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素背“乾元重宝”当十钱的两种少见版别
- 1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五一路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3年第5期62-63,共2页
-
-
关键词
“乾元重宝”
版别
唐代
古钱币
考古
中国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漫话明代小平钱中的草点通
- 2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五一路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4年第7期63-63,共1页
-
-
关键词
明朝
小平钱
钱币
铸造
草点通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许昌所见的“永昌通宝”大钱
- 3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质量保证部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4年第10期61-61,共1页
-
-
关键词
许昌市
明朝
永昌元年
“永昌通宝”
永昌大钱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是私铸“四决五铢”还是“四柱五铢”
- 4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五一路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4年第5期64-64,共1页
-
-
关键词
钱币
五铢钱
梁四柱五铢
制作工艺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许昌出土的唐代“乾封泉宝”钱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军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文峰路北段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3年第12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乾封泉宝”钱
虚值钱
许昌县
唐代
钱币
乾封元年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出土·发现·研究 河南襄城县出土大型方足布
- 6
-
-
作者
王军
喻战勇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许昌市中心支行
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3年第3期59-59,共1页
-
文摘
2000年5月,襄城县颖桥镇附近砖厂在挖土时,出土一批方足布,因时间较长,出土详情已无从考究。从征集到的4枚方足布看,均为大型方足布。其中“安阳”布3枚,“梁邑”布1枚,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河南
襄城县
大型方足布
古代钱币
战国时期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鄢陵县出土铁“大泉五十”
- 7
-
-
作者
王军
喻战勇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许昌市中心支行
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西安金融》
2002年第12期79-79,共1页
-
-
关键词
鄢陵县
“大泉五十”
铁钱
古钱币
中国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福建某地出土的明“天启通宝”小平钱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喻战勇
-
出处
《西部金融》
2009年第5期85-85,共1页
-
文摘
2008年10月,福建某地出土一批天启通宝小平钱,文字奇特,版式为单点通横启,和中原常见品迥异。其主要特征:径小厚重,直径在22~23.5毫米之间,重量在3~5.5克之间;文字遒劲硬朗。
-
关键词
小平
福建
文字
出土
天启
主要特征
毫米
版式
中原
单点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也谈王莽“布泉”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8年第5期59-60,共2页
-
文摘
公元八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进一步拢络民心,打出了复古的旗帜,托古改制.而改变货币体系及型制是其托古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王莽的这种所谓托古改制的“币制改革”,在其摄政时 期就已经开始了.据史料记载:居摄二年(公元7年),推出了古刀币和环钱的混合体错刀、契刀二品和大泉五十三种大面值的虚值钱币;到天凤元年(公元14年),八年内先后改变了四次币制,在其推行的“宝货制”中,又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等不同币材,不同进位比的几乎包含我国古代货币所有型制的几十种钱币①.这些不同型制的钱币在《汉书·食货志》中大多能查到其踪迹,唯悬针篆“布泉”一品,史书失载,近年来,由于此钱多在王莽时期的墓葬中与莽钱同出,确为莽制,可成定论.但该钱为王莽何期所铸?在莽钱中又有什么特殊作用?目前在钱币界中有以下两种说法.一说为普通一般流通货币.学者们根据其型制、面文字体特征,用“以类相从”的方法,论断当与货泉、货布同期铸造,即天凤元年王莽第四次币制改革以后所出②.
-
关键词
王莽
托古改制
币制改革
流通货币
货泉
钱币
大泉五十
复古的旗帜
古代货币
钱范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一串“顺治通宝”钱
- 10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省许昌烟草工业机械厂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461-463,共3页
-
文摘
1996年岁末,在集市上见到一串新出土的古钱币,锈色斑斓,皆"顺治通宝"。问售钱之农民出自何处,答曰,秋季平整土地所得。笔者悉数购回。经清理除土锈后,发现这串清钱品相较好,均为"顺治通宝"一、二、三式钱,未见顺治十四年所铸满文钱及十七年后铸行的满汉文钱。这批钱以光背。
-
关键词
顺治
平整土地
古钱币
十七年
满文
锈色
出土
河南省
集市
打印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顺治光背小平钱之版别初探
- 11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许昌烟草工业机械厂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301-303,共3页
-
文摘
顺治(1644—1661年)是满清入关后第一个皇帝福临的年号,顺治通宝的铸造量较大,版别亦较多,按其背文区别可分为五式,即享有盛名的"顺治五式":一式,光背、星日纹或背右计值;二式,背有一汉字,代表地名、局名;三式,折银一厘钱,
-
关键词
顺治
小平
铸造
单点
制作
钱币
丁福保
局名
形制
不等长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清朝中期的大制钱
- 12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许昌市烟草工业机械厂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265-266,共2页
-
文摘
