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发酵和生物催化产生L-2-氨基己二酸
1
作者 刘姣 夏仕文 黄文薪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2,I0003,共9页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 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 mmol/L,产率为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6-脱氢酶和?-1-哌啶啉-6...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 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 mmol/L,产率为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6-脱氢酶和?-1-哌啶啉-6-羧酸脱氢酶催化L-赖氨酸单盐酸盐转化为L-2-氨基己二酸.最优条件为:细胞浓度为45 g(干重)/L,L-赖氨酸单盐酸盐浓度为100 mmol/L,pH=7.0,温度为30℃,反应时间144 h.在最优条件下,从100 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产生90 mmol/L L-2-氨基己二酸,产率为90%.我们推测了生物催化过程中L-2-氨基己二酸产生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 发酵 生物催化 L-2-氨基己二酸 L-赖氨酸6-脱氢酶 ?-1-哌啶啉-6-羧酸脱氢酶
下载PDF
甲烷利用菌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底物选择性,细胞失活原因及产物对映体组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夏仕文 李树本 +1 位作者 尉迟力 阮宗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了甲烷利用菌Methylomonas sp.GYJ3,Methylomonas sp.S,Methylomonaa sp.Z201,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IMV3021,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休止细胞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底物选择性,细胞失活原因以及产物对映体组成.发现不... 研究了甲烷利用菌Methylomonas sp.GYJ3,Methylomonas sp.S,Methylomonaa sp.Z201,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IMV3021,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休止细胞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底物选择性,细胞失活原因以及产物对映体组成.发现不同菌株和底物的环氧化活性不同.甲烷利用菌只能催化短链烯烃环氧化,环烯烃和芳香烯烃无反应.对烯丙基型底物而言,取代基大小和极性影响环氧化活性 丙烯环氧化活性最高,烯丙醇不能环氧化.细胞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环氧化产物的细胞毒性和反应体系中辅酶NADH损耗.手性气相色谱揭示甲烷利用菌催化烯烃环氧化形成外消旋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环氧化 底物选择性 甲烷利用菌 催化
下载PDF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孢菌Z201细胞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仕文 尉迟力 李树本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孢菌Z201细胞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夏仕文尉迟力李树本(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Laane于1987年提出了生物催化剂工程(...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孢菌Z201细胞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夏仕文尉迟力李树本(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Laane于1987年提出了生物催化剂工程(Biocatalysteng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有机相生物催化 甲基单孢菌 丙烯环氧
下载PDF
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Methylomonas Z201细胞的生长和环氧丙烷的合成 被引量:7
4
作者 夏仕文 尉迟力 李树本 《微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研究了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甲基单胞菌(Methylomonas)Z201细胞的生长和环氧丙烷的合成。在单相发酵体系中,底物丙烯和产物环氧丙烷抑制细胞生长,水相中环氧丙烷的浓度达到13mmol/L。在两相发酵体系中,十六烷作为生长底物甲烷以... 研究了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甲基单胞菌(Methylomonas)Z201细胞的生长和环氧丙烷的合成。在单相发酵体系中,底物丙烯和产物环氧丙烷抑制细胞生长,水相中环氧丙烷的浓度达到13mmol/L。在两相发酵体系中,十六烷作为生长底物甲烷以及反应底物丙烯和分子氧的“储器”,减小了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水相和十六烷相中环氧丙烷的浓度分别达到1.7mmol/L和2.6mmol/L。同休止细胞相比,单相和两相发酵体系中辅酶NADH的原位再生使生长细胞的操作稳定性显著提高,尤为两相体系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 发酵体系 发酵体系 环氧丙烷
下载PDF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胞菌Z201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仕文 尉迟力 李树本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6-449,共4页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胞菌Z201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夏仕文尉迟力李树本(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Lanne于1987年提出了生物催化剂工程(Bi...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甲基单胞菌Z201催化丙烯环氧化的初步研究夏仕文尉迟力李树本(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Lanne于1987年提出了生物催化剂工程(Biocatalystengin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水-有机溶剂 甲基单胞菌 丙烯环氧化
