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系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坎标 顾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69,共4页
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喷墨打印专用墨水,制备成新型碳系导电油墨,并加入助剂等添加剂调节油墨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碳系导电油墨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形成碳系导电油墨涂层的喷涂层数,油墨涂层喷涂成型后的静置时... 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喷墨打印专用墨水,制备成新型碳系导电油墨,并加入助剂等添加剂调节油墨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碳系导电油墨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形成碳系导电油墨涂层的喷涂层数,油墨涂层喷涂成型后的静置时间、电极铜片与油墨涂层的接触面积、油墨涂层的基底材料等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系导电油墨的电阻随着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和喷涂层数的增加而下降;一定质量分数的碳系导电油墨,喷涂3层以上时,涂层电阻对喷涂完成后的静置时间效应不敏感;对于一定特性的碳系导电油墨涂层,总电阻值与接触面积的倒数值具有线性关系;不同的涂层基底材料对导电涂层的导电性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油墨 电阻 导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板材平面测量研究
2
作者 王浩猛 坎标 +1 位作者 芮明先 马顺喜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9期42-47,共6页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板材尺寸精度较低、工作量大、易导致板材表面受损等局限,基于双目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板材尺寸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双目相机采集棋盘格图像,采用MATLAB进行相机标定和图像校正,拍摄左右图像并通过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SGM,...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板材尺寸精度较低、工作量大、易导致板材表面受损等局限,基于双目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板材尺寸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双目相机采集棋盘格图像,采用MATLAB进行相机标定和图像校正,拍摄左右图像并通过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SGM,semi global matching)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重建出目标三维点云模型;为提高目标特征点坐标获取的准确性,提出基于HARRIS的亚像素检测方法;采用区域生长算法结合膨胀和腐蚀操作提取板材表面轮廓,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板材轮廓上各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实现板材的尺寸测量,并进行点云重建增强三维展示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亚像素检测方法在角点提取上存在优势,在实际板材测量应用中实现了高精度尺寸测量,满足了工业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板材 亚像素 角点提取 尺寸测量
下载PDF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制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评价体系探索
3
作者 孙磊 坎标 +1 位作者 朱小蓉 李京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28期66-69,共4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亟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为例,研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分别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的关系、专业人...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亟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为例,研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分别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确立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并形成了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体系,从而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修订和调整,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培养目标 机制专业
下载PDF
主动调压型微孔壁管道流场特性数值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坎标 高运 +1 位作者 徐盛松 丁建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为降低因管道阻力而导致的流体能量损失,实现流体增速效果,提出了一种主动调压型微孔壁面管道模型.在该模型中,微孔中的空气为液相流体提供边界约束,从而降低其输运阻力.增速效果可以通过控制微孔中的空气压力而调整.利用流体力学仿真方... 为降低因管道阻力而导致的流体能量损失,实现流体增速效果,提出了一种主动调压型微孔壁面管道模型.在该模型中,微孔中的空气为液相流体提供边界约束,从而降低其输运阻力.增速效果可以通过控制微孔中的空气压力而调整.利用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对管道内的流场特性及增速效果开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直管道相比,平均增速比可达到2%~6%,最高超过了12%;增速效果在液相入口压力较低时更为明显,并随着气相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气相压力对流速的有效调节范围随液相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微孔口气液界面处呈现小曲率对称型弯月面时可以实现增速效果,但弯月面呈现非对称弧形曲面时实现最佳增速效果的情况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微孔壁面 增速 主动调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扭转和弯曲变形
5
