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萝卜籽酶解制备萝卜硫素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1
作者 李惠琳 刘昊 +4 位作者 李珏 木耶赛尔·凯代斯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赵雷 何庆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67,共9页
为探究酶解法制备萝卜籽萝卜硫素的最佳工艺及其消化特性。采用红萝卜种子为原料,以萝卜硫素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进一步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探究萝卜籽乙酸乙酯提取物萝卜硫素含量... 为探究酶解法制备萝卜籽萝卜硫素的最佳工艺及其消化特性。采用红萝卜种子为原料,以萝卜硫素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进一步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探究萝卜籽乙酸乙酯提取物萝卜硫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得到萝卜籽制备萝卜硫素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2 min,酶解温度40℃,VC添加量0.8 mg/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萝卜硫素得率为2.11±0.02 mg/g,与预测值(2.14 mg/g)接近,相对误差为1.4%,酶解工艺切实可行。体外消化实验结果表明,胃肠消化液中萝卜硫素保留率分别为79.64%,76.22%;与未消化提取物比较,胃消化液中ABTS+、DPPH、OH三种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54.23%、33.90%、15.07%,而肠消化液与胃消化液中自由基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丰富了酶法制备萝卜硫素方面的研究,将为萝卜籽开发及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籽 萝卜硫素 响应面法 模拟消化
下载PDF
纳米银对革兰氏阴性水产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小莉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5 位作者 王帆 潘建林 付龙龙 努尔古丽·热合曼 王荣 周剑忠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选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及3种食品防腐剂,以分离自腐败淡水鱼中的4种特征性革兰氏阴性腐败细菌作为抑菌试验指示菌,在体外抑菌试验中比较抑菌性能,并研究纳米银对腐败菌细胞膜的作用。结果显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对... 选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及3种食品防腐剂,以分离自腐败淡水鱼中的4种特征性革兰氏阴性腐败细菌作为抑菌试验指示菌,在体外抑菌试验中比较抑菌性能,并研究纳米银对腐败菌细胞膜的作用。结果显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对4种革兰氏阴性水产腐败菌的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在0.3125~1.250 mg/mL范围,而3种市售防腐剂均无抑制活性。纳米银作用于腐败菌能破坏菌体细胞膜,使胞内蛋白质等紫外吸收物质及钾离子溶出,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水产腐败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抑菌活性 细胞膜
下载PDF
香辣蟹中特征性腐败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香料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葛达娥 +4 位作者 潘建林 付龙龙 王荣 努尔古丽·热合曼 刘小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2539-2544,共6页
目的分析香辣蟹产品的特征性腐败菌,用于指导筛选特定的香辛料配方,以延长产品保质期。方法从自然腐败的市售香辣蟹产品中分离纯化出特征性腐败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比对法对腐败细菌进行鉴定,选取不同属的腐败菌进行常用... 目的分析香辣蟹产品的特征性腐败菌,用于指导筛选特定的香辛料配方,以延长产品保质期。方法从自然腐败的市售香辣蟹产品中分离纯化出特征性腐败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比对法对腐败细菌进行鉴定,选取不同属的腐败菌进行常用香辛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评价。通过进一步测定香辣蟹在储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值,评估不同香辛料提取物对香辣蟹的保鲜效果。结果分离所得的15株腐败菌中10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余均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3株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 6株属于白色杆菌属(Leucobacter.sp),3株属于变形杆菌属(Proteus.sp),2株属于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1株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不同品种的香辛料对腐败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公丁香、八角、香砂、千里香、栀子、草寇对5种指示腐败菌均有体外抑菌作用,研究采用的香辛料配方降低香辣蟹储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增加速度。结论合适的香辛料能延长香辣蟹储藏时间,可以作为香辣蟹天然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辣蟹 腐败菌 分离鉴定 香辛料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丁香酚对水产品中普罗威登斯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王帆 +2 位作者 付龙龙 努尔古丽·热合曼 刘小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以从自然腐败变质的香辣蟹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普罗威登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最小抑菌浓度剂量的丁香酚处理条件下... 以从自然腐败变质的香辣蟹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普罗威登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最小抑菌浓度剂量的丁香酚处理条件下,普罗威登斯菌菌体严重变形,出现大量的褶皱,胞内物质流出,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酶活分别降低了33.01%,19.81%。表明丁香酚可以通过破坏普罗威登斯菌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菌胞内物质泄露,以及细菌正常新陈代谢失调等作用,从而抑制普罗威登斯菌正常生长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普罗威登斯菌 抑菌活性 水产保鲜