下载PDF
Candida lypolytica脂肪酶催化布洛芬酯对映选择性水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仕文 俞耀庭 徐诗伟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8-240,共3页
以国产Candida lypolytica lipase 脂肪酶(CLL) 为手性催化剂催化布洛芬酯对映选择性水解。研究底物修饰、pH、温度和有机辅溶剂对拆分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CLL催化布洛芬乙酯水解的优势产物为... 以国产Candida lypolytica lipase 脂肪酶(CLL) 为手性催化剂催化布洛芬酯对映选择性水解。研究底物修饰、pH、温度和有机辅溶剂对拆分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CLL催化布洛芬乙酯水解的优势产物为S布洛芬。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转化率30-2% ,对映体过量为83-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布洛芬 对映选择性水解 S-布洛芬
下载PDF
酶在光学活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夏仕文 李树本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08,共8页
作为天然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和立体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酶不仅适于外消旋药物及其合成子的有效拆分,而且可用于光学活性药物手性中心的直接构建。本文介绍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及其酶源在光学活性药物... 作为天然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和立体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酶不仅适于外消旋药物及其合成子的有效拆分,而且可用于光学活性药物手性中心的直接构建。本文介绍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及其酶源在光学活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活性药物 动力学拆分 药物合成
下载PDF
Mycobacterium E3休止细胞催化烯烃立体选择性环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夏仕文 李树本 +1 位作者 尉迟力 沈润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初步研究了MycobacteriumE3的生长和产酶特性,利用MycobacteriumE3休止细胞催化烷烃羟化和烯烃环氧化.研究结果表明,烷烃不能被羟化,烯烃环氧化具有底物选择性.对烯丙基型底物XCH2CH=CH2(X=H、Cl、Br、OH),取代基大小显著影... 初步研究了MycobacteriumE3的生长和产酶特性,利用MycobacteriumE3休止细胞催化烷烃羟化和烯烃环氧化.研究结果表明,烷烃不能被羟化,烯烃环氧化具有底物选择性.对烯丙基型底物XCH2CH=CH2(X=H、Cl、Br、OH),取代基大小显著影响环氧化活性Mycobac-teriumE3中烯烃单加氧酶和另一种结构未知的酶的存在导致烯烃环氧化过程中存在环氧化物的立体选择性形成和非立体选择性降解两种竞争反应,旋光技术和手性气相色谱揭示MycobacteriumE3催化相应烯烃主要形成(R)-1,2-环氧丙烷和(S)-1-氯-2,3-环氧丙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单加氧酶 烯烃 环氧化 催化反应
下载PDF
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微生物产生的环氧化物的对映体组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仕文 阮宗琴 李树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在选择的修饰β-环糊精中,2,6-O-二戊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2,6-O-DP-3-O-TFA-β-CD)是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1-氯(溴)-2,3-环氧丙烷对映体较好的手性固定相,环氧丙烷对映体即使在... 在选择的修饰β-环糊精中,2,6-O-二戊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2,6-O-DP-3-O-TFA-β-CD)是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1-氯(溴)-2,3-环氧丙烷对映体较好的手性固定相,环氧丙烷对映体即使在室温下也不能拆分。由五株甲烷利用菌和一株乙烯利用菌产生的3-氯(溴)-1,2-环氧丙烷的对映体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甲烷利用菌形成外消旋环氧化物,乙烯利用菌主要形成(S)-1-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气相色谱法 环氧化物 微生物 手性固定相
下载PDF
交联蛋白晶体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仕文 张莉 +2 位作者 肖正华 李文 王云霞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6期61-65,共5页
作为蛋白工程的一项突破性技术 ,交联蛋白晶体技术正受到广泛重视。蛋白晶体的交联形式不仅保留了蛋白的生物活性 ,而且显示了对热、极端pH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蛋白水解酶的更高稳定性。本文介绍交联蛋白晶体的制备和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 作为蛋白工程的一项突破性技术 ,交联蛋白晶体技术正受到广泛重视。蛋白晶体的交联形式不仅保留了蛋白的生物活性 ,而且显示了对热、极端pH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蛋白水解酶的更高稳定性。本文介绍交联蛋白晶体的制备和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有机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蛋白晶体 生物医学 有机合成 色谱分析 应用 酶学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治疗药物监测》的探讨
11
作者 夏仕文 王丽华 黄松生 《医学检验教育》 2000年第4期13-14,共2页
