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纯静 杨成雪 +1 位作者 喻正文 张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6-1633,共8页
背景:抵抗炎症反应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重要环节,改善医用生物植入材料所造成的局部炎症反应是近几年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综述常见金属离子的抗炎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改善生物植入材料导致的宿主早期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背景:抵抗炎症反应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重要环节,改善医用生物植入材料所造成的局部炎症反应是近几年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综述常见金属离子的抗炎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为改善生物植入材料导致的宿主早期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以“金属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炎症,抗炎作用,氧化应激,免疫调节,信号通路”为中文检索词,以“metal ions,magnesium ion,zinc ion,silver ion,copper ion,inflammation,anti-inflammatory effects,oxidative stress,immunoregulation,signaling 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镁、锌、银、铜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该抗炎作用的强弱与其剂量及作用时间具有强相关性,未来可考虑通过控制离子的释放速率以及调节适宜治疗浓度以达到最佳抗炎效果。②镁离子和锌离子表现出优异的抗炎活性,镁离子常以硫酸镁等化合物形式在抗炎治疗中发挥益处,锌离子则以锌饲料作为锌的主要补充来源调节机体炎症反应。③银离子和铜离子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但仍以优异的抗菌活性占首要地位,主要以纳米颗粒及生物涂层等方式发挥作用。④镁、锌等金属离子可与天然提取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发挥抗炎作用,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优点,是可持续的绿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⑤镁、锌、银、铜等金属离子通过减少宿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免疫细胞、抑制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STAT3和NOD等炎症信号通路共同发挥抗炎作用。⑥金属离子抗炎相关分子机制是一个复杂网络,并非是某个单一通路的作用,而应该是多个信号通路的集合,目前仍有许多潜在机制尚未被发掘,未来需要更加系统地阐明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镁离子 锌离子 银离子 铜离子 炎症 抗炎作用 氧化应激 免疫调节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极性新型镁电解槽技术的能耗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喻正文 吴英敏 +3 位作者 周天华 岑春铁 何杰军 吴鲁淑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4-296,共3页
通过与110kA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的对比,对多级性新型镁电解槽技术的日产镁量和吨镁能耗进行了探讨,结合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110kA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 多级性新型镁电解槽
下载PDF
变色缺陷海绵钛的形成机理研究
3
作者 喻正文 吴鲁淑 +1 位作者 何杰军 覃铭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1年第4期1-2,26,共3页
针对镁还原法生产的海绵钛中的变色缺陷产品,通过成分分析和XRD衍射分析,确定物相组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XRD衍射分析 变色缺陷 镁还原法 海绵钛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颖 湛永钟 +1 位作者 许艳飞 喻正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3,共4页
综述了稀磁半导体的研究现状,从其分类、各自特点、物理性质和应用现状等各方面详细阐述了稀磁半导体的基本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稀磁半导体的研究重点与实用方向。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sp-d交换作用 分子束外延 巨磁光效应 自旋电子学
下载PDF
Ti-Si-Al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滑动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湛永钟 喻正文 +3 位作者 孙赞 蒋积超 马建波 何林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研究了Al元素对Ti-Si共晶合金显微组织和滑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3%的Al改善了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成了由近等轴状Ti5Si3颗粒增强α-Ti(Al,Si)固溶相的有利形态.Al的加入可同时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塑性,从而有效抑制... 研究了Al元素对Ti-Si共晶合金显微组织和滑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7.3%的Al改善了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成了由近等轴状Ti5Si3颗粒增强α-Ti(Al,Si)固溶相的有利形态.Al的加入可同时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塑性,从而有效抑制了磨损亚表层裂纹的生长,在磨损表面产生了具有保护作用的机械混合层,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和摩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Al合金 显微结构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原位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艳飞 湛永钟 +2 位作者 孙赞 王颖 喻正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72-76,共5页
综述了原位Cu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最新制备工艺,对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原位铜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下载PDF
医用金属材料促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岚曦 邵路 +1 位作者 董士武 喻正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616-2624,共9页
背景:血管生成对于组织修复与再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医用金属材料促血管生成的能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整理讨论了医用金属材料促内皮细胞血管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后续研发各种促血管生成的医用金属材料奠定基础。方法:检索PubMed... 背景:血管生成对于组织修复与再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医用金属材料促血管生成的能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整理讨论了医用金属材料促内皮细胞血管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后续研发各种促血管生成的医用金属材料奠定基础。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dical metal materials OR alloy”“stent OR scaffold”“vascularization OR angiogenesis”“molecular mechanism OR signaling pathway”“endothelial cells”,中文检索词为“医用金属材料、金属”“支架”“血管化、血管生成”“分子机制、信号通路”“内皮细胞”,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医用金属材料植入机体后在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和提高成管能力来影响血管生成。②镁、锌、铜、锶及钴等金属离子可以激活Wnt、PI3K/Akt、MAPK、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等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诱导血管生成。③金属植入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不仅影响植入材料的稳定性,还会影响血管化及成骨效果。④金属离子的浓度会影响血管生成的过程,金属材料降解过快,金属离子爆发积累会导致细胞毒性。确定金属离子最佳促血管化及成骨分化的浓度,是开发多功能金属材料的关键。⑤通过合金化、表面修饰改性等手段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调控金属离子释放速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成骨和血管生成微环境,加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⑥金属促血管生成的机制丰富,但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彻底明晰,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金属材料 金属 支架 血管化 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内皮细胞
