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对胃癌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云红 陈正徐 +4 位作者 王为民 孟曼 姚荣杰 毕金玲 丁露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905-1908,共4页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改变在检测胃癌化疗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第1周期和第2周期35例胃癌化疗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 C和RBP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改变在检测胃癌化疗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第1周期和第2周期35例胃癌化疗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 C和RBP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结果 2个周期的化疗后,Cys C浓度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第2周期Cys C浓度高于第1周期同期(P<0.05)。RBP浓度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但第2周期与第1周期同期相比RBP浓度差异不明显(P>0.05)。BUN、Cr浓度仅在化疗第2周期后略有升高,与化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第1周期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ys C和RBP含量变化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化疗导致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血清Cys C和RBP浓度明显升高。联合测定血清Cys C和RBP有助胃癌化疗引起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肾损伤 化疗
下载PDF
托瑞米芬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云红 张灿珍 +1 位作者 马丽菊 王秦秦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托瑞米芬(TOR)对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顺铂(DDP)联用的协同效应,为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用MTT显色法检测TOR及与DDP联用后对GLC-82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吸光度(absorbance,A)值。采用real time RT-... 目的研究托瑞米芬(TOR)对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顺铂(DDP)联用的协同效应,为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用MTT显色法检测TOR及与DDP联用后对GLC-82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吸光度(absorbance,A)值。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细胞p53、p2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p21蛋白表达,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TOR能直接抑制GLC-82细胞的生长,浓度大于5μmol/L的TOR可明显增强DDP的细胞毒副反应,DDP可协同TOR提高p53和p2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且DDP联合TOR后使p53及p2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TOR与DDP联用对GLC-82细胞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应。TOR可能与p53蛋白依赖机制以及P21蛋白诱导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株 托瑞米芬 顺铂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和贝伐单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毕金玲 刘海渊 +4 位作者 丁露 姚荣杰 孟曼 王为民 夏云红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和贝伐单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SCLC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研究组(n=60),分别行紫杉醇+顺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贝...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和贝伐单抗作为一线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SCLC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研究组(n=60),分别行紫杉醇+顺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治疗。主要终结点为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次要终结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总反应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结果对照组PFS为5.7个月,CBR为76%,ORR为67%,相比较于对照组,研究组PFS为8.9个月,CBR为92%,ORR为87%。对照组中不良事件为Ⅲ度骨髓抑制(53.4%),Ⅲ度消化道反应(40.1%),而研究组中不良反应为Ⅲ度骨髓抑制(46.9%)和Ⅱ度消化道反应(20.1%)。结论对比于传统铂类化疗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和贝伐单抗作为NSCLC患者一线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联合 紫杉烷类 卡铂
下载PDF
CD8阳性T细胞亚群在肺癌外周血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丁露 夏云红 +2 位作者 王为民 姚荣杰 孟曼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CD8^+T细胞亚群CD28^+及CD57^+的表达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次治疗患者30例,TNM分期(UICC,第7版)Ⅲ期12例,Ⅳ期18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CD8^+T细胞亚群CD28^+及CD57^+的表达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次治疗患者30例,TNM分期(UICC,第7版)Ⅲ期12例,Ⅳ期18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7例。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肺癌患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中CD8^+T细胞CD28^+和CD57^+的表达水平,分析该表达水平变化及与肺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为(12.34±3.72)%,CD57^+T细胞亚群比例为(19.53±5.26)%。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D28^+T细胞亚群比例为(23.53±4.15)%,CD57^+T细胞亚群比例为(11.3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类指标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而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增加,CD8^+CD57^+T细胞未见差异,而CD8^+CD28^+T细胞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周期化疗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血清中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缓解组(稳定+进展)患者的CD28^+、CD57^+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10.62±2.74)%、(20.45±4.36)%.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CD8^+CD28^+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减低,而CD8^+CD57^+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联合该两种T细胞亚群检测不仅可以了解肺癌患者免疫状况,同时可以评估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廇 CD8阳性T淋巴细胞 抗原 CD28 抗原 CD57
下载PDF
晚期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治疗和生存的相关预测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曼 夏云红 +2 位作者 黄震琪 姚荣杰 高明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0-45,共6页
目的确定晚期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GI—NEC)预测及预后标志。方法选取2003-2012年15个医疗机构数据库采集的237例GI—NEC患者临床数据,其中196例接受姑息化疗(CT),41例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BSC)。对患者年龄、性别、组织病理学、... 目的确定晚期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GI—NEC)预测及预后标志。方法选取2003-2012年15个医疗机构数据库采集的237例GI—NEC患者临床数据,其中196例接受姑息化疗(CT),41例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BSC)。对患者年龄、性别、组织病理学、应答特征和存活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治疗组患者中位数生存期为10个月,而BSC治疗组仅为1个月。一线化疗的有效率为30%,且34%患者病情稳定。RO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增值指数(Ki-67)〈55%是与有效率相关的最佳临界值。当Ki-67〈55%时,治疗有效率(16%)较Ki-67≥55%患者低(41%),但前者生存期(15个月)高于后者(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能状态(PS)下降、原发性结直肠癌、血小板(Pk)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升高是患者生存的负性预后因素。结论PS下降、原发性结直肠癌、Plt水平和LDH活力升高是GI-NEC患者生存的重要负性预后因素。及时进行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当患者Ki-67〈55%时,铂化疗的有效率降低,但患者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神经内分泌癌 化疗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露 夏云红 +3 位作者 王为民 孟曼 姚荣杰 毕金玲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8-49,133,共3页
