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陈鹤翔 唐杰 +4 位作者 任艳秋 谭美红 杨艳春 邹坤 夏中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18-122,共5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拟行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拟行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静脉开放后10~15 min完成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同时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比较两组入室时(T0)、骶管阻滞时(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苏醒后5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es);比较两组T4、苏醒后15 min(T6)、苏醒后30 min(T7)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CHEOPS)评分;记录两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HR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es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es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2~T5时,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5时,两组MAP和R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两组PAED、Ramsay镇静评分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ED、Ramsay镇静评分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EOP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4、T6、T7时,两组PAED、Ramsay镇静及CHEOPS评分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4、T6、T7时,两组PAED、Ramsay镇静及CHEO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可安全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精索鞘膜积液手术,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且具有更佳的镇静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骶管阻滞 精索鞘膜积液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短时程臂丛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例
2
作者 柳麒 叶济世 +1 位作者 夏中元 贾一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5-797,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最新数据表明,我国HZ的患病率约为7.7%,而29.8%HZ病人将进展为PHN[1]。目前PHN治疗是采用以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最新数据表明,我国HZ的患病率约为7.7%,而29.8%HZ病人将进展为PHN[1]。目前PHN治疗是采用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微创介入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臂丛神经 电刺激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ZOSTER PHN 药物治疗 患病率
下载PDF
REV-ERB激动剂SR9009通过上调SLC7A11/GPX4轴限制铁死亡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3
作者 赵晓帅 黄琴 +2 位作者 田浩 邱珍 夏中元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9期35-39,共5页
目的评价时钟基因REV-ERB激动剂SR9009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铁死亡的潜在机制。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为90~11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 目的评价时钟基因REV-ERB激动剂SR9009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铁死亡的潜在机制。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为90~11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REV-ERB激动剂组(DIR+SR9009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铁死亡激活剂+REV-ERB激动剂组(DIR+Erastin+SR9009组,n=6)。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枸橼酸盐缓冲液40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DIR+SR9009组于缺血前6h腹腔注射REV-ERB激动剂SR9009100mg/kg,DIR+Erastin+SR9009组分别于缺血前24h和12h腹腔注射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 15mg/kg,缺血前6h腹腔注射REV-ERB激动剂SR9009100mg/kg。2型糖尿病建模成功继续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2h时颈动脉采血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比色法测定心肌Fe^(2+)、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病理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REV-ERBα、胱氯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S组比较,DIR组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REV-ERBα表达升高,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P<0.05);与DIR组比较,DIR+SR9009组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REV-ERBα表达下调,SLC7A11和GPX4表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与DIR+SR9009组比较,DIR+Erastin+SR9009组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MDA含量升高,REV-ERBα表达升高,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结论时钟基因REV-ERB激动剂SR9009预处理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与SLC7A11/GPX4轴抗氧化系统异常诱导的铁死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9009 时钟基因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复苏时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夏中元 王龙 +1 位作者 陈雪君 刘先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7-448,共2页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 (SF)对休克复苏期间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兔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2 1只家兔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A组 )、单纯复苏组 (B组 )和假手术组 (C组 ) ;A组于复苏同时首剂静注参附注射液2 .1ml/kg ...