作者 坎标 丁建宁 +2 位作者 程广贵 范真 凌智勇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实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原子尺度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5)型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扭转和弯曲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其屈曲的临界扭转和纯弯曲角度分别约为40°和20,°与扭转屈曲相比,该碳管更容易发生弯曲... 实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原子尺度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5)型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扭转和弯曲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其屈曲的临界扭转和纯弯曲角度分别约为40°和20,°与扭转屈曲相比,该碳管更容易发生弯曲屈曲。当弯扭复合变形时发生屈曲后,卸载时壁面褶皱的回复比较缓慢。在某些情况下,碳管的局部势能的变化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不一致,对此本文结合原子势理论给出了模拟结果的原子尺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扭转 弯曲 有限元方法 屈曲
下载PDF
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坎标 华同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31期172-172,共1页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论述了作为学生综合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效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了上述四种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毕业设计 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侧向流下局域电沉积的数值仿真研究
7
作者 坎标 徐盛松 +2 位作者 杨雨蒙 王振天 丁建宁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84-990,共7页
建立了侧向流下局域电沉积(LECD)仿真模型,对电沉积过程中铜离子的迁移与沉积形貌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沉积反应前期在流域中央形成中央峰,之后沉积形貌不对称度增大,在中央峰上靠近上游侧逐渐形成一个前置峰。离子浓度分布结... 建立了侧向流下局域电沉积(LECD)仿真模型,对电沉积过程中铜离子的迁移与沉积形貌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沉积反应前期在流域中央形成中央峰,之后沉积形貌不对称度增大,在中央峰上靠近上游侧逐渐形成一个前置峰。离子浓度分布结果说明中央峰主要是由阳极下方铜离子的沉积形成,前置峰则是由侧向流带来的铜离子沉积形成的。此外,增大侧向流的流速会加速前置峰的形成,并使其位置向下游移动。增大阴阳极间电压会导致前置峰更靠近上游,使不对称沉积提前发生。增大阴阳极间距会使模型区域内的沉积厚度明显增加,前置峰位置更靠近下游,并推迟不对称沉积现象的出现。采用侧向流辅助LECD有望为异形微形貌和微结构的制备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局域电沉积 侧向流 不对称度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柔性薄膜的热驱动执行器弯曲性能研究
8
作者 坎标 徐旺 +1 位作者 龚柯健 丁建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31-336,共6页
柔性热驱动执行器在仿生、医疗和人机协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作了一种柔性热驱动执行器,将PE、PI薄膜作为低膨胀层,PDMS薄膜作为高膨胀层,在层间嵌入Cr20Ni80高温镍铬合金丝作为电阻丝加热层,两膨胀层在相同温度下产生不同程... 柔性热驱动执行器在仿生、医疗和人机协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作了一种柔性热驱动执行器,将PE、PI薄膜作为低膨胀层,PDMS薄膜作为高膨胀层,在层间嵌入Cr20Ni80高温镍铬合金丝作为电阻丝加热层,两膨胀层在相同温度下产生不同程度的伸长从而使执行器发生弯曲。弯曲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5~9V的电压下,PE/PDMS和PI/PDMS执行器的稳态挠度分别为2~6.9 mm和5.8~13 mm。随着PDMS薄膜厚度的增大,两种柔性热执行器的稳态挠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越高,执行器弯曲响应速度越快。9V电压下,执行器可产生12.2 mN的驱动力,由其制成的机械爪可抓取自身重量2.2倍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驱动执行器 热膨胀 挠度 柔性机械爪
原文传递
基于变步长局域电沉积法的纺锤形微铜柱制备
9
作者 坎标 徐盛松 +2 位作者 丁建宁 顾迪 韩建 《电加工与模具》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针对变截面微柱的局域电沉积制备开展了实验与仿真模拟,采用直径100μm的阳极针尖,通过改变连续提拉的步长制备了平均直径从92~293μm不等的自支撑微铜柱,探讨了提拉步长与铜柱直径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局域电沉积方法,并成功制... 针对变截面微柱的局域电沉积制备开展了实验与仿真模拟,采用直径100μm的阳极针尖,通过改变连续提拉的步长制备了平均直径从92~293μm不等的自支撑微铜柱,探讨了提拉步长与铜柱直径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局域电沉积方法,并成功制备了中部最大直径为164μm的变截面纺锤形微铜柱,同时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纺锤形铜柱形成的原因,可为基于局域电沉积法的复杂微结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电沉积 纺锤形微铜柱 变步长
下载PDF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
10
作者 坎标 祝海林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2期122-122,共1页
创新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创造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意义,从创新意识、基础知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实效四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创... 创新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创造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意义,从创新意识、基础知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实效四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测试技术 创新
下载PDF