目的:比较阿帕替尼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并观察阿帕替尼主要毒副作用及预后因素。方法:将医院经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对照组口服替吉奥,治疗4... 目的:比较阿帕替尼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并观察阿帕替尼主要毒副作用及预后因素。方法:将医院经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对照组口服替吉奥,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同时分析阿帕替尼主要毒副反应及与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减少及蛋白尿,其中发生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可能有较好疗效。结论:阿帕替尼对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仍有较好疗效,耐受性好,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不良事件可能为其预测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替吉奥 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学义 王伟 +1 位作者 薛玉宝 夏云红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2例经蒽环类和(或)紫杉类等药物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同时口服吉奥胶囊每天80 mg·m-2·d-1,分...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2例经蒽环类和(或)紫杉类等药物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同时口服吉奥胶囊每天80 mg·m-2·d-1,分2次餐后30 min口服,连服1~14 d,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按RECIST 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入组2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8例,进展(PD)7例,有效(CR+PR)7例(31.8%);临床控制(CR+PR+SD)15例(68.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口角炎、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治疗 吉西他滨 替吉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B活性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孟曼 夏云红 +2 位作者 黄震琪 王为民 高明珠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B(NF-B)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中的活性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胃腺癌患者(Hp阳性)36例,同时选取浅表性胃炎(Hp阴性)... 目的探讨核因子-B(NF-B)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中的活性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胃腺癌患者(Hp阳性)36例,同时选取浅表性胃炎(Hp阴性)患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胃黏膜组织NF—B表达及活性。结果所有患者胃黏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NF—B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表达最强,其次为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而浅表性胃炎组织标本中NF—B表达最弱;胃腺癌纽NF—B活性值为(11087.26±974.20),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NF.B活性值为(8734.65±783.19),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56.13±2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NF—B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腺癌NF—B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B活性明显增强,NF—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黏膜癌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NF-B 萎缩性胃炎 胃腺癌
下载PDF
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婧 程远 夏云红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3期50-51,共2页
报道180例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的随访结果 ,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对我院置入PICC肿瘤患者180例进行随访,采用定期门诊问询和电话沟通的方式,随访初期每间隔2 d给予管道维护1次,持续2~3周后每间隔7 d给予管道维护1次。每间隔... 报道180例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的随访结果 ,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对我院置入PICC肿瘤患者180例进行随访,采用定期门诊问询和电话沟通的方式,随访初期每间隔2 d给予管道维护1次,持续2~3周后每间隔7 d给予管道维护1次。每间隔2 d给予电话随访,指导患者管道维护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按时入院进行导管维护。180例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发生并发症有20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7例,静脉血栓4例,穿刺点感染6例,导管异位3例。20例患者因发生PICC并发症致非计划性拔管6例,其余14例给予相应处理后继续留置使用,直至化疗结束拔除PI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门诊 随访 护理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程妍 周婧 夏云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8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肿瘤科随机选取76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选取7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在肿瘤科实习结束后的专科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专科实习任务完成...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肿瘤科随机选取76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选取7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在肿瘤科实习结束后的专科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专科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及临床带教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专科实习任务综合评价及临床带教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科临床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理带教满意度和护生的综合能力,对确保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临床护理带教 肿瘤科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荣杰 孟曼 +2 位作者 丁露 王为民 夏云红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8期776-77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化疗方案将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SOX方案... 目的对比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化疗方案将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SOX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2.9%(12/28)和46.4%(13/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8/28)和32.1%(9/28),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ELOX方案与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纳方案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及标准差在结直肠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硕敏 朱勇 夏云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及标准差(RDW-SD)在结直肠癌(CRC)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91例住院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肿瘤是否转移分为2组:未转移组61例和转移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及标准差(RDW-SD)在结直肠癌(CRC)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91例住院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肿瘤是否转移分为2组:未转移组61例和转移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癌胚抗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以及RDW-CV和RDW-SD等。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RDW-CV和RDW-SD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癌胚抗原的相关系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DW-CV、RDW-SD、癌胚抗原及其联合诊断在评估CRC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相较于未转移组,转移组RDW-CV和RDW-SD值升高(P<0.05)。RDW-CV和RDW-SD水平与癌胚抗原含量均呈正相关。与癌胚抗原诊断CRC转移的AUC相比较,RDW-CV或RDW-SD联合癌胚抗原的AUC增高(P<0.05)。结论 RDW-CV和RDW-SD具有鉴别诊断CRC转移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下载PDF