下载PDF
细菌素-纳米金壳核结构的形成和特性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王帆 +2 位作者 葛达娥 努尔古丽·热合曼 刘小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用经典的Turkevitch法制备的纳米金稳定性不好,易发生聚集沉淀。本研究在该法合成纳米金颗粒的基础上,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细菌素作为纳米金的帽子试剂,增强纳米金粒子的稳定性,同时借助纳米金穿透细胞膜的特点协助细菌素进入腐败菌内部发... 用经典的Turkevitch法制备的纳米金稳定性不好,易发生聚集沉淀。本研究在该法合成纳米金颗粒的基础上,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细菌素作为纳米金的帽子试剂,增强纳米金粒子的稳定性,同时借助纳米金穿透细胞膜的特点协助细菌素进入腐败菌内部发挥抑菌作用。优化纳米金颗粒合成过程中温度、pH值、时间对纳米金颗粒紫外-可见光谱、表面电势(Zeta电位)、粒径(nm)以及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确定平均粒径小、稳定性高的纳米金制备条件。将纳米金溶液与细菌菌体孵育,通过透射电镜(TEM)验证纳米金形貌以及纳米金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情况。结果表明,在溶液体系为微酸性(pH=5),100℃反应30 min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金在UV-vis光谱下具有最大吸收峰,Zeta电位达到最高绝对值,平均粒径最小,多分散性指数低,不易聚集,是纳米金最佳制备条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金为球形,粒径范围15~20 nm,与菌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纳米金能够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壳核结构 UV-VIS光谱 ZETA电位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丁香酚对蓝莓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葛达娥 魏照辉 +5 位作者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潘玥 王帆 陶宁萍 周剑忠 刘小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8-73,共6页
以从自然腐败的蓝莓上分离得到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链格孢霉的抑菌作用及机理。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链格孢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形态和结构... 以从自然腐败的蓝莓上分离得到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链格孢霉的抑菌作用及机理。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链格孢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形态和结构,碘化丙啶染色观察丁香酚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影响并测定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相关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丁香酚质量浓度为0.3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链格孢霉菌丝的生长及孢子萌发;与对照组相比,经0.3 mg/mL丁香酚处理的链格孢霉的孢子和菌丝严重变形、表面出现大量褶皱,胞内物质流失,无完整细胞器;菌丝经碘化丙啶染色后出现红色荧光,胞外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电导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18倍和8.02倍,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分别提高2.37倍和50%。综合分析可知,丁香酚可以破坏链格孢霉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进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代谢及其繁殖,从而发挥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链格孢霉 抑菌机理 细胞膜通透性
下载PDF
蓝莓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葛达娥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4 位作者 魏照辉 潘玥 王帆 周剑忠 刘小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187-192,共6页
以兔眼蓝莓(品种名为灿烂)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自然腐败蓝莓中分离、纯化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考察肉桂醛、柠檬醛、牛至精油、香芹酚和丁香酚等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 以兔眼蓝莓(品种名为灿烂)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自然腐败蓝莓中分离、纯化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考察肉桂醛、柠檬醛、牛至精油、香芹酚和丁香酚等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为1株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1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3株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和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经致病性试验确定链格孢霉为主要病原菌。牛至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链格孢霉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 50)为3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牛至精油 链格孢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