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相烃源岩氮同位素组成与有机质聚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剑 夏刘文 +5 位作者 胡文瑄 Eva E STÜEKEN 支东明 唐勇 向宝力 何文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25,共14页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 氮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与有机质聚集之间具有成因联系,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古近系陆(湖)相烃源岩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根据氮同位素(δ^(15)N)组成,结合盐度和蒸发性碱类矿物特征,可将中国陆相烃源岩分为3组:近中性组1(δ^(15)N平均值为4.0‰±1.5‰)、近中性组2(δ^(15)N平均值为7.1‰±1.6‰)和碱性组(δ^(15)N平均值为18.4‰±3.3‰)。在δ^(15)N<10‰的近中性组中,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丰度、类型、生烃能力和页岩油潜力呈正相关,原因在于较高的δ^(15)N值指征了生烃母质组成的变化。在δ^(15)N>10‰的碱性组中,有机质类型都较好,页岩油潜力都较高,但烃源岩的δ^(15)N与有机质聚集的响应关系不如中性组,反映有机质聚集受非δ^(15)N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与控制。据此建立了基于δ^(15)N划分出的3类湖相烃源岩的有机质聚集模式(<5‰、5‰~10‰、>10‰)。δ^(15)N具有示踪有机质聚集和烃源岩质量的潜力,以湖相烃源岩为例,低δ^(15)N型(δ^(15)N<5‰)质量差,中—高δ^(15)N型(δ^(15)N>5‰)质量好。从氮同位素组成和氮循环这一新角度探讨了烃源岩有机质聚集,丰富了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聚集 氮同位素 初级生产力 有机质保存条件 陆相烃源岩
下载PDF
盐湖生物发育特征及其烃源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夏刘文 曹剑 +4 位作者 徐田武 王婷婷 张云献 边立曾 姚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9-1562,共14页
盐湖类盆地(咸化湖盆)发育了许多陆相大油气田,但其生物发育特征却因组成复杂与种类独特而认识较模糊,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湖相沉积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加深对其理解,本文综述了盐湖(咸化湖盆)环境中生物发育的特征,并讨论了其烃... 盐湖类盆地(咸化湖盆)发育了许多陆相大油气田,但其生物发育特征却因组成复杂与种类独特而认识较模糊,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湖相沉积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加深对其理解,本文综述了盐湖(咸化湖盆)环境中生物发育的特征,并讨论了其烃源意义。结果表明,盐湖(咸化湖盆)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生物荒漠",而是随盐度增加生物种类减少但生物量并不减少,可以有较高生产力,形成优质烃源岩。盐湖(咸化湖盆)中的生物系统组成异常复杂,包括高等植物、藻类、缺氧光合细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古菌等,且生物不是均匀而是呈层分布,不同种类生物的耐盐度也各不相同。盐湖(咸化湖盆)生物的生物标记物及其数量关系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生物及其盐度变化影响着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关的生产量、破坏量和稀释量等,进而影响油气生烃。未来仍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如盐湖(咸化湖盆)生物种类及数量、各生物生烃贡献比例、生物生产量、破坏量和稀释量的影响机制、成烃模式和机制、盐湖(咸化湖盆)形成的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咸化湖盆 烃源岩成烃生物 水体分层 耐盐度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古亚洲洋关闭期准噶尔湖发现“海退遗种”红藻及其成烃有效性
3
作者 张瑞杰 曹剑 +5 位作者 边立曾 胡文瑄 夏刘文 张宾 唐勇 何文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8-2916,共19页
古亚洲洋关闭是北潘吉亚(Pangea)大陆在石炭-二叠纪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对晚古生代大冰期气候、生命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巨量能源资源聚集,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报道了在古准噶尔湖中发现的“海退遗种”红藻化石及其成烃有效性... 古亚洲洋关闭是北潘吉亚(Pangea)大陆在石炭-二叠纪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对晚古生代大冰期气候、生命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巨量能源资源聚集,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报道了在古准噶尔湖中发现的“海退遗种”红藻化石及其成烃有效性.红藻主要发育于准噶尔盆地约300Ma的风城组中,为古亚洲洋关闭提供了直接生物化石记录.红藻化石岩石学证据充分,燧石层中见保存相当完好的生殖器官囊果和果孢子.生物标志物组成上,红藻型烃源岩(红藻占总有机质组成的80%以上)中检出了较高含量的C_(27)甾烷(C_(27)规则甾烷/C_(27)-C_(29)规则甾烷之和×100%=14.30%~21.30%)和“海相生标”24-正丙基胆甾烷(C_(30)重排甾烷(βα20S)/(C_(27)-C_(30)重排甾烷(βα20S)之和×100%=1.15%~1.85%).生烃热模拟实验显示红藻型烃源岩生油潜力363.71mg g^(-1)TOC,结合油源对比表明对油气资源形成了一定贡献,特别是在凹陷边缘区.风城组“海退残留湖”继承了古亚洲洋的水体和生物条件,是碱性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发育的重要基础.本文认识加深了对古亚洲洋地球系统演变、陆相烃源岩海湖沟通模式以及红藻能否有效生烃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烃生物 24-正丙基胆甾烷 海退湖盆 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二叠纪碱湖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及油源差异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夏刘文 曹剑 +5 位作者 边立曾 胡文瑄 王婷婷 支东明 唐勇 李二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2-746,共15页
通过有机岩石学和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百里大油区二叠纪碱湖的生物组成及其成藏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湖风城组烃源岩生物组成总体表现为菌藻类丰度高、高等植物丰度低的特征,因此以生油为主,形成了大油区.发... 通过有机岩石学和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百里大油区二叠纪碱湖的生物组成及其成藏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湖风城组烃源岩生物组成总体表现为菌藻类丰度高、高等植物丰度低的特征,因此以生油为主,形成了大油区.发现了疑似类杜氏藻和蓝细菌两种特征生烃母质,除化石证据外,还揭示了生物标志物特征,前者是高的C_(28)/C_(29)甾烷比值和β-胡萝卜烷丰度,后者是中链单甲基烷烃的检出.生烃母质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协同演化,受控于沉积水体的盐度和分层,与类杜氏藻的丰度正相关,因此碱湖中心区发育类杜氏藻型烃源岩,边缘区发育蓝细菌型烃源岩,进而玛湖百里油区不同区域的原油聚集有差异来源,表现为“源控”特征.咸化湖盆烃源岩生烃母质组成很可能受烃源岩时代和沉积水体盐度的联合控制,而耐盐碱绿藻合成类胡萝卜素和甾醇等脂类化合物的生理机制可能影响了古绿藻演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杜氏藻 蓝细菌 生烃母质 咸化湖盆 陆相生油 玛湖凹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