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检查参数联合血清C-myc、CK19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何腾 汪洋 +3 位作者 陈梦龙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刘晨 明洁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C-myc、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患者71例(良性肝病组)的病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C-myc、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患者71例(良性肝病组)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MR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myc、CK19水平;ROC曲线分析MR检查参数K_(ep)、K^(trans)、V_(e)与血清C-myc、CK1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Kappa检验分析MR单独及联合血清C-myc、CK19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MR检查参数K_(ep)、K^(trans)、V_(e)及血清C-myc、CK19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t/P=7.968/<0.001、8.499/<0.001、8.178/<0.001、8.368/<0.001、8.034/<0.001);K_(ep)、K^(trans)、V_(e)、C-myc、CK19及五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837、0.859、0.858、0.804、0.817、0.952,五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P=3.059/0.002、2.658/0.008、2.687/0.007、3.847/<0.001、3.509/<0.001);MR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698(P<0.001),MR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897(P<0.001);MR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敏感度高于MR单独诊断(χ^(2)/P=9.665/0.002、8.908/0.003、13.526/<0.001)。结论MRI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高于MR单独检测,可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C-MYC 细胞角蛋白19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差异性转移的相关因素
2
作者 徐克明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67-68,共2页
探究影响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差异性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初治的181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对比胸段食管鳞癌... 探究影响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差异性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初治的181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对比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探求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差异性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81例食管鳞癌患者均行颈、胸、腹部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5.97%。且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左侧(P<0.01);经单因素分析,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隆突下转移、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袭食管范围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胸上段食管鳞癌、低分化癌、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及病变侵犯食管壁全周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发生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胸中、上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神经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发生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前评估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风险大的患者,应在术中认真清扫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可能较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宋朋 高树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PES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PES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和腹痛。原发肿瘤部位以胸中段为主,占51.0%。胃镜下以溃疡型最常见,占31.0%。所有患者均存在1个或多个上皮细胞起源标志物阳性。局限期(LD)80例,广泛期(ED)20例。PES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18.0%和11.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全部PESC患者,病灶长度(OR=2.661,P<0.001)、TNM分期(OR=1.464,P=0.016)、治疗方法(OR=0.333,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病灶长度(OR=2.638,P=0.001)、治疗方法(OR=0.285,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MST(21.6个月)长于单纯手术组(8.3个月,P=0.021),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MST(31.0个月)长于放化疗组(9.8个月,P<0.001)。结论PES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病变长度、TNM分期、治疗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TP53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宋朋 高树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7,共4页
基因突变能够影响肺癌细胞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导致个体化临床治疗效果出现差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状态在内科药物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其他并存的基因突变均可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EGFR突变... 基因突变能够影响肺癌细胞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导致个体化临床治疗效果出现差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状态在内科药物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其他并存的基因突变均可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远期临床预后。EGFR突变合并TP53突变是否可改变肺癌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在临床实践中,TP53的突变状态并不是临床治疗决策中的参考依据,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证据阐明TP53(包括各亚型)突变状态对EGFR靶向治疗潜在获益的影响,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P5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