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 (SF)对休克复苏期间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兔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2 1只家兔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A组 )、单纯复苏组 (B组 )和假手术组 (C组 ) ;A组于复苏同时首剂静注参附注射液2 .1ml/kg ,随后静滴 5ml/kg ,直到观察结束。分别于实验前 (S0 )、休克 1h(S1)及复苏 1h(R1)、3h(R3)观察乙状结肠黏膜内pH(pHi)、肠黏膜NO、MDA及钙 (Ca++)含量。结果 A组R1和R3时肠pHi明显高于B组相应值 (P <0 .0 5 ) ,R3时肠黏膜NO、MDA及Ca++含量低于B组 (均P <0 .0 5 ) ;B组复苏期间肠pHi维持在S1时的低水平状态 ,肠黏膜NO、MDA及Ca++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 (P <0 .0 5 )。结论 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期间肠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为增加肠黏膜灌注及氧合、抑制NO的产生及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再灌损伤 失血性休克 参附注射液 家兔
下载PDF
生脉、参附注射液对家兔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3
5
作者 夏中元 郑利民 熊桂先 《中国中医急症》 1999年第6期271-272,共2页
比较生脉注射液(SM)和参附注射液(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现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小时、复苏1小时及2小时观察MAP(平均动脉压)、CO(心输出量)、SVR(外周血管阻力)、HR及CVP的变化... 比较生脉注射液(SM)和参附注射液(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现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小时、复苏1小时及2小时观察MAP(平均动脉压)、CO(心输出量)、SVR(外周血管阻力)、HR及CVP的变化,以及SM和SF对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休克复苏期间应用SM或SF均能显著升高MAP,增加CO,且显著降低SVR;休克复苏1小时,SM升高MAP及增加CO作用较SF强(P<0.05),而复苏1小时及2小时,SF降低SVR作用较SM显著(P<0.05),两药对HR及CVP影响无差异。提示休克复苏初期应用SM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而SF舒张血管作用强有利于改善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休克/失血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c-fos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中元 刘颖涛 万德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大脑细胞cfos基因表达及药物对其的影响,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不同缺血再灌注时点大鼠的大脑提取RNA,与探针cfoscDNA进行打点分子杂交,图像经分析测出...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大脑细胞cfos基因表达及药物对其的影响,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不同缺血再灌注时点大鼠的大脑提取RNA,与探针cfoscDNA进行打点分子杂交,图像经分析测出各时点大脑cfos基因mRNA的相对水平。结果:大脑cfos基因表达从缺血20分钟开始,再灌注20分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值:10.128±1.454比2.132±0.623,P<0.01),再灌注40分钟达高峰(A值:14.908±1.862),随后下降,再灌注90分钟达到并维持正常水平,显示cfos基因早期、快速、一过性高表达;用尼莫地平缺血前预处理能显著抑制缺血30分钟再灌注40分钟时大脑cfos基因表达(A值:2.312±0.941)。结论:cfos基因极可能介导了Ca2+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C-FOS基因 分子杂交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再灌注期间肠粘膜pH及门静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夏中元 熊桂先 郑利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4-15,共2页
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是由经典古方参附汤制成的中药针剂,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SF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厥脱证(休克)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期间使用 SF 时肠粘膜 pH(pHi)、门静脉血气的变化,探讨 ... 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是由经典古方参附汤制成的中药针剂,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SF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厥脱证(休克)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期间使用 SF 时肠粘膜 pH(pHi)、门静脉血气的变化,探讨 SF 对肠道血液灌注及氧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动物及分组家兔22只,雌雄不拘,体重1.9~2.4 kg。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Ⅰ组,n=6)、休克再灌注组(Ⅱ组,n=9)及 SF 组(Ⅲ组,n=7)。实验前禁食12h,自由饮水。2 药物及主要仪器 SF 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 SF 失血性休克 血原性休克 肠粘膜 门静脉血 注射液 PH
下载PDF
罗库溴铵合用维库溴铵时肌松效应及插管条件 被引量:4
8
作者 夏中元 郑利民 吴述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75-476,共2页
我们联合应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观察其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及循环功能变化,以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共45例ASAⅠ~Ⅱ级普外科择期手术全麻患者,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70±10.1... 我们联合应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观察其肌松起效时间、插管条件及循环功能变化,以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共45例ASAⅠ~Ⅱ级普外科择期手术全麻患者,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70±10.10)岁,体重(57.00±6.8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麻醉 药理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休克再灌注期间肠粘膜pH及肠粘膜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夏中元 胡岚 郑利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再灌注时肠粘膜pH(pHi)及肠粘膜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 )差(Pi- aCO2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兔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再灌注模型,通过Tonom etry 张力计测定并计算休克... 