗小儿腹股疝167例,年龄1.2~12岁,平均4.7岁,其中男141例,女26例;腹股沟斜疝136例,直疝31例;右侧疝93例,左侧疝55例,双侧疝1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12例,嵌顿疝9例。均用腹腔镜二孔法行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8~15m in,平均12 m in,术后平均住院2.5 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复发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股沟疝 腹腔镜 二孔法
下载PDF
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在胰腺横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黄业 樊献军 +3 位作者 张立峰 喻俊彪 伊建奎 李时仲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在胰腺横断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胰腺横断伤41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Roux-...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在胰腺横断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的胰腺横断伤41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吻合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5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后CRP水平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捆绑式胰腺胃吻合术在胰腺横断伤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轻手术应激,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胃吻合术 胰腺 创伤和损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协强 陈辉 +3 位作者 喻俊彪 凡庆东 王耀鹏 马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1~10岁,平均5.3岁。疝囊位于右侧23例,左侧14例,双侧3例,对侧隐性疝2例。其中嵌顿性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1~10岁,平均5.3岁。疝囊位于右侧23例,左侧14例,双侧3例,对侧隐性疝2例。其中嵌顿性疝4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3 min,术后平均住院2 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股沟 腹腔镜术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协强 陈辉 +4 位作者 张力峰 田忠 喻俊彪 王耀鹏 伊建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333-1334,共2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78例,应用双吻合器行肿瘤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64例,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64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未发生...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78例,应用双吻合器行肿瘤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64例,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64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双吻合器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应用,具有安全、省时、可靠的优点,是提高吻合成功率、减少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直肠癌 双吻合器
下载PDF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11例诊治
13
作者 凡庆东 耿协强 +2 位作者 陈辉 喻俊彪 伊健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753-75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1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SL)中,男10例,女1例;年龄34~71岁,平均49.2岁;病程2~14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1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SL)中,男10例,女1例;年龄34~71岁,平均49.2岁;病程2~14年,平均8.2年。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出现皮瓣坏死,经植皮后治愈。随访2个月~7年,平均50个月,2例复发。结论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具有典型的颈部肿块弥漫性对称性分布和"驼峰背"样外貌。发病可能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手术切除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后戒酒对预防复发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及术后第1天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伊建奎 张立峰 +1 位作者 谭黄业 喻俊彪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及术后第1天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病人共273例,根据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及术后第1天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病人共273例,根据甲状腺全切术后是否发生PHPP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价甲状腺全切术后PHP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术后第1天iPTH预测价值。结果PHPP组术后第1天iPTH和血钙水平降低比例分别为72.73%(8/11),63.64%(7/11),显著高于无PHPP组的36.26%(95/262),35.88%(94/26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iPTH和血钙水平降低均是甲状腺全切术后PHP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iPTH水平预测甲状腺全切术后PHPP发生效能高于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P<0.05)。结论术后第1天iPTH和血钙水平降低病人在甲状腺全切术后更易发生PHPP,且术后第1天iPTH水平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危险因素 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乳核内消颗粒配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铭洋 耿协强 +3 位作者 张立峰 喻俊彪 田忠 马力 《西南军医》 2015年第5期528-528,共1页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为30~45岁。本病是一种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近年来,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我院201...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为30~45岁。本病是一种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近年来,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用乳核内消颗粒配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乳腺增生2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颗粒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伊建奎 张立峰 +4 位作者 谭黄业 喻俊彪 王耀鹏 黄蕾润 黄明锦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经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行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共171例,根据术后有无吻...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病人经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行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共171例,根据术后有无吻合口漏发生分为发生组(22例)和未发生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ISR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1例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共22例,发生率为12.87%;发生组男性比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比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比例、未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比例及未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组术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是否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是否保留LCA及是否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均是ISR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病人ISR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性别、BMI、是否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是否保留LCA及是否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 吻合口漏 腹腔镜
下载PDF
昏迷26例喉镜下插胃管术体会
17
作者 宋玲 喻俊彪 《人民军医》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昏迷病人 喉镜 插胃管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伊建奎 张立峰 +1 位作者 谭黄业 喻俊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8期3212-321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0)以传统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40)以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比较采用不同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0)以传统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40)以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比较采用不同术式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变化、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与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取得成功,但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的围手术期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7d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感染、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随访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理想,相较于传统术式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复术 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脾型淋巴瘤1例报告
19
作者 李安建 喻俊彪 巢跃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脾型淋巴瘤 病例报告 CT检查 贫血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冰冻切片检查在异位胰腺术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温铭洋 喻俊彪 +3 位作者 张力峰 耿协强 田忠 伊建奎 《西南军医》 2015年第6期673-674,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手术中冰冻切片的应用价值及病理诊断的正确性,为手术中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及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异位胰腺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应用体会。结果 18例异位胰腺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快...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手术中冰冻切片的应用价值及病理诊断的正确性,为手术中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及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异位胰腺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应用体会。结果 18例异位胰腺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提示异位胰腺组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一致。单纯肿块切除11例,胃大部切除7例(7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均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探查冰冻切片能快速准确提供病理诊断依据,为手术方式选择及切除范围提供正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剖腹探查 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