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袭与新变:变文文体对后世戏剧文本生成的影响
1
作者 喻忠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文体形态是作品的语言存在形式,是文本存在的基础.敦煌变文展演时所使用的押座文,作为俗讲过程中的一类剧场性文体,对宋元戏剧开场词的成形产生了直接影响.变文韵散相间、说唱兼行的体式及其表演体制的演艺性,则对后世戏剧的曲体结构产... 文体形态是作品的语言存在形式,是文本存在的基础.敦煌变文展演时所使用的押座文,作为俗讲过程中的一类剧场性文体,对宋元戏剧开场词的成形产生了直接影响.变文韵散相间、说唱兼行的体式及其表演体制的演艺性,则对后世戏剧的曲体结构产生了间接影响.世俗类变文的主题在其后戏剧文本的生成中得以赓续和延展.变文文体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出唐五代戏剧文本体制的早期生成样态,这种文本生成既为其自身进一步走向更高层面的新的复向聚合奠定了基础,也为之后宋元成熟戏剧的产生做好了必要的艺术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变文 文体 戏剧文本
下载PDF
敦煌所见三种戏剧写本谫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喻忠杰 刘传启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46,共14页
敦煌所见《茶酒论》、《下女夫词》和S.2440v/2三个写本均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相关。写本内容都以代言体对话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存在虚拟性和戏剧冲突。写本中故事人物有充分的语言行为,通过角色的扮演塑造了生动的舞台艺术... 敦煌所见《茶酒论》、《下女夫词》和S.2440v/2三个写本均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相关。写本内容都以代言体对话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故事本身存在虚拟性和戏剧冲突。写本中故事人物有充分的语言行为,通过角色的扮演塑造了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呈现出具体可观的戏剧场面,达到了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具备了剧本所特有的舞台性质。三个写本书写格式中都标有提示性舞台说明语,已形成一定的表演程式。敦煌所见这三种短剧剧本可以证明唐代存有撰写戏剧和编制剧本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剧本 故事 代言体 表演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概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喻忠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为进一步廓清丝绸之路文学的发端、演进和成熟的全过程,拟从文献学、比较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经过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沿丝绸之路一带的中外各国及地区内所产生的文学作... 古代丝绸之路文学是丝绸之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为进一步廓清丝绸之路文学的发端、演进和成熟的全过程,拟从文献学、比较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经过对先秦至明清时期沿丝绸之路一带的中外各国及地区内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和发生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古代丝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依据它的这种特殊性,大致可将其分为散文、诗赋、说唱、戏剧、小说、神话传说及其他共七类。古代丝路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对于世界和中国文学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路文学 中原文学 民族文学 域外文学
下载PDF
敦煌大曲中与戏剧相关曲辞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忠杰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敦煌所见五套大曲中与戏剧相关者共有四套。从内容看,四套曲辞中均有简单故事的推演,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故事主题明确,《阿曹婆辞》和《何满子辞》中有明显的代言叙事;从形式来看,四套曲辞均为用于歌舞表演的唱词,《剑器辞》和《苏莫... 敦煌所见五套大曲中与戏剧相关者共有四套。从内容看,四套曲辞中均有简单故事的推演,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故事主题明确,《阿曹婆辞》和《何满子辞》中有明显的代言叙事;从形式来看,四套曲辞均为用于歌舞表演的唱词,《剑器辞》和《苏莫遮五台山曲子》在演唱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既定调式,并配有伴唱的舞蹈。这四套大曲通过歌舞的形式,借助不同调式的唱词叙述简单的故事,已经具备了歌舞戏的基本要素,应该属于唐代早期歌舞戏表演时的剧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大曲 戏剧 曲辞
下载PDF
《冤魂志》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喻忠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2期37-38,共2页
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鬼魂复仇类志怪小说本身,研究者往往被其扑朔迷离的外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对其深层意蕴的探辨。笔者认为,对这类以描写鬼魂复仇故事为主的作品,应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入考察,通过对其故事文本的分析,透... 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鬼魂复仇类志怪小说本身,研究者往往被其扑朔迷离的外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对其深层意蕴的探辨。笔者认为,对这类以描写鬼魂复仇故事为主的作品,应将其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入考察,通过对其故事文本的分析,透析出其中潜藏的思想内涵,去审视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拟从颜之推所撰的《冤魂志》文本分析入手,对六朝志怪小说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能对其做出科学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魂志》 鬼魂复仇 文化特性