治疗药物监测是在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临床毒理学和现代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现状和我国治疗药物监测专门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 治疗药物监测是在临床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临床毒理学和现代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现状和我国治疗药物监测专门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医学检验专业开设《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 《治疗药物监测》 教学目的
下载PDF
甲烷生物催化氧化制甲醇──固定化细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尉迟力 夏仕文 李树本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研究了利用无机载体(活性炭、氧化铝、分子筛等)吸附法和天然藻胶(海藻酸钙等)包埋法制备的固定化甲烷氧化细菌的催化性能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在进行甲烷制甲醇的反应中,活性炭吸附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的操作稳定性... 研究了利用无机载体(活性炭、氧化铝、分子筛等)吸附法和天然藻胶(海藻酸钙等)包埋法制备的固定化甲烷氧化细菌的催化性能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在进行甲烷制甲醇的反应中,活性炭吸附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的操作稳定性最好,但其初始酶活性与休止游离细胞相比损失了60%~80%;海藻酸钙包埋的固定化细胞初始酶活性高(与游离细胞相比,可保持55%~90%的酶活性),但反应中甲醇累积速率很低;而双重介质(琼脂陶瓷粒)包埋的固定化细胞有利于保持固定化细胞的酶活性,增加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甲烷单加氧酶 甲烷 甲醇 生物催化
下载PDF
交联脲酶聚集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董晓毅 夏仕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为提高游离脲酶的稳定性 ,将游离脲酶用硫酸铵沉淀下来后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其进行化学交联 ,制备新型的固定化脲酶 交联脲酶聚集体 ,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交联脲酶聚集体的最适pH、最适温度和Km 值分别为 :pH 8 0、70℃和 0 ... 为提高游离脲酶的稳定性 ,将游离脲酶用硫酸铵沉淀下来后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其进行化学交联 ,制备新型的固定化脲酶 交联脲酶聚集体 ,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交联脲酶聚集体的最适pH、最适温度和Km 值分别为 :pH 8 0、70℃和 0 0 2 1mol L。在对交联脲酶聚集体的热稳定性 ,储存稳定性 ,和对抗蛋白水解酶的能力的研究中 ,交联脲酶聚集体均显示了比游离脲酶更高的稳定性。为考察其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将其与包醛氧淀粉联合 ,用于慢性肾衰动物模型的口服治疗。以腺嘌呤灌胃法 (每天 30 0mg kg ,共 30d)制备慢性肾衰动物模型 ,将 2 3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每天以 10mL kg蒸馏水灌胃 )、单纯包醛氧淀粉组 (给予含包醛氧淀粉饲料 ,10mL kg蒸馏水灌胃 )和包醛氧淀粉 +交联脲酶聚集体组 (给予含包醛氧淀粉饲料 ,交联脲酶聚集体悬浮液 10mL kg灌胃 ) ,经 2周治疗后 ,模型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前后的肌酐含量均有小幅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 (P值分别为0 92 2、0 972和 0 2 2 5 >0 0 5 )。模型对照组的尿素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P =0 2 11>0 0 5 )。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前后的尿素氮含量均明显下降 (P值分别为 0 0 0 4和小于 0 0 0 1,均小于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 固定化 交联脲酶聚集体 戊二醛 交联剂
下载PDF
酶法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冠华 夏仕文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IPA-750)存在下,通过N-苯乙酰-D,L-苯丙氨酸(2)的选择性水解完成了酶法拆分D,L-苯丙氨酸(1)制备D-苯丙氨酸(5)的过程。选择性水解的较适宜反应条件为:22.83g,m(2)∶m(IPA-750)=6∶1,pH7.0,于30℃反应5h,产物为N-... 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IPA-750)存在下,通过N-苯乙酰-D,L-苯丙氨酸(2)的选择性水解完成了酶法拆分D,L-苯丙氨酸(1)制备D-苯丙氨酸(5)的过程。选择性水解的较适宜反应条件为:22.83g,m(2)∶m(IPA-750)=6∶1,pH7.0,于30℃反应5h,产物为N-苯乙酰-D-苯丙氨酸(4)和L-苯丙氨酸(3,收率63%,光学纯度99%)。4用6mol·L-1盐酸于120℃水解反应8h,经脱盐处理得5,收率67%,光学纯度91%。3在含醋酸酐的醋酸溶液中进行消旋化处理,得到100%消旋的1可继续进行下一轮酶法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苯丙氨酸 L-苯丙氨酸 D-苯丙氨酸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酶拆分
下载PDF
人体液和发样中微量锌铜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世德 夏仕文 魏明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9-261,共3页
锌、铜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液和组织中锌铜含量的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急性白血症和各种感染急症中血清铜浓度增高,血清铜的测定可用于Wilson氏综合症的诊断;短身材和侏儒综合症与锌缺乏有关。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血液 尿 毛发
下载PDF