满清王朝统治中国达267年,纵观清朝之钱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钱制大小基本划一,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大而重;第二阶段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这是清代制钱质量逐年下降的时期,比起第一阶段来说,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小而厚;
-
关键词
清朝
制钱
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二阶段
乾隆
清王朝
道光
中期
嘉庆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两枚少见的“乾隆通宝”钱
- 13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许昌烟草工业机械厂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190-190,共1页
-
文摘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冬,户部议定各省只准设一个钱局,并统一将各省钱局名称改为:以宝字为首,次用本省一字简称。至此清朝制钱的形制得到了统一,暨由原来的顺治五式定为面文为汉文年号加通宝,背文为宝加省局简称,且均用满文(虽自雍正以后,偶见有背文为满汉文者,
-
关键词
乾隆年间
雍正
清朝
制钱
满文
局名
康熙
形制
简称
户部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异书“乾隆通宝”钱
- 14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许昌烟草工业机械厂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4期376-377,共2页
-
文摘
"乾隆通宝"铸于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在位60年,铜钱铸量极大,背文以满文纪局,钱的形制与康熙、雍正二朝相比,显得厚小,质量逐年下降,高峰时全国共有24局开工鼓铸,除新疆各局铸量较少外,宝台、宝济二局铸量亦较小。
-
关键词
乾隆皇帝
乾隆年间
康熙
雍正
铜钱
写法
形制
新疆红钱
制作
满文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谈“宣德通宝”草点通的版别
- 15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9年第5期59-60,共2页
-
文摘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1433年),帝下令南京工部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布政司铸“宣德通宝”十万贯。宣德钱均为光背小平,因铸期不足二年,存世数量在明朝所铸的十种年号钱中仅比“隆庆通宝”稍多,属少见品。
-
关键词
宣德
“宜”字
年号钱
书写方法
中原地区
研究目标
长江以南
钱币
数据表
“德”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浅谈“乾隆通宝”大样钱的版别
- 16
-
-
作者
喻战勇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9年第2期61-60,共2页
-
文摘
《故宫清钱谱》载:“高宗乾隆元年,行乾隆通宝钱,并改定每文重一钱二分”;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内廷用钱枚重一钱六分。若按清库平一钱折合3.73克,则标准制钱应重4.5克左右,内廷用钱应重6克左右。而在钱币实物的收集过程中的确发现有明显比常见品大和重的大样钱。
-
关键词
乾隆
钱币
宝泉局
内廷
有关资料
中国民间
清库
安徽
资料统计
同版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毛边“大泉五十”
- 17
-
-
作者
喻战勇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9年第7期64-64,共1页
-
文摘
1998年在许昌北某窑场,出土一批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钱币。经清理发现,均为未经修整的毛边钱,钱轮留有铸造毛刺1至2毫米不等,个别钱币穿未凿或未完全凿透。此批钱币共计百余枚。
-
关键词
大泉五十
新莽时期
窖藏钱币
铸钱遗址
盛装容器
王莽
许昌市
光武帝
史料记载
窑场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奇特的平背“货泉”
- 18
-
-
作者
喻战勇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9年第6期60-61,共2页
-
文摘
九九年一月,许昌市春秋广场旧城改建工地发现一处钱币窖藏。据市内钱币爱好者从各处收集到的出土钱币情况看,此窖藏内涵十分丰富,出土钱币各类之多,档次之高为省内罕见。这批钱币上至汉半两,下迄五代十国的后晋天福元宝,总重约1000多公斤。以唐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所占比例最大,约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
关键词
货泉
出土钱币
开元通宝
五代十国
铸造工艺
古钱币
旧城改建
元宝
许昌市
铸造方式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许昌出土的战国方足布
- 19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8年第11期61-62,共2页
-
文摘
前年春天,几个年青人,在许昌西郊吴庄附近发现了七、八枚布币,笔者见到了其中的四枚.据称是在地表发现的,但从锈色深兰上分析,布币应出土自密封较好的窑藏,可惜时间太久,详细的出土情况已无从考究.这四枚布币均为战国方足布,三枚为“安阳”布,一枚为“露”布.两种布形制基本类似,为平首、平肩(个别“安阳”布小耸肩)、方档、方足,钱面正中有一竖钱,钱面、背周缘有部,背部竖钱两侧各有一斜线,外缘不整,有少许流铜.尺寸基本一致,通长在47.3~48.8毫米之间,肩宽在25.4~26.8毫米之间,重量两枚为5.5克,两枚为5.8克.据资料记载,战国时期魏、赵、燕均有安阳,许昌出土的“安阳”布应属魏国货币,古魏安阳“在朔州定襄县”.“安阳”方足布在中原地区是一种最常见的方足布,多处地方都有出土,且每次均占出土数的一半左右.如1992年襄城县颖阳乡大河砖厂出土一批春秋战国方足布500余枚,“安阳”布就有200多枚;1985年郏县文管所对所藏148枚平首方足布整理,“安阳”布有74枚.“安阳”布的文字书写多种多样,此次发现三枚的写法均不相同,或粗放或细柔,但制作较规整,铜色浅黄.“露”布,旧谱考证为韩邑,即“潞”,在今山西潞城东北.中原地区较少见,制作一般,磨损较重,铜质微红.众所周知,许昌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许”
-
关键词
许昌地区
中原地区
春秋战国
平顶山市
文字书写
历史文化遗存
布币
自密封
定襄县
地名委员会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浅析大量单汉字背“同”顺治钱的窖藏原因
- 20
-
-
作者
喻战勇
-
机构
河南
-
出处
《西部金融》
1998年第7期63-63,共1页
-
文摘
据资料记载.清顺治年间.山西省境内先后有三处钱局鼓铸制钱.顺治元年六月清军入晋.十一月全省平定.次年题准设太原府局(省局).以“原”记局,开炉10座.大同府局,以“同”字记局,设在在同城内东北隅钱局巷,开炉20座.规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每十文准银一分.顺治六年清政府下令废大同城,将府治移到阳和镇.大同府局也随同迁往阳和镇,改名为阳和镇局,以“阳”记局.十三年,又将阳和镇局移回大同.这些钱局在顺治年间,铸有多种类型的“顺治通宝”.太原府局铸有背单汉字“原”、“原一厘”及满汉文“原”字钱;大同局和其基本类似,仅由于“同一厘”开铸不足一年,故较为稀少;阳和局则未铸满汉文“阳”字钱.
-
关键词
单汉字
“原”
顺治年间
山西大同
大同府钱局
清政府
开炉
古钱币
基本类
游览名胜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