下载PDF
Mn对镁合金中杂质元素Si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汪琴 汤爱涛 +2 位作者 许婷熠 喻正文 李世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08,417,共6页
为了研究Mn元素对镁合金中杂质元素Si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热力学与动力学模拟软件Pandat从理论上计算了最佳Mn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通过静置保温工艺制备了Mg-2.5%Mn合金,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了研究Mn元素对镁合金中杂质元素Si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热力学与动力学模拟软件Pandat从理论上计算了最佳Mn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通过静置保温工艺制备了Mg-2.5%Mn合金,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了合金的成分、组织和物相等。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的杂质元素Si与Mn形成密度较大的含Si、Mn的化合物,化合物在静置过程中沉降到合金底部,合金底部杂质Si的含量很高,质量分数达到0.074 1%,顶部杂质Si含量很少(质量分数为0.013 0%),中部几乎为0。Mn的添加可以有效地去除镁合金的杂质元素Si和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纯化 杂质
下载PDF
镁合金生物材料降解对内皮化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董士武 周岚曦 +1 位作者 邵路 喻正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398-3406,共9页
背景:镁合金材料依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被誉为“革命性的金属材料”,其降解对内皮化的影响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目的:综述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等数据... 背景:镁合金材料依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被誉为“革命性的金属材料”,其降解对内皮化的影响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目的:综述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以“金属生物材料,镁合金材料,血管支架,内皮化,动物实验,体外实验”为中文主题检索词,以“Metallic biomaterials,Magnesium alloys,Vascular stents,Endothelialization,Animal experiments,In vitro”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5-2022年,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纳入116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镁合金材料降解形成的含一定浓度镁离子的微环境有利于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镁离子对内皮化的作用基本被认可。但降解速率过快是镁合金的最大问题,镁离子浓度过高会出现细胞毒性,因此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改善其降解,提高生物相容性。目前常见的改善镁合金降解的方法有纯化、合金化、表面改性,均可提高其耐腐蚀性,并且不同元素的合金化对镁合金的改善是不同方面,未来可能针对不同需求来选择不同合金化的镁合金以适应临床患者的情况,除引入其他元素外,改进镁合金的制作工艺改善降解问题也可能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生物材料 镁合金材料 血管支架 内皮化 动物实验 体外实验
下载PDF
WE43镁合金的血液相容性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10
作者 邵路 冯哲 +1 位作者 喻正文 杨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WE43镁合金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和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WE43镁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显微镜观察BMSCs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分... 目的初步探讨WE43镁合金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和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溶血率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和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WE43镁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显微镜观察BMSCs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分别采用培养基、WE43镁合金浸提液、TC4钛合金浸提液培养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成骨诱导液、WE43镁合金浸提液+成骨诱导液、TC4钛合金浸提液+成骨诱导液培养细胞,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Ⅰ型胶原(COL-Ⅰ)的mRNA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矿化能力。结果WE43镁合金和TC4钛合金的溶血率均小于5%,符合医用材料溶血率要求,不会产生溶血作用。与TC4钛合金相比,WE43镁合金的溶血率和动态凝血时间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WE43镁合金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更少且变形程度轻,具有更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变形的能力,血液相容性更优。镜下观BMSCs呈纤维状,FCM检测P3-P4代BMSCs膜表面抗原高表达CD29(99.3%)、CD90(99.87%),低表达CD45(1.93%),符合SD大鼠BMSCs的特点。细胞增殖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E43镁合金处理组和TC4钛合金处理组均促进了细胞增殖,且WE43镁合金组的细胞增殖率高于TC4钛合金组(P<0.05)。细胞成骨诱导后,WE43镁合金组OCN、COL-I的mRNA表达高于TC4钛合金(P<0.05),且WE43镁合金组的茜素红染色较TC4钛合金更为明显。结论WE43镁合金有着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可以促进BMSCs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43镁合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液相容性 细胞增殖 骨生成
下载PDF
镁合金生物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实验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晋香 喻正文 张剑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5期1916-1918,共3页
镁合金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能,是当前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各类新型镁合金在各临床领域的应用被广泛探索研究,为此本文对镁合金在动物体内各领域的基础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各种新型镁... 镁合金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能,是当前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各类新型镁合金在各临床领域的应用被广泛探索研究,为此本文对镁合金在动物体内各领域的基础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各种新型镁合金在未来的医学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合金化元素 应用