Citrobacter freundii休止细胞催化合成L-多巴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莉 李文 +2 位作者 肖正华 王云霞 夏仕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以在L 酪氨酸诱导下高效表达酪氨酸酚解酶的菌株Citrobacterfreundii 4 80 0 3 3的休止细胞为生物催化剂 ,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醋酸铵为前体 ,选择性合成L DOPA。研究了反应温度、pH和前体浓度等对合成L DOPA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下 ... 以在L 酪氨酸诱导下高效表达酪氨酸酚解酶的菌株Citrobacterfreundii 4 80 0 3 3的休止细胞为生物催化剂 ,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醋酸铵为前体 ,选择性合成L DOPA。研究了反应温度、pH和前体浓度等对合成L DOPA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下 ,反应 1 2h ,L DOPA的量可达到 9 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多巴 微生物转化 酪氨酸酚解酶 药物 微生物酶 催化合成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正华 张梦军 +2 位作者 王云霞 任建敏 夏仕文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156-159,187,共5页
青霉素酰化酶广泛应用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间体和半合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虽然游离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 ,但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的耐受范围极窄 ,极易失活 ,而且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失活是不可逆的。为了提高其各... 青霉素酰化酶广泛应用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间体和半合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虽然游离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 ,但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的耐受范围极窄 ,极易失活 ,而且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失活是不可逆的。为了提高其各方面稳定性 ,不断有新的固定化方法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固定化 Β-内酰胺类 抗生素 交联酶聚集体 交联酶晶体
下载PDF
腈水合酶/酰胺酶体系制备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红梅 何从林 夏仕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0-785,共6页
西洼湖戈登氏菌CGMCC 4.218 4含有一个高效的腈水合酶/酰胺酶体系。本文利用该菌株全细胞中的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催化2-羟基-4-甲硫基丁腈(HMTBN)水合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酰胺(HMTBAm),利用酰胺酶(Amidase)以原位串联的方式将2... 西洼湖戈登氏菌CGMCC 4.218 4含有一个高效的腈水合酶/酰胺酶体系。本文利用该菌株全细胞中的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催化2-羟基-4-甲硫基丁腈(HMTBN)水合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酰胺(HMTBAm),利用酰胺酶(Amidase)以原位串联的方式将2-羟基-4-甲硫基丁酰胺水解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酸(HMTBA,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考察了底物浓度、细胞质量浓度、温度、pH、反应时间对腈水合酶和酰胺酶活性的影响,对腈水合酶、酰胺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为:50 mmol/L HMTBN,3 g/L干重细胞,温度30℃,pH=8.0,反应时间30 min。在最优反应条件下,采用分批补料策略,细胞可使用23批次,HMTBA的累积量在44 h内达到164 g/L,其产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合酶 酰胺酶 2-羟基-4-甲硫基丁腈 2-羟基-4-甲硫基丁酰胺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基于传统模式和虚拟实验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红梅 何从林 +2 位作者 夏仕文 何项宇 魏潇瑶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4期187-188,共2页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方式,本文针对传统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改变实验模式、...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方式,本文针对传统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改变实验模式、引入虚拟实验、建设开放实验室、优化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报告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催化合成磷酸肌酸
20
作者 徐红梅 何从林 +2 位作者 熊文娟 韦燕禅 夏仕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从兔肌中分离纯化出肌酸激酶,经乙醇沉淀得到肌酸激酶聚集体,再以氧化葡聚糖为交联剂制备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沉淀率为90%,相对酶活性为58%。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显著高于游离酶。以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在碱性条件下... 从兔肌中分离纯化出肌酸激酶,经乙醇沉淀得到肌酸激酶聚集体,再以氧化葡聚糖为交联剂制备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沉淀率为90%,相对酶活性为58%。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显著高于游离酶。以交联肌酸激酶聚集体在碱性条件下催化肌酸和ATP合成磷酸肌酸,转化率(以ATP计)为74%,且可以使用12批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交联酶聚集体 磷酸肌酸 氧化葡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