蝴蝶翅膀表面超微结构与浸润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琳 丁建宁 +2 位作者 李伯全 程广贵 坎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观测迁粉蝶、密纱眉眼蝶、素饰蛱蝶、绿带翠凤蝶和黑绢斑蝶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测量其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测量分析表明:蝴蝶翅膀表面覆盖着重叠排列的瓦片状鳞片,鳞片上分布有纵隆脊和肋,... 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观测迁粉蝶、密纱眉眼蝶、素饰蛱蝶、绿带翠凤蝶和黑绢斑蝶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测量其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测量分析表明:蝴蝶翅膀表面覆盖着重叠排列的瓦片状鳞片,鳞片上分布有纵隆脊和肋,相邻脊脉与肋间形成了凹坑;鳞片的排间距、脊和肋按蝴蝶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尺寸.有鳞片翅膀表面的接触角在139.7°~158.9°之间,明显大于无鳞片翅膀表面的接触角(88°~144°),正向、逆向和垂直翅脉发散方向的滚动角不同,翅膀表面的超微结构导致其具有各向异性的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表面结构 鳞片 浸润性 接触角 滚动角
下载PDF
纳米弹性复合DLC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广贵 丁建宁 +3 位作者 凌智勇 坎标 范真 石超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利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系统在硅片及以硅片为基底的2种弹性体材料表面沉积厚度为2.7nm的DLC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对薄膜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用纳米力学测试系统测量薄膜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用UMT-2型多功能微摩擦磨... 利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系统在硅片及以硅片为基底的2种弹性体材料表面沉积厚度为2.7nm的DLC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对薄膜的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用纳米力学测试系统测量薄膜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用UMT-2型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87)为偶联剂的薄膜试样表面比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偶联剂的薄膜试样表面更致密且粗糙度更低,薄膜的最上层为DLC膜.在硅表面沉积DLC薄膜可以显著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0.117~0.137),在低载荷条件下,含偶联剂及弹性体的DLC薄膜的摩擦系数低于硅表面沉积DLC的薄膜,且以187为偶联剂的薄膜试样的摩擦性能更佳;在高载荷条件下,硅表面沉积DLC的薄膜具有更优异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系统(FCVA) 弹性复合薄膜 DLC膜 偶联剂 摩擦性能
下载PDF
掺磷纳米硅薄膜的制备及介观力学性质与介观接触电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君雄 丁建宁 +4 位作者 程广贵 袁宁一 何宇亮 坎标 潘海滨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0,共4页
采用PECVD法制备的纳米硅薄膜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人工材料。它是由大量具有纳米量级的硅微晶粒构成,纳米硅晶粒镶嵌在由非晶硅构成网络中,其晶粒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XC≈50%,从而决定了其特有的性质。本文通过严格控制薄膜生长的工艺参... 采用PECVD法制备的纳米硅薄膜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人工材料。它是由大量具有纳米量级的硅微晶粒构成,纳米硅晶粒镶嵌在由非晶硅构成网络中,其晶粒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XC≈50%,从而决定了其特有的性质。本文通过严格控制薄膜生长的工艺参数,得到了掺磷纳米硅薄膜,并通过原位纳米力学电学测试系统对其力学和电学性质进行测试,发现掺磷纳米硅薄膜的纳米硬度为5GPa,而其杨氏模量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接触电阻与薄膜的结构密切相关。这些属性对于纳米硅薄膜微器件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薄膜 掺磷 纳米接触电流 纳米压痕
原文传递
基于Kinect的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幼安 侯振杰 +2 位作者 坎标 姚恩 张家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5-801,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非接触式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以辅助医疗诊断和评估,解决穿戴型传感设备费用高、影响正常生活且检查流程复杂的问题。方法 2016年7月至8月,对帕金森病患者8例和健康人10例,采用Kinect V2.0采集行走...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非接触式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以辅助医疗诊断和评估,解决穿戴型传感设备费用高、影响正常生活且检查流程复杂的问题。方法 2016年7月至8月,对帕金森病患者8例和健康人10例,采用Kinect V2.0采集行走6 m的运动数据;对左右脚参数滤波处理后分别聚类,使用相似度矩阵算法分别计算健康人和帕金森病患者相似度值;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验证该方法的识别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左右脚参数聚类序列相似度小于健康人;从患者中提取的14条数据,成功识别12条(85.71%);从健康人中提取的46条数据,成功区别35条(76.09%)。结论基于左右脚位移过程中步态参数聚类结果不对称性的非接触式识别方法,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定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对称性 KINECT 字符串相似度矩阵算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高温下液硅的润湿性
15
作者 余心成 坎标 +2 位作者 孙涛 丁建宁 袁宁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2-295,共4页
液硅在耐高温材料上的润湿性对于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硅的精炼和铸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液硅的润湿性,采用座滴法分别研究真空和氩气气氛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液硅在高纯石墨以及刚玉基底材料上的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 液硅在耐高温材料上的润湿性对于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硅的精炼和铸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研究液硅的润湿性,采用座滴法分别研究真空和氩气气氛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液硅在高纯石墨以及刚玉基底材料上的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高纯石墨基底材料表面越粗糙,液硅所形成的接触角越小,从而润湿性越好;真空条件下液硅在刚玉上的接触角并没有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是在88°~90°的范围内波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可明显看到液硅在刚玉基底材料上左右来回蠕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硅 座滴法 高温润湿性 接触角