下载PDF
《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喻正文 吴家媛 白国辉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期20-23,共4页
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课,《口腔材料学》融合了材料科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一直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难教、难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 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础课,《口腔材料学》融合了材料科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一直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难教、难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口腔材料学》教学现状和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口腔医学技术和材料科学专业特点,系统阐述老师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学 材料科学 临床 教学改革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基生物材料工艺和临床应用的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4
13
作者 纪琦 喻正文 张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597-2604,共8页
背景:利用新型3D打印技术克服传统工艺制作缺陷,旨在制备出具有低弹性模量、低成本、精准化等优点的个性化金属基生物材料。目的:综述近年来金属生物3D打印技术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以&qu... 背景:利用新型3D打印技术克服传统工艺制作缺陷,旨在制备出具有低弹性模量、低成本、精准化等优点的个性化金属基生物材料。目的:综述近年来金属生物3D打印技术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以"金属生物材料,金属3D打印,外科植入物,口腔应用,心血管设备"及"metallic biomaterials;metallic 3D printing;surgical implants;cardiovascular equipment;oral application"为中、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纳入92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按金属3D打印工艺原理不同分为粉末床选区熔融和定向能量沉积2大类。通过金属3D打印能够批量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的金属植入物,以及满足特定患者需求的定制医疗植入物生产;面对诸多的金属打印技术,需根据要处理的材料、要制造零件的复杂性或设计注意事项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增材制造工艺。目前3D打印钛、钴铬合金等金属生物材料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在临床骨科、齿科及血管外科得到一定的应用,而有关基于镁和铁等3D打印金属生物材料的研究仍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口腔 金属生物材料 金属3D打印 植入物 口腔应用 综述
下载PDF
WE43镁合金的成骨性能探究及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哲 喻正文 +1 位作者 杨岚 韦纪英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067-1072,共6页
镁合金是一种易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近年来受到医学界及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并被作为心血管支架、骨内植物等使用。本文综述了常见镁合金材料分类和性能、WE43铸造镁合金在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中的表现、临床实验... 镁合金是一种易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近年来受到医学界及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并被作为心血管支架、骨内植物等使用。本文综述了常见镁合金材料分类和性能、WE43铸造镁合金在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中的表现、临床实验中的影响及反应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43铸造镁合金 生物学性能 骨结合能力 成骨性 发展
下载PDF
可降解生物镁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泽惠 喻正文 刘建国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镁及镁合金因其适宜的腐蚀降解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生物学性能等,逐渐成为骨科内固定材料、口腔颌面外科骨修复材料、心脑血管支架材料等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从合金元素选择及镁合金力学性能、腐蚀降解性能、生物学性能等方面介绍国... 镁及镁合金因其适宜的腐蚀降解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生物学性能等,逐渐成为骨科内固定材料、口腔颌面外科骨修复材料、心脑血管支架材料等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从合金元素选择及镁合金力学性能、腐蚀降解性能、生物学性能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可降解镁合金生物材料研究现状,总结目前可降解生物镁合金材料设计、力学性能、腐蚀降解性能、细胞生物学性能和动物体内实验研究结果,展望可降解吸收生物镁合金材料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镁合金 力学性能 腐蚀降解性能 生物学性能 研究现状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胡梦蝶 喻正文 刘建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696-700,共5页
3D打印是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具有成型快、精度高、耗材少等特点,适合具有复杂精细结构物体的定制化生产。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医学、建筑和电子等各个领域。随着数字化、个性化口腔诊疗技术的应用... 3D打印是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具有成型快、精度高、耗材少等特点,适合具有复杂精细结构物体的定制化生产。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医学、建筑和电子等各个领域。随着数字化、个性化口腔诊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各个领域。本文将就3D打印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与其在口腔医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不足和发展前景进行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CAD/CAM 口腔医学 个性化修复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种植体周围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成雪(综述) 喻正文 范芹(审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随着种植体材料和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牙种植体均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骨支持种植牙冠承受咬合压力;但种植体如何在口腔内长期行使功能值得关注,其中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是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 随着种植体材料和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牙种植体均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骨支持种植牙冠承受咬合压力;但种植体如何在口腔内长期行使功能值得关注,其中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是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种植体周围病的研究进行一综述,详细对种植体周围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种植医生预防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病 危险因素 牙种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