目的: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再灌注时肠粘膜pH(pHi)及肠粘膜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 )差(Pi- aCO2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兔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再灌注模型,通过Tonom etry 张力计测定并计算休克前(S0 )、休克1 小时(S1)及再灌注1 小时(REP1 )、2 小时(REP2 )乙状结肠pHi及Pi- aCO2 ,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氧指标,并依据chiu 法观察REP2 时肠粘膜病理改变分级。结果:S1、REP1 及REP2 3个时点乙状结肠pHi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0,而Pi- aCO2 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0 (P均< 0.01),且REP1 、REP2 与S1 时pHi及Pi- aCO2 无差异。REP2 时肠粘膜损伤(肠上皮坏死脱落)为Ⅱ~Ⅲ级并与pHi正相关。与乙状结肠pHi及Pi- aCO2 变化不同,再灌注期间全身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基本恢复至休克前水平。结论:休克缺血及再灌注时肠道持续低灌注及氧合障碍,pHi及Pi- aCO2 是反映该状态特异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低血容量性 损伤 缺血再灌注 肠粘膜
下载PDF
围麻醉期重度右室流出道痉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中元 张帆 +1 位作者 张京山 桑兴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5-785,共1页
关键词 流出道痉挛 右室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参麦对休克复苏时肠黏膜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中元 孟庆涛 +4 位作者 何宇红 张帆 吴述轩 王再平 叶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41-42,45,共3页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 (简称参麦 )对休克复苏期间肠黏膜内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及钙 (Ca2 + )含量的影响 ,探讨其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mson兔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 ,2 1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单纯复苏组 (B...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 (简称参麦 )对休克复苏期间肠黏膜内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及钙 (Ca2 + )含量的影响 ,探讨其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mson兔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 ,2 1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单纯复苏组 (B组 )和参麦治疗组 (C组 )。C组于复苏同时首剂静注参麦 2 .1mg/kg ,随后持续泵入 7.5ml/kg·h ,直至观察结束。分别于放血前 (N)、休克 1h(S1)、再灌注 1h(R1)和 3h(R3 )观察参麦对乙状结肠黏膜内pH(pHi)及R3 时回肠黏膜NO、MDA及Ca2 + 含量的影响。结果 :C肠黏膜NO、MDA及Ca2 + 显著低于B组 (均为P <0 .0 5 ) ,其中Ca2 + 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 ,而NO及MDA含量高于A组 ,R1和R3 时肠 pHi明显高于B组 ;B组肠黏膜NO、MDA及Ca2 + 含量明显高于A组和C组 (P <0 .0 5 ) ,R1~R3 期间肠 pHi持续低水平。结论 :参麦减轻肠黏膜再灌注损伤与其改善黏膜灌注及氧合、抑制NO的产生或释放、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和防止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肠黏膜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中元 王宇 刘菊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使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处理,实验组分为缺氧2、4、8、12 h及缺氧后复氧2 h组。缺氧时换...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使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处理,实验组分为缺氧2、4、8、12 h及缺氧后复氧2 h组。缺氧时换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再置入85%N2、10%H2、5%CO2缺氧环境。缺氧后,加入新鲜DMEM培养基,置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 h。苔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染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过H/R处理后,与对照组比,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厌氧培养箱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氧 复氧 细胞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改善兔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中元 郑利民 黄海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52-454,共3页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 (SM)对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2 1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 ,n =6 ) ,休克再灌注组 (Ⅱ组 ,n =9)及SM治疗组 (Ⅲ组 ,n =6 )。采用Lamson休克再灌注模型 ,通过Tonometry张力计及门静脉置管 ,...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 (SM)对休克再灌注期间肠道灌注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2 1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 ,n =6 ) ,休克再灌注组 (Ⅱ组 ,n =9)及SM治疗组 (Ⅲ组 ,n =6 )。采用Lamson休克再灌注模型 ,通过Tonometry张力计及门静脉置管 ,观察休克前、休克 1小时、再灌注 1和 2小时乙状结肠肠粘膜 pH(pHi)、门静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Ⅱ组再灌注期间pHi及门静脉血 pH(pHpV)持续低于Ⅰ组 (P <0 0 5 )及休克前 (P <0 0 1) ,且二者线性相关 ;而门静脉血氧饱和度 (SpVO2 )高于Ⅰ组 ,与 pHi呈负相关。Ⅲ组再灌注 1和 2小时 pHi及pHpV较Ⅱ组明显升高(P <0 0 5 ) ,而SpVO2 恢复至Ⅰ组水平。Ⅲ组再灌注期间MAP及CO高于Ⅱ组 ,而外周血管阻力 (SVR)低于Ⅱ组 (P<0 0 5 )。Ⅱ组除再灌注 1小时MAP外各指标与Ⅰ组无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休克 氧合 失血性休克 肠道灌注
下载PDF