下载PDF
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关系述考
6
作者 喻忠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所见因缘源出佛经,但又异于佛经中最初之因缘。作为讲唱类作品,敦煌因缘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佛教戏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出现的音声符号、舞台提示及分角配词已经在外观上显示出佛教戏剧早期剧本的原始面相,在故事内容...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所见因缘源出佛经,但又异于佛经中最初之因缘。作为讲唱类作品,敦煌因缘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与佛教戏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出现的音声符号、舞台提示及分角配词已经在外观上显示出佛教戏剧早期剧本的原始面相,在故事内容叙述方面,敦煌因缘戏剧性地处理情节,艺术性地设置关目,则将佛教故事从简单的叙事逐步推进到复杂的表演阶段。敦煌写卷中此类用于表演的早期脚本的出现,从文本外观和具体内容上进一步印证了后世戏剧与唐五代说唱伎艺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也印证了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之间存在因承关系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因缘 佛教剧本 讲唱 表演
下载PDF
戏剧壁画的内容及意义新探
7
作者 喻忠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7,共6页
戏剧壁画是一种反映戏剧外观形象的史料,其文物实体约出现于汉代。考古发现的墓室壁画为探讨戏剧发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洞窟所存壁画为戏剧音乐和歌舞研究呈现出诸多实物证据;神庙壁画中的戏剧现场史料则反映出更多的戏剧元... 戏剧壁画是一种反映戏剧外观形象的史料,其文物实体约出现于汉代。考古发现的墓室壁画为探讨戏剧发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洞窟所存壁画为戏剧音乐和歌舞研究呈现出诸多实物证据;神庙壁画中的戏剧现场史料则反映出更多的戏剧元素和内容。对戏剧壁画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壁画内容并印证相关文献的可信度。从戏剧与壁画的发生因子和发展模式看,在中国古代艺术领域中音画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以壁画形式展现戏剧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看图讲诵"与戏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壁画 以图证文 音画同步 看图讲诵
下载PDF
从龙著的解读中走近中华文化的本质——品读《文心雕龙通论》
8
作者 喻忠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空前绝后的精宏之作。从齐梁时期至今,龙著研究从萌芽到大盛,特别是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在现代思维的引领下,龙著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一改往昔个体书斋式的点评、考证研究而转向现代大学化的科...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空前绝后的精宏之作。从齐梁时期至今,龙著研究从萌芽到大盛,特别是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在现代思维的引领下,龙著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一改往昔个体书斋式的点评、考证研究而转向现代大学化的科学、理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心雕 解读
下载PDF
民族戏剧学研究的深度延伸——评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
9
作者 喻忠杰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5-47,共3页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是他在上述著作基础上形成的更为优秀经典的学术专著,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民族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学科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戏剧学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 中华戏剧通史
下载PDF
民族戏剧研究的深度延伸--评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
10
作者 喻忠杰 《新疆艺术(汉文)》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中国传统的戏剧研究领域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以汉族戏剧方面的研究者和研究论著居多,民族戏剧研究在过去往往是被遗忘的部分,即便是对其有所涉及,也大多为对民族戏剧文献进行的初级引用,缺少系统的考察和理论视角的关注,从广度和深... 在中国传统的戏剧研究领域中,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以汉族戏剧方面的研究者和研究论著居多,民族戏剧研究在过去往往是被遗忘的部分,即便是对其有所涉及,也大多为对民族戏剧文献进行的初级引用,缺少系统的考察和理论视角的关注,从广度和深度而言,亟需有专门从事民族戏剧研究的学人来对此加以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戏剧 戏剧研究 戏剧文化 大视野 中国传统 研究论著 研究者
下载PDF
敦煌傩:作为仪式与戏剧的中介——以敦煌驱傩词为考察中心
11
作者 喻忠杰 《吐鲁番学研究》 2017年第1期63-72,共10页