下载PDF
Electronic band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rect gap to direct gap in Si-H compound
16
作者 丁建宁 王君雄 +2 位作者 袁宁一 坎标 陈效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491-496,共6页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of periodic models for Si-H compound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H compound changes from indirect-gap semiconductor to direct-gap semi...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of periodic models for Si-H compound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H compound changes from indirect-gap semiconductor to direct-gap semiconductor with the increase of H content.The density of states,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and the atomic charge population are examined in detail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is phenomenon.It is found that the Si-Si bonds are affected by H atoms,which results in the electronic band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rect gap to direct gap.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nearest neighbour semi-empirical tight-binding (TB)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能带结构 化合物 间接 带隙 差距 Si 密度泛函理论 周期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学模型的非对称边缘连卷袋切割方法研究
17
作者 周凯 徐聪聪 +2 位作者 王东旭 李华建 坎标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5-38,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连卷袋制造工艺,生产过程中仅通过一次切割和一次对叠,使连卷袋袋口两侧壁形成峰谷错位的轮廓边缘,从而让人们在使用时很容易根据非对称的袋口找到着力点打开袋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对袋口边缘切割方式进行讨论,优... 提出一种新的连卷袋制造工艺,生产过程中仅通过一次切割和一次对叠,使连卷袋袋口两侧壁形成峰谷错位的轮廓边缘,从而让人们在使用时很容易根据非对称的袋口找到着力点打开袋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对袋口边缘切割方式进行讨论,优化了峰谷尺寸参数,其结果可作为切口装置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卷袋 切割 非对称边缘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下载PDF
CB/T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18
作者 坎标 王振天 +2 位作者 徐旺 程广贵 丁建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62-168,共7页
通过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对机械混合获得CB/TPU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柔性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CB/TPU质量比对导电性、压阻特性、迟滞性、弛豫性和重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B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根据CB/TPU质量比的不同,复... 通过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对机械混合获得CB/TPU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制备了柔性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CB/TPU质量比对导电性、压阻特性、迟滞性、弛豫性和重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B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根据CB/TPU质量比的不同,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在7.69×10-4至2.5×10-1S/m之间,CB填充TPU基体的渗流阈值约为2.9wt%。压阻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阻值倒数与压力值成正比,1/R-F曲线斜率随着CB/TPU质量比增大而增大。随着CB/TPU质量比的增大,试样的迟滞性下降,但是弛豫性增强。经过1000次20N加载-卸载循环后,其仍能保持明显的压阻性能,但是电阻值有所下降,且下降的幅度随CB/TPU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烧结 CB TPU 电导率 压阻特性
原文传递
气悬浮式超薄玻璃物理钢化加热仓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骥 樊宝炜 +3 位作者 朱科钤 坎标 袁宁一 丁建宁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3,共6页
传统的接触式物理钢化炉对2 mm以下的超薄玻璃进行加热时无法保证玻璃表面的平整度,为此需要开发气悬浮式加热钢化方式。而加热过程中压力的均匀性是减少超薄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关键,为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气悬浮式加热仓结构。文... 传统的接触式物理钢化炉对2 mm以下的超薄玻璃进行加热时无法保证玻璃表面的平整度,为此需要开发气悬浮式加热钢化方式。而加热过程中压力的均匀性是减少超薄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关键,为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气悬浮式加热仓结构。文中采用Fluent软件研究了气悬浮式加热仓大小孔的不同排列方式、大小孔直径比例及小孔填充材料与玻璃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评判压力均匀性的方法,给出了气悬浮式加热仓合适的结构参数。该研究工作对2 mm以下的超薄玻璃进行气悬浮非接触式加热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玻璃 气悬浮加热仓 非接触式 多孔介质 压力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