创伤修复期间参附注射液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英文)
14
作者 夏中元 刘志刚 +1 位作者 何宇红 陈向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57-259,共3页
背景:创伤修复期间胃肠道存在再灌注损伤和灌注不全,引起肠黏膜损伤。目的:观察人用等效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创伤修复期间家兔肠pH、肠黏膜一氧化氮、丙二醛、Ca2+含量、血清双胺氧化酶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 背景:创伤修复期间胃肠道存在再灌注损伤和灌注不全,引起肠黏膜损伤。目的:观察人用等效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创伤修复期间家兔肠pH、肠黏膜一氧化氮、丙二醛、Ca2+含量、血清双胺氧化酶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8/10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学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单纯创伤修复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干预措施:通过股动脉放血犤2mL/(kg·min)犦,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g并持续60min,回输自体血及等量平衡盐液制备兔创伤修复模型;参附注射液组于回输自体血同时先静注参附注射液2.1mL/kg,随后持续注入参附注射液5mL/(kg·h)。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实验前,创伤修复1h,及再灌注1,3h检测乙状结肠黏膜内pH、肠黏膜一氧化氮、丙二醛及钙含量、血清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24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再灌注1,3h肠黏膜pH为7.171±0.102,7.194±0.106,高于单纯创伤修复组(6.920±0.155,6.971±0.165,P<0.05,P<0.01)及对照组(7.329±0.038,7.322±0.101,P<0.05)。②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再灌注1,3h血清双胺氧化酶为(35.090±1.184),(32.440±2.884)μkat/L,显著高于单纯创伤修复组犤(50.994±2.684),(52.377±1.217)μkat/L,P<0.01犦及对照组犤(15.970±1.734),(16.620±0.767)μkat/L,P<0.05犦。③再灌注3h肠黏膜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单纯创伤修复组犤(61.8±5.3,72.2±5.8)μmol/g,(68.2±4.9,96.9±8.5)μmol/L,P<0.05犦。再灌注3h肠黏膜Ca2+含量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为(2.43±0.27)μmol/L,低于单纯创伤修复组犤(2.93±0.34)μmol/L,P<0.05犦,高于对照组犤(2.26±0.31)μmol/L,(P<0.05)犦。结论:给予家兔人用等效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增加了肠黏膜灌注及氧合作用,抑制了肠黏膜一氧化氮活性和清除氧自由基及减轻钙超载,对创伤修复期间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再灌注损伤 休克 失血性 参附注射液 肠黏膜损伤 创伤修复 保护作用 修复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一氧化氮活性
下载PDF
罗库溴铵对维库溴铵药效的影响及其先后给药法的应用
15
作者 夏中元 王鄂友 郑利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26-728,共3页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对追加的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及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先后给药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0.6mg·kg-1)、维库溴铵(0.1mg·kg-1)分别诱导时的时效及插管条件,以及插管后对追加的1倍ED95剂...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对追加的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及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先后给药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0.6mg·kg-1)、维库溴铵(0.1mg·kg-1)分别诱导时的时效及插管条件,以及插管后对追加的1倍ED95剂量的维库溴铵的起效及维持时间的影响。结果:罗库溴铵阻滞起效时间显著快于维库溴铵(P<0.01),二者产生的插管条件及维持时间相似;罗库溴铵插管后对追加的维库溴铵药效无影响。结论: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先后给药法合理安全,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远端缺血处理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夏中元 刘菊英 史若诗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6-1728,共3页
1986年,Murry等首次发现,在心脏长时间缺血前,先经过4次5 min短暂的非致命性缺血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提升对随后长时间致命性缺血的耐受能力,并将这种内源性保护机制称为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关键词 心脏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内源性保护机制 左旋支 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细胞 信号通路 大鼠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创伤 出血休克患者动静脉血pH差与PCO_2差观察及意义
17
作者 夏中元 王鄂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出血性休克 pH值 A-VpH A-VPCO2 PCO2
下载PDF
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期肠粘膜灌注及氧合的动态变化
18
作者 夏中元 陈雪君 郑利民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1年第1期39-40,38,共3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期间肠粘膜灌注及氧合变化的规律。方法:在家兔失血性实验模型中,通过Tonometry张力计及门静脉置管,测定家兔休克前、休克1h及2h的乙状结肠粘膜内pH(pHi)、静脉血气及肠氧摄取率(ERO2),进行分析讨论。结...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期间肠粘膜灌注及氧合变化的规律。方法:在家兔失血性实验模型中,通过Tonometry张力计及门静脉置管,测定家兔休克前、休克1h及2h的乙状结肠粘膜内pH(pHi)、静脉血气及肠氧摄取率(ERO2),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再灌注期间乙状结肠pHi持续低水平,与休克1h无差异,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休克前(P<0.01);休克1h门静脉血pH(pH门)及SO2(SO2门)明显低于封照组,灌注时pH门,维持在7.0水平,而SO2门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时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灌注期间肠pHi与pH门呈线性正相关(r=0.90,P<0.01)。结论:休克再灌注早期肠道呈持续低灌注,同时因氧摄取或利用能力下降而发生氧合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期 肠粘膜灌注 动物实验 氧合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