及时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婧 黄杨 夏云红 《循证护理》 2017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及时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142名护理实习生,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及时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操作技能、... [目的]探讨及时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142名护理实习生,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及时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实习生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及时教学法应用于肿瘤科的临床带教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实习生自我学习水平、护理理论和技能综合素质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确保临床教学质量及提高临床带教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理带教 及时教学法 护理综合技能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伊班膦酸治疗食管癌晚期癌痛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程妍 周婧 夏云红 《循证护理》 2017年第5期551-552,共2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而晚期食管癌骨转移发生率随生存期的延长而加大。食管癌骨转移会引起病人多处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这是导致食管癌晚期病人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转移...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而晚期食管癌骨转移发生率随生存期的延长而加大。食管癌骨转移会引起病人多处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这是导致食管癌晚期病人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转移导致的持续疼痛及爆发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些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晚期 食管癌 癌痛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伊班膦酸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胃癌患者预后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15
作者 孙晨 夏云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GC)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并构建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指标,使用R包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并做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 目的探讨胃癌(GC)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和通路,并构建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指标,使用R包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并做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分析法构建胃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ROC曲线检测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并绘制列线图。结果获得9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含436个上调基因,494个下调基因。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代谢、cAMP信号等通路。Cox法确定了10个生存期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构建多基因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Cox分析结果显示,预后模型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的多基因预后模型对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效能,可能成为胃癌临床预后评估的指标以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生物信息学 功能富集分析 预测效能 预后
下载PDF
CBL-Seminar与LBL教学法在肿瘤科癌症疼痛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汪硕敏 夏云红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CBL-Seminar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生癌症疼痛教学中是否优于LBL教学法。方法:选择某院肿瘤科实习生80名分组教学,对照组40名学生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观察组40名学生采用CBL-Seminar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在出科考试、病例分析、临... 目的:探讨CBL-Seminar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生癌症疼痛教学中是否优于LBL教学法。方法:选择某院肿瘤科实习生80名分组教学,对照组40名学生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观察组40名学生采用CBL-Seminar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在出科考试、病例分析、临床实践及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阿片类药物使用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实习生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感知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实习生在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师表现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LBL相比,CBL-Seminar教学法在癌症疼痛管理教学中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教学 临床实习 研讨教学 讲座式教学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于PICC相关血栓形成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杨 夏云红 +2 位作者 程丹萍 陈慧 程远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评估多普勒超声在抗血栓治疗效应。方法:90例患者根据是否定期接受多普勒超声监测分为两组,即定期接受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患者(n=40)以及未定期行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患者(n=...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评估多普勒超声在抗血栓治疗效应。方法:90例患者根据是否定期接受多普勒超声监测分为两组,即定期接受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患者(n=40)以及未定期行多普勒超声监测的患者(n=50)。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中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多普勒定期监测组患者中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结论:PICC置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高,而置管后定期进行多普勒超声监测有利于降低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 肿瘤
下载PDF
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费长东 刘宇鹏 夏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对比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经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后8~12周内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 目的分析对比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经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后8~12周内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于发病48 h内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3.6±8.1)min、术中出血量(18.6±9.2)ml与对照组的(35.5±8.3)min、(19.8±9.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6±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与对照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腺炎复发率2.3%与对照组的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7 d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于患者发病48 h内行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合并 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 延期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费长东 刘宇鹏 夏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实施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术及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 目的分析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实施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术及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5.2±6.4)min,术中出血量为(21.2±5.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8.7±1.2)h,住院时间为(6.3±0.9)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4±7.2)min,术中出血量为(50.7±11.4)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6.4±2.5)h,住院时间为(10.3±1.5)d。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淤血1例、切口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淤血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疼痛3例、隐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8/46)。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行高位结扎治疗的同时给予腔内激光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加理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 腔内激光术 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外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20
作者 夏云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S1期9-10,共2页
总结了外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准备、全面的体格检查、术前准备等,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管道护理、饮食调护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腹腔镜手术的各项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