傩是仪式与戏剧双向互渗过程中一种特殊的中介,它既体现了仪式和戏剧在形式和外观上的相通,也反映了二者在本质和意义上的区别。敦煌《儿郎伟》中的驱傩词是对敦煌傩仪和傩戏仪式性展演的具体化体现。这些驱傩词呈现出仪式与戏剧在形式... 傩是仪式与戏剧双向互渗过程中一种特殊的中介,它既体现了仪式和戏剧在形式和外观上的相通,也反映了二者在本质和意义上的区别。敦煌《儿郎伟》中的驱傩词是对敦煌傩仪和傩戏仪式性展演的具体化体现。这些驱傩词呈现出仪式与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交叉与联系,其中所见傩仪主角由方相氏向钟馗的转化,是唐五代时期戏剧性角色从宗教性傩仪向艺术性傩戏过渡的一次本质性变化,而驱傩词中世俗化内容的大量出现则昭示了敦煌傩仪向傩戏的渐趋转变。敦煌傩仪的展演过程在外观上兼具音乐性和表演性,在本质上则更趋近于傩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仪 傩戏 驱傩词 仪式 表演
下载PDF
唐五代敦煌说唱伎艺的戏剧化转向探考
12
作者 喻忠杰 《吐鲁番学研究》 2015年第2期40-51,共12页
敦煌所见说唱类作品客观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伎艺与戏剧艺术之间逐步转化的轨辙。唐五代戏剧的生成与发展并不仅仅止于敦煌写本中所载述的与戏剧相关各类演艺形态,联系其他相关文献中所见唐五代戏剧的表演场所、表演艺人史料,可以... 敦煌所见说唱类作品客观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伎艺与戏剧艺术之间逐步转化的轨辙。唐五代戏剧的生成与发展并不仅仅止于敦煌写本中所载述的与戏剧相关各类演艺形态,联系其他相关文献中所见唐五代戏剧的表演场所、表演艺人史料,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见出这一时期的戏剧是综合的、立体的表演,而非简单的舞蹈、俳谐或弦索歌唱。唐代寺院演出的艺术品类同样显得复杂多样,而且各种艺术形式表演的场所尚处于混同阶段。从北魏开始到隋代,延及唐五代时期,在逐步摆脱随意性和流动性的表演场所中,戏剧艺术与说唱伎艺是混同表演的。唐代戏剧尚处于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成期,其整体构成显得较为简单,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多采用"小戏"形式。在戏剧的表演与演员的形成方面,唐五代说唱艺人对同时期戏剧的影响同样显得格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说唱 伎艺 戏剧 表演
下载PDF
作为表演的写本:戏剧学视野下的敦煌话本
13
作者 喻忠杰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第1期33-40,共8页
敦煌所见话本用语浅白,体制粗疏,通俗化色彩浓厚,表现出由书面文言向民间口语过渡的痕迹。随着唐五代叙事艺术的繁荣和说唱文学的兴盛,这种初具话本小说规制的作品因其成熟的叙事和娱乐功能为早期戏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文学准备与可资... 敦煌所见话本用语浅白,体制粗疏,通俗化色彩浓厚,表现出由书面文言向民间口语过渡的痕迹。随着唐五代叙事艺术的繁荣和说唱文学的兴盛,这种初具话本小说规制的作品因其成熟的叙事和娱乐功能为早期戏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文学准备与可资借鉴的艺术观念。话本与戏剧作为同源艺术的两种形态,在长期的共存与交融中,由最初的口述到书面与形体表演,虽然外在形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它们在故事叙事上的同一和娱乐功能上的共生显现出清晰的近缘性。话本的出现诱发了小说和戏剧在文体形制上的逐步分离,改变了长久以来二者交互相融的混同状态。话本在形成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叙述语言、体例结构、故事题材以及表演形式等,都为戏剧所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话本 戏剧 表演
下载PDF
敦煌世俗变文中戏剧性故事考述
14
作者 喻忠杰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历史故事变文和民间传说变文是两种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说唱类作品,这两类变文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对后世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变文主要以有说有唱的单线叙事方式,为戏剧故事的表演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 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历史故事变文和民间传说变文是两种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说唱类作品,这两类变文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对后世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变文主要以有说有唱的单线叙事方式,为戏剧故事的表演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民间传说变文中所演绎的故事在发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而在其故事文本逐渐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其故事自身始终与民间文化相表里,并最终在元明时期成熟戏剧的表演中定格为一种戏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 说唱 故事 表演 戏剧
下载PDF
俗字不俗:通向古代寫本研究的津梁——《敦煌俗字典》(第二版)評介
15
作者 喻忠傑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23年第1期92-97,共6页
近年來,隨著敦煌學研究的持續深入,部分敦煌學者早期的重要成果相繼得以重新修訂再版。這些成果的集中再現,一方面反映出學者們在經久積累、不斷思考過程中對各自研究領域的引領和促進,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對應學科在漸趨合理、臻于完善過... 近年來,隨著敦煌學研究的持續深入,部分敦煌學者早期的重要成果相繼得以重新修訂再版。這些成果的集中再現,一方面反映出學者們在經久積累、不斷思考過程中對各自研究領域的引領和促進,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對應學科在漸趨合理、臻于完善過程中對相關學者的規範和校正,雙向呈現出學者和學科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共融。同時,這也從側面説明了敦煌學作爲一門交叉學科的深廣延展性,在基礎史料充分刊佈,學科劃分漸趨細化的情形下,敦煌學業已形成了獨有的研究方法與理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俗字 臻于完善 延展性 史料 第二版
下载PDF
目连入戏:一类展演写本的生成与流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忠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敦煌所见目连系列变文同题异构为变文抄本之最。目连系列写本所呈现的不同外观,深刻反映出变文作为特定时代流行说唱作品的内涵。目连写本彼此关联,互有借鉴,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展演流变过程中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创造力和影响力,这一系统... 敦煌所见目连系列变文同题异构为变文抄本之最。目连系列写本所呈现的不同外观,深刻反映出变文作为特定时代流行说唱作品的内涵。目连写本彼此关联,互有借鉴,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展演流变过程中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创造力和影响力,这一系统的成型是不同时期的变文创制者通过文本叠加和立体书写所催生的结果。目连素材从印度佛典最终进入中国戏剧,是在佛教仪式性展演和民间说唱文学合力介入之下,主动融会中土孝道观念,由宗教表演走向世俗文本的一次综合艺术迁移。目连系列写本之间及其与变相之间的互文性是该系统内在逻辑的独特表达方式。从讲经文到变文再到说经,目连系列始终以佛教仪式化内理作为导向,以民间文学性说唱作为外观,在物理空间的展演中体现出明确的戏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目连变文 展演 仪式性 互文性
下载PDF
“说经”文体的发生及其遗传因子溯源——日本藏《佛说目连救母经》再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喻忠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28,共10页
"说经"是宋代"说话"伎艺之一种,日本藏《佛说目连救母经》为廓清"说经"文体的具体面相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该经卷的叙事内容和图文构制与敦煌所见目连救母系列写本存在清晰的相关性和亲缘性。目连形象... "说经"是宋代"说话"伎艺之一种,日本藏《佛说目连救母经》为廓清"说经"文体的具体面相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该经卷的叙事内容和图文构制与敦煌所见目连救母系列写本存在清晰的相关性和亲缘性。目连形象从印度佛典进入唐五代变文并延及宋元话本,这种演变是宗教展演向世俗文本艺术迁移的结果,其中所蕴含的印度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讲唱艺术等元素的互通与共融合力促使了"说经"文体的萌发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经 文体 《佛说目连救母经》 目连变文 图文互涉
下载PDF
石窟戏剧壁画初探——以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中心
18
作者 喻忠杰 《曲学》 2014年第1期331-351,共21页
戏剧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娱乐形式,由于长期被正统观念所轻视,所以相关历史记载较少,而戏剧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这些戏剧文物中,戏剧壁画以自身简明、生动的现场性而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戏剧是表演艺术,具有时间性,... 戏剧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娱乐形式,由于长期被正统观念所轻视,所以相关历史记载较少,而戏剧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在这些戏剧文物中,戏剧壁画以自身简明、生动的现场性而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戏剧是表演艺术,具有时间性,所以任何能够反映戏剧外观形象的实体史料就显得弥足珍贵。考古资料表明,至迟到东汉,我国就出现了较为原始的、自觉的具有戏剧性质的壁画(图一、图二)。1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涌现出一批比较单纯的带有戏剧因素的洞窟壁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 社会 时间性 壁画 文物 戏剧
下载PDF
丝绸之路戏剧研究的发轫之作——评李强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喻忠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中国古代戏剧内涵丰富,与其相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由于学术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所见材料的差异,先贤时哲中少有对丝绸之路戏剧进行研究者,已有研究大多也只侧重于对个别出土文献的考证梳理、内容的罗列介绍,抑或只是为证实自己... 中国古代戏剧内涵丰富,与其相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由于学术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所见材料的差异,先贤时哲中少有对丝绸之路戏剧进行研究者,已有研究大多也只侧重于对个别出土文献的考证梳理、内容的罗列介绍,抑或只是为证实自己学术观点,对丝绸之路戏剧文献进行援引。1990年代,曲六乙、李肖冰诸先生就已对丝路戏剧问题有所关注,但一直以来对于丝路戏剧却缺乏全面的钩稽、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研究 丝绸之路 文化研究 李强 出土文献 古代戏剧 学术视角 学术观点
原文传递
敦煌戏剧学研究述略
20
作者 喻忠杰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敦煌写本戏剧文献的相关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初年。在三、四十年代形成基本格局,伴随五十年代敦煌学的发展,敦煌戏剧学研究也得以深入进行。八、九十年代以来,借重于敦煌学的繁荣和戏剧学的兴盛,敦煌写本戏剧文献研究也开始向更深入、更... 敦煌写本戏剧文献的相关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初年。在三、四十年代形成基本格局,伴随五十年代敦煌学的发展,敦煌戏剧学研究也得以深入进行。八、九十年代以来,借重于敦煌学的繁荣和戏剧学的兴盛,敦煌写本戏剧文献研究也开始向更深入、更全面的方向推进。新世纪以来,敦煌写本戏剧文献的相关研究成为研究者较少涉足的领域。但敦煌写本所提供的有关中古时期中国戏剧发生的相关资料,尚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继续挖掘与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戏剧学 敦煌戏剧